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最主要的种化机制是生殖隔离与岛屿化效应,物种进化模式是以突变和自然选择为动力的间歇性暴发式,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多样性则是物种进化的物质基础.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植物远缘杂种优势利用,更是农作物生产中极具潜力的重要领域.现代生物技  相似文献   

2.
探索外来入侵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与本土物种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探讨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格局与本土植物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密度随着纬度的增加呈单调递减趋势;在经度梯度上,从东到西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密度呈单调递减趋势.中国东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但在西北地区相对贫乏.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可能由东南向西北扩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因素均显著影响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差异,但起主导作用的为年均温、单位面积降水变幅和年降水量.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外来入侵植物和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相似环境因子的相似影响有关.在大尺度下,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可能更易受到外来植物的入侵.关健词:外来入侵植物;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尺度;中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南宁市体育休闲公园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使用ArcGIS对南宁市体育休闲公园进行边界划定,采用典型样方法选取样方数量333个,利用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重要值以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南宁市体育休闲公园人工绿地植被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园区内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241种,隶属于83科184属;(2)公园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之比约为5∶3;(3)群落垂直结构为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灌木层为优势层;(4)灌木层主要优势植物种群物种多样性较高,Simpson指数为0.9328、Shannon-Weaner指数为3.056 2、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913 6,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无显著相关性;(5)园内各个功能分区植物运用各有特色。针对本次调查结果现状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样方法研究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沿生境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沿湿地-草原化荒漠生境梯度进行样方布设,共布设样方64个.在物种多样性软件(Bio Diversity Pro)及统计软件(SAS9.0)的支持下,以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乌兰布和沙漠湿地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研究.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排序均为湿地>过渡带>旱生带;均匀度指数的排序为过渡带>湿地>旱生带.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分析,论述了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其退化原因,为乌兰布和沙漠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九岭、幕阜山分布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37个(含42种),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本在实地调查和数量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本区中国特子植物特有属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区系地理特征,探讨了本区与邻近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的联系及其重要地位,并对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城区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太原市城区绿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为太原市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调查太原城区绿地植物的组成、构成要素及垂直结构等,运用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综合评价绿地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结果】太原城区绿地共有维管束植物83科243属402种,主要分布在蔷薇科、菊科、豆科及杨柳科,且以引进种略多于本地种,栽培植物种类远多于野生植物种类;垂直结构以乔灌草型和乔草型居多,二者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不同功能绿地中,森林公园、附属绿地、龙潭公园和玉门河公园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较高。【结论】太原城区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一般,需加大力度丰富和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从乡土植物的概念入手,针对目前应用的状态进行了植物多样性的分析,在目前城市景观应用上与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相结合,是可持续利用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乡土植物与物种的生态安全也是米东区必须要抓牢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从乡土植物的概念入手,针对目前应用的状态进行了植物多样性的分析,在目前城市景观应用上与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相结合,是可持续利用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乡土植物与物种的生态安全也是米东区必须要抓牢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危机在外来物种入侵下愈演愈烈,研究入侵生境中各生物因素间的互作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外来植物入侵下的生物多样性响应,确认该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以便探讨并采取综合长效的防控措施。在外来植物入侵背景下,笔者对植物、动物及土壤微生物各物种群落的响应进行了总结,并基于此探讨了利用构建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生态防控植物入侵的潜在手段与研究思路,以期为发展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稳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砂山地区地表环境结构与其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鄱阳湖砂山地区地表环境结构和土地风沙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风沙化土地出现的频率与不同风沙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探讨了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绝灭与定居的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风沙化过程是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风沙化首先导致特有种的灭绝,其次为稀有种.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与乔木类植物受风沙化影响最大,而灌木类植物可存活风沙化过程各个阶段,在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要建立有恢复力的砂山景观生态系统,进行生态重组,既需要在砂山地区内也需要在砂山地区外的生态存储,现实情况也需要这种双重存储的生态学准备.   相似文献   

11.
木豆、苜蓿和大豆3种豆科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豆科作物曾被认为是难于利用杂种优势的物种。木豆、苜蓿和大豆杂交种的问世,为豆科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开辟了道路。本文从应用技术研究层面,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这3种作物在不育系和杂交种选育,杂交种种子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豆科作物普遍存在杂种优势,杂交种开发的关键是找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高异交率基因型。数量充足的传粉昆虫和适于制种的环境条件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区不同区域油松林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该文以1998—2003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北京山区10个不同区域油松林植物物种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并用MatLab软件分析了油松林植物多样性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保护措施。十渡、慕田峪和云峰山的油松林林下物种比较丰富,3地物种较相似,每两地之间的共有种都在50%以上,而喇叭沟门存在较多其他9个地区未调查到的物种;百花山、十渡和喇叭沟门是北京山区油松林植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云蒙山、松山、云峰山、慕田峪和石花洞的油松林植物多样性中等,潭戒寺和妙峰山的植物多样性最低.各地油松林中还存在着一些珍稀濒危的兰科植物.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油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因子主要有林分起源、林分密度、坡向、坡位和林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市公园植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城市公园植物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北京16个城市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应用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对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RDA排序和Pearson对公园特征与植物多样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共记录乔木87种,灌木63种,草本植物196种,物种均匀度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16个公园中,柳荫公园、陶然亭公园、龙潭湖公园和紫竹院公园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公园面积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乔木层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公园年代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园位置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丰富乡土园林植物材料、建植地带性植物群落、建设大型绿地斑块以及培育年代久远的城市公园是丰富城市公园植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刈割是草原主要利用方式之一,植物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是判别干扰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生态学指标。研究不同刈割干扰下羊草草甸草原植物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了解刈割干扰下草原功能群与多样性变化过程和机制,为退化割草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时空刈割配置为试验平台,于2014—2018年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即每年8月初),采用样方法对各个小区进行群落植被调查。分析一年一割(G1)、两年一割(G2)、漏割带10 m(G3)、漏割带5 m(G4)和对照(CK)处理下草甸草原群落功能群和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及刈割时间和不同刈割处理间的交互作用,探讨植物功能群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羊草(Leymus chinensis)在不同刈割制度下均为优势物种,但是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呈现出羊草重要值逐渐降低,退化指示物种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等重要值增加的趋势;两年一割处理下羊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长柱沙参(Adenophora stenanthina)、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和草地早熟禾(Poa ratensis)等植物重要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一年一割和常年不刈割处理下草地植物禾本科和豆科植物重要值所占比例减少,以退化植物居多的菊科和莎草科植物所占比例增加,在漏割带为10 m处理草地的豆科植物增加;刈割处理5年后,不同刈割制度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增加,其中漏割带为10 m处理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增加明显。5个刈割处理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不同,其中G3和G4处理草地的群落均匀度有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16%和5.8%,G1、G2和CK草地群落均匀度指数下降,其中G1下降最大(下降了1.8%),其次是CK(下降1.6%),G2草地下降最少。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分析表明经过5年不同刈割处理,漏割带10 m处理的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植物功能群禾本科重要值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毛茛科和菊科重要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长期高频度刈割会导致草原退化,同样对草原长期不利用也会致使草原发生逆行演替;两年一割和漏割带为10 m的连年刈割均可以缓解群落中禾本科等优势植物比例下降,促进毛茛科植物比例增加;经过5年的不同刈割处理,漏割带为10 m的刈割处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所提高,即对草原进行适度刈割干扰(两年一割和漏割带10 m)有利于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刈割是草原主要利用方式之一,植物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是判别干扰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生态学指标。研究不同刈割干扰下羊草草甸草原植物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了解刈割干扰下草原功能群与多样性变化过程和机制,为退化割草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时空刈割配置为试验平台,于2014—2018年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即每年8月初),采用样方法对各个小区进行群落植被调查。分析一年一割(G1)、两年一割(G2)、漏割带10 m(G3)、漏割带5 m(G4)和对照(CK)处理下草甸草原群落功能群和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及刈割时间和不同刈割处理间的交互作用,探讨植物功能群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研究发现羊草(Leymus chinensis)在不同刈割制度下均为优势物种,但是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呈现出羊草重要值逐渐降低,退化指示物种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等重要值增加的趋势;两年一割处理下羊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长柱沙参(Adenophora stenanthina)、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和草地早熟禾(Poa ratensis)等植物重要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一年一割和常年不刈割处理下草地植物禾本科和豆科植物重要值所占比例减少,以退化植物居多的菊科和莎草科植物所占比例增加,在漏割带为10 m处理草地的豆科植物增加;刈割处理5年后,不同刈割制度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增加,其中漏割带为10 m处理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增加明显。5个刈割处理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不同,其中G3和G4处理草地的群落均匀度有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16%和5.8%,G1、G2和CK草地群落均匀度指数下降,其中G1下降最大(下降了1.8%),其次是CK(下降1.6%),G2草地下降最少。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分析表明经过5年不同刈割处理,漏割带10 m处理的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植物功能群禾本科重要值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毛茛科和菊科重要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长期高频度刈割会导致草原退化,同样对草原长期不利用也会致使草原发生逆行演替;两年一割和漏割带为10 m的连年刈割均可以缓解群落中禾本科等优势植物比例下降,促进毛茛科植物比例增加;经过5年的不同刈割处理,漏割带为10 m的刈割处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所提高,即对草原进行适度刈割干扰(两年一割和漏割带10 m)有利于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汤举红  周曦  王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83-13685,13687
城市建设造成的次生裸地越来越严重,次生裸地的人工植被恢复是重建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裸地植被多样性的变化是植被恢复的重要表现。以涪陵地区马鞍乡次生裸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年限的跟踪调查和多样性分析,研究了次生裸地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恢复1年的裸地植被群落物种数量是原生裸地植被的2倍,恢复效果较好。乔木类的重要值降低,而草本类重要值增加,其中禾本科的白羊草的成层效果最好,相对频度与密度最大,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通过适宜的多种恢复配植方式,可以加快植物群落的演替进程,保持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但是在群落演替的早期,物种丰富度主要表现在草本层植物的替代与更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山市植物多样性水平与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江郎山、仙霞、龙井坑、须江流域、碗窑水库、西山等地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全市23种国家级保护植物、18种省级保护植物以及生长于受人为严重干扰破坏的特殊生境中、个体数量稀少的物种为重点保护植物物种。并以此为框架开展了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植被类型保护、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植物引种等领域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杞柳,杨柳科,柳属,俗称白条.柳属是世界上物种最多的属之一,由于柳树的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尤其是他们广泛的适应性,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非常突出,利用途径多,因此又被誉为"社会与环境的资源".选育并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可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显著提高柳树造林效益.根据多年的生产栽培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植物的杂种优势利用是进行作物品种选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杂交油菜秦油2号开始大面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20.
研究青海湖景区旅游干扰下沙化草地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利用主要物种重要值、α多样性、功能群重要值和β多样性比较分析不同干扰后群落植物多样性及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群落物种组成从以不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主逐渐发展到以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主,群落的重要值有向少数物种集中的趋势;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在中度干扰下最大,生态优势度的变化与α多样性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负关联;功能群丰富度在中度干扰下最高;中度-重度干扰阶段群落间的物种替代速率最快。青海湖景区沙化草地群落稳定与群落自身的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功能特性及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