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IFN-γ和IL-4重组质粒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猪IFN-γ和IL-4对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用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的重组质粒与口蹄疫双价疫苗配伍免疫小鼠,检测小鼠抗口蹄疫抗体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的动态变化,观察其免疫佐剂效应。结果表明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重组质粒都能显著提高小鼠抗口蹄疫抗体水平(P〈0.01),其中pcDNA3.1/IFN-γ提高亚洲Ⅰ型FMD抗体水平的佐剂效应较pcDNA3.1/IL-4的显著(P〈0.01),而pcDNA3.1/IL-4提高O型FMD抗体水平的佐剂效应显著高于pcDNA3.1/IFN-γ(P〈0.01),pcDNA3.1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佐剂效应;免疫后不同时间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组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且第21天与第7、45天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巴戟天多糖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将50只(4~7周龄)昆明小白鼠(体重18~22 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Naive)组、多糖(MOPS)组、疫苗(FMDV)组、疫苗+多糖(FMDV+MOPS)组、疫苗+铝佐剂(FMDV+alum)组,每组10只,Naive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200μL,MOPS组小鼠注射巴戟天多糖溶液(2.5μg/μL)200μL,FMDV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FMDV+MOPS)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巴戟天多糖200μL,(FMDV+alum)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铝佐剂(1μg/μL)200μL,14 d之后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对小鼠进行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无菌取脾脏,进行脾单细胞体外培养,收集上清液;采用小鼠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结果表明:与Naive组比,(FMDV+MOPS)组的IgG、IFN-γ和IL-4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FMDV+alum)组的IgG、IFN-γ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FMDV组的IgG、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MOPS组的IgG、IFN-γ及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MOPS作为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可明显提高小鼠特异性抗体IgG和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增强对小鼠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分析CpG基序与猪IFN-γ基因组合的重组表达质粒对口蹄疫灭活抗原的免疫佐剂效应.以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病毒为抗原,与含有猪IFN-γ基因和CpG基序的重组质粒配伍,采用肌肉注射法免疫小鼠,加强免疫后检测口蹄疫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性抗体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反应以及细胞因子IL-4、IL-6和IFN-γ的分泌水平.发现猪IFN-γ和CpG基序双因子重组质粒相对单一的因子能诱导更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尤其在中和性抗体和抗原特异性CTL反应方面更为明显.猪IFN-γ和CpG基序在诱导小鼠抵抗亚洲I型口蹄疫火活病毒免疫方面具有良好的佐剂效应,其重组质粒可望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新型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综述猪IL-2、IL-4和IFN-γ的基因结构、作为免疫佐剂和作为构建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方面研究进展,以了解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细胞因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述猪IL-2、IL-4和IFN-γ的基因结构、作为免疫佐剂和作为构建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方面研究进展,以了解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细胞因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用PCR方法扩增猪圆环病毒PCVwhn株编码CAP蛋白的基因ORF2,同时人工合成一段CpG序列,并设计上下游引物,进行扩增,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新型核酸疫苗(pcDNA-PCV-ORF2-ISS),并进行了酶切和测序鉴定.用构建的pcDNA-PCV-ORF2-ISS质粒以及pcDNA-PCV-ORF2与5种细胞因子分子佐剂质粒(IL-6/4、IL-2、IL-4、IL-6、IFN-γ真核表达质粒)联合对仔猪进行免疫试验.免疫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猪圆环病毒Ⅱ型特异性抗体IgG,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猪血液CD3+、CD4+和CD8+T细胞亚类的数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含CpG免疫刺激序列的猪圆环病毒Ⅱ型核酸疫苗;pcDNA-PCV-ORF2-ISS在仔猪免疫实验能诱导细胞免疫并产生特异性抗体(P<0.05);用5种细胞因子分子佐荆质粒与pcDNA-PCV-ORF2疫苗同时免疫能显著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P<0.05).分子佐剂免疫增强效果次序为:IL-6、CpG、IL-6/4、IL-2、IL-4和IFN-γ,表明IL-6和CpG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滴鼻免疫效果,以猪支原体肺炎(168株)活疫苗为抗原,以QS21为免疫佐剂混合后滴鼻免疫小鼠,ELISA 法检测免疫效果,包括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并测定了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和Th17型细胞因子IL-17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QS21能激活黏膜和全身性的体液免疫,显著升高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gG,IgG1、IgG2a抗体含量,并能提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黏膜免疫抗体sIgA的含量。QS21还能显著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IFN-γ和IL-17的分泌,激活Th1、Th2和Th17型细胞免疫应答。以上结果表明QS21能全面激活免疫系统,具有开发为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黏膜免疫佐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9,(2):276-280
选取120只1日龄的SPF雏鸡,随机分为低硒饲料组和正常饲料组。分别在试验期7,14,21,28d对雏鸡进行剖杀并取其空肠与回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2、IL-4和IFN-γ基因转录结果,以明确硒缺乏对雏鸡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雏鸡在试验期14和21d时,空肠中IL-4基因转录结果极显著降低(P0.01),IL-2和IFN-γ基因转录结果极显著升高(P0.01);28d时,IL-4基因转录结果极显著降低(P0.01),IL-2基因转录结果显著降低(P0.05),IFN-γ基因转录结果无明显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雏鸡在试验期14和21d时,回肠中IL-4基因转录结果极显著降低(P0.01),IL-2和IFN-γ基因转录结果极显著升高(P0.01);28d时,IL-2、IL-4、IFN-γ基因转录结果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说明,硒对雏鸡肠黏膜部分细胞因子IL-2、IL-4、IFN-γ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为硒调控肠黏膜免疫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甘草浸膏粉对断奶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将20头20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猪瘟疫苗组(B组)、甘草粉组(10 g/kg)(C组)、甘草浸膏粉1组(D组,2.6 g/kg)和2组(E组,1.3 g/kg),每组4只。给药后7,14,21 d,采集仔猪前腔静脉血液离心备用。通过观测仔猪的临床体征、料重比、血液常规指标、血清猪瘟抗体(CSFV-Ab)水平、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IFN-γ含量来评价甘草浸膏粉对断奶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断奶仔猪料重比降低、精神状态佳、腹泻率降低,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给药后14,21 d,与空白组相比,猪瘟疫苗组断奶仔猪CSFV-Ab、IgA、IgM、IgG和IFN-γ含量均升高,其中,给药后14 d,CSFV-Ab、IgM、IgG和IFN-γ差异极显著(P0.01),IgA差异不显著(P0.05);给药后21 d,IgA差异极显著(P0.01),CSFV-Ab差异显著(P0.05),IgM、IgG和IFN-γ差异不显著(P0.05)。给药后14,21 d,与猪瘟疫苗组相比,给药组断奶仔猪CSFV-Ab、IgA、IgM、IgG和IFN-γ含量均升高,其中,IgA、IgM、IgG和IFN-γ差异极显著(P0.01),CSFV-Ab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甘草浸膏粉能降低断奶仔猪料重比,增加断奶仔猪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改善其精神状态,提高CSFV-Ab、IgA、IgM、IgG和IFN-γ含量以增强仔猪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子克隆、定点突变以及重组表达技术获得猪肺炎支原体的主要免疫原蛋白p36、p46、p65和p97R1-Nrdf。设立以重组蛋白p36、p46和p65为试验Ⅰ组,以p36、p46、p65和p97R1-Nrdf为试验Ⅱ组,猪支原体疫苗安百克(M+PAC)为试验Ⅲ组,PBS+佐剂为空白对照组来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血清、肺脏以及经蛋白刺激脾淋巴细胞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IFN-γ和IL-4。结果显示,Ⅱ组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1);Ⅱ组IFN-γ水平极显著高于Ⅲ组,而Ⅱ组与Ⅰ组、Ⅰ组与Ⅲ组的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Ⅰ、Ⅱ、Ⅲ组的IL-4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的检测结果中猪肺炎支原体抗体、IFN-γ和IL-4水平呈现一致性,都为Ⅱ组〉Ⅰ组〉Ⅲ组〉对照组;而经刺激脾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为Ⅱ组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和IFN-γ水平最高,而IL-4水平为Ⅲ组最高。由此可见,Ⅱ组通过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途径,产生的猪支原体肺炎抗体水平最高;Ⅰ组亦能通过这2种免疫途径达到与Ⅲ组同样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76-1482
胸腺肽Tβ4和法氏囊活性五肽BP5均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为探讨重组融合肽Tβ4-BP5是否也与免疫功能相关,本试验按照大肠杆菌偏嗜密码子设计并合成重组融合肽Tβ4-BP5基因,将其克隆至pET-32α表达载体中,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为进一步评价重组融合肽Tβ4-BP5的免疫佐剂特性,以Tβ4-BP5联合灭活H9N2型AIV疫苗免疫鸡,检测免疫后鸡的HI抗体效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AIV中和抗体效价及Th1型(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并通过动物免疫保护试验来评价其对鸡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重组融合肽Tβ4-BP5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Tβ4-BP5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后HI抗体、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促进AIV中和抗体的产生、提高Th1型(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表明Tβ4-BP5既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又能增强细胞免疫应答。动物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Tβ4-BP5有助于鸡肺脏中H9N2型AIV病毒的清除。以上结果提示,重组融合肽Tβ4-BP5具有良好的免疫佐剂的潜能。本研究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腺病毒疫苗(Ad5-M/eno重组腺病毒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试验将12头仔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d5-M/eno重组腺病毒疫苗组、重组空载体腺病毒组和PBS对照组,分别于3组仔猪的颈部肌肉注射Ad5-M/eno重组腺病毒疫苗(浓度为1×1010 pfu/mL)、空载体重组腺病毒(浓度为1×1010 pfu/mL)和PBS各2.5 mL,于试验第0,21天分两次免疫。第2次免疫后第14天,麻醉后手术切除仔猪脾脏,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猪脾脏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仔猪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含量。于第1次免疫前(第0天)及免疫后第7,14,21,28,35,42,49天无菌采集各组试验猪的颈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每组仔猪抗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性抗体IgG效价及IgG1、IgG2a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评价Ad5-M/eno重组腺病毒疫苗对...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仔猪首次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弱毒疫苗对血清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本试验筛选PRRSV抗原与抗体均为阴性的7日龄仔猪40头,平均分为4组,其中试验A、B、C组均为14日龄首次免疫经典弱毒疫苗,试验A组35日龄二免用高致病性灭活疫苗,试验B组35日龄二免用经典弱毒疫苗,试验C组35日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首免后1,2,3周和二免后1,2,3,4,5,6周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细胞因子ELISA方法检测IFN-γ、TNF-α、IL-2、IL-10和IL-12细胞免疫水平。结果显示,仔猪14日龄首次免疫弱毒疫苗后能迅速分泌细胞因子,首免3周以内,试验组IFN-γ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TNF-α分泌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其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IL-2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试验A组最高,其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IL-10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试验C组最高,其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IL-12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试验A组最高,其差异显著(P0.05)。35日龄二免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3周后,除IFN-γ外,试验A组的TNF-α、IL-2、IL-10和IL-12分泌水平均高于试验B组和试验C组。结果表明,14日龄首免PRRSV弱毒疫苗和35日龄二免PRRSV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仅单独2次免疫PRRSV弱毒疫苗或1次免疫PRRSV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复方中药多糖对口蹄疫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36只ICR小鼠随机分空白组、黄芪多糖+白术多糖组、党参多糖+山药多糖组、淫羊藿多糖+何首乌多糖3组。分别灌服不同复方多糖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d后,接种口蹄疫疫苗进行首次免疫,间隔14d后2次免疫,2免后2周采集血清采用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 G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6、FMDV-O Ig G、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免疫前口服这3种复方多糖均可提高FMDV特异性Ig G、IFN-γ、IL-2、IL-6、TNF-α水平,从而增强免疫反应,表明受试的3种复方多糖均具备良好的佐剂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非洲猪瘟病毒CAS19-01/2019株(GenBank登录号:MN172368.1)结构蛋白P72的合成肽疫苗,通过免疫小鼠评估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效力。【方法】利用ProtParam、SOPMA等软件分析P72蛋白的理化性质与结构信息,通过ABCpred、SVMtrip、IEDB预测P72蛋白的T细胞与B细胞抗原表位,筛选出显著的表位多肽区域,合成多肽辅以弗氏佐剂腹腔注射免疫小鼠,检测免疫组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IL-2、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G),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角度评估合成肽的免疫效力。【结果】综合分析得出P72蛋白是稳定性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无规则卷曲分别占19.35%、5.42%、25.08%和50.15%。筛选出了P72蛋白的8个优势抗原表位,626-634、520-528、298-306、203-211位氨基酸处为T细胞抗原表位,587-606、232-251、110-129、39-58位氨基酸处为B细胞抗原表位。整合优势表位合成2个多肽P72-1与P72-2,首次免疫小鼠14 d时可检测到P72-1与P72-2的特异性抗体,首免后28 d达到最高值,其最高抗体效价分别为1∶25 600与1∶12 800;免疫后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显著上升(P<0.05);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组淋巴细胞数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因子IL-4、IL-2、IFN-γ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研制2种合成肽疫苗,在免疫效力上P72-2高于P72-1,二者都能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诱导产生细胞因子IL-4、IL-2、IFN-γ,本研究为非洲猪瘟合成肽疫苗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检测猪瘟疫苗免疫失败母猪血液中的CD4+、CD8+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探讨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随机采集规模化猪场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母猪血液样品,用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挑选出猪瘟抗体阴性的母猪,以猪瘟抗体阳性母猪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分析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γ和IL-4。结果表明,母猪猪瘟疫苗免疫后,该场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刚能达到标准,仍有26%的猪群免疫失败。猪瘟抗体阴性组中CD4+T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猪瘟抗体阳性组,CD3+、CD8+细胞百分数、CD4+/CD8+以及IL-4、IFN-γ浓度在阴性和阳性组中各指标差异不显著,证实母猪CD4+细胞百分数较低可能是导致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为改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7.
应用PRRSV-GP5特异性肽刺激CSF、PRRS免疫猪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淋巴细胞分泌IFN-γ及IL-10的水平,分析PRRSV-GP5特异性肽刺激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CSFV高抗PRRSV低抗体组于PRRSV免疫14d,肽刺激组中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PRRSV免疫14d,细胞培养24,72h后加PRRSV-GP5肽刺激,各组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PRRSV免疫28d,各组中肽刺激组与空白组相比,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PRRSV-GP5肽在PRRSV免疫早期可以促进IFN-γ的分泌,并抑制IL-10的产生,但在免疫后期对淋巴细胞分泌的调节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正常初生重(NBW)和低初生重(LBW)新生梅山仔猪各6头,不喂食母乳,出生6 h内颈动脉放血致死。结果表明:1)LBW组新生梅山仔猪的体重、脾脏重和相对脾脏重均显著低于NBW组(P0.05)。2)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血液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均极显著低于NBW组(P0.01),CD+8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NBW组(P0.01)。3)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中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低于NBW组(P0.01),CD+3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NBW组(P0.01)。4)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胸腺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NBW组(P0.01)。5)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CD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BW组(P0.05),IL-2、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NBW组(P0.01)。综上,LBW新生梅山仔猪的免疫功能低于NBW新生梅山仔猪,这与其体内T淋巴细胞分化和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测气肿疽梭菌NanA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在成功构建pVAX1-Nan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基础上将其转染至Vero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其表达,并将成功构建的pVAX1-NanA质粒大量提取后免疫Balb/c小鼠,设置pVAX1-NanA核酸疫苗组、pVAX1空载体组和PBS对照组。对小鼠采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测定血清中的IgG、IgG1、IgG2a抗体水平和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第3次免疫2周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脾脏中的CD4~+和CD8~+T细胞水平。结果表明,pVAX1-NanA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小鼠血清中IgG、IgG1、IgG2a的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pVAX1空载体组和PBS对照组(P0.01);IFN-γ和IL-4细胞因子水平极显著高于pVAX1空载体组和PBS对照组(P0.01);CD4~+、CD8~+T细胞分析表明, pVAX1-NanA免疫组的CD4~+和CD8~+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pVAX1组和PBS对照组(P0.05),pVAX1-NanA核酸疫苗组的CD4~+/CD8~+T细胞比值高于pVAX1空载体组与PBS对照组(P0.05),pVAX1空载体组和PBS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成功制备了pVAX1-NanA核酸疫苗,且pVAX1-NanA核酸疫苗可刺激Balb/c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鹰嘴豆芽素A(BioA)的免疫佐剂效果,分别将BioA以及氢氧化铝胶(Alum)作为佐剂和鸡卵清白蛋白(OVA)抗原联合免疫ICR小鼠,二次免疫后2周采血和取脾脏,观察免疫前后血清OVA诱导特异性抗体及亚类含量变化、细胞因子水平,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体外细胞增殖反应以及外周血CD4~+和CD8~+ T细胞表达。结果显示,BioA和抗原混合物免疫小鼠后,未见不良反应;100μg BioA组小鼠血清抗体IgG、IgG1和IgG2a水平显著高于OVA组(P0.05或P0.01);100μg BioA免疫小鼠受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和OVA刺激产生的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显著高于OVA组(P0.05或P0.01);100μg BioA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FN-γ和TNF-α浓度显著高于OVA组(P0.05);BioA显著提高CD4~+T细胞数量和提高CD4~+/CD8~+值(P0.01)。表明BioA是一种能同时激活Th1和Th2型免疫反应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