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人工光源补光对烤烟成苗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烤烟立体育苗生长的人工光源.[方法]设置5个不同光照条件下烤烟幼苗栽培试验区,分别为目前大多数用的普通荧光灯及研究较少的LED光源,对成苗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与荧光灯区域相比,LED灯的补光区域烟苗光合作用增强,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多,并且采用LED灯的红光和蓝光为光源补光,不但能促进烟苗的横向生长,还能有效地培育出高茎壮苗,其中红蓝LED灯设置光照强度为150 μmol/(m2·s)时,戍苗品质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育苗人工补光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密闭式植物苗工厂具有节能、环保、控制精度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利用不透光的绝热材料建设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设计开发了高精度的环境控制系统,为植物生长提供优化的物理环境。研制了种苗繁育LED光环境调控装置、光照距离可调式荧光灯板,有效地改善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环境,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通过对环境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以及相关的生物学试验,为密闭式植物工厂以及人工光源在育苗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LED、荧光灯与自然光条件下黄瓜育苗对比试验表明LED光环境下植株生长速率高于其他处理,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正>西瓜苗是一种重要的园艺作物幼苗,具有徒长特点。本文以光照强度为160umol/m2*s荧光灯为对照,以新金兰西瓜品种(W-8030)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相同光照强度下,LED光谱、荧光灯对西瓜幼苗生产的影响。以期为西瓜种植效益提升提供依据。现阶段我国已有大量使用纯LED光源培养作物的研究,如黄瓜、菠菜、水稻等,获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西瓜苗育苗难度较大,现阶段西瓜苗育苗过程中仍然以自然光为主,LED  相似文献   

4.
杨文雄  马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31-6032,6041
闭锁型育苗系统通过限制系统内外的空气、水、热和能量交换,利用人工光源为植物生长提供光照的植物生产系统,能够以环保、节能的方式,生产出优质高效的种苗,是一种密闭式的植物工厂,是最先进的育苗模式。闭锁型育苗生产系统的优越性能是否实现取决于其结构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功能。该文对闭锁型育苗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了闭锁型系统育苗的优越性,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黄瓜、番茄在育苗前期进行短时间的人工补光有明显促进生长的效果。农用荧光灯(BR)的补光效果优于日光型荧光灯(W)。早春育苗进行人工补光的时间以下午自然光照强度稍高于光补偿点、叶片气孔尚未关闭之前为好,呼和浩特、包头3月份16:00、4月份17:00开始补光为宜。补光的光强度在500~800lx 效果明显。光源距幼苗的距离以10cm 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LED光源对甘蓝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荧光灯光源为对照,研究了红光和全光谱白光2种不同LED光源照射下的甘蓝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光质处理对甘蓝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相较于荧光灯光源,LED全光谱白光光源照射下的甘蓝幼苗植株矮壮,茎较粗,根系发达,干物质积累多,壮苗指数高;而红光照射下的甘蓝幼苗植株高大,地上部发达,叶色较深,叶片较大。研究认为LED全光谱白光照射(T2处理)较适合甘蓝育苗。  相似文献   

7.
以荧光灯和自然光为对照组,分别选用4种不同的LED光谱用于辣椒、番茄和茄子的育苗补光试验。育苗完成后测定不同茄果类蔬菜幼苗的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经适当光质的LED植物生长灯进行补光后,辣椒、番茄和茄子幼苗的株高、根长、茎粗、叶面积和整个幼苗的鲜质量、干质量均有明显的增长,辣椒、番茄和茄子幼苗叶中的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及含氮量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辣椒、番茄和茄子幼苗的光合能力增强,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蒸腾速率加快。LED补光使幼苗的品质得到了提高,其中以处理组3的LED灯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黄瓜、番茄和西兰花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红蓝光配比(R:B比)LED光源对蔬菜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蔬菜幼苗生长均以R:B比为5:1时最佳,表现为植株矮壮,最大叶长、叶宽和鲜重、干重均为最大。此外,R:B比为5:1时,黄瓜和番茄根系生长最佳,但西兰花根系以R:B比为2:1时最长,说明不同蔬菜作物根系生长可能需要不同R:B比。不同R:B比LED光源对3种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综上,适合上述3种蔬菜育苗的LED光源光谱最佳红蓝光配比为5:1。  相似文献   

9.
以白啄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人工光照育苗过程中不同光源对白啄瓜嫁接苗生长以及同一光源下不同砧木品种对白啄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波格欣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LED灯处理白啄瓜嫁接苗成活率高达100%且嫁接苗植株矮壮,生物量大,是白啄瓜嫁接育苗人工光照最佳选择;人工光照育苗过程中同一光源下信甜砧1号嫁接成活率、商品苗率最高,分别达90.9%、83.0%,果实品质表现接近自根苗,产量居第2位,与接穗的亲和力最强,是人工光照环境下开展白啄瓜嫁接育苗的最佳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0.
因季节原因及温室设施内的防寒措施造成的弱光和光照时间短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北方冬春季果菜类蔬菜育苗中秧苗质量的重要不利因素。为研究红蓝绿LED组合光延时补光对冬春季傍晚日光温室保温设备覆盖后的黄瓜幼苗健壮生长的影响,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优胜者为研究对象,夜间延时补光光源选择LED白光(W)以及由3种LED单质光光源红光(R)、蓝光(B)、绿光(G)组成的6种不同比例的组合光R9B1(9:1为灯的数量比,下同)、R8B2、R7B3、R9G1、R8B1G1、R7B2G1。黄瓜种子常规催芽处理后进行育苗,待幼苗第1片真叶露出时开始进行夜间延时补光,白天置于日光温室内正常生长。夜间进行延时补光的幼苗为处理组,不补光幼苗为CK对照组。结果表明:补照LED组合光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其中R8B1G1处理组的效果最为显著,与不补光对照相比,黄瓜幼苗的茎粗增加7.75%、全株鲜质量和全株干质量分别增加14.26%和37.19%,叶面积增加35.80%,壮苗指数提高71.54%。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较对照高89.49%)、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高86.80%)及抗逆能力(脯氨酸含量较对照高139.13%、丙二醛含量较对照低47.72%)也显著提高。R8B1G1为本研究条件下促进黄瓜幼苗健壮生长的最佳补光组合,即在红蓝光源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绿光,能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LED灯作为节能型新光源,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植物栽培乃至植物组织培养中,以取代荧光灯提供植物所需的光源。本文在矾根和大花萱草2个种类花卉的组培过程中,以LED灯为新光源与常用荧光灯光源在组培苗增殖培养中进行比较,对苗的生长量(干重、鲜重)以及2个种类光源的产热及耗能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LED灯在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性方面,与荧光灯相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节能性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是荧光灯的2~3倍。  相似文献   

12.
LED光源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发光二极管((1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以白色荧光灯为对照,研究红光、蓝光、红蓝组合光(R/B=9∶1、8∶2,7∶3、6∶4、5∶5)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红蓝光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不良,红蓝组合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在生长、色素合成较单一红蓝光有明显的优势.红光...  相似文献   

13.
<正>光环境是植物生长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近年来,人工光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一种人工光源。LED与传统的荧光灯相比,不仅亮度高、散热量低、而且光谱光强可调、光电转换效率高、寿命长,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光源。在花卉科研及生产中,组培室、气候室、温室往往需要使用人工光源。理想的LED光照可以提高组培苗、扦插苗及成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代谢及外部表型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常使用人工光源代替自然光对种苗进行补光,以提高果蔬的品质、产量和效率。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是标准化高效育苗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其光源能耗高,占植物工厂总能耗的 60%~80%,严重阻碍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降低光源能耗,提高光的利用率是植物工厂育苗的核心目标之一。【方法】针对植物工厂培育平台层高固定、能耗高且难以匹配种苗生长光需求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一款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技术的种苗精准光培育平台。以黄瓜幼苗为对象,验证种苗精准光培育平台光强调控系统性能,探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灯珠结构优化后的光强以及光分布均匀性均有所提高。开发的平台可通过手动、自动、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和上位机等方式对黄瓜幼苗进行补光。通过平台光辐射能耗模型和层高调整控制策略,有效降低 LED 运行功率,节约电能约40.65%,光平台辐射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34.37%,最小相对误差为 3.57%,平均相对误差为 11.45%。栽培试验表明,在相同光强处理下,通过对比种苗精准光培育平台与传统层高固定平台对比,幼苗表型参数与壮苗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 PLC 技术的种苗精准光培育平台可以实现自动升降和智能调光,且在不影响种苗生长的情况下最多可节约电能 40.6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ED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碧玉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蓝、绿光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碧玉兰组培苗在单一红、蓝光下均生长不良,复合LED光质下形态正常。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红光有利于可溶性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碧玉兰组培苗的根长、根数、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和能效指标最高。【结论】LED红蓝复合光(2RB)是碧玉兰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LED光照系统可替代荧光灯成为碧玉兰幼苗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ED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碧玉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蓝、绿光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碧玉兰组培苗在单一红、蓝光下均生长不良,复合LED光质下形态正常。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红光有利于可溶性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碧玉兰组培苗的根长、根数、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和能效指标最高。【结论】LED红蓝复合光(2RB)是碧玉兰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LED光照系统可替代荧光灯成为碧玉兰幼苗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辣椒传统育苗方式及冬季气候条件下育苗安全性差、育苗难度大以及育苗环境所需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基于温室环境无线网络监控系统和反馈机制,结合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提出一种动态调控决策方法,并在该动态调控决策方法下实现LED光的自适应调节控制。通过配色调整,采用红∶蓝=3∶1配比混合光源对辣椒幼苗进行不同光照条件处理,并对幼苗生长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光照度和光照时间下,辣椒幼苗在株高、株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并从经济节能、增产增收以及缩短辣椒育苗周期等方面考虑,在进行辣椒育苗时可以将光照度设置在160μmol/(m~2·s)到220μmol/(m~2·s)之间,且每天光照时间20 h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荧光灯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光谱组合LED灯(A(21%蓝+30%绿+24%黄+25%红)、B(35%蓝+35%绿+18%黄+12%红)、C(27%蓝+30%绿+22%黄+21%红))对AA肉鸡的生长、屠宰性能和抗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1日龄AA肉鸡,平均分配到4个光照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公母各半),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周光照强度为20 lx,从第2周开始至试验结束为5 lx,间歇光照节律(14L:4D:2L:4D)。结果表明,B光源组1~2周平均日增重分别比A、C和荧光灯组显著降低了15.05%、14.40%和20.47%(P0.05);C光源组3~5周平均日增重分别比A光源和荧光灯组降低了8.62%和9.39%(P0.05);且B光源组1~6周平均日增重与其他组相比有减小的趋势(P=0.06)。B光源组1~2周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低于和高于其他3组(P0.05)且1~6周的料重比与其他组相比有增大的趋势(P=0.09)。C光源组3~5周料重比显著高于B光源(P0.05)。荧光灯组腹脂重和脂带宽显著低于B和C光源组(P0.05);C光源组腿肌率显著高于A和B光源组(P0.05);A光源组SOD值和荧光灯组T-AOC值显著提高(P0.05)。C光源组H:L显著高于A和D光源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A光源和荧光灯均有利于白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同时提高抗氧化能力,缓解肉鸡的应激反应。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肉鸡实际生产中可采用均衡型光谱组合LED灯更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光质是调节西瓜幼苗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讨不同光质对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了白红混合光、红光和白光三种不同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照明材料,以荧光灯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光源照射下的西瓜幼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其中LED白光光源照射下的西瓜幼苗植株矮壮,叶面积大,根系发达,符合壮苗要求。  相似文献   

20.
烟草补光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烟草育苗技术,提高烟草成苗素质。[方法]以鄂烟1号烟苗为材料,选择不同人工光源进行补光处理,研究补光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烟草叶片对可见光吸收利用的光谱范围较宽,对各波段光的吸收强度依次为蓝光〉绿光〉红光〉紫光;补光至14d时,普通荧光灯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苗叶绿素a的含量,普通荧光灯、生物效应灯、绿荧光灯处理可提高烟苗叶绿素b的含量;补光21d时,蓝荧光灯、红荧光灯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苗叶绿素a的含量,白炽灯、节能灯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苗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各均可促进烟苗茎部干物质累积,以白炽灯、节能灯和生物效应灯的处理效果最好。[结论]白炽灯为烟草补光育苗的首选光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