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猪轮状病毒感染是由呼肠弧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经口感染,可在多种动物之间流行。该病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育成猪和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主要以仔猪厌食、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猪轮状病毒感染非常普遍,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猪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仔猪,以10~60日龄的小猪多发。临床上表现为厌食、呕吐、下痢;种猪和大猪以隐性感染为特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的发展,生猪及其产品的流通渠道增多,使得猪病的传染源、传染媒介、传染途径极其复杂,猪病呈多种疫病交叉混合感染趋势。在这类混合感染中,既有2种或超过2种病毒、细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还有病毒病与寄生虫病、细菌病与寄生虫病,以及由多种病原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疾病综合征,给猪病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
在猪的所有疾病中,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是猪群在一定的应激条件下感染1种或多种病原从而使猪的呼吸系统表现出系列的呼吸障碍综合征候群。猪呼吸系统疫病传播迅速,猪只不分大小、品种、年龄等均可感染,且感染的猪只数量巨大。单独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猪呼吸系统疾病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5.
猪疥癣病是因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任何年龄猪均可感染。仔猪最易感染,哺乳母猪疥癣病很容易使仔猪感染,如继发葡萄球菌感染,易引起仔猪急性皮炎,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如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整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6.
猪肺炎支原体主要经呼吸道感染,损伤纤毛和上皮细胞,其致病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是支原体与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在体外,支原体膜是猪淋巴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剂,感染支原体后改变了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猪只产生免疫抑制。猪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引起母猪流产、产弱仔、发育不良等症状。早在1971年,  相似文献   

7.
轮状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中猪和大猪为隐性感染,没有症状。仔猪感染轮状病毒极为常见,人工感染也证明它是一种重要的潜在病原体,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普遍存在。曾从多种哺乳动物分离到轮状病毒,婴儿、仔猪、犊、羔、驹、小鼠和仔兔等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均十分相似。本病是一种以潜伏期短、厌食、偶有呕吐,随后腹泻为特征的急性肠道感染。曾证实轮状病毒是仔猪白痢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8.
熊梅 《兽医导刊》2019,(4):156-156,125
猪传染病混合感染是指在猪身上发生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性感染疾病,在疾病发生之后,我们通过对生猪发病症状的诊治、发病活猪剖检的病理变化判断发病猪的病症、对病猪进行药物治疗、结合环境对生猪发病原因进行分析、防止猪场的再次传染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一系列的流程,对猪传染病混合感染进行控制。以免发生更大的疫情,给猪场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猪的所有呼吸系统疾病中,猪肺疫因其重要的临床和经济意义而备受关注。它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子性疾病。是猪群在一定的应激条件下感染一种病原从而使猪的呼吸系统表现出一系列的呼吸障碍综合症候群。猪肺疫传播迅速,猪不分大小、品种、年龄等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多雨、闷热时多发,并常与猪瘟、猪喘气病等混合感染或继发。  相似文献   

10.
猪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猪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导致养猪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在猪呼吸道疾病多是混合感染,控制混合感染比单一病原更为困难,一种疾病的控制可影响其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重点控制继发性感染,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猪支原体肺炎在世界许多地方又称猪地方性肺炎(即猪喘气病)。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不同年龄、品质、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母猪和幼猪最易感,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形感染。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病原体由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随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  相似文献   

12.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猪支原体肺炎在世界许多地方又称猪地方性肺炎(即猪喘气病)。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不同日龄、品质、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母猪和幼猪最易感,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形感染。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由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随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  相似文献   

13.
猪孟氏裂头蚴病又称猪孟氏双槽蚴症,是孟氏裂头绦虫的中绦期虫——裂头蚴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这种病不但感染猪等动物,而且可以感染人。  相似文献   

14.
1流行病学 多种动物呼肠孤病毒都可以人工接种感染易感猪,但在自然条件下较少发生种间感染,猪呼肠孤病毒对猪的感染才是主要的。在普通饲养猪群里,3个血清型猪呼肠孤病毒分布特别广泛,有些地区80%猪体内检出3个血清型的病毒抗体。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可经胎盘感染。公猪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但是否可以引起生殖道感染尚未可知。排毒方式主要是通过病猪的粪便、鼻分泌物及精液,尿液未查出病毒。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猪舍可长时间存活病毒,为猪群的感染创造了条件。猪只感染病毒后较少发病的原因,可能与体内已有免疫状态相关。感染后很快出现抗体转阳,并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维持终生。新生猪被动获得性免疫抗体可存在11星期,继而抗体消失,成为对猪呼肠孤病毒易感猪,成年猪多数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5.
猪棒状杆菌感染的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棒状杆菌感染是由棒状杆菌引起的以膀胱、输尿管、肾盂和肾组织的化脓性或纤维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病原菌多经尿道、生殖道口感染,首先引起尿道炎或膀胱炎,然后导致肾盂肾炎。2006年9月下旬,锦州某猪场母猪发生以尿液浑浊或排出血尿为特征的疾病,经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棒状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多拉菌素按公斤体重300μg肌注对猪自然感染发生的线虫病和螨病的治疗效果。对20头感染有肺和消化道线虫和22头感染猪疥螨的猪进行治疗试验,将试验猪只随机分为多拉菌素加生理盐水组和生理盐水组。对抗蠕虫试验的猪,在用药后的第14,15d宰杀,剖检收集虫体,对杀螨试验的猪,在用药治疗后的28d内,即杀螨试验的猪,在用药治疗后的28d内即用药当天,用药后的第7,14,21和28d收集螨计数。  相似文献   

17.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猪发病多见于3-4月龄,死亡率较高,大猪由于抵抗力强,多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也可经胎盘传给胎儿。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在每年7,8,9月高温、闷热、潮湿的暑天感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上升,成为我国养猪业的一大问题。按病原分,主要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猪喘气病、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引起的猪传染性脑膜肺炎、由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猪喘气病、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A型及产毒素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共同作用引起的猪传染萎缩性鼻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繁殖综合症、由于不正当应用激素添加剂,在肺组织内积累增加,导致心肺动速异常,呼吸加快且困难,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喘气等。在养猪场中,还经常碰到细菌、病毒、环境综合影响发生的“猪呼吸道病综合症”。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Mycoplasma suis,M.suis)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发生于猪的各个阶段,仔猪和架子猪的死亡率较高,母猪感染后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患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源性传播、接触性传播、垂直传播和媒介昆虫传播。  相似文献   

20.
2017—2019年华东地区猪场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我国华东地区引起猪腹泻的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流行情况,为该地区更好地开展猪腹泻病毒的防控工作提供临床数据。分别采用RT-PCR检测方法对2017—2019年华东地区35个场别594份临床样品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和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等5种猪的病毒性腹泻病原,并对其阳性率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的PEDV、PDCoV、PoRV、TGEV及PSV的平均阳性率为分别为62.6%(372/594)、27.9%(166/594)、16.8%(100/594)、13.3%(79/594)及3.87%(23/594),二重混合感染中以PEDV+PDCoV及PEDV+PoRV为主,平均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2.4%(133/594)和13.3%(79/594)。三重感染中以PEDV+PoRV+PDCoV混合感染为主,感染率为7.58%(45/594),未见四重及五重病原混合感染。2017—2019年PEDV平均阳性检出率最高,且常与PoRV及PDCoV发生混合感染,是当前华东地区猪病毒性腹泻类疫病的防控重点。TGEV和PDCoV在健康育肥猪及母猪的检出率中占比较大,表明隐性感染变得普遍,值得养殖户关注。除此之外,PSV的检出率远低于其他4种腹泻病毒。总之,随着2018年后养殖场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和猪群管理,各病原检出率和阳性场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