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竹亚科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在竹亚科植物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以及良种选育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介绍了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竹亚科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今后应加强分子标记技术在竹亚科植物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的鉴定、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作为蔬菜、饲料及观赏植物,甘蓝类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甘蓝类作物的分子育种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在甘蓝育种中的应用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现阶段甘蓝类作物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甘蓝类作物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竹类植物的绿化特点,提出了竹类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造景中的配置方法以及竹类植物在绿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等方面的功能,通过近几年城市绿化和考证分析,对竹类植物的绿化配置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看法,力争提高竹类植物在现代园林中的广泛应用,进而改善当地绿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番茄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植物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迅速,目前已建立了多种植物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农作物的遗传改良,开辟了作物育种的新途径。国际上番茄基因图谱的构建及分子标记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已筛选出一些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育种工作中利用这些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加快选择速度,增强选择的准确性,从而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遗传学家Bostein于1980年提出了利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标记构建遗传图谱的设想,随后人们开始利用分子水平上…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逐步发展和不断完善意味着其将被应用于多种领域,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人们发现将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在植物中,可以有效辅助植物的选择育种,不仅可以减少育种过程的盲目性,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有效育种率。该文阐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特点,介绍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选择,最后分析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糯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楠竹学名毛竹,属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楠竹属单轴散生茎竹类,具有粗壮横走的竹鞭,竹杆散生直立,是我国竹类植物中分布最广的竹种,在国内有28属300种,在汉江沿岸无自然分布。  相似文献   

7.
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以通过精准选择目标性状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在主要农作物育种中广泛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有望推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更快发展。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及在农作物中的应用进展,全基因组选择的原理、方法、优势以及全基因组选择在植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并对作物分子选择育种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稻瘟病抗性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现代植物育种的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水稻稻瘟病及其抗性机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稻瘟病抗性改良育种中的优越性和近年来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植物分子育种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叙述了植物分子育种概念的提出,研究特点,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的优势,同时对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在农业上的应用做了简要的讨论,提出了今后植物分子育种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毛竹又被成为楠竹,属于较为重要的竹类植物之一,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为了拓宽毛竹的栽培区域,在林场实际工作中,应合理使用先进的优质丰产培育技术,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合理选择丰产技术方式,提升毛竹的生产质量与产量,充分发挥林场指导工作的积极作用,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竹子组培是竹子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人员对20余属70多个竹种开展了组织培养研究,阐明了外植体不同基因型、激素种类和浓度以及不同培养基成分对竹子组培中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和植株再生以及诱导生根效率的影响,并建立成熟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竹子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竹子遗传分化开展研究是竹子育种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进展迅速。通过研究初步阐明了竹子的遗传变异,为竹种的育种和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参44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煮笋出口市场变化及竹笋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03~2011年水煮笋出口增长与出口市场结构变化,分析了竹笋产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开发中小径竹、强化资源培育、扶持竹笋加工业和市场网络建设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竹笋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功能竹是指经过人工优选、培育和生产出来的具有某种特殊作用或功能的栽培竹品种。功能竹的定向培育,就是根据市场前景广阔和价值最大化原则,运用有效的科学和技术手段并按照人类需求进行的功能竹培育。对于定向培育的功能竹,通常要求其性状相对一致、稳定,品质优异且便于推广,有利于组织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目的是在同等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培育和发展具有一个或多个指向明确的功能或特点的特色栽培竹品种,在不造成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并为生产者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作者通过认真分析论证,认为该思路不仅具有技术的可行性、资源的可行性和政策的可行性,而且具有经济的可行性和市场的可行性,这对立足中国自身资源特点发展绿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竹醋液处理黄瓜育苗基质对基质微生物和苗期根圈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醋液处理育苗基质会增加基质中细菌的数量,减少真菌的数量,而放线菌数量以0.5%处理的最多。所以,0.5%竹醋液灌根,有利于黄瓜根圈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地被竹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地被观赏竹种的育种和栽培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以从法国引进的优良地被竹种和国内部分观赏地被竹种为材料进行ISSR分析,并以获得的ISSR分子标记为依据对10种地被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1条ISSR引物扩增得到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条带201条,多态性比率93.1%;不同地被竹种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275~0.571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357;根据ISSR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0个不同地被观赏竹种分为3个类群。[结论]该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地被竹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地被竹种的育种和栽培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竹子开花人工诱导与逆转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竹类植物是重要的禾本科经济植物。由于开花周期长且难以预测,大多数竹种终身一次开花并导致死亡,具有自然结实率低等独特的开花习性,使得竹子开花及相关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通过竹子开化的人工诱导与逆转的研究,不仅可以人工获取难得的竹子种子,更为竹种分类鉴定、杂交遗传能种和开花机理等多方面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都十分重大。迄今为止,印度和比利时等国研究人员已在至少8个竹种中成功诱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合阐述了我国玉米营养品质育种和特用玉米品质育种,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爆裂玉米、青饲青贮玉米、笋玉米等,育种研究进展和育种技术情况,认为要通过提高玉米的综合利用能力来拉动玉米的生产,提高玉米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西番莲蔓条扦插育苗和竹炭粉改良其栽培园土壤试验,结果表明,蔓条长度对西番莲生根率的影响依次为:10 cm>15 cm>8 cm;采用竹炭粉为基质进行扦插育苗,成活率达97.7%;施加竹炭粉后,土壤中有效P、速效K、水解N等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其中以施加竹炭粉30%为佳,其产量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毛竹林覆盖稻草丰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稻草覆盖毛竹林,可改善毛竹林的生态环境,促进毛竹生长,增加笋产量。总结毛竹林覆盖稻草丰产技术,主要包括竹林整地、林地清杂、稻草覆盖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毛竹林的生态培育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本文针对福建科技兴竹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竹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各种措施,包括毛竹造林方式、方法的改进;现有竹林扩鞭繁殖的技术;提出不同类型竹木混交林的生态培育,以及土壤管理应采取的保水固土措施。保护物种多样性,按照生态原理建立良性循环的竹林生态系统,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效益,确保竹林的稳产高产,不断提高毛竹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