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全草。传统中药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能,对痰热雍肺、肺痈脓血等具有独到的疗效。在鱼腥草的现代生化功能中,鱼腥草葵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鱼腥草素钠,具有较强的广谱抑菌(如抑制溶血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这是鱼腥草注射液能有效治疗乳房炎的药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证明鱼腥草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效果,通过接种鸡胚方法,对病毒接种前、接种同时、接种后加药三种方式处理的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的加药方式中,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提取液都能够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鱼腥草提取液和新城疫病毒同时注入鸡胚时,鱼腥草原液抗病毒效果最好;鱼腥草提取液于新城疫病毒接种后注入鸡胚时,2倍稀释液抗病毒效果最好;鱼腥草提取液先于新城疫病毒注入鸡胚时,4倍和8倍稀释液抗病毒效果最好。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液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鱼腥草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活性与其加药方式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提,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和五倍子五味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出各个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五味中药的联合抑菌情况。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连高度敏感;对黄芩、黄柏、五倍子和鱼腥草为中度敏感。黄芩、黄连和五倍子的杀菌作用较强,鱼腥草和黄柏的杀菌作用较弱。通过联合抑菌指数(FLCL)可知五倍子与黄芩、五倍子与黄连联合用药为协同作用。五倍子与鱼腥草、黄连与鱼腥草、黄连与黄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黄连与黄柏、黄芩与鱼腥草、黄芩与黄柏、五倍子与黄柏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无关作用。鱼腥草与黄柏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合成鱼腥草素(sodium houttuyfonate,SH)是中药鱼腥草中有效成分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不仅完全保留了鱼腥草素的生物活性,而且克服了鱼腥草素不稳定的缺点[1]。合成鱼腥草素又被称作鱼腥草素钠,具有抑菌、抗炎等药理作用。药理学研究发现,合成鱼腥草素对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明显促进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对动物体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3]。然而,合成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鱼腥草微生物发酵方法,试验选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ubtilis)S21、凝结芽孢杆菌(Weizmannia coagulans,W.coagulans)T8、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b.plantarum)163、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C.butyricum)11为试验菌株,先通过琼脂扩散法或比浊法分析鱼腥草提取液对4株试验菌株生长的影响;然后利用选取的菌株采用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方法发酵鱼腥草,检测发酵后上清液中黄酮和鱼腥草素含量;以鱼腥草粉末为主要培养基质,筛选固态发酵时黄豆粉、葡萄糖、尿素的适宜添加量;用筛选到的菌株及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对鱼腥草进行发酵,观察发酵样品的物理状态,检测pH值、抑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及黄酮、鱼腥草素的含量;将发酵好的鱼腥草样品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于5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粉碎,分别在第0,15,30,60,90,120天检测活菌数及黄酮、鱼腥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鱼腥草对W.coagulans T8有较强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最早被记录在《名医别录》,属于草本植物。用手轻轻揉搓鱼腥草叶片就可以闻到清香味和鱼腥味。鱼腥草包含以下主要成分:一是鱼腥草素,二是挥发油,三是氯化钾等。鱼腥草是一种药材,对以下几种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是葡萄球菌,二是流感杆菌,三是双球菌,四是卡他球菌,五是伤寒杆菌。在猪病防治中,经常会用到鱼腥草,食用鱼腥草或注射鱼腥草,可以提高猪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也可以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在日粮中添加鱼腥草提取物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612只60日龄的麻黄肉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栏);6组分别饲喂6种试验料,为期27天。在试验期间,肉鸡维持24小时光照,自由采食饮水。6种试验饲粮,分别为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鱼腥草提取物(10∶1)0、8、16、32、64、128g/t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六组间的死亡率和耗料量差异均不显著(P 0.05),但增重和耗料增重比的差异均显著(P 0.05);其中鱼腥草8、鱼腥草16、鱼腥草32和鱼腥草64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鱼腥草0)(P 0.05),分别提高了25.19%、38.93%、48.09%和31.68%;鱼腥草16、鱼腥草32、鱼腥草64的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分别降低了23.00%、31.75%和22.00%。腥草提取物(10∶1)在肉鸡饲粮中添加,在8~64g/t的添加量时可提高肉鸡的增重,在16~64g/t的添加量时可降低肉鸡的耗料增重比;其最适添加剂量为32g/t。  相似文献   

8.
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又名蕺菜,系三白草科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全草因有鱼腥气味而得名。一、鱼腥草的药食功能1.鱼腥草的食用功能鱼腥草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据分析测定,每百克鱼腥草鲜嫩叶含蛋白质2.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热量36卡路里、钙74毫克、磷53毫克和挥发油0.065%,而挥发油中含有鱼腥草毒、甲基壬酮。氯化钾等成分。鱼腥草在江苏、四J!;等地是民间一道美味菜。用鱼腥草鲜嫩茎叶先清水洗净,然后在开水里烫一下,即可加人醋、酱、麻油等调味的凉拌作菜或直接烹炒或加人汤中。还可将其汁液研制…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分为四个实验组治疗犬细小病毒病,分别为高免蛋白+西药,五联血清+西药,高免蛋白+西药+鱼腥草,五联血清+西药+鱼腥草.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鱼腥草的两组与不加鱼腥草的两组比较,平均治疗天数显著缩短,治愈率显著升高.而加入鱼腥草的两组比较,高免蛋白与鱼腥草配合治疗,治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鱼腥草对加州鲈生长、抗氧化的影响及其缓解高温应激作用。选取健康、初始体重为(24.73±1.15)g加州鲈8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尾。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试验组饲喂添加2%鱼腥草饲料,常温下(室温,24~30℃)饲养50 d。之后每缸2尾每组16尾进行10 h高温应激(38℃)。结果表明:添加2%的鱼腥草对加州鲈增重率(WGR)和成活率(SR)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鱼体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鱼腥草对血清LDH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和鱼腥草对肝胰腺GOT活性均显著影响(P<0.05)。独立性t检验表明,未添加鱼腥草高温应激后血清SOD、MDA活性显著降低(P<0.05),添加鱼腥草后血清SOD、GOT活性显著升高(P<0.05),常温下,添加鱼腥草后血清MDA活性显著降低(P<0.05)。未添加鱼腥草高温应激后肝胰腺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添加鱼腥草高温应激后肝胰腺GPT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1.
选择体重20 kg左右杜×长×大外三元杂交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鱼腥草)、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5%鱼腥草)、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鱼腥草)、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5%鱼腥草),研究日粮中添加鱼腥草对生长育肥猪日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9.23%(P<0.05),料重比降低9.68%(P<0.05)。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又名侧耳根、赤耳根,属三白草科植物,是一种药用、蔬菜、饲料兼用的高产作物。据有关资料介绍,鱼腥草的茎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含粗蛋白质2.000%,粗脂肪0.400%,多糖类6.000%,钙0.070%,磷0.053%,挥发油0.050%~0.120%,以及鱼腥草素、月桂醛、甲基壬酮、着脂酸等。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的药用功效。如果不间断地在猪饲料中添加鱼腥草,日增重量提高8%以上。适时采收:野生的鱼腥草一般生长在阴凉潮湿的溪岸河滩、沟堤塘埂上。采收以生长到15厘米以上至现蕾为宜,用镰刀平地割去地上茎叶,不伤害地下茎,以便再生,每年可采割2~…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膜分离技术对中药鱼腥草芩蓝水提液除杂效果的影响,以鱼腥草芩蓝水提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滤、超滤和纳滤相结合的方式,对鱼腥草芩蓝水提液进行膜过滤除杂及膜浓缩工艺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水提醇沉工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鱼腥草芩蓝水提液膜过滤除杂初滤、超滤和膜浓缩工艺的最佳孔径分别为:200 nm、50 kd和1.5 kd;膜过滤除杂所制备鱼腥草芩蓝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1.11、8.53 mg/m L,醇沉除杂工艺所制备鱼腥草芩蓝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95、5.34 mg/m L,且不同批次含量测定的RSD值均3%(n=3);膜过滤除杂工艺制备的样品进行蛋白质检测时未出现浑浊,醇沉除杂工艺制备的样品有浑浊出现;不同工艺制备的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稳定性均良好。综上所述,膜分离技术除杂所制备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且绿色、安全,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对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鱼腥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干预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鱼腥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鱼腥草水提物对CMCC(B)26003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鱼腥草水提物对O-乙酰丝氨酸硫化氢裂解酶B(O-acetylserine sulfhydrylase-B)cysM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鱼腥草水提物在12.500 mg/mL、6.250 mg/mL、3.125 mg/mL质量浓度下均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12.500 mg/mL质量浓度下可下调cysM基因的表达。鱼腥草可能通过下调cysM基因的表达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实验采用鱼腥草全草烘干粉碎后,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并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以萃取的压力、温度、CO2流量为因素变量,筛选出鱼腥草挥发油萃取率较高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5℃、CO2流量20 kg/h。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等方法建立炎症及疼痛模型。造模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鱼腥草芩蓝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双黄连口服液20mL/kg体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34、17、8.5g/kg体重剂量的鱼腥草芩蓝口服液,连续给药5d,观察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的鱼腥草芩蓝口服液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降低醋酸诱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说明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鱼腥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镇痛等多种功能,临床常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同时由于鱼腥草作为天然产物,具有安全、营养、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开始作为新兴的添加剂在饲料中进行应用。本文就鱼腥草的化学成分、生理活性和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鱼腥草的综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黄连、黄芩、五倍子、黄柏和鱼腥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超声波处理,乙醇回流,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5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鱼腥草和五倍子单独抑菌时的MIC值较其他中药的MIC值低,且鱼腥草与黄芩和五倍子联合用药时MIC值由15.63 mg/m L降到3.91 mg/m L,同时五倍子与黄芩和鱼腥草联合用药时MIC值也由15.63 mg/m L降到3.91 mg/m L。黄芩与黄连、黄柏、五倍子、鱼腥草联合用药时MIC值均降低。结果表明:鱼腥草、黄芩、五倍子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鱼腥草、黄芩、五倍子联用时,抑菌效果为协同或相加作用;黄连与其他4种中药联用时抑菌效果为无关作用;黄柏与黄芩、五倍子及鱼腥草联用时抑菌效果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信息     
鱼腥草药酒能治奶牛乳房炎鱼腥草药酒治疗患有乳房炎的奶牛,病情会很快得到缓解和治愈。该药酒不存在药物残留、隔天分泌的乳汁即可上市出售。方法是:将临近开花的鱼腥草收割后拣  相似文献   

20.
新鲜鱼腥草喂鸡,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的功效,可使小鸡成活率高,母鸡产蛋数增加。饲喂方法:新鲜鱼腥草适量切碎,拌入配合饲料中喂鸡,每日3次或将鱼腥草根加水煎煮,弃渣留汁让鸡自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