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绍尔群岛海域大眼金枪鱼耳石形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耳石是鱼类生态的重要信息载体。根据2009年11月-2010年1月马绍尔群岛海域采集的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样本中获得的222对矢耳石,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观察发现,矢耳石上有3条凹沟,可将矢耳石分为背区、翼区、吻区和侧区4个区。t检验表明,左右矢耳石形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999)。对矢耳石12个形态参数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背区长(DL)、翼区前长(WFL)、翼区长(WL)和最大厚度(MST)可以代表矢耳石尺度特征,背区夹角(DA)和翼区夹角(WA)代表矢耳石角度特征。DL与MST的关系可用指数表达,叉长(FL)与DL间可用多项式表达、叉长与WFL和矢耳石重量(OW)间可用逻辑斯蒂克模型表达。随叉长增加,矢耳石核心向背区、侧区和吻区方向移动。对不同DL组的DA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DA在DL为500~700μm间出现生长波动,结合FL与DL之间关系,认为大眼金枪鱼初次性成熟时DL为600μm左右,叉长在80~130 cm之间。  相似文献   
2.
南极海域南极磷虾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由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CCAMLR)多年来始终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在南极海域内设立的48.1区的捕捞限额控制在1.55×105 t,从而引发了众多争议,采用CCAMLR公布的2006-2015年生产统计数据,利用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非平衡剩余产量模型,对FAO 48.1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的渔业资源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当前48.1区南极磷虾资源的环境容纳量为(1.93~7.84)×107 t;渔业资源综合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为0.4~0.6;2016年48.1区南极磷虾的平均生物量为3.88×107 t;48.1区南极磷虾资源当前最大持续产量(MSY)为5.5×106 t;当前的触发产量远低于MSY的阈值,48.1区内南极磷虾资源几乎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建议提高48.1区南极磷虾的触发产量至5.5×105t。  相似文献   
3.
帆布面积增加在促进网口扩张的同时,也使网具整体阻力增加。为了明晰帆布面积对网具整体作业性能的影响,以网口面积与网具阻力的比值(K)作为帆张网网具性能比较参数,通过模型实验分析帆布面积对网具作业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流速为0.24 m/s时,K值随帆布面积增加而递增,但增速逐渐趋缓,帆布面积趋于0.288 m~2时,K呈现接近峰值的特征;流速≥0.4 m/s时,K值保持平稳,与帆布面积相关性不明显;因此,帆布面积趋于0.288 m~2时,此时帆布面积与网具匹配系数(P)趋于0.072,网具可在各种流速条件下均保持较好的作业性能,根据实验观察,此时背腹网网衣受力均匀,网型较好;网具整体阻力(F)与帆布面积(A)和流速(V)呈幂函数关系,其表达方式为F=334.32×A~(0.5)×V~(1.61);帆布展弦比对K值变化趋势影响较小;以上结论可为帆张网帆布、锚与网具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极磷虾是南极海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是南极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其渔场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明晰南极半岛北部水域磷虾渔场的变动情况,本研究根据中国2010—2020年南极磷虾渔业统计资料,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和热点分析对该水域磷虾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极半岛北部水域磷虾渔获量在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5.
海洋捕捞事关国际粮食安全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当代海洋捕捞发展迅速, 但依然面临着渔业资源衰退、海洋底栖环境破坏、兼捕与抛弃、废弃渔具引起的幽灵捕捞和塑料污染、气候变化、区域发展不平横等系列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为缓解上述问题在海洋捕捞管理、技术创新、最佳实践探索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并提出了如下发展建议: (1) 应进一步加强生态友好型渔具渔法、高效节能技术、废弃渔具回收利用技术、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2) 开展减少兼捕、降低底拖网对底栖环境的影响、海洋捕捞高效节能、减少废弃渔具流向海洋等方面最佳实践的探索; (3) 加强激励机制的研究和应用, 加强对废弃渔具回收产业的政策扶持, 完善海洋捕捞管理体系和废弃渔具管理体系建设, 增强治理能力; (4) 加强国家或地区间渔业合作, 分享管理知识, 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5) 加强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探索研究。立足长远、多措并举, 促进海洋捕捞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桁杆拖网是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桁杆拖网捕捞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深入了解该系统中桁杆拖网的作业性能特征,促进网具作业性能优化,本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开展了网型结构和沉子重量对网具作业性能影响的探索,网型结构包括6种(3种腹网宽度,每种宽度采用2种缝合方式),分别以A、B、C、AA、BB和CC表示,沉子重量3种。综合比较表明,不同试验网型作业性能优劣排序为BB>CC>C>A>B>AA,但差异不显著。缩小腹网宽度和斜目缝合均能有效提高网口垂直扩张、降低能耗系数,提高网具作业性能,尤其适用于较高拖速的作业场景。沉子重量与网具阻力、网口垂直扩张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能耗系数相关性不明显;为促进网口垂直扩张,合适的沉子重量配备随拖速增加而递增,拖速1.5 m/s的条件下,各试验网型其沉子配重应不低于3.05 t。试验条件下,各网型的网具阻力、能耗系数变化趋势较平稳,递变斜率变化较小,网具阻力与拖速呈幂函数关系,指数介于1.49~1.64。以上结论可为南极磷虾桁杆拖网属具配备以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海、黄海及南海捕捞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09~2014年东海、黄海、南海的海洋捕捞渔船数、总功率、总吨位作为不变投入,专业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海洋捕捞产量为产出,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捕捞能力利用度以及理想投入进行分析,总结2009~2014年各海域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计算无偏能力利用度,评价投入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各生产投入因素对能力利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海海域捕捞纯技术效率较高,但能力利用度受资源衰退的影响明显,并有下降趋势,存在大比例的生产浪费,生产规模亟需优化;东海海域能力利用度和纯技术效率都呈稳定增长趋势,近年对生产投入的控制有一定成效,可变投入配置比例也较合理;南海海域能力利用度和技术效率趋势与东海海域相同,但减船转产实施的不明显,生产投入还有一定的缩减空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渔业发展,提出2种四片式小网目中层拖网网型设计(型号分别为dh256-1和dh256-2),2种网型网口拉直周长相同,背(腹)网与侧网拉直宽度比(以下简称"WRBS")分别为1和1.11。通过模型实验对2种WRBS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的作业性能进行比较,并进行浮沉力(SBSW)、手纲长度和水平扩张系数(以下简称"L/S")的匹配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当L/S介于0.5~0.6时或者L/S为0.45和0.65且拖曳速度≤1.5 m/s时,2种网型网口垂直扩张差异显著(P0.05),dh256-2型拖网网口垂直扩张明显高于dh256-1;为了保持侧网衣受力均匀,dh256-1型拖网浮沉力配备要求显著高于dh256-2型拖网,dh256-1型拖网浮沉力配备应≥4.59 tf,dh256-2型拖网浮沉力配备应≥1.98 tf;2种网型的能耗系数(C_e)差异不明显(P0.05);L/S与能耗系数(C_e)呈反相关;手纲长度≥50 m,手纲长度对2种网型作业性能的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dh256-2型拖网网口垂直扩张性能较好,浮沉力配备要求较低,较适合拖速较低的南极磷虾捕捞,适宜的手纲长度为50 m。以上结论可为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网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个体的温度适应性,通过设置渐变升温和骤变降温连续实验,分析了不同温度状态下南极大磷虾的生存状态和腹足摆动频率的变化特征,并对不同体长组南极大磷虾的温度适应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渐变升温过程中,不同温度梯度的腹足摆动频率差异不显著(P﹥0.001),对1~5℃梯度内渐变升温有较好的生存适应性;在骤变降温过程中不同温度梯度的腹足摆动频率差异显著(P<0.001),对骤变降温的生存适应性较差。渐变升温过程中南极大磷虾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昼夜差异(P<0.05),白天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优于晚上,3~4℃梯度是影响渐变升温昼夜差异的主要梯度;骤变降温过程中昼夜差异不显著(P﹥0.05),在0~-0.5℃梯度内具有较为一致的适应性。不同体长组南极大磷虾腹足摆动频率差异显著(P<0.05),31~40 mm体长组个体的适应性较强,最大和最小体长组个体的适应性最弱,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温度变化对南极大磷虾生存状态的影响较大,骤变降温对南极大磷虾生存状态的影响大于渐变升温过程。  相似文献   
10.
立式曲面V型网板在拖网系统中的力学配合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知网板对拖网系统力学配合计算的影响,本文运用网板平衡方程结合钢索张力方程,建立拖网系统力学配合计算模型,并选取一款广泛使用的立式曲面V型网板及其相应的中层拖网,将网板水动力性能水槽实验数据,结合“龙腾”号的拖网及拖船实测数据带入力学模型,从翼端处的张力起始,逐步计算及分析手纲、网板、曳纲的受力情况,得到网板工作冲角、曳纲长度及张力、拖网翼端深度等拖网系统参数值。对网板各参数对拖网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分析证明:冲角、曳纲长度和翼端深度随拖曳速度增加而减小;翼端深度及曳纲张力随曳纲连接点Z坐标的增加呈指数增长,随手纲连接点Z坐标增加呈线性减小;通过调节曳纲连接点Z坐标在0.1m-0.6m范围内,可控制工作冲角在17.77°-18.55°之间,翼端深度在124.3m-192.3m之间,曳纲张力在40210N-42219N之间变化;通过调节手纲连接点Z坐标在-0.4m--0.05m范围内,可控制工作冲角在16.54°-19.85°之间,翼端深度在75.9m-679.5m之间,曳纲张力在39533.5N-57933N之间变化;减少网板在水中质量,可减小拖船功率负荷,更适合在浅层作业;减小网板面积,可降低网板工作冲角,同时减小拖船功率负荷,更适合在稍深的水层作业。本文总结了网板参数的配合计算规律并建立了估算公式,为网板的合理使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