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被阉割后几星期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发病。猪附红细胞体在猪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家畜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贫血、黄疸、高热为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附红细胞体,另一种是小附红细胞体。后一种对猪不发生致病作用,前一种引起猪发病。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发病较多,一般认为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夏季,尤其是雨后湿度大的时候。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能感染,但以架子猪为多见。一般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猪多呈隐性感染,仔猪的死亡率较高。猪通过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本病1932年在印度首次发现,近年来我国20余个省市均发现有流行,感染率很高。保定地区血液普查中发现,猪的感染率可达60%~80%,一般多为隐性感染,在不利的气候、饲养条件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血液里附着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在某些地区血液普查中发现,感染率可高达60%~80%,一般多为隐性感染,但在不利的气候、饲养条件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临床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与其他动物附红细胞体病例的增多,有些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呈现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犬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本病自1928年斯科因和狄格尔首次在鼠体中查到附红细胞体流行以后,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报道了动物及家畜感染此病。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人和各种动物感染本病的报道,尤其犬和猪感染严重。笔者2000年对江苏某犬场进行调查发现,当年进口犬感染率达100%。通常。本病的诊断多采用常规的病原形态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对猪的感染率可高达90%,但一般多为隐性感染。在不利的气候、饲养条件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发病,也可导致地方流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采用临床检查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实验室血液涂片镜检,对8个乡镇山羊规模养殖户在不同乡镇、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的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抽样调查,感染发病率15.8%,病死率6.5%;隐性感染调查的群体隐性感染率为56.3%,个体隐性感染率为32.2%;对死亡的病例进行混合感染调查,混合感染率为45.09%,显示阳圩镇、龙川镇、大楞乡、泮水乡的感染率较高(占比63.6%),夏、秋季的感染率占54.0%,在种羊、育肥羊和羔羊中,羔羊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说明右江区自2002年大面积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疫情后,山羊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和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混合感染是导致羔羊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控办法。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血液里附着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在某些地区血液普查中发现,感染率可高达60% ̄80%,一般多为隐性感染,但在不利的气候、饲养条件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临床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与其他动物附红细胞体病例的增多,有些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呈现流行的趋势,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的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现将诊断和治疗方法汇报如下:1流行特点本病季节性不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季较为多见,常发生于每年7 ̄9月份,气温20℃以上,湿度70%左右的气候。…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猪的热性、溶血性、传染性疾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猪附红细胞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吸附于猪的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猪感染此病在高发期,发病率达40%,死亡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对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多见于猪、牛、犬等。而对兔的感染报道还没有过。2001年我县猪大面积传染附红细胞体病,而且波及到兔,特以报告。1 病情 2001年6月至9月,我县50%左右的猪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病,兔的发病多见于猪患附红细胞体病的养兔户。单户发病率达60%左右,其中老龄兔占65%(刚产后的母兔感染率100%),青年兔占30%,幼兔占5%,死亡率25%左右。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市克次氏体中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传染病.本病以高热、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犬、猫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但是猪附红细胞体其有种属特异性,不感染牛、羊、犬等其他动物.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分别达40%和75%以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近三年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本试验对不同靶基因建立的PCR方法进行了比较,应用敏感性最好的PCR方法对延边地区5个县市的237头份猪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地区、年龄段、季节、饲养方式等采集的样本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延边地区5个县市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的平均阳性率为23.6%(56/237),统计学分析表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夏秋两季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冬春两季(P<0.05);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个体农户饲养方式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规模化养殖方式(P<0.01),说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受季节、饲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本试验为吉林省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该病多为隐性,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也随之增多,本病不仅引起猪生长速度缓慢,出栏推迟,种猪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引起猪的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为隐性经过,在各种应激因素刺激下容易诱发本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  相似文献   

15.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具有高感染率和高发病率,不仅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需要养殖户高度重视。本文针对该病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提高猪场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能力。猪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俗称“红皮病”,是猪感染了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传染病。该病不仅在猪群中具有高感染率和高发病率,在人类中也具有较高的感染率,不仅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引起猪的一种散发性、热性、溶血性疾病.各种年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断乳和哺乳仔猪较为严重.本病多发生于夏秋或雨水较多季节,此阶段是各种吸血昆虫活动频繁的高峰期.目前本病已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近几年辽西地区本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辽西地区某猪场发生的猪附红细胞体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犬附红细胞体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宿主特异性较强,其中猪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犬的附红细胞体病主要以高热、渐进性消瘦为特征,感染率可达80%以上,本病已成为兽医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检测方法、治疗药物等报道较多,而对剖检变化及组织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和各种动物均可感染发病,猪比较多发,传染途径尚不清楚。附红细胞体寄生于血液内,附红细胞体病又多发生于夏季;因此,推测该病的传播主要与吸血昆虫有关。近几年来,猪的发病情况呈现上升的趋势,成为养猪业较严重的传染病,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19.
去年八底,河北省抚宁县某养殖户送来濒死猪1头。半天后死亡,根据其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对病猪群检测,该猪场还有16头猪感染,感染率达53.3%(16/30)。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血虫净,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均有效,但以血虫净配合盐酸土霉素效果较好。为验证其致病性,将保存的含猪附红细胞体的血液接种子健康猪3头,结果导致发病,感染猪临床表现与自然发病猪相似。地感染猪的血液进行镜检,根据视野中感染红细胞数目计算出红细胞感染率。又通过对感染猪血液部分血液学指标测定的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可使猪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脆性增高。猪附红细胞体不但可以引起猪发病,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而引起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第十讲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一猪附红细胞体(Eperyfhrozoom Suis)引起的.目前,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均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赵小月等对14家猪场相继发病情况统计:发病率,哺乳猪30~70%,断奶仔猪100%,中猪50~80%,大猪30~70%,母猪15~20%.附红细胞体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发病的主要病原,近年来发病率增高,易感动物增多,已引起人医和动物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