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2):1-6
为了调查酿酒酵母及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小肠黏膜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120只健康断奶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酿酒酵母菌组、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酿酒酵母菌液、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液2 m L/只,持续28 d后连续3 d灌胃大肠杆菌菌液。分别取7、14、21和28 d及灌胃大肠杆菌后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段小肠绒毛的宽度、长度、隐窝深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值(V/C)。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菌组及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V/C在第21和28天时均显著升高(P0.05);空肠绒毛长度、V/C在第28天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隐窝深度显著下降(P0.05);回肠V/C在第28天显著升高(P0.05);各肠段绒毛宽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2)灌胃大肠杆菌后,与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及酿酒酵母菌组的空肠绒毛长度、V/C均极显著下降(P0.01);回肠V/C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均可以促进肠道黏膜发育,提高消化吸收能力;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香菇多糖对断奶大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健康的断奶Wistar大鼠,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2个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了84 mg/kg香菇多糖(香菇多糖有效含量为30%)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血清和空肠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不同程度降低了血清(P0.05)和空肠(P=0.08)丙二醛含量;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此外,饲粮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提高了断奶大鼠盲肠食糜中乳酸菌的数量(P=0.07),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并显著提高了盲肠食糜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大鼠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香菇多糖有效含量为30%)可以改善其抗氧化能力、空肠黏膜形态结构和盲肠菌群结构,进而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人参皂苷Rg1、R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将40只4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LPS、Rg1和Re组,每组10只。Control和LPS组腹腔注射无菌PBS,Rg1组腹腔注射Rg1,Re组腹腔注射Re。在试验8 d后,Control组腹腔注射无菌PBS,其余组腹腔注射LPS,6 h后处死,采样后检测。结果表明:LPS处理后DAI评分显著增加,肝脏、脾脏和肺脏指数显著升高;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显著缩短,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率降低;空肠和回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TLR4、NF-κB和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Rg1和Re预处理减轻了LPS诱导的DAI评分增加,降低了肝脏和肺脏指数;显著增加了绒毛长度,Re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Rg1和Re显著提高了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率;Rg1预处理显著增加了回肠Occludin的蛋白表达,Re预处理显著增加了空肠和回肠Occludin的蛋白表达;Rg1预处理显著下调了TLR4、NF-κB和Caspase-1的mRNA表达水平。Re...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空肠核因子κB(NF-κB)及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 1,ZO-1))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的变化,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0羽1日龄罗斯肉鸡常规饲养7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饲料添加3%猪油和4%鱼粉,饮水添加0.12%NaCl,9~11℃低温饲养),35日龄检测体重,并取心脏组织测腹水心脏指数,取空肠组织以HE染色切片测量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空肠NF-κB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鸡体重极显著下降(P0.01),腹水心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绒毛长度、绒隐比极显著下降(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occludin、claudin-1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表明肠道黏膜结构与功能异常及肠通透性增高促进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饲粮添加抗氧化剂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肠道结构的影响,选取2 400只35周龄海兰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0只,分为A组(200 mg/kg姜黄素+基础日粮)、B组(150 mg/kg添加剂A+基础日粮)、C组(100 mg/kg姜黄素+150 mg/kg添加剂A+基础日粮)、D组(150 mg/kg添加剂A+200 mg/kg添加剂B)和O组(对照组,基础日粮),其中添加剂A含2%茶多酚,添加剂B含≥300亿乳酸菌,7 d预试期,42 d正试期。结果显示:与O组相比,A组蛋鸡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与黏膜厚度显著提高(P0.05);B组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蛋鸡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及黏膜厚度(P0.05),且显著提高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P0.05);C组蛋鸡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V/C值及黏膜厚度显著提高(P0.05)。另外,相对A、B、C组,D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与V/C值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姜黄素、茶多酚和微生态制剂等添加剂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肠道损伤有一定缓解作用,且以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姜黄素+150 mg/kg添加剂A改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测脾虚大鼠空肠中PCNA和IGF-1的表达,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空肠黏膜修复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脾虚组、四君子颗粒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每组采取空肠中段作样本;H.E.染色法观察空肠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和IGF-1的表达。脾虚组大鼠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四君子颗粒治疗组大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的显著高于治疗对照组(P<0.05)。脾虚组大鼠空肠中PCNA、IGF-1阳性细胞数极显著增加(P<0.01);四君子颗粒治疗组PCNA、IGF-1阳性细胞个数显著高于治疗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四君子汤可以促进脾虚模型大鼠空肠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肠道是动物重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为探究饲粮中不同氮硫比对藏羔羊空肠组织形态和空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条件相似的60日龄藏羔羊1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氮硫质量比为10.5:1 (A)、9:1 (B)、7.5:1 (C)、6:1 (D)、4.5:1 (E)的饲粮饲养至180日龄,试验期结束每组随机屠宰6只,采集空肠组织和内容物分析饲粮氮硫比对空肠组织形态和空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 B组和E组的空肠绒毛长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其余3组(P 0.05),并且A、D组的绒毛长度显著高于C组(P 0.05);D组的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P 0.05);B、E组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A、C、D组(P 0.05);B组和E组的黏膜层厚度显著高于C、D组(P 0.05);B组的肌肉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2) B、E两组的操作分类单元数(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Chao1指数显著高于A、C组(P 0.05);B、E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C、D两组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B、E组(P 0.05);B、D、E组的Ace指数显著高于A、C组(P 0.05)。3)从门和属水平上分析空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下5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B组厚壁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C组(P 0.05);A、C组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高于B、E组(P 0.05);B组和E组拟杆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A、C两组(P 0.05);E组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高于B组和D组(P 0.05)。在属水平下:5组的优势菌属均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Christensenellaceae-R-7-group)、Quinella属和理研菌科RC9肠道菌群(Rikenellaceae-RC9-gutgroup)。A、C、D组红球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B、E组(P 0.05),B组的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A、B组的Quinella丰度显著高于D、E组(P 0.05)。4) 16S rRNA基因组的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空肠微生物菌群功能主要集中在转录、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氨基酸的运输与代谢等方面,表明藏羔羊空肠细菌在提高宿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与吸收方面至关重要。综上,氮硫比在B和D水平下均有利于藏羔羊空肠组织形态的发育,并且可提高空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氮硫质量比为9:1时更符合藏羔羊的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根据肉鸡氨基酸需要模型,研究细分饲粮氨基酸供给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采食量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A组(2阶段)、B组(3阶段)、C组(6阶段)和D组(12阶段),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A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B、C组之间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D组(P0.05)。A组肉鸡料重比(F/G)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2)B组肉鸡屠宰率显著高于A、C和D组(P0.05)。B组肉鸡全净膛率显著高于C和D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肉鸡胸肌率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组肉鸡腹脂率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3)D组肉鸡代谢能采食量显著低于A、B和C组(P0.05)。A组肉鸡粗蛋白质及赖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B、C组肉鸡粗蛋白质及赖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D组(P0.05)。A组肉鸡蛋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和D组(P0.05)。A组肉鸡含硫氨基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和D组(P0.05)。D组肉鸡苏氨酸采食量显著低于A和C组(P0.05)。4)A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各组肉鸡空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V/C值差异不显著(P0.05)。5)42日龄,A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B和C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D组(P0.05)。B、C和D组肉鸡单位增重成本与A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2阶段饲喂能够促进肉鸡十二指肠发育,提高肉鸡营养物质采食量。综合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单位增重成本考虑,建议采用2阶段肉鸡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黄梁木叶对麻黄鸡屠宰性能、小肠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76只来源一致、体态健康、体重为(524.36±12.09) g的30日龄雌性麻黄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饲喂基础饲粮+5%黄梁木叶干粉,C组饲喂基础饲粮+5%青贮黄梁木叶,D组饲喂基础饲粮+5%接种乳酸菌青贮黄梁木叶。试验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B组麻黄鸡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但腿肌率显著提高(P0.05);C组和D组麻黄鸡肌间脂肪宽度显著降低(P0.05);D组麻黄鸡胸肌率显著提高(P0.05)。2)与A组相比,B组麻黄鸡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降低(P0.01);C组麻黄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值以及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P0.01);D组麻黄鸡盲肠相对长度显著提高(P 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值极显著提高(P 0.01),回肠绒毛高度和V/C值显著提高(P0.05)。3)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麻黄鸡血清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饲粮添加5%黄梁木叶对麻黄鸡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小肠的形态发育,其中,5%接种乳酸菌青贮黄梁木叶有助于提高麻黄鸡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获得能够将大肠杆菌ST融合蛋白展示在酿酒酵母表面的重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并探究其对大鼠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将estA和estB基因克隆至pYD1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YD1-estA-estB,应用酵母表面展示技术获得EBY-100/pYD1-estA-estB重组酵母基因工程菌。选取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工程菌组、酵母菌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工程菌菌液、酿酒酵母菌菌液,持续灌胃21d后连续3d灌胃大肠杆菌H10407菌液,取各组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制作切片,观察各段小肠绒毛的长度、宽度、隐窝深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进行统计分析。利用ELISA、real-time PCR技术观察肠道黏膜中的SIgA、IL-2、IL-4和IFN-γ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通过免疫荧光试验证明大肠杆菌ST融合蛋白成功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灌胃21d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工程菌组及酵母菌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V/C值显著升高(P0.01),工程菌组绒毛宽度显著升高(P0.05);空肠绒毛长度、V/C值显著升高(P0.01),隐窝深度显著下降(P0.05);工程菌组和酵母菌组的回肠绒毛长度及V/C值显著升高(P0.01)。灌胃大肠杆菌后,各组与灌胃前相比,空白对照组及酵母菌组的十二指肠与空肠绒毛长度、V/C值显著下降(P0.01),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1),回肠V/C值显著下降(P0.01);工程菌组无明显变化。灌胃21d,工程菌组与酵母菌组的SIgA、IL-2、IL-4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攻毒大肠杆菌后,空白对照组及酵母菌组的SIgA、IL-2和IL-4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各组的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EBY-100/pYD1-estA-estB重组酵母基因工程菌不仅具有酵母菌的益生作用,能促进小肠黏膜发育,而且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试验为新型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芪楂口服液药渣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中药渣作为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本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芪楂口服液药渣组、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和氧化锌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芪楂口服液药渣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肠黏膜形态结构和紧密连接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第1~28天),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仔猪的料重比低于对照组和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氧化锌组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试验第28天,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仔猪的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氧化锌组(P0.05)。3)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仔猪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大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小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4)各组空肠、回肠和结肠闭锁蛋白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1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与芪楂口服液药渣相比,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结构,二者对紧密连接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铜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5~16周龄五龙鹅肠道发育、微生物菌群结构及血清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9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Ⅰ组为最适铜添加组(铜添加水平为16 mg/kg,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Ⅱ~Ⅵ组为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铜添加水平分别为0、4、8、12、16 mg/kg,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均为250mg/kg。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Ⅱ~Ⅵ组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腺比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空肠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Ⅲ、Ⅴ、Ⅵ组的空肠肠壁厚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Ⅵ组之间的空肠绒毛高度、肠壁厚度和绒腺比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Ⅴ和Ⅵ组(P0.05)。2)Ⅱ~Ⅵ组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盲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Ⅱ~Ⅵ组之间的盲肠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3)Ⅳ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Ⅰ组(P0.05),Ⅴ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血清ALT、AST、LDH活性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血清AKP活性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低铜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促进五龙鹅肠道发育,优化微生物菌群结构;铜对鹅肠道发育及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较小。适宜的枯草芽孢杆菌和铜添加水平能够维护机体健康,相互间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益生菌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4日龄健康黄羽肉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粕,研究不同添加量对肉鸡生长前期(14~28日龄)、中期(29~45日龄)、后期(46~65日龄)各阶段小肠黏膜形态,中、后期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后期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与Ⅰ组相比,Ⅲ组黄羽肉鸡前、中、后期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31.90%、25.17%、49.41%(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9.42%、11.31%、10.83%(P<0.01),V/C极显著提高45.65%、41.19%、67.84%(P<0.01);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28.72%、28.38%、27.61%(P<0.01),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下降6.65%(P<0.05)、6.18%(P<0.01)、7.37%(P<0.01),V/C极显著提高37.84%、36.69%、37.82%(P<0.01);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76.64%、40.36%、67.20%(P<0.01) ,隐窝深度显著降低4.09%、6.07%、6.02%(P<0.05),V/C极显著提高83.79%、49.27%、78.26% (P<0.01)。②中、后期Ⅳ组黄羽肉鸡CD4+/CD8+显著提高42.86%、34.95%(P<0.05)。③随着发酵棉粕添加量的增多,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乳酸菌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和空肠段外,其余各组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逐渐减少,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段外,其余各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综上所述,6%发酵棉粕组在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V/C,降低其隐窝深度方面都优于3%、9%发酵棉粕组,而9%发酵棉粕组在提高CD4+/CD8+、肠道乳酸菌数量和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方面优于3%、6%发酵棉粕组。  相似文献   

14.
耿爽  耿春银  杨濛  张敏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4):1240-1250
本试验通过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两种不同的无抗制剂,探究其对育肥猪生长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体重为(85.95±3.48) kg的LDY三元杂交猪60头,分为对照组、试验1、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阉公猪和母猪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的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试验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结果表明:①3组间生长性能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空肠的绒毛高度(VH)、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以及回肠的绒毛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2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1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盲肠菌群香浓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辛普森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的香浓指数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④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盲肠菌群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厚壁菌门丰度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链球菌属丰度显著升高(P<0.05),苏黎世杆菌属、uncultured_bacterium_f_Muribaculaceae和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瘤胃菌属和链球菌属丰度显著升高(P<0.05),苏黎世杆菌属、梭菌属_13、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梭菌属_13和链球菌属丰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uncultured_bacterium_f_Muribaculaceae、瘤胃菌属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⑤试验1组Occludin、Zo-1、Claudin-1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ccludin、Claudin-1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和复方中药提取物对育肥猪肠道健康均有改善作用,但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组饲喂效果优于复方中药提取物组。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1~70日龄扬州鹅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扬州鹅公鹅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鹅。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丁酸梭菌(有效活菌数为3.0×10^6 CFU/g),C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0×10^7 CFU/g),D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丁酸梭菌+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1)B、C和D组总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总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B、C和D组空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C、D组血清和回肠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空肠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空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回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C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和D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回肠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及二者混合制剂可提高肉鹅总增重、空肠脂肪酶活性及抗氧化功能,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更好地改善肠道形态。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空肠核因子κB (NF-κB)及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 1,ZO-1))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的变化,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0羽1日龄罗斯肉鸡常规饲养7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饲料添加3%猪油和4%鱼粉,饮水添加0.12% NaCl,9~11℃低温饲养),35日龄检测体重,并取心脏组织测腹水心脏指数,取空肠组织以HE染色切片测量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空肠NF-κB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鸡体重极显著下降(P<0.01),腹水心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绒毛长度、绒隐比极显著下降(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occludin、claudin-1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表明肠道黏膜结构与功能异常及肠通透性增高促进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制剂(LS)及其与维吉尼亚霉素(VM)联用对爱拔益加(AA)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AA肉鸡公雏400只,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 VM(VM组)、15 mg/kg VM+1 000 mg/kg LS(VM+LS组)和1 000 mg/kg LS(LS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VM、VM+LS和LS组的42日龄肉仔鸡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M+LS和LS组的22~42和1~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VM+LS组的42日龄胸肌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LS组21日龄空肠黏膜形态显著改善(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VM+LS和LS组42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4)VM+LS和LS组的42日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LS及其与VM联合使用均能改善肠道健康,促进肉仔鸡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