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野生酸枣仁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浸泡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酸枣仁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获得野生酸枣仁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野生酸枣仁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4.46%、浸泡时间12 h、超声时间44.02 min、超声温度62.86℃,在此工艺条件下酸枣仁总黄酮理论提取率为1.00984%,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0.9269%。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辅助提取苜蓿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紫花苜蓿中的黄酮类物质,应用超声波辅助技术,分别对影响苜蓿总黄酮提取量的乙醇浓度、超声波作用温度、固液比、超声波作用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的互作效率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介质温度、固液比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均对苜蓿总黄酮的提取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且影响因素的主次分别为固液比乙醇浓度温度处理时间,从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40%乙醇、40℃、1∶50固液比,超声作用60 min;以此工艺为提取条件,实际苜蓿黄酮提取量为6.22 mg/g,接近于理论提取量6.49 mg/g。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简便、可靠、高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白眉草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法优化白眉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菌活性.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白眉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超声温度60C,超声时间45 min.在最佳工艺下白眉草总黄酮得率为3....  相似文献   

4.
许英一  王宇  杨伟光 《草地学报》2018,26(3):757-763
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原力测定法评价苜蓿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80 w,总黄酮得率为6.43 mg·g-1。苜蓿叶总黄酮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苜蓿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0.608 mg·mL-1。超声提取是一种高效的提取紫花苜蓿叶总黄酮方法。超声优化的苜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经济、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荷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本试验通过正交设计用乙醇提取荷叶中总黄酮。结果表明,荷叶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75℃、固液比1:30、提取时间为40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所提取总黄酮含量为2.1329%。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广东粤西芒果叶为研究对象,优化选择芒果叶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选择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芒果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芒果叶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超声波功率90W,提取时间48min。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得到芒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26±0.04%。优化选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为对鸡血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进行优化选择,以单因素考察为试验基础,选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四个因素对鸡血藤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范围内鸡血藤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提取液浓度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 h、提取料液比1:20,此条件下鸡血藤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4.90%。同时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影响因素中提取时间对提取率影响最大。综上,此提取工艺方法绿色、简单,可为鸡血藤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林  徐立  伍春  余茂德  黄先智 《蚕业科学》2010,36(3):491-495
桑枝皮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黄酮类化合物。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桑枝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原料质量浓度、溶剂乙醇的浓度以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桑枝皮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工艺条件中各因素对桑枝皮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质量浓度。确定桑枝皮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原料质量浓度33g/L,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桑枝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01%。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龙牧801苜蓿鲜草为原料,用酸化加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液pH值、提取时间三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酸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pH值为4.0、提取时间为1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粗蛋白提取率为45.32%。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棕榈叶为原料,研究棕榈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醇提法从棕榈叶中提取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体积分数为75%乙醇溶液提取,提取温度为60℃,固液比为1∶20g/mL,提取时间为1.0 h,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棕榈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率为1.846%。  相似文献   

11.
施伟梅  吴龙火  杨翔  杨莎 《草业科学》2016,33(3):519-526
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紫花苜蓿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考察了液料比、加酶量、酶解时间、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及pH 6个因素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该提取工艺。同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紫花苜蓿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量4.9%、超声时间74 min、超声温度49℃,多酚提取量可达3.642mg·g~(-1)。此外,紫花苜蓿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78和19.28μg·mL~(-1)。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部分苜蓿草粉替代豆粕,研究其酶用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蛋白质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0.02g,水解时间10h,水解温度65℃。  相似文献   

13.
正交优化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液比1∶20、加盐量4%、pH为5,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9.62%。影响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加盐量pH,絮凝温度在60℃、时间为15min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沙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沙葱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的基础上,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以浸泡时间(A)、料液比(B)、超声波处理时间(C)、蒸馏时间(D)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提取沙葱挥发油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沙葱挥发油提取率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蒸馏时间>浸泡时间;最佳组合为A1B3C3D3,即浸泡时间1.5 h、料液比1:11、超声波处理时间20 min、蒸馏时间3.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46%。通过验证试验表明,所选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紫花苜蓿中苜蓿皂甙的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苜蓿总皂甙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优选苜蓿皂甙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甲醇浓度、甲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苜蓿皂甙的提取量都有极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50%的甲醇,苜蓿草粉15倍量,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30min。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新的食用蛋白质资源,本试验以“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青干草为原料,采用酸化加热法配合加盐法提取叶蛋白.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pH、预浸时间、絮凝温度6个因素对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四因素(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pH)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提取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絮凝时间、pH、加盐量.当絮凝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pH为4时是叶蛋白提取的最优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条件对苜蓿叶蛋白凝聚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蕾期新鲜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温度、pH值单因素处理及温度、加热时间、pH值和NaCl质量分数多因素处理,探讨不同方法对苜蓿叶蛋白凝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条件下,温度以75℃为宜,pH值4.0对苜蓿叶蛋白产量、叶蛋白纯度和粗蛋白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在多因素条件下,叶蛋白的最适凝聚组合条件为温度85℃,时间2min,pH值4.0,以及NaCl质量分数0.4%。  相似文献   

18.
覆膜种植对高寒区土壤水热、养分和苜蓿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覆膜种植对青藏高原高寒区苜蓿(Medicago)越冬的影响,试验以‘甘农1号’杂花苜蓿为材料,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高寒地区进行了3种覆盖模式的苜蓿种植试验,以垄沟(Ridge and furrow,RF)为对照,以垄沟覆膜(Film mulching on ridge and furrow,FMRF)和平作地膜(Film mulching parallel to the ground,MPG)为处理组,研究分析苜蓿生长当年的土壤水热及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和RF相比,FMRF和MPG处理下苜蓿越冬率提高了25.76%和23.79%,覆膜下苜蓿越冬率达88%以上;覆膜可提高高寒区苜蓿地土壤温度和水分,和RF相比,MPG增温2.3℃,增温效果最佳,FMRF增加土壤水分6.93%,保墒效果最佳;土壤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土壤水热改善的基础上也得到增加,土壤氮含量和酶活性在0~30 cm各土层均表现为:FMRF>MPG>RF。在天祝高寒区及类似区域采用覆膜处理可以提升土壤温度和水分,促进微生物活动,使土壤酶活性增加,进而促进土壤氮素循环,使苜蓿种植当年的生物量和越冬率得到提高,且FMRF处理效果优于MP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