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Neilson脐橙落花落果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Neilson脐橙保花保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广西桂林选择树势中庸一致的2株Neilson脐橙果树统计其落花落果、脐黄落果和裂果的数量。[结果]2008年Neilson落花从4月上旬持续到4月下旬,2次落花高峰期分别为4月7~14日和4月16日;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持续到6月下旬,落果高峰期为5月1~4日、5月9日、5月11~15日。2009年落花从3月下旬持续到4月下旬,落花高峰期为3月24~4月8日,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持续到7月中旬,落果高峰期为5月6~24日。Neilson脐橙的坐果率为0.39%~1.10%,脐黄落果率为33.6%~55.6%,裂果率为7.1%~14.5%。[结论]该研究明确了Neilson脐橙的落花落果规律。  相似文献   

2.
2008~2009年在广西桂林对脐晚脐橙落花落果规律进行观察研究,为制定适宜的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8年脐晚脐橙落花从4月上旬持续到4月下旬,4月11~12日和4月16日各有1次落花高峰;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5月2~4日和5月8~10日各有1次落果高峰;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持续到6月上旬,5月11~15日为落果高峰期。2009年脐晚脐橙落花从3月下旬持续到4月下旬,3月24日~4月8日为落花高峰期;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4月21日~5月15日为落果高峰期;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持续到7月中旬,5月6~24日为落果高峰期。两年的坐果率为0.5%~3.9%,脐黄落果率为59.5%~71.7%,裂果率为0.7%~2.3%。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摸清落花落果规律,2008~2009年对石棉脐橙的落花落果进行了观察。[方法]每天统计落花落果的数量,分别计算落蕾落花、第1次生理落果和第2次生理落果率,稳果后,每隔1~15 d调查统计脐黄、裂果造成的落果数量。[结果]不同年份石棉脐橙落蕾落花的开始时间和高峰期不同,落蕾落花高峰期一般出现在落蕾落花开始后的4~5 d,2008年集中在4月中旬,2009年在3月下旬末和4月上旬初;4月21日开始第1次生理落果,于5月下旬结束,持续32 d左右,5月上旬出现落果高峰;第1次生理落果开始后15~20d,于5月中旬出现第2次生理落果,5月下旬出现落果高峰期,不同年份落果持续时间有别。[结论]石棉脐橙落蕾落花率93.4%,第1次生理落果率5.8%,第2次生理落果率0.8%,坐果率为0.48%、脐黄率为57.6%、裂果率为18.5%。  相似文献   

4.
迟熟蕉柑落花落果规律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7年在广西桂林对迟熟蕉柑生理落花落果进行观察研究,探讨其落花落果规律。结果表明:2006年迟熟蕉柑的落花从4月中旬开始,4月下旬结束,4月11~15日和4月18~25日各有1次落花高峰期;2007年的落花从3月中旬开始,至4月中旬结束,落花高峰期在3月2913~4月2日。2006年迟熟蕉柑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中旬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4月19—25日及5月7~14日为落果高峰期;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上旬开始持续到7月上旬,5月17~23日为落果高峰期。2007年第1次生理落果从3月上旬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4月1-2日、4月15—17日、5月3-9日为落果高峰期;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1日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5月4~11日和5月16~24日为落果高峰期。不同年份迟熟蕉柑的生理落果因气温变化剧烈程度不同而不同,两年的坐果率为2.42%-2.46%。  相似文献   

5.
红肉脐橙落花落果规律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对红肉脐橙生理落果进行观察研究,以揭示其落花落果规律,为制定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红肉脐橙落蕾落花时间集中在4月上中旬,4月12日出现明显的落蕾落花高峰,4月21日开始第1次生理落果,持续35d,于5月26日结束,其中5月4日和5月9日分别出现2次落果高峰;落花后18d,即5月11日开始第2次生理落果,至6月27日结束,持续47d,其中5月17~18日和6月9日分别出现2次落果高峰;红肉脐橙落花、第1次、第2次生理落果分别占总落花落果数的80.7%、16.8%和2.5%,坐果率为0.89%。生理落果以第1次生理落果为主,建议在谢花期、第10:生理落果高峰前的4月底或5月初,各喷施1次50×10^-6 GA3溶液保果,5月中旬第2次生理落果高峰前再喷施1次;红肉脐橙脐黄率为8.8%、裂果率为15.2%,裂果率偏高乃久旱骤雨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柑橘品种沃柑的落花落果规律,为制定沃柑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分别在5年生枳砧和枳橙砧晚熟脐橙上高接沃柑,2016年和2017年于沃柑花蕾露白时开始,每天收集落蕾、落花和落果数,统计花蕾、花及第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数量,稳果后统计单株坐果数,绘制落花落果曲线,分析不同年份、不同砧穗组合沃柑的落花落果动态.[结果]沃柑落蕾落花高峰期一般出现在落蕾落花开始后的3~4d(4月中旬),以落蕾为主,落花较少;第一次生理落果率最高,两年均超过59.00%,第二次生理落果率较低,约2.00%.2016年,沃柑落蕾集中在4月中旬,落花在4月下旬中结束,4月13日开始第一次生理落果,4月16日出现落果高峰,6月3日结束,历时52 d,6月1日开始第二次生理落果,6月7日达峰值,7月15日结束,历时45 d;2017年,落蕾时间在4月中旬—4月下旬初,5月上旬落花结束,4月13日开始第一次生理落果,4月21日达峰值,6月14日结束,历时62 d,6月二日开始第2次生理落果,6月10日达峰值,7月19日结束,历时48 d.2016和2017年枳砧沃柑坐果率平均为3.98%,枳橙砧沃柑坐果率平均为6.34%,均属于柑橘较高着果水平.综上可计算得出,不同年份、不同砧穗组合沃柑各时期生理落花落果率不同;各时期生理落花落果率排序为第一次生理落果率>落蕾率>第二次生理落果率或落花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落花率、落蕾率与成花总量呈负相关,落花率与落蕾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率与成花总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最终坐果数与落花率及落蕾率呈负相关.[结论]不同年份、不同砧穗组合沃柑的成花量和坐果率不同,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保花保果措施.  相似文献   

7.
德宏柠檬生理落花落果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2005-2006年柠檬生理落花落果的调查研究。初步揭示德宏柠檬生理落花落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德宏柠檬1月中下旬开始出现春花蕾,大量生理落蕾的时间出现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生理落花时期为2月下旬至4月初。历时40d左右,且在3月呈现2次生理落花高峰;生理落果时期为2月下旬至5月初,历时近2个月。且在3月底4月中旬呈现2次生理落果高峰。2年间柠檬生理落花量、生理落果量存在一定的变化差异,但总体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新疆地域条件下密植枣园幼龄树的落花落果动态变化规律,实现枣树花果量的调控和制定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方法]调查引进新疆南疆的23个枣品种幼龄树全株的开花量变化与生理落花落果情况.[结果]枣品种开花期可从6月上旬持续到8月中旬,集中花期分布在6月底~7月底,期间主要出现6月28日~7月10日和7月16~22日两个开花高峰期,落花动态变化规律与总花量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也出现两次落花高峰期,分别在7月4 ~10日和7月17 ~ 22日,落花量分别占落花总数的24.48;和15.86;.而生理落果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落果量和落果高峰期因枣品种不同而表现较大差异,一般出现两次或三次落果高峰.从整个开花坐果期的落花落果情况来看,23个枣品种的单株平均落花率分布在91.72; ~99.95;,平均落花率98.40;,落果率分布在7.79;~ 98.96;,平均51.81;.[结论]枣的开花与落花动态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但开花与落花总量在品种间表现较大差异;落果动态变化及落果量和落果高峰期因枣品种不同也表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柑桔落花落果与使用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桔落花落果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长沙地区柑桔主栽品种南桔、椪柑、沙田柚、华脐、宫川蜜桔的落蕾落花在4月中旬,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在5月上、中旬,即谢花后1—2周,大量幼果从果梗脱落;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在6月上、中旬。在第一、二次生理落果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刑进行保果,以赤霉素效果最好,植保素综合效益最佳,其它亦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杏树花量大,但其自然坐果率极低,且落花落果严重。据调查,杏树落花落果有3次高峰,第1次在终花期(4月沙中旬),落花率达95%;第2次在幼果形成期(4月中旬),落果率达51%;第3次在硬核期(5月上中旬),落果率在18%以上。如何减轻杏树落花落果、提高产量,是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高枣树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枣树落花落果及其原因1.1落花落果情况枣树花量很大,落花落果非常严重,自然坐果率一般仅为1%左右。枣树落花落果高峰一般在盛花期后,第1次落花落果高峰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占落花落果总量的50%以上。7月下旬仍有落果,  相似文献   

12.
核桃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干果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普遍,经济、社会效益可观,深受广大栽培者喜爱.但是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开花多、挂果少、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严重阻碍核桃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全国核桃主产区的陕西商洛地区,开展了核桃落花落果原因及对策的调查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核桃落花落果率一般在40%~90%.一年中落花落果有3次高峰,第1次落花在4月底至5月中旬.,占总落花落果的50%~70%,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而致;第2次为花后4~6周,占总落花落果的30%~40%,为生理失调而引起;第3次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占10%~20%,主要是机械损伤落果.2001年春(4月9~13日)在商洛地区,核桃因受低温、晚霜的严重危害,海拔800m以上区域的核桃几乎绝收,800m以下区域减产40%~95%,为近年落花落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现将核桃树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香梨绵粉蚧田间种群消长动态,为有效防治该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定点定时系统调查方法、开展田间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香梨绵粉蚧从3月下旬即开始为害,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卵的3个高峰期则分别为5月上中旬、7月上旬和9月上旬;若虫全年有4个危害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4月下旬、6月、7月中旬~8月中旬以及9月底~10月中旬;成虫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使用3种有效防治药剂480 g/L毒死蜱EC、40;杀扑磷EC和20;啶虫脒SL防治效果较好,10 d的防效分别为96.68;、91.17;和86.61;.[结论]库尔勒香梨绵粉蚧1年发生3代,田间种群形成4个危害高峰,并筛选出3种有效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4.
李、杏优良新品种的落花落果规律及保花保果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宁  刘威生  张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77-4478,4504
[目的]研究李、杏优良新品种的落花落果规律和保花保果措施。[方法]大蕾期调查花朵数,每隔4~5d观测1次花果数量的变化情况,直到果实采收期。于盛花期喷施营养元素、激素。[结果]李树在盛花后第5天开始落花,第8天达落花高峰;杏树在盛花后第4天开始落花,第8天达落花高峰,不同品种存在差异,极早熟品种骆驼黄杏盛花后第4天即达落花高峰,并持续5d。李树在盛花后第24天达落果高峰;杏树晚熟品种在盛花后第24~25天达落果高峰,早熟品种在盛花后第22天达落果高峰。大石早生李以花期喷硼砂或赤霉素骆驼黄杏以花期喷赤霉素或1200倍稀土串枝红杏以花期喷赤霉素或1200倍稀土、磷酸二氢钾、硼砂,丰仁杏、国仁杏均以花期喷磷酸二氢钾或硼砂提高坐果率效果显著。[结论]李、杏树在果实采收前均会出现2次落花落果高峰,为花后4~8d和花后22~25d。于盛花期喷施营养元素或激素可显著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15.
余清  张如阳  汤首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99-802,809
[目的]掌握普洱市烤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和危害特点。[方法]于2006~2008年对普洱市烟区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大面积普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结果]烟草花叶病(TMV和CMV)在烟苗移栽10 d后便开始发病危害烟株,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危害高峰期;黑胫病在整个大田生育期均有危害,6月底达到危害高峰;青枯病属于区域性病害,5月上旬便开始危害并持续至7月底;赤星病从6月中旬开始零星发生,烟叶进入成熟采烤阶段后发病速度加快,8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稳定期;烟蚜发生危害主要集中在5月30日至7月10日,且有2个危害高峰;5月中下旬是烟青虫的始发期,7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结论]普洱市烟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危害时期以及危害程度各不相同,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在昆明市桃园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目测法、粘虫板分别对梨小食心虫、橘小实蝇、桃蚜、叶蝉4种害虫的种群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的始见期为2月23日,梨小食心成虫发生小高峰在3上旬至4月上旬和5月上旬至6月上旬,发生高峰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橘小实蝇成虫始见期为5月29日,橘小实蝇成虫发生小高峰在6月中旬,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桃蚜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叶蝉发生小高峰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发生高峰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中旬和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在明确4种桃园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基础上,结合桃园生态环境,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桃园主要害虫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7.
(1)生理落果:是桃李树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南方多雨条件下,桃李的旺盛树,及某些桃李品种表现十分突出。生理落果有三期,第一期4月中下旬开始,第二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第三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其中黄桃李比白桃李迟,而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8.
甜菜筒喙象是一种新发现的危害藜麦的害虫,为保证藜麦在国内的成功引进,采用定时定点的方法调查北京地区甜菜筒喙象的年生活史和生态特征,为防治该虫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地区甜菜筒喙象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开始产卵;第1代成虫5月下旬开始进行产卵,产卵高峰期为6月上旬至6月中旬,孵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化蛹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羽化高峰期为7月下旬;第2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开始进行产卵。防治关键时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该时期为第一代甜菜筒喙象在藜麦上产卵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9.
经调查,宁夏灌区甜高粱田间主要虫害有玉米蚜、禾谷缢管蚜、亚洲玉米螟、双斑萤叶甲、棉铃虫和二斑叶螨。玉米蚜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群数量逐渐降低;禾谷缢管蚜8月中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亚洲玉米螟6月上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进入高峰期,7月中旬以后逐渐降低;双斑萤叶甲在6月中旬始发,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高峰期,8月中旬以后种群开始消退;棉铃虫6月中旬左右(1代幼虫)达到第1次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2代幼虫)出现第2次高峰期,7月中旬以后种群数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经调查,宁夏灌区甜高粱田间主要虫害有玉米蚜、禾谷缢管蚜、、亚洲玉米螟、双斑萤叶甲、棉铃虫和二斑叶螨。玉米蚜6月中旬至7月上旬达到危害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群数量逐渐降低;禾谷缢管蚜8月下旬危害达到高峰;亚洲玉米螟6月上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进入高峰期,中旬以后逐渐降低;双斑萤叶甲在6月中旬始发,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危害高峰,8月中旬以后种群开始消退;棉铃虫6月中旬左右1代幼虫达到第1次危害高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形成2代幼虫,第2次出现危害高峰,7月中旬以后种群数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