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清毒汤对保护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 RRF)、改善营养状况及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以岭医院收治并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MHD和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清毒汤,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RF、日均尿量、营养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RF及日均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RRF及日均尿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C、MAMC、TSF、BM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营养良好者明显较对照组多,重度营养不良者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在MHD和基础治疗之上加用参芪清毒汤,可以保护患者的RRF,改善营养状况和中医证候,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鲫鱼冬瓜皮汤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期患者对水肿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西药治疗外,予以鲫鱼冬瓜皮汤,每日2次,隔日1剂,连续14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腿围、腹围、体质量及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腿围、腹围及体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腹围及体质量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清CR、BUN、U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鲫鱼冬瓜皮汤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可有效改善水肿及肾功能,疗效确切,食用安全,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福建省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中医证型分布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HBV-GN组收集120例福建省HBV-GN患者,同时设对照组正常健康人群120例,分析两组的体质构成差异。HBV-GN组进行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HBV-GN组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为主,对照组则以平和质、气虚质为主。两组体质构成存在差异(P<0.001)。(2)120例HBV-GN患者脾肾阳虚43例占35.83%;气虚血瘀33例占27.50%;肝肾阴虚21例占17.50%;肝胆湿热18例占15.0%;肝郁脾虚5例占4.17%。(3)HBV-GN组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组间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福建省HBV-GN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多见,HBV-GN组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型和气虚血瘀型多见,气虚质和阳虚质与脾肾阳虚证和气虚血瘀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及血清脂蛋白残粒(RLP-C)、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差异。方法 筛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航天中心医院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90例设为中医组,同时筛选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正常组,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痰浊阻遏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以及气滞血瘀证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与正常组的血脂水平及其血清RLP-C、sICAM-1及sVCAM-1含量。结果 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54例为痰浊阻遏证,占总患病人数的60.00%,显著高于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以及气滞血瘀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的血清TG、TC和LDL-C水平要高于正常组,而HDL-C含量要低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痰浊阻遏证患者的TG、TC、LDL-C含量高于其他中医证候型患者,而HDL-C含量低于其他中医证候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的血清RLP-C、sICAM-1及sVCAM-1水平要高于正常组,且痰浊阻遏证患者血清RLP-C、sICAM-1及sVCAM-1水平要高于其他中医证候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为痰浊阻遏证候,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RLP-C及其相关指标差异显著,其中痰浊阻遏证患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法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调整、饮食控制及碱化尿液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四妙散口服及四黄散加味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变化及关节红肿疼痛改善情况,治疗观察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UA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Scr和BU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RP、ESR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中药内外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并在降低UA、ESR、CRP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肾1号方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症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腹膜透析2个月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腹膜液腹膜透析,治疗组加服糖肾1号方。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患者血清BUN、Cr及CRP水平;ELA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IL-6、TNF-α水平及血清和透析液VEGF活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血清BUN、Cr及CRP水平较对照组和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和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后血清和透析液VEGF活性较对照组及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肾1号方能降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透析液中VEGF活性及炎症因子浓度,可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崔力  王伟明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2):1404-1407
目的 观察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对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春期炎症性痤疮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清热消痤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丹参酮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IL-4、IFN-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细胞因子IL-4水平均降低、IFN-γ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可疏风清热、化瘀解毒,切中病机,并降低IL-4、升高IFN-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苗药吉祥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前列腺素(PGE2)、环氧合酶(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溴索分散片及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苗药吉祥草,疗程为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COX-2、PGE2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15 d后,治疗组血清IL-1β、COX-2和PGE2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苗药吉祥草能明显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β、COX-2、PGE2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14 d,后改用尼莫地平片继续服用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静脉滴注28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肿量、水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血清学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 MMP-9)],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量、水肿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a、MMP-9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结论 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促进患者颅内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配方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后3月内的复发率情况。方法 将6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组、中药饮片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中药配方颗粒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颗粒,中药饮片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饮片,对照组单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两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中药配方颗粒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5%,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5%,复发率为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治疗后中药配方颗粒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血液中BNP浓度明显降低(P<0.01);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疗效相当。结论 苓桂术甘配方颗粒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血浆BNP含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少,3个月内复发率低, 服用方便,临床安全性及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4、IFN-γ和IL-8表达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方法 将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参附姜苓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联合酮替芬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采集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静脉血,经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4、IFN-γ和IL-8表达水平。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血清IL-4和IL-8表达显著降低(P<0.01),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IL-4、IL-8和IFN-γ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结论 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IFN-γ的表达和抑制IL-4和IL-8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瘀证与血液相关检验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17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血瘀证组112例,非血瘀证组63例。研究对象均在住院次日清晨平躺测量血压,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留置标本,检测血常规和血脂、血糖、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记录患者吸烟史。比较两组患者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血瘀证组患者的血常规中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SD值(Rdw-s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大型血小板比率(P-lct)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P<0.05);血瘀证组患者载脂蛋白B(ApoB)、血脂总胆固醇(TC)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P<0.05);血瘀证组中患者吸烟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组患者Rdw-cv、Rdw-sd、Pdw、Mpv、Pct、P-lct、TC、ApoB及烟率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以上指标可以作为冠心病血瘀证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舒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窦和幽门区Bcl-2、Caspase-12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舒胃汤治疗FD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舒胃汤低、中、高剂量组。按改良复合病因造模法造成FD肝郁脾虚证模型,连续21 d。分组干预,连续14d。处死大鼠后,取胃窦平滑肌和十二指肠上段组织。Western-blot法检测Bcl-2、Caspase-12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Bcl-2、Caspase-12的mRNA表达。结果 Western-blot检测发现,与空白组比,模型组Caspase-12表达升高而Bcl-2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舒胃汤中、高组Caspase-1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RT-PCR检测发现,与空白组比,模型组Caspase-12表达显著升高而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舒胃汤低、中、高剂量组Caspase-12表达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舒胃汤可能通过调控胃窦和幽门区凋亡因子Bcl-2、Caspase-12的表达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从而有效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脾虚证及伤食证小儿泄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将60例脾虚证及60例伤食证小儿泄泻病患儿分别随机分入脾虚证治疗组、脾虚证对照组及伤食证治疗组、伤食证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对应的三字经推拿手法,对照组予口服蒙脱石散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同时两组均予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比较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脾虚证泄泻患儿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主症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主症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伤食证泄泻患儿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主症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主症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脾虚证和伤食证泄泻患儿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字经推拿手法治疗脾虚证及伤食证小儿泄泻,减轻了泄泻症状,减少了药物的使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鲫鱼冬瓜皮汤联合常规治疗方法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按照临床等效剂量予以鲫鱼冬瓜皮汤,连续14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24 h尿蛋白及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组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对照组远端小管排列较紧密,组织间可见少量炎性渗出;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治疗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鲫鱼冬瓜皮汤联合常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体质量比,减少其24 h尿蛋白及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黄宗文  袁勇  卢茜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2):1391-1395
目的 探讨中药补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6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各30例,单药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口服治疗(0.5 mg/次,1次/日,连续治疗6个月),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补肾方口服治疗(1剂/日,早晚各服1次,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含量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情况。结果 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均降低,联合组降低程度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LN、PC-Ⅲ、Ⅳ-C均降低,联合组降低程度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均升高,联合组升高程度高于单药组,CD8+均降低,联合组降低程度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5、IL-16、TGF-β均降低,联合组降低程度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补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有效改善乙肝患者的临床证候,能够调节免疫应答、炎症反应,以及能延缓肝纤维化,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急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我院180例SLE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B组采取PE治疗,C组采取PE联合犀角地黄汤。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SLEDAI评分、补体C3、血沉(ESR)、抗ds-DNA抗体、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sy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24 h尿蛋白、人干扰素-r(IFN-r)、白介素-10(IL-10)、BAFF因子,统计3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C组治疗后各观察点的症状评分、SLEDAI评分、ESR、ds-DNA抗体、24 h尿蛋白、Scr、CsyC、AST、ALT、血清BAFF均低于A组(P<0.05)。C组治疗后各观察点的IFN-r- IL-10+与IFN-r+ IL-10+亚群所占百分率低于A、B组(P<0.05)。B、C组治疗后各观察点的C3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0.0%、93.3%,均高于A组的71.7%(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A组与B组(P<0.05,P<0.01)。结论 PE可去除血浆中有害成分、抑制炎症反应,联合犀角地黄汤可进一步扶助正气、解毒化瘀,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达到增效减毒目的,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龙胆通窍丸治疗湿热型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湿热型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龙胆通窍丸口服,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8( IL-8)变化及临床疗效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Lund-Kennedy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龙胆通窍丸能显著提高湿热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银莱汤对发热大鼠体温和血清IL-1β、TNF-α、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连续测温3次,选取合格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10 mL/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银莱汤高剂量组、银莱汤中剂量组、银莱汤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造模前0.5 h和造模后5 h两次灌胃给药,造模后每小时测温一次,于末次给药后3 h取血,通过ELISA和RIA方法检测血清中炎性介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结果 银莱汤各剂量组体温均低于模型组(P<0.01),银莱汤各剂量组血清中IL-1β、TNF-α、IL-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银莱汤对发热大鼠具有明显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血清中IL-1β、TNF-α、IL-6的产生或加速降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咳喘宁对RSV诱发哮喘大鼠血清IL-4、IFN-γ的调节作用及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增殖水平(OD值)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通过致敏、诱喘、病毒激发哮喘进行造模。造模完成当天分组干预,并用ELISA进行IL-4、IFN-γ水平的测定。造模成功后取支气管平滑肌进行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下化学荧光法鉴定为平滑肌细胞。制备大鼠不同组含药血清并加入第3-7代ASMCs中干预。运用MTT法检测各组ASMCs增殖水平(OD值)。结果 ELISA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药治疗组、咳喘宁各剂量组血清IL-4、IFN-γ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咳喘宁大、小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血清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5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咳喘宁大、小剂量血清中比较,中剂量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宁对治疗RSV诱发的哮喘大鼠疗效较为显著,通过上调IFN-r水平、降低IL-4水平表达从而降低气道炎症反应,维持Th1/Th2平衡来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咳喘宁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能与其能够抑制气道平滑肌增殖、影响哮喘气道重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