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膜通量为指标,用国产UF-中空纤维膜组件探讨苦瓜原汁超滤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苦瓜原汁超滤膜通量最大的优因素水平为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60000,操作温度40℃,操作压力0.06MPa。流变特性研究表明:苦瓜原汁超滤液为牛顿型流体,建立的超滤液粘度值随其温度和浓度变化的回归方程,置信水平达95%。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得制备牡蛎多糖的最佳分离工艺。[方法]利用超滤膜对牡蛎多糖进行分离,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牡蛎多糖通过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的分子量分布并优化超滤膜分离工艺。[结果]试验表明,选择截留分子量10 kD的超滤膜分离牡蛎多糖,膜通量较好,截留液中牡蛎多糖的分子量为1.2×10~3kD,透过液中的分子量为4.4 kD。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温度,其次是膜分离操作压力,pH影响较弱。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膜的使用寿命等多方因素,超滤膜分离最佳工艺为料液温度30℃、压力0.04 MPa、pH 7.0。[结论]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牡蛎多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利用并深度开发猪苓制品,采用膜分离技术将猪苓微粉提取液按膜孔径大小分离浓缩,对各截留段分离液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干燥,测定各截留段冻干粉得率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猪苓微粉提取液按分离膜分子量大小被分成8段膜分离提取液,平均膜通量为6.93L/m~2·h。分子段UF100猪苓微粉冻干粉得率最高,为1.05%;UF5得率最低,仅0.07%。NF400与UF10的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91.12%和88.00%;NF200以下总糖含量最低,为34.15%。药材中UF100的冻干粉总糖含量占比最高,为0.76%;NF400次之,为0.35%。  相似文献   

4.
超滤澄清南瓜汁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膜分离装置对南瓜汁进行了超滤澄清处理,分析了超滤过程中膜孔径、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瓜汁经过微滤后,选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5万的聚砜卷式超滤膜,在操作压力0.3 MPa,最适温度35℃时进行全回流超滤试验,膜通量至少可达到30.23 L.m-2.h-1,且得到澄清透明的南瓜汁饮料。  相似文献   

5.
为对青稞(Hordeum vulgare)β-葡聚糖进行纯化,以膜通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青稞β-葡聚糖进行超滤处理,分析超滤过程中操作压力、温度和料液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超滤条件为操作压力0.12 MPa、温度45℃、料液流速20 mL/s。该条件下超滤膜通量可达38.5 L/(m2·h),β-葡聚糖截留率达到99.2%,表明超滤处理可应用于青稞β-葡聚糖纯化。  相似文献   

6.
试验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薏苡仁中的粗多糖,以薏苡仁粗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薏苡仁粗多糖的水提醇沉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65℃、时间12 h和料液比1∶35,在此条件下的薏苡仁粗多糖得率达到7.59%。  相似文献   

7.
丁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50-21652
[目的]优选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用热水浸提法和水提醇沉法、超声波辅助法3种方法提取桑叶多糖,以多糖的得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热水浸提法提取桑叶多糖的较优条件为温度80℃、时间1.5 h、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桑叶多糖得率约为11.3%。水提醇沉辅助法用浓度80%乙醇回流1.5 h,然后在80℃下水浴提取1.5 h,测定桑叶中多糖的得率为9.5%。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桑叶多糖的较优方案为超声功率50 W,超声时间10 min,再在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80℃的条件下水浸提取1.5 h,测定桑叶中多糖的得率为11.6%。[结论]3种方法提取桑叶多糖的得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超声辅助法〉热水浸提法〉水提醇沉法,综合考虑成本、工作效率等因素,选择超声辅助提取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龙井茶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龙井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及醇沉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为85℃时多糖得率最大(3.842%);浸提时间为3 h时多糖得率最大(3.227%);料液比为1∶40时多糖得率最大(3.437%);醇沉浓度为90%时多糖得率最大(3.41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浸提温度〉料液比〉醇沉浓度〉浸提时间;龙井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40,醇沉浓度90%,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可达6.333%。[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龙井茶多糖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大豆黄浆水处理过程中超滤膜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截留分子量和膜材料的超滤膜在超滤大豆黄浆水时的渗透通量、膜衰减系数、蛋白质截留率和总糖透过率,结果表明:PS-10膜是分离大豆黄浆水的适宜用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海葡萄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以蒽酮-浓硫酸法测定粗多糖中的总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L9(33)结合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对海葡萄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海葡萄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120℃、静态提取2次、每次35 min,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在最优条件下,海葡萄多糖得率为51.03(±0.62)%,与传统水提醇沉提取法(多糖提取率30.21%)相比,该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便、缩短提取时间、节能耗、多糖得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快速经济实用的新型工艺.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地区沼气净化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然气膜法创新性分离技术在农村沼气脱硫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聚酰亚胺致密气体膜进行沼气脱硫,研究进气流量、膜两侧压差、进气温度和渗透侧压力等对脱硫效果和传质通量的影响,分析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趋势。[结果]结果表明,含H2S为301 mg/m3的沼气,可将硫含量降至9 mg/m3以下,完全符合国家管输标准(<20 mg/m3)。单级膜组件在膜两侧压差为0.20 Mpa、进气流量为0.30 m3/h时,脱硫效率最高,达97%。进气温度25℃,原料气温度12~70℃,在气体流量0.64 m3/h,两侧压差0.21 Mpa时,H2S和CH4的传质速率相差6倍。[结论]聚酰亚胺致密气体膜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可有效脱除H2S酸气。  相似文献   

12.
以吗啡提取液为研究对象,研究纳滤膜技术在提取物浓缩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经纳滤膜工艺能有效脱水达80%以上,主要有效成分吗啡收率达到99%以上,膜平均通量稳定在15 L/(m2·h),清洗后膜通量恢复至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温差-超声波复合法破壁山茶蜂花粉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山茶蜂花粉为原料,采用温差并结合超声波辅助的复合破壁法对山茶蜂花粉进行破壁,使花粉破碎,释放出内容物.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温差破壁和超声波破壁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试验获得温差破壁最佳试验条件如下:温差100℃,料液比1∶7 g/ml,冷冻时间24h,水浴时间5h,水浴温度45℃.在此条件下测得破壁率为68.75%,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为40.02%,游离α-氨基氮的含量为3.58%.对温差处理过的样品进行超声波辅助破壁的最优工艺为:在超声10 min的情况下,测得破壁率为72.41%,可溶性总糖含量为46.08%,游离α-氨基氮含量为3.81%.[结论]该方法破壁效果比较好、成本低、可用于小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4u的陶瓷超滤膜纯化香菇多糖溶液,考察运行时间、跨膜压差(TMP)、稀释倍数和操作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分析各条件下稳定通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设备运行1 h后膜管通量开始稳定,当跨膜压差为0.08 MPa、料液稀释倍数为3倍、操作温度50℃时,稳定通量维持在75 L/(h·m2)。通过超滤纯化制得的香菇多糖的纯度为89.7%,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平均相对分子量为2.27×106u,并对所得香菇多糖的光谱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苦丁茶冬青多糖醇沉规律及产物理化性质。通过热水浸提和不同浓度乙醇分级沉淀,得到乙醇终浓度为20%、40%、60%和80%的4种苦丁茶冬青多糖组分,即ICP-1、ICP-2、ICP-3和ICP-4。比色法检测各多糖组分总糖、糖醛酸、蛋白质和总酚含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紫外和红外光谱扫描考察各组分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ICP-1、ICP-2、ICP-3和ICP-4总糖含量分别为19.21%、34.91%、37.70%和30.21%,糖醛酸含量分别为5.04%、44.90%、24.20%和5.84%;凝胶渗透色谱图表明:ICP-2和ICP-3为高纯度均一组分,分子量为440.440与348.279 ku;4种多糖组分在280 nm处均有吸收峰,说明均为糖蛋白质化合物。红外结果显示,各组分均为吡喃糖环构型。以上结果表明,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可用于分级纯化制备组分均一、纯度较高的苦丁茶冬青多糖组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培育栝楼优良品种,也为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变育种提供依据,以天然二倍体和笔者所在课题组人工诱变成的四倍体栝楼为材料,对其生长发育和果实中总糖和总酸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利用蒽酮法和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二倍体和四倍体栝楼果实中的糖和酸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栝楼的长势快于二倍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栝楼果实大小、重量、结实率和百粒重明显小于二倍体;果实中总糖和总酸的含量四倍体明显高于二倍体。由DPS软件分析可知:在0.05水平下,四倍体和二倍体栝楼总糖和总酸的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在0.01水平下,总糖和总酸的含量有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低糖山楂凉果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山楂原料的腌制工艺、甘草糖香液的配方及真空渗糖的工艺参数 ,生产出了含糖量在 40 %左右的色、香、味、形俱佳的低糖山楂凉果。当渗糖真空度达 0 0 80MPa以上时 ,产品的Vc保存率可达 96 %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中期施肥对栝楼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种化肥的大田试验,探讨了中期施肥对栝楼果实产量、质量、浸出物、可溶性糖、粗多糖和灰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复合肥对栝楼果实产量增长作用显著,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04.7%和79.86%;磷酸二铵、硫酸钾复合肥、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对栝楼果实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增加具有一定作用;6种化肥均对醇浸出物含量有不...  相似文献   

19.
李妍  蔡慧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79-11881,11900
[目的]研制淮山酶解饮料的最优工艺.[方法]以鲜淮山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进行液化糖化后,在淮山水解液基础上进行调配制备淮山饮料.对淮山的护色、液化、糖化的工艺条件及淮山饮料的适宜配方进行了探讨.[结果]试验表明,选用0.1%的柠檬酸及0.2%的抗坏血酸复配护色能更好地控制淮山褐变;液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0.35%,温度为70℃,时间为1.5h;糖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糖化酶用量为0.15%,温度为60℃,时间为4h;在淮山水解液中加入8%白砂糖和0.15%黄原胶调配,口感风味最好.[结论]研究可为淮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