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漾濞核桃叶片基因组DNA的两种提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漾濞核桃不同生长期的叶片为材料,采用高盐低pH法和改良CTAB法作提取其基因组DNA的效果比较实验。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和RAPD扩增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比较所得DNA的产量、质量,认为从漾濞核桃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获得DNA的提取效果不同。4种叶样以冬芽和新叶的效果为好,老叶最差;用两种提取方法从叶片中得到的DNA产量和质量有所不同,高盐低pH法提取的DNA纯度高,但是产量较低;而改良CTAB法则相反,产量高,纯度低。  相似文献   

2.
以‘中宁强’核桃品种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优化的MSAP反应体系,在全基因组水平对核DNA进行甲基化修饰位点分析,结果表明:选用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 060条清晰、重复性好的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3条谱带,其中,甲基化位点241个,甲基化修饰比例为22.73%。对部分核桃DNA甲基化修饰位点进行回收测序,得到10条存在DNA甲基化修饰的DNA序列,BLASTn分析表明,核桃基因组中多种类型的DNA序列存在甲基化修饰现象。  相似文献   

3.
辐射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各种标记方法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加快了新品种的选育速度。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分子标记(RAPD)因其灵敏度高、速度快,可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标记且费用和技术难度较低,易于应用而倍受青睐[1],已在植物亲缘关系与品种鉴定[2~4]、遗传多样性检测[5,6]、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基因定位[7]、辅助选择育种[8,9]、育种材料的早期的选择、突变体的鉴定等方面得到了较多的应用[10~13]。由于突变体是植物基因组(达2 0×109bp)少数位点发生突变的结果,1个随机引物仅能检测基因组的极少部分,因而突变体的检测相对困…  相似文献   

4.
核桃总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常月梅 《经济林研究》2005,23(3):34-35,38
研究了适于核桃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并对DNA初步进行了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去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可用于随机引物RAPD扩增和随后的各种遗传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运用RAPD对我国川西高原及秦巴山区核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原产于川西高原和秦巴山区的74个核桃样本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330条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度高、重复性好的32个用于进一步分析,共得到324条DNA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0.1条带;其中279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86.1%。试验研究表明川西高原核桃由于地理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藏着宝贵的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资源。遗传多样性同生态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的FISH-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ISH-AFLP技术,选取8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17个核桃品种(无性系)进行了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实验结果共获得987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2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95.44%;17份供试核桃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06 9~0.796 4,平均...  相似文献   

7.
基于CTAB法提取毛竹基因组DNA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CTAB法、改良CTAB法、改良CTAB-高盐沉淀法对毛竹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3300)、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分析对提取的DNA进行了检测,对DNA的产量、质量、PCR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改良CTAB-高盐沉淀法是提取高质量毛竹基因组DNA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藏核桃叶片和坚果表型多样性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区内山系纵横交错,海拔落差大,形成许多独特的区域小气候特征[1],为中国核桃(Juglans regia L.)的主产区之一。这里核桃遗传资源丰富,包含了实生农家类型以及天然居群等不同类型的群体,另外,西藏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八角叶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设计了7种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实验方法7提取的基因组DNA溶液无色透明,经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条带,蛋白、多糖、酚类物质等去除较彻底;PCR扩增及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证明,该DNA样品能够满足后续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不同施肥量对山地核桃生长量、光合特性、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山地核桃的最佳肥料用量,为西北山地核桃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核桃品种"鲁光"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通过测定山地核桃生长量、光合日变化、响应曲线及快速叶绿素荧光等指标分析不同施肥量处理下核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山地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核桃树体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升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尤其在高光强下,高施肥量会造成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下降;CO2饱和浓度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2)比饱和光强下的Pnmax1高,表明强光下核桃光合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CO2供应的限制;中午高强光下核桃的OJIP曲线变形为OKJIP曲线,高施肥量的荧光诱导曲线中K点和J点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说明高温对核桃叶片放氧复合体(OEC)和PSⅡ反应中心造成了伤害。[结论]适宜的施肥量能提高核桃光合能力,可以缓解高温及强光对核桃叶片的胁迫程度,而过高的施肥量不利于核桃光合速率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山地核桃的株施肥量为尿素612.8 g、磷酸二铵187.5 g、硫酸钾230.77 g。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丝栗栲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丝栗栲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采用尿素法、柠檬酸钠法、改良CTAB法和SDS法4种方法提取丝栗栲叶片基因组DNA,并对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较适合丝栗栲基因组DNA提取,其提取的DNA产率高,凝胶检测条带整齐清晰,杂质少、无明显降解,OD260/OD280比值在1.8左右;而尿素法难以提取基因组DNA,SDS法提取的DNA得率较低,柠檬酸钠法有蛋白质、多糖等杂质污染均不太适用丝栗栲基因组DNA提取。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得到丝栗栲幼叶、老叶、嫩芽和幼茎基因组DNA,产率分别为177.3、167.1、242.0和156.7μg/g。酶切分析也证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不同组织DNA适用于进行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的DNA是进行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利用CTAB法提取旱冬瓜基因组DNA,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和得率较好,能满足实验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3种DNA提取方法对8种槭属树种基因组DNA进行质量、浓度和纯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差异较大,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改良CTAB法TIANGEN试剂盒法改良SDS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为TIANGEN试剂盒法CTAB法SDS法。3种方法中TIANGEN试剂盒法提取的槭属树种基因组DNA含有的杂质最少,但成本较高;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浓度和纯度均优于改良SDS方法,适用于槭属树种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4.
16个早实核桃良种遗传多样性的FISH-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ISH-AFLP技术,筛选9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我国首批16个早实核桃良种进行了基因组DNA水平上的检测,结果表明:共获得1 072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6条呈多态性,平均的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8.12%;经9对引物检测的16个品种基因型各不相同,均得到数目不等的特征带,并能将16个早实核桃良种完全区分开。研究分析了早实核桃良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并建立了它们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5.
4种不同广玉兰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常规CTAB法、常规SDS法、改良CTAB法、改良SDS法4种方法对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比较,并进行ISSR—PCR检测,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效果比常规CTAB法、常规和改良SDS法都好,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高,无蛋白质和RNA等杂质影响,并且可以很好的应用于ISSR分子标记分析,ISSR—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最佳浓度是30ng/20μl.  相似文献   

16.
乌桕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改良CTAB法和SDS法提取乌桕基因组DNA,对提取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出乌桕基因组DNA提取的适宜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的A1B2C2D2组合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高,无拖尾现象,OD260/280值在1.8~2.0,OD260/230在2.0。  相似文献   

17.
核桃在种植过程中易遭受病虫害,使用多种农药防治病虫害,极易造成果实中农药残留超标,为满足健康饮食需求,需要了解核桃中农药的残留现状。采用气相色谱程序升温和不分流进样方式,对核桃中5种农药(氯丹,腈苯唑,亚胺硫磷,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进行残留分析[1],从而得知这5种农药在核桃果实中的残留状况,分析出高浓度残留的原因,提出控制高浓度农药残留的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核桃(Juglans regia L.)叶片含水量与叶片高光谱反射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品种间差异,为核桃叶片水分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5个不同品种的核桃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脱水过程中叶片水分含量及其同步反射光谱响应曲线,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品种核桃叶片含水量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探讨了核桃叶片水分敏感波段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核桃叶片的构成物质与叶片结构相似,在叶绿素和水分含量上存在差异;(2)核桃叶片含水量与叶片反射率的相关关系不受水分表征量的影响,在621■703、1 244■2 500 nm范围内各品种核桃叶片含水量与反射率均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在704■1 243 nm范围内,不同品种核桃叶片具有不同的水分敏感波段,各品种间差异明显。[结论]不同品种核桃叶片含水量与高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在704■1 243 nm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利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山杨叶片DNA,对其过程进行改良优化,从而获得一种快速、简便的提取山杨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方法.在原试剂盒的操作基础上,对异丙醇是否冰预冷、消化时间、洗脱液用量、材料用量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所提取的基因组DNA的浓度、纯度进行了检测.优化后的方法提取到了较高质量的山杨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20.
以漾濞核桃中的大姚三台核桃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影响RAPD扩增结果的主要因子Tag酶、Mg+2、引物、模板DNA、dNTPs等不同的浓度和组合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漾濞核桃的最适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0.75 u.L-1Taq DNA聚合酶,3.0 mmol.L-1Mg+2,0.3 mmol.L-1引物,含1.6 mg.L-1模板,2.5 ul 10×Buffer,dNTPs各0.2 mmol.L-1。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00 s,94℃变性40 s,36℃退火60 s,72℃链延伸120 s,45次循环后,72℃延伸60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