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优质稻谷保鲜储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用热风就仓干燥、自然风就仓干燥和烘干机干燥到水分为15%左右的优质籼稻在准低温条件下储藏10个月;将水分为17%的同种优质籼稻在低温条件下储藏13个月。在储藏期间定期测定和稻谷品质有关的13项检测项目。稻谷在储藏期间未发现发热、生霉、生虫等现象,色泽、气味正常,各检测项目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结束与试验开始的数值变化不大,一般都在10%以内,因此可以认为稻谷在储藏期间品质一直新鲜。提出保鲜储藏的合理储藏期和保鲜优质籼稻品质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宁夏地区收获稻谷爆腰粒增多、整精米率下降的难题,本试验在就仓(垛)干燥技术基础上,结合臭氧抑制霉菌,对本地区收获的高水分稻谷开展就仓(垛)通风降水试验,通过试验检测粮堆温度,研究稻谷水分、脂肪酸值、出米率、整精米率等变化及干燥费用对比分析,试验证明运用就仓(垛)干燥技术可有效提高宁夏地区储藏稻谷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微波及热风两种方式、低温(45℃)和高温(65℃)恒温干燥工艺处理稻谷,并与自然风干对照组比较,研究其发芽率、碘蓝值、可溶性蛋白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包括可溶性、不可溶性)及糊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时微波和热风干燥处理与自然风干对照组相比,稻谷碘蓝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有所提高,不可溶直链淀粉含量有所降低;在糊化特性方面表现出较低的最低粘度、较大的破损值和较低的最终粘度,从而改善稻谷品质;而且,低温微波恒温干燥稻谷可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稻谷干燥效率,改善了普通微波干燥温度波动对稻谷品质的影响.高温时微波和热风干燥处理与自然风干对照组相比,稻谷品质受损,不利于后期的储藏及食用.  相似文献   

4.
温度是稻谷储藏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低温储藏能有效抑制稻谷呼吸代谢、防虫抑霉、延缓其品质劣变。为更好实现低温储粮、保证储粮品质,不断完善和发展低温储藏技术是粮食储藏行业的长期目标。综述了稻谷低温保鲜储藏相关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稻谷低温保鲜储藏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自然晾晒、室内阴干、机械干燥3种我国农村地区常见的稻谷干燥方式对新收获的稻谷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了稻谷干燥后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裂纹粒率、脂肪酸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干燥明显提高了稻谷的干燥效率和出糙率,有效降低了黄粒米、延缓了脂肪酸值的变化,虽然出现一定程度的裂纹粒率增大、整精米率降低,但其劣变程度仍在合理范围内,符合相关国标要求。利用变异系数法对三种干燥方式下稻谷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分值分别为自然晾晒0.3768、室内阴干0.4317、机械干燥0.6677。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干燥后稻谷品质明显优于室内阴干和自然晾晒。  相似文献   

6.
稻谷自然低温辅助粮面覆盖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通过冬季机械通风降温后用聚苯乙烯泡沫板覆盖的稻谷在储藏一年内的粮温,品质和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强化管理的条件下,不经隔热改造的普通房式仓,同样可以进行稻谷的自然低温储藏,并可获得良了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陕西关中地区地下仓长期储存稻谷的可行性,解决东北稻谷在我省储存难的问题,延缓稻谷储存期间的品质下降,延长储存时间,结合关中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对扶风杏林储备库现有地下仓进行准低温隔热改造,结合密闭管理,降低仓温和粮温,使稻谷常年处于准低温以下储藏环境中,保持稻谷的储存品质和食用品质,达到绿色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大型浅圆仓机械入粮对稻谷整精米率的影南,探讨了储藏期间粮堆内粮温的变化和冷芯范围的大小,对储藏期间稻谷的脂肪酸值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浅圆仓机械入粮未对稻谷整精米率产生影响;大型浅圆仓密封性和保温性能优良,对延缓稻谷品质劣变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稻谷自然干燥特性与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不同自然干燥条件下的稻谷干燥特性及其对稻谷干燥品质,特别是对稻谷爆腰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控制干燥速率和避免过度干燥的室外阴干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稻谷爆腰率,提高稻谷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介绍了辽宁省鞍山市第五粮库利用低温仓及普通立筒仓开展 谷保鲜储藏技术仓应用的情况,并从工艺设计、试验结果总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讨论了应用低温储粮技术储存稻谷的可行性,实用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然干燥(15℃)、热风干燥(45℃、55℃、65℃)、流化床干燥(45℃、55℃、65℃)对初始湿基含水率21.2%的稻谷进行降水处理,选取适当水分间隔测量稻谷导热系数和爆腰率,得到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拟合曲线、导热系数与爆腰率的拟合曲线,并对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都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干燥工艺影响稻谷降水速率,产生不同爆腰率,改变内部结构进而影响导热系数测量值。随爆腰率增大,导热系数呈非线性递增。流化床干燥对稻谷导热系数测量造成的影响大于薄层热风干燥。低温薄层热风干燥稻谷的导热系数最接近自然干燥处理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干燥技术对于稻谷贮藏的重要作用,分析稻谷微波干燥技术的原理及研究现状,得出稻谷在大型连续式微波干燥设备上的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间歇式”的微波干燥模式下,稻谷含水率下降幅度随着每循环干燥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稻谷含水率下降幅度随着微波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干燥过程中,稻谷籽粒的温度变化可以分为快速上升和趋于稳定2个变化阶段。采用“间歇式”的微波干燥方式对于减缓物料温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湿交替灌溉是一项重要的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干湿交替改变了稻田土壤水分状况,从而会引起稻田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改变,并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综述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品质以及稻田土壤呼吸、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稻田土壤生物学性状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水稻高产节水栽培和稻田土壤的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省内9个粮食烘干机用户的11台不同型号设备进行调研,通过干燥效率和稻谷爆腰率增值两个指标,对烘干设备在籼稻干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发现5号、7号和8号烘干设备的干燥效率均远高于100kg/h,且稻谷爆腰率增值均低于10%。其中5号和8号设备是国产品牌,7号设备是进口品牌。另外,5号、7号和8号烘干设备的容量分别为30t、16.5t和10t,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高水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勇献  苏娅 《粮食储藏》2006,35(6):20-23
将真空干燥技术引入到粮食干燥领域,研究高水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生产工艺和设备,300 t/d生产试验表明,低温真空干燥能使高水分玉米达到安全储藏水分以下,出机玉米硬度高、品质较好,与传统的热风干燥方式相比,低温真空干燥能解决玉米干燥后裂纹率高的问题,节约能耗20%左右,玉米真空干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谷物通风干燥的数学模拟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峰  杨进 《粮食储藏》1999,28(5):23-30
根据已发表的谷物干燥数学模型编写了谷物通风干燥模拟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玉米,稻谷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计算干燥过程中沿气流运动方向谷堆各点的水分及粮温变化,并可对谷物机械通风干燥的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水分稻谷仓内干燥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新收获21%以下水分的稻谷直接入仓,边入仓边利用地上笼通风系统干燥粮堆下层稻谷,入仓结束后,适时运用立管通风系统进行就仓干燥.稻谷水分由干燥前的17.5%降为干燥后的13.0%,干燥后各层稻谷水分相对均匀,霉菌带菌量及菌相、黄曲霉毒素B1均基本保持不变,较好地保持了稻谷品质.在干燥过程中,采用智能通风控制系统,适时控制风机和高效节能加热器的启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干燥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将田间新收获的平均水分23.1%的高水分稻谷(批次最高水分34%,批次最低水分18%)“不落地”直接入仓,利用立体组合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就仓干燥。干燥结果表明:稻谷水分由干燥前的极不均匀到各层水分相对均匀并在安全水分以下,干燥前后稻谷品质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干燥速率曲线测定装置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初始水分和热风风量对薄层干燥速率的影响,根据干燥情况绘制出干燥速率曲线,并拟合出稻谷薄层干燥方程,并测定干燥前后稻谷爆腰率、发芽率、脂肪酸值以及粘度的变化情况.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风温度升高,干燥速率增大;随着热风风量增加,干燥速率增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干燥条件为温...  相似文献   

20.
稻谷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经粉碎后测定水分含量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稻谷真实水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稻谷在粉碎过程有一定的水分丢失。本文采用130℃、19 h稻谷籽粒烘干法与稻谷粉碎后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测定结果更接近稻谷真实值,偏差较小,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