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LRP3蛋白为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NLRs)家族中含有脓素(Pyrin)结构域3的蛋白,它能够与调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以及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组成炎性小体复合物,切割pro-IL-1β和pro-IL-18使其成为成熟的IL-1β和IL-18参与炎性反应。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的RNA能够被DDX19A解旋酶识别并激活NLRP3炎性小体,诱导炎症反应。为研究PRRSV RNA激活NLRP3炎症小体后DDX19A与NLRP3的亚细胞定位情况,本研究以PRRSV Hu N4株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的总RNA制备的c DNA为模板,扩增了猪nlrp3基因。将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采用表达的NLRP3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鼠源抗NLRP3多克隆抗体。此外,提取PRRSV的RNA,转染于PAMs中,36 h后分别采用抗DDX19A和抗NLRP3的多克隆抗体进行检测,激光共聚焦试验结果显示:未转染PRRSV RNA的细胞中,DDX19A和NLRP3在PAMs中呈弥散表达,无共定位现象出现,而在转染PRRSV RNA的PAMs中DDX19A和NLRP3在细胞质中呈点状分布并出现共定位现象。本研究为阐明PRRSV感染激活NLRP3炎性小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构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SX-1株非结构蛋白Nsp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Nsp1蛋白锌指结构1(ZF1)进行定点突变,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利用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扩增Nsp1目的基因,经双酶切构建pCI-neo-Nsp1真核表达质粒后对Nsp1蛋白锌指结构1的8C、10C、25C和28C的4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成功获得分别突变为A和S的8个突变体。转染HeLa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sp1蛋白的活性。IFA结果显示,Flag抗体检测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Myc抗体检测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Flag抗体检测时,S突变体出现大小约为44和20 ku条带,A突变体出现约为44 ku条带;Myc抗体检测时,S突变体出现大小约为44和27 ku条带,A突变体出现大小约为44 ku条带。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Nsp1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证实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sp1蛋白的锌指结构是否对机体Ⅰ型IFN产生起下调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4):735-740
NLRP3蛋白作为NLRP3炎性小体的主要组成蛋白之一,在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和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猪的NLRP3蛋白在炎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采用PCR的方法扩增了长白猪NLRP3基因,并对其序列和编码蛋白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构建了pIRES2-EGFP-NLRP3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至DF-1细胞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表现出种属内保守性和种属间差异性,编码蛋白由1 036个氨基酸构成,存在4个潜在跨膜区,分别是第401~419,第721~739,第775~795和第889~910位氨基酸,不含信号肽。单层细胞免疫化学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IRES2-EGFP-NLRP3成功转染并在细胞中表达。本研究为深入探讨炎症小体在猪炎症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PRRSV国内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结构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国内发病猪场采集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料中,分离到8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病毒分离培养表明,JS1-JS5第1代即可适应Marc-145细胞。GD1-GD3经Marc-145细胞3次-4次传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8个分离毒株与抗PRRSV抗体均可出现特异性的胞浆荧光。它们对氯仿、甲醛、酸和碱均敏感。5-溴-2′-脱氧尿核苷对其无抑制作用。参照GenBank中已发表的PRRSV的序列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所分离毒株进行部分nsp2基因和结构基因的扩增。发现JS1-JS5nsp2基因发生了部分缺失。选择JS1、JS5、GD3进行nsp2基因和结构基因的扩增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JS1、JS5和2006年以后国内分离到的高致病性PRRSV高度同源。GD3的Nsp2基因虽然没有发生第534位-第562位氨基酸的缺失,但与2006年以后分离的毒株一样,发生了第482位氨基酸的缺失。通过对3个分离毒株与其他国内分离毒株的结构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我国的PRRSV流行毒株可大致划分为两个亚型,JS1、JS5、GD3、CH-1a、JXA1、HUN4、SHH等属于一个亚型,BJ-4、CC-1属于另一个亚型。亚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2%-91.8%。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准确、快速的检测nsp2基因缺失的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变异病毒(PRRSV),在nsp2基因核苷酸序列上设计了一条上游引物(nsp2-1)和两条下游引物(nsp2-2,nsp2-3),其中一条下游引物(nsp2-2)设计在缺失碱基序列区域。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区分经典株和高致病性nsp2基因缺失株的PCR方法;并将最优化条件运用于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实验,建立了根据融解曲线鉴别nsp2缺失变异株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检出3~6个基因拷贝。  相似文献   

6.
RNase L是一种独特的核糖核酸内切酶,在机体的抗病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非结构蛋白4(nsp4)具有3C样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是参与病毒多聚蛋白前体切割的主要蛋白酶,是影响病毒粒子成熟的重要蛋白。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猪RNase L(sRNase L)能够与nsp4互作发挥抗PRRSV作用。为了筛选sRNase L与nsp4互作的区段或位点,本研究分别构建了sRNase L与nsp4的截短体或突变体,通过免疫共沉淀试验进行筛选,结果显示突变体sRNase L R460A、sRNase L R675A、sRNase L Y720A、sRNase L F724A都能够与nsp4发生互作,只有缺失体sRNase L 1~586 aa不与nsp4互作,表明sRNase L第3结构域(587~744 aa)为与nsp4互作区段,但该区段不包括第675位精氨酸、第720位酪氨酸、第724位苯丙氨酸;分别包含nsp4三个结构域的截短体nsp4-D1(1~80 aa)、nsp4-D2(60~156 aa)、nsp4-D3(157~204 aa)中,只有nsp4-D1与sRNase L发生互作,表明nsp4的1~60 aa为与sRNase L互作区段。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sRNase L与nsp4互作抗PRRSV机制奠定了基础,为预防和控制PRRSV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IKK复合体由IKKα、IKKβ和IKKγ3个亚基组成。早期研究结果表明催化亚基IKKα在调节β干扰素(IFNβ)产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及其非结构蛋白4(NSP4)表达能够显著抑制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PRRSV NSP4可以与IKKα结合,并能够切割IKKα。而且,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是PRRSV NSP4切割IKKα所必需的,其中NSP4中的3个蛋白酶活性位点(His~(39)、Asp~(64)和Ser~(118))中任何一个发生突变均无法切割IKKα。进一步研究证明,NSP4通过切割IKKα抑制了NF-κB和IFNβ启动子的活性。本研究结果表明,PRRSV NSP4除了通过切割NEMO和MAVS抑制NF-κB和IFNβ启动子活性以外,也可以通过切割IKKα抑制机体NF-κB的激活和IFNβ的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阐明PRRSV逃逸宿主天然免疫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为深入研究PRRSV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内质网是动态的膜系统,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折叠、调控脂类合成、维持Ca~(2+)稳态等。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含Pr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细胞内的一种多蛋白复合物,被激活后引起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参与天然免疫防御。错误折叠蛋白应答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从而调节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和激活。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是脂质等物质转运和NLRP3炎症小体装配的重要分子平台。内质网Ca~(2+)信号转导促进NLRP3炎症小体激活。脂质通过触发Ca~(2+)信号或增强内质网膜流动性激活NLRP3炎症小体。内质网及其相关分子参与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激活和调控的相关研究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遗传多样性是由ORF5/GP5和ORF7/N蛋白的变异造成的.目前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的研究有限,重点只关注某个或某些毒株类型,且通常会根据一个分离株的结果来推断整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群的特征.本研究对6个Ⅰ型分离株的ORF1a到ORF7基因进行了测序,使用系统发育分析和对已知线性B表位变异度分析来筛选其它有用的基因Ⅰ型全长序列.同时,在不同的细胞系统中评估了所有毒株对细胞活素的诱导能力.在6个缺失77个氨基酸的毒株中,2株的非结构性蛋白2(nsp2)是变异最大的区域;在ORF3和ORF4中也发现了缺失.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根据检测到有缺失的ORF和nsp9来对分离株分类结果不同.有趣的是,大部分文献预测的B细胞线性表位(尤其是出现在nsp2和GP4区域的),在本研究的一些分离株中是缺失或变异的.而且,nsp2有缺失的分离株中,4株可诱导TNF-α,3株可诱导IL-10.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基因多样性是由nsp1、nsp2、ORFs 3和4造成的,这些变异也影响到了已知的病毒B细胞线性表位.因此,不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可能在本质上具有不同的免疫学特征,这些研究数据加深了人们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多样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表达猪瘟病毒(CSFV)E2蛋白重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本研究首先利用高致病性PRRSV弱毒疫苗HuN4-F112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作为平台,构建了一个在nsp2区有缺失的感染性分子克隆,命名为pHuN4-F112-△480-620。以pHuN4-F112-△480-620作为载体,采用突变PCR的方法将CSF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E2基因1 bp~9 99 bp,1 bp~600 bp,1 bp~330 bp及256 bp~330 bp基因片段分别插到nsp2中aa 480~aa 620位氨基酸缺失编码区域。结果显示,插入完整E2基因或较大E2基因片段的重组PRRSV cDNA质粒均未能拯救出病毒,只有插入较小的E2基因片段(256 bp~330 bp)的重组病毒cDNA质粒成功地拯救出了重组病毒rPRRSV-F112-E2(256-330),拯救的病毒能够在MARC-145细胞上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而且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亲本病毒,间接荧光检测表明该重组病毒能够表达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目前仍无有效防控策略,因此探究宿主内源性蛋白拮抗PRRSV的分子机理意义重大。前期试验发现核因子I/A(nuclear factor I/A,NFIA)可以有效抑制PRRSV复制,故本试验以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Marc-145细胞为模型,对NFIA抑制PRRSV复制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构建NFIA的N末端DNA结合结构域缺失质粒pcDNA3.1-Flag-ΔN和C末端转录激活结构域缺失质粒pcDNA3.1-Flag-ΔC并分别转染Marc-145细胞,24 h后感染PRRSV,48 h后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的试验方法分别检测病毒N蛋白的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ΔC仍能有效降低PRRSV的RNA水平和N蛋白水平,但ΔN则不再能降低PRRSV的RNA水平和N蛋白水平,这表明NFIA的N末端结构域是抑制病毒的关键。其次,对NFIA全长质粒pcDNA3.1-Flag-WT进行N末端结构域内不同功能位点的双碱基突变,分别破坏掉NFIA的促腺病毒复制功能(Mut1,YR86~87WL)、DNA结合功能(Mut2,LR119~120VD)和二聚化功能(Mut3,LF135~136VD),将突变质粒分别转染Marc-145细胞,24 h后感染PRRSV,48 h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Mut2和Mut3不再能降低PRRSV的RNA水平和N蛋白水平,说明N端结构域的DNA结合功能位点和二聚化功能位点是NFIA抑制PRRSV复制的关键。结果表明,核因子I/A(NFIA)主要依赖其DNA结合结构域的二聚化与DNA结合功能来抑制PRRSV复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1株ORF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扩增PRRSV GP5蛋白非中和性表位缺失的tGP5基因,将基因定向连接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HindⅢ和EcoRⅠ多克隆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tGP5。转化DH5α感受态大肠埃希菌,提取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成功构建了pcDNA3.1-tGP5基因的重组体。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以来,我国部分猪场暴发了一种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病原分离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证明是由一种带有nsp2部分缺失的、对猪呈高致病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本实验参考GenBank发表的以及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PRRSV的nsp2基因序列,在nsp2缺失区的两端的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一种PRRSV的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扩增高致病性PRRSV基因组时可获得230bp的片段,扩增经典型PRRSV时则获得320bp的片段,根据RT-PCR产物大小可将二者区分开来。通过大量临床病料的检测,并配合PCR产物测序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可以鉴别高致病性PRRSV,为进一步的PRRS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NLRP1)是NOD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s)家族的成员,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能形成炎性小体的蛋白。NLRP1的激活可引起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的活化并进一步促进炎性因子的成熟和释放,在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LRP1的结构在不同种属间存在差异,目前能引起NLRP1激活的机制,主要包括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并激活NLRP1、通过抑制DPP9激活NLRP1以及弓形虫和部分代谢抑制剂激活NLRP1等。某些病毒蛋白或RNA也能够激活NLRP1,其具体激活机制以及NLRP1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的作用尚未明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甘草酸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甘草酸体外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本试验确定了甘草酸的抗PRRSV作用,并通过检测甘草酸对病毒的吸附侵入、核酸复制等环节对病毒的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以及宿主细胞受体和IFN-α表达的影响确定甘草酸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甘草酸阻断PRRSV感染时减少了GP4的表达,并降低CD163和CD151的表达;抑制PRRSV吸附时抑制了PRRSV GP4和细胞CD163的表达;抑制PRRSV侵入时抑制了GP4的表达,并显著提升细胞CD163和CD151的表达;抑制增殖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内PRRSV nsp9和nsp10的表达,前期抑制病毒引起的TLR3表达升高的趋势,后期促进TLR3的表达;中后期降低、末期促进IFN-α的表达。结果表明,甘草酸能通过调节PRRSV的蛋白、宿主细胞受体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抑制PRRSV体外感染Marc-145细胞。  相似文献   

16.
Ⅰ型干扰素(IFNs),IFN-α/β诱导抗病毒应答,在天然免疫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抑制Ⅰ型干扰素的合成,但其是否抑制IFN的信号转导尚未明确。本研究结果发现PRRSV干扰IFN的信号转导通路。用PRRSV VR2385株感染MARC-145细胞,经IFN-α处理的感染细胞中,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和ISG56的转录、信号转导蛋白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2水平均显著低于未经过IFN-α处理过的对照感染细胞。在PRRSV感染的细胞中,IFN诱导的STAT1和STAT2磷酸化及其异源二聚体的形成都未受影响,但大部分的STAT1/STAT2/IRF9的三聚体仍存在于PRRSV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表明三聚体的核易位受到了阻碍。PRRSV VR2385感染的细胞中过度表达的NSP1β抑制了ISG15和ISG56的表达,并阻止STAT1的核转位,这些都表明NSP1β可能是抑制IFN信号转导的病毒蛋白。PRRSV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也抑制INF-α刺激的ISG基因和STAT2蛋白的表达。相反,已获批上市的的低致病性疫苗株Ingelvac PRRSV MLA感染PAMs,不需要添加外源的IFN就能活化包括趋化因子和抗病毒细胞因子等IFN诱导基因的表达,且检测不出其对IFN的信号转导产生影响。这些发现都说明PRRSV通过阻碍ISGF3的核转位阻止Ⅰ型干扰素的活化和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3'-非编码区(UTR)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经序列比对发现,与经典PRRSV相比,高致病性PRRSV(HP-PRRSV)3'-UTR中第17位碱基G(鸟嘌呤)发生缺失。为进一步探究3'-UTR中该碱基缺失对3'-UTR二级结构和PRRSV复制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在HP-PRRSV HuN 4感染性克隆株的基础上,将缺失碱基补平,得到突变病毒HuN 4-3'-UTR-(17+G)。复制动力学结果显示突变病毒HuN 4-3'-UTR-(17+G)在48 h和96 h病毒滴度均较亲本病毒HuN 4株显著降低(p0.05),表明3'-UTR第17位碱基G的缺失增强了HP-PRRSV的复制能力;同时第17位碱基对应的茎环区域的缺失不影响病毒拯救,其还可以作为标记疫苗的分子标签。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PRRSV复制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可以在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的作用下引起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为了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TNFR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关系,首先使用GenBank中发表的猪源TNFR1的序列设计并合成针对TNFR1的特异性引物,然后检测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后TNFR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PRRSV感染的PAM细胞中,有两种分子量不同的TNFR1存在,序列测定分析表明,一种为野生型TNFR1,另一种为第3外显子缺失(129 bp)的TNFR1(TNFR1-d3)。为探究缺失型TNFR1-d3在细胞凋亡中的意义,我们采用过表达的方法将携带TNFR1和TNFR1-d3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于HEK293细胞中,用TNF-α结合放线菌酮共刺激细胞诱导凋亡。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与野生型TNFR1相比,TNFR1-d3不再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功能,说明缺失的第3外显子参与调控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本研究阐明了PRRSV和细胞凋亡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一种检测蛋白酶活性的方法,本研究将IL-1β前体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融合,克隆至p CAGGS真核载体,构建了基于荧光素酶的报告基因系统(iGLuc),同时构建GLuc真核表达质粒作为对照。以PRRSV nsp4和ASFV S273R蛋白酶为检测对象,利用该报告基因系统对病毒蛋白酶活性进行检测,将iGLuc中蛋白酶酶切位点(FVCDAN)相对应的基因序列替换为Kpn I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质粒Kpn I-iGLuc,然后分别将PRRSV nsp4和ASFV S273R蛋白酶切割位点对应的核酸序列插入至报告基因Kpn I-iGLuc中的Kpn 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nsp4-iGLuc和S273R-i GLuc。分别将报告基因质粒(iGLuc、GLuc、Kpn I-i GLuc、nsp4-i GLuc和S273R-iGLuc)与不同剂量的相应蛋白酶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检测上清中荧光素酶GLuc的活性。结果显示,转染i GLuc、nsp4-iGLuc或S273R-iGLuc质粒的上清中荧光信号随着相应蛋白酶的剂量增加而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而缺失蛋白酶切位点的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2013年—2014年广西桂林市猪蓝耳病(PRRS)的流行情况,以及主要基因的变异情况,本研究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疑似猪蓝耳病病毒(PRRSV)样品35份,阳性为8份,阳性率22.9%。选择其中3个阳性的样品进行GP5和部分nsp2基因测序并分析其结果。GP5基因分析结果表明3株PRRSV的GP5基因与NCBI基因库中参考序列对应核苷酸的同源性为63.5%~99.8%,氨基酸同源性为57.1%~99.5%。通过GP5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所获得的PRRSV为北美型,且与HP-PRRSV同属于一个小分支上;部分nsp2基因结果表明,与PRRSV原型毒株VR2332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8%~78.8%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69.1%~70.3%之间,与高致病性毒株PRRSV JXA1核苷酸同源性在96.3%~99.1%,氨基酸同源性在93.2%~97.6%。氨基酸的比对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3株PRRSV部分nsp2基因均存在与HP-PRRSV一致的1+29个氨基酸的缺失,表明3株PRRSV毒株均为HP-PRR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