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刚断奶仔猪的空肠或回肠等小肠上皮细胞上,导致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粘膜形成异物覆盖并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虫病.用Teleman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直接镜检法3种方法检测仔猪球虫病,观察结果表明Teleman法是最有效的卵囊检出法.  相似文献   

2.
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刚断奶仔猪的空肠或回肠等小肠上皮细胞上,导致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黏膜形成异物覆盖并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虫病.通过对检测仔猪球病的3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eleman法是最有效的卵囊检出法,而饱和盐水漂浮法、直接镜检法都由于粪便中存在脂肪颗粒等异物而影响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仔猪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主要是等孢球虫寄生于猪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内,临床上以水样或脂样腹泻为特征的寄生虫病,通常引起7~10日龄的哺乳仔猪发病,是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镜下检查到球虫卵囊,繁殖体等即可确诊。使用磺胺药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猪球虫痛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新近断奶的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虫病。在成年猪群,虽有球虫寄生,但一般不引起临床表现,多呈带虫现象,而成为本病的传染原,尤其是母猪带虫,常引起一窝仔猪同时或先后发病,或引起死亡,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病例大都发生在一些非规模化的小型养猪场的某个猪舍或邻近猪舍。多表现为发病缓慢,持续不断,久治不愈;而且往往是塑料大棚式饲养;非自繁自养,购进的全是各地刚断奶的仔猪,发病率为75%,死亡率为2.8%。针对密云县冯家峪地区一些非成规摸化的小型猪场发生的断奶仔猪球虫痛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具体分析谊痛的流行特点,以球虫的生活史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抓住谊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试验性的应用治疗方案,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很快使仔猪球虫病得到了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5.
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可引起仔猪严重的消化道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的仔猪,其他日龄的猪多呈隐性带虫感染。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脱水、失重,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在其它病原的协同作用下造成仔猪的高死亡,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困扰生猪养殖业发展重要的疾病之一。笔者现将接诊的一  相似文献   

6.
老猪场发生球虫病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Lsospora Suis)和某些艾美耳属(Eimeria)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临近断奶仔猪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原虫病。近年来,一些老猪场和非规模小型猪场相继反映,猪球虫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南宁市某老猪场2009年2至4月份共繁殖仔猪1556头,发病914头,死亡175头,  相似文献   

7.
游一 《河南农业》2011,(11):52-52
猪球虫病是由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猪小肠上皮细胞上引起的寄生虫病,可引起7—14日龄仔猪下痢和增重降低。近年来,该病有上升趋势,由于此病与黄白痢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极易造成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为了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探讨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剂量。本试验取刚出生未吃初乳的仔猪小肠的回肠段,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Ⅳ进行消化处理,获得原代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对培养的仔猪肠粘膜细胞进行鉴定,用MTT检测法测定硫酸小檗碱对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浓度。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膜呈棕黄色,为粘膜上皮细胞。硫酸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浓度为20μmol/L。  相似文献   

9.
猪球虫病是由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猪小肠上皮细胞上引起的寄生虫病,可引起7-14日龄仔猪下痢和增重降低.近年来,该病有上升趋势,由于此病与黄白痢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极易造成误诊误治,致使发病率越来越高.本病在临床上常常是并发感染或继发感染,用任何抗菌素治疗均无效果,有的仔猪一直持续到保育期结束.球虫病不仅阻碍哺乳仔猪增重,而且影响断乳仔猪生长发育,严重的造成仔猪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河南省猪等孢球虫的分子变异规律。[方法]从河南省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及豫中地区的部分规模化猪场采集粪便样品,进行猪球虫卵囊的分离与纯化;从分离到的8株猪球虫分离株中提取核酸并进行测序,并与猪等孢球虫扩增株基因序列及其他相关原虫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河南省不同地区的8个猪球虫株均为猪等孢球虫,并且没有明显遗传差异。I.suis与其他7种原虫差异较大,不属于同一个生物型,同一种动物所感染的不同种类原虫之间的同源性较低。[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据调查,近几年来,仔猪因腹泻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40%~70%,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大致分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3类,而引起仔猪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猪球虫、猪蛔虫、猪鞭虫、猪棘球蚴。现将4种常见的仔猪寄生虫性腹泻病防治经验介绍如下。一、猪球虫病猪球虫病是一种由寄生于猪肠上皮细胞内的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球虫引起的仔猪消化道疾病。猪等孢属球虫常见于  相似文献   

12.
从哺乳仔猪的腹泻粪样中分离出等孢球虫卵囊,感染仔猪建立球虫纯种株.通过卵囊形态结构观察与18S rRNA PCR鉴定,鉴定该球虫分离株为猪等孢球虫.将6只24日龄断奶仔猪分为2组,分别感染4×102和104个孢子化卵囊,观察仔猪的临床表现及虫株的潜伏期、显露期和卵囊产量.结果表明,感染4×102个卵囊后仔猪未出现腹泻症状,感染104个卵囊后仔猪出现腹泻且持续6 d.感染4×102个孢子化卵囊时,潜隐期为5 d,显露期为7 d,每个卵囊产出5.72×103个卵囊;感染104个孢子化卵囊时,潜隐期为5 d,显露期18 d,每个卵囊产出6.41×102个卵囊.由此可见,该株猪等孢球虫对仔猪具有致病性,可用于构建猪等孢球虫病动物模型及其疾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同兴 《新农村》2023,(10):31-32
<正>獭兔为皮用型兔种,其价值主要在毛皮。日常饲养中,獭兔体内寄生虫病主要是球虫病,球虫掠夺獭兔营养,破坏兔体肝脏和小肠等组织,影响獭兔发育,降低养殖效益。因此,要科学诊断,精准防控,从而降低对獭兔的危害。1.病原及流行特点獭兔球虫病的病原是艾美耳球虫,是一种单细胞原虫,寄生在獭兔的肠上皮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球虫病对獭兔的危害主要包括破坏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菌感染,如临床上经常出现的球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产生有毒物质,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4.
猫球虫病是由猫等孢属球虫寄生在猫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由于猫球虫是寄生在猫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并在细胞内进行生长繁殖,因此会破坏猫小肠上皮细胞,从而引起出血等症状,严重的可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基于此,本研究介绍猫球虫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等,为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合肥地区山羊球虫感染情况,给该地区山羊球虫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饱和盐水漂浮和重铬酸钾培养法对3个调查点的90只山羊粪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合肥地区山羊球虫感染率为88.89%(80/90),共检测到8种艾美耳属球虫,即雅氏艾美耳球虫、槌型艾美耳球虫、颗粒艾美耳球虫、小型艾美耳球虫、阿撒他艾美耳球虫、山羊艾美耳球虫、浮氏艾美耳球虫和苍白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16.
犬球虫病是由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尔科中的等孢子属球虫寄生在犬的大、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幼犬的寄生虫病。其特征为血便、贫血及肠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2007年至今对乐山部分地区家兔的球虫病感染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兔艾美耳球虫感染率高达75.71%。且各年龄段的兔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尤其是1~3个月的幼兔最易感染。共检出5种艾美耳球虫,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周传丽  刘铮铸  俞英  张勤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1):4516-4524
 【目的】阐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8(ETEC F18)引发仔猪腹泻的机理,针对其候选基因FUT1 的CDS区第307位点处的突变(G→A),建立3个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系(GG、GA和AA)。【方法】首先以胎鼠和仔猪为试验材料,确定小肠上皮细胞的最佳分离方法。采用XI型胶原酶和I型中性蛋白酶的联酶混合液,将胎鼠小肠组织机械剪碎后用联酶进行消化和直接将联酶灌注到仔猪小肠腔内消化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针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污染难以消除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局部画圈法逐步去除成纤维细胞。最后,用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对纯化后的原代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种小肠上皮细胞分离效率对比表明,后一种消化方式更为有效。进而取出生12 h内未吃初乳的大白仔猪,剖腹剪取其小肠段,使用联酶混合液灌注消化分离得到形态完整、容易贴壁生长的小肠绒毛细胞团。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纯度达90%以上。经纯化处理,最后获得了FUT1基因型为GG和GA的两种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仔猪原代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培养周期显示,7代前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形态为典型的上皮细胞样,单层细胞呈铺路石排列,培养至第9代,细胞出现生长停滞、胞体空泡化等现象。【结论】最终获得了FUT1基因型为GG和GA的仔猪原代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建立了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为后续的细胞建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组成1个遗传变异较大的大型艾美尔球虫株作为早熟选育的背景。方法从河北省无极县、河北省张家口市、浙江省舟山市、江苏省南京市、四川省乐山市、云南省昆明市6个不同地区的兔场采集兔粪,收集卵囊,培养至孢子化。根据大型艾美尔球虫的形态特征,采用改进的琼脂板法单卵囊分离技术将混合兔球虫种分离开,单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当有大量卵囊排出时分别收集不同地理株的卵囊,孵化后接种无球虫兔,1×10~4卵囊/只,在接种后6~16 d的排卵期间,每天収粪、计数,并记录每只兔的排卵量。结果单卵囊接种的成功率为88.9%;用1×10~4个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后,不同地理株的卵囊产量,张家口株最多,依次为无极株、南京株、乐山株、昆明株,舟山株最少。结论单卵囊分离的成功率较高,不同地理株排卵量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有效检测仔猪球虫卵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检测仔猪球虫病的3种方法(直接涂片镜检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和Teleman法)进行比较,研究检测仔猪球虫卵囊的有效方法。[结果]比较3种方法分别对仔猪球虫卵囊阳性检出的效果,结果表明,Tele-man法能观察到较清楚的圆形球虫卵囊,是检测效果最好的方法。对仔猪球虫卵囊检出率的比较结果表明,Teleman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是较好的仔猪球虫卵囊检出方法,而检出比率Teleman法最高。饱和盐水漂浮法、直接镜检法都由于粪便中存在脂肪颗粒等异物而影响检测效果。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近年来乐山仔猪球虫病发病率有所升高。[结论]Teleman法是最有效的卵囊检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