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攀西地区晚熟芒果(吉禄)为原料,用食用胶生产芒果果糕,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凝胶剂选择复合胶(卡拉胶∶黄原胶为7∶3)为佳;最优化的配方为芒果原浆∶蔗糖∶麦芽糊精∶复合食用胶∶柠檬酸为500∶250∶200∶15∶12;最佳生产工艺为装盘厚度1.0 cm,烘烤温度55℃,翻面时间6 h,烘烤总时间24 h。在此最佳配方和最优工艺条件下,获得的芒果果糕金黄色,酸甜度适中,风味突出,色泽、韧性、软硬度好,不粘牙,且理化指标与微生物学指标均合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移动袋装多菌复合固态发酵富硒豆粕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选用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4种菌株,通过移动袋装固态发酵技术复合发酵富硒豆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品质检验。结果表明,豆粕富硒发酵的最优菌株配比为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2∶1∶2∶2;亚硒酸钠、豆粕、菌液接种量为影响发酵过程中重要的3个因素,其最佳配比为亚硒酸钠19.43 mg/kg、豆粕91.38%、菌液接种量11.62%,经验证试验,在该条件下有机硒转化率能达到55.48%;富硒豆粕发酵产品经检验,其直观评价、有机硒含量、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豆粕经多菌株联合富硒发酵,其产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优质的富硒菌制剂和功能性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3.
以富硒组分饲料配方饲养罗斯褐蛋鸡,研究了所产富有机硒鸡蛋的理化指标和营养价值,探讨了其在科学补硒中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富有机硒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为16.2 g/100 g,总硒含量为29.8μg/100 g,有机硒含量为25.9μg/100 g,有机硒含量占总硒的86.9%,符合《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DBS42/002—2014),为人体补硒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有机硒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富硒酵母菌剂制备工艺条件,确定最优EM富硒酵母菌剂制备工艺条件,并将EM富硒酵母菌剂应用于水稻,调查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富硒农产品的功能性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EM富硒酵母菌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在3 L EM菌液中,酵母接种量10%、无机硒质量浓度5 g/L、发酵温度30℃、pH值4.0、发酵时间3 d。在此条件下,有机硒质量浓度为833.61 mg/L。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CK)和津国有机硒素处理相比,EM富硒酵母菌剂处理水稻乳熟期叶中有机硒含量显著提高;空秕率分别显著降低24.84%和21.23%,产量分别提高8.38%和7.52%;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20.60%和30.86%,硒含量为0.24 mg/kg,较CK显著提高23倍,符合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火龙果果皮为主要原料制作软糖,在研究3种凝胶剂最佳配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火龙果果皮软糖制作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凝胶剂的最佳配比为:明胶∶琼脂∶结冷胶=4∶1∶3,软糖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火龙果果皮原浆用量15%、复合凝胶剂用量3.5%、柠檬酸用量0.06%、白砂糖用量2%、麦芽糖浆用量13%。  相似文献   

6.
火龙果保健软糖的研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火龙果、凝胶剂、葡萄糖浆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凝胶剂的最佳配比和软糖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凝胶剂的最佳配比为明胶:琼脂∶卡拉胶=3∶2∶2.4,软糖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火龙果汁25%、凝胶剂3%、柠檬酸0.09%、白砂糖20%、葡萄糖55%。在最佳凝胶剂配比和最佳工艺配方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糖体饱满、表面光滑细腻、韧而不黏,具有火龙果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7.
郭莹莹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21-14723,14826
[目的]筛选富硒灵芝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发酵条件对富硒灵芝菌丝体干重、总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亚硒酸钠含量为0.01%的条件下,优化培养的条件为:葡萄糖含量4.0%,马铃薯浸出液含量20%,蛋白胨含量1%,KH2PO4含量0.3%,MgSO4含量0.15%,在pH7.0、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28℃和摇床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富硒灵芝的菌丝干重为15.28 mg/ml,有机硒的含量为4 115.36μg/g。[结论]试验确定了富硒灵芝发酵培养的最佳方法,为富硒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2015,(2):26
食品中的总硒最低含量必须达到20μg/100g(固体食品)或10μg/100m(l液体食品),且有机硒含量大于其总硒的80%,才可声称"富含有机硒"或"富有机硒"食品;含量达到15μg/100g(固体)或7.5μg/100ml(液体),即可称"富含硒"或"富硒"食品。这是来自湖北省制定《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中的规定。1月18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和湖北省恩施州  相似文献   

9.
有机硒肥对马铃薯硒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源有机硒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硒素利用的影响,为有机硒肥调控下富硒马铃薯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马铃薯种植期基施不同用量有机硒肥,综合分析对比马铃薯硒含量、有机硒转化率及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基施不同用量有机硒肥条件下,总薯重、单薯重及商品薯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总薯数差异不显著。马铃薯硒素吸收量随硒肥施用浓度增加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有机硒含量趋势与总硒一致,但有机硒转化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0.27 g/kg的硒肥施用量既可保证有机硒转化率达到最佳值,又能保证马铃薯硒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马铃薯粗蛋白、淀粉及维生素C含量均随硒肥施用量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施用量为0.27 g/kg。还原糖含量随硒肥施用量升高而降低。【结论】利用有机硒肥为外源硒基施种植马铃薯时,施用量以0.27 g/kg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益生菌及有机硒在鳗鲡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长孢娄徳酵母、乳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组成复合益生菌,并通过调整富硒长孢娄徳酵母的含量在复合益生菌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有机硒后投喂日本鳗鲡,探讨益生菌及有机硒对鳗鲡生长性能、抗氧化水平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富硒酵母(Se-Y1)的生物量为6.94 g/L,菌体硒含量为1 446.90μg/g,其中有机硒含量为1 377.88μg/g,有机硒转化率为95.24%。投喂45 d后,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幼鳗的生长性能以及肝脏SOD、CAT活性,并降低饵料系数以及肝脏组织的MDA、NO含量,还可以提高血清溶菌酶活力。投喂125 d后,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0.4 mg/kg有机硒没有进一步提高益生菌对鳗鲡的有益作用,而0.8 mg/kg有机硒则抑制了益生菌的作用。[结论]长孢娄徳酵母、乳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在日本鳗鲡幼鳗生长早期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抗氧化水平和溶菌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于2017—2018年在天然富硒区山西省洪洞县马三村开展大田试验,以黑小麦为供试材料,依据研究区域黑小麦的籽粒硒含量范围,研究增补硒肥(开花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3个品种黑小麦植株硒积累、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富硒区黑小麦籽粒硒含量在159~175μg/kg之间,但仅达富硒标准的最低水平(150~300μg/kg)。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后,黑小麦成熟期各营养器官的硒含量、硒积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提高,茎秆硒积累量占比降低,籽粒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冀紫496’和‘临黑131’2品种籽粒硒酸盐含量降低,最终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46~258μg/kg,不超人体吸收籽粒硒含量的推荐量。富硒区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较不喷施硒肥黑小麦产量提高6%~8%,主要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总之,富硒区开花期补有机硒肥有利于促进黑小麦植株吸收积累硒元素,促进茎秆硒运转,提高籽粒硒含量,同时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优化麦麸膳食纤维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麸为营养基质,通过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生物降解与营养转化代谢,实现对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的硒营养品质优化效果.结果显示,在秀珍菇硒营养代谢安全阈值(单位培养基质的亚硒酸钠添加量=3μg·g-1)水平下,经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富硒组),生物有机硒平均含量可达1.63mg·kg-1,是麦麸原料硒营养含量的56倍之多,硒营养转化平均效率达86%左右.除去硒营养成分含量外,与对照组(CK)比较,富硒组培养产物的膳食纤维与总蛋白、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没有显著的差异.试验证实,以麦麸为基质的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转化代谢过程,可有效促进食用菌对基质中无机硒的营养转化代谢,显著提高培养产物中生物有机硒成分含量,达到优化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中有机硒含量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3.
了解恩施富硒茶中硒的有效溶出率及有机硒的含量。按SB/T10157茶叶感官评审方法测定硒的溶出率、按照GB5009.93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测定总硒、按照DBS42/002-2014规范性附录A的方法测定有机硒。恩施富硒茶硒总溶出率为53.88%,总硒平均含量为77.62μg/100g,有机硒平均含量73.42μg/100g,占总硒含量的94.22%,证明恩施富硒茶不仅是优质富硒茶,而且是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富硒小麦生产中土壤天然富硒与外源施硒的差异及其机制,于山西省晋中市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基地开展盆栽试验,研究天然富硒土壤、施硒土壤和缺硒土壤对小麦籽粒硒积累、植株物质积累及产量影响的差异,为富硒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较缺硒土壤,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28μg/kg,其有机硒占比为81%,籽粒硒强化指数达35%;富硒土壤显著提高籽粒硒含量,达176μg/kg,有机硒占比为83%,籽粒硒强化指数达27%。较缺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可显著提高越冬-拔节、拔节-孕穗两阶段物质积累量,提高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达31%,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均可提高千粒重4%~8%,增产3.15%~4.16%,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总之,富硒土壤和施硒土壤籽粒硒含量均达到富硒小麦生产标准,且富硒土壤更有利于籽粒有机硒积累及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农产品中硒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富硒农产品中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分离及提取方法。考察了酸度、硼氢化钾浓度及载气流量等条件对硒原子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工作条件下,硒的检出限为0.026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58%,线性范围为0~100 ng/ml,应用本方法测定不同富硒农产品中的总硒含量为43.8~648.2ng/g,有机硒含量为30.6~509.8 ng/g,无机硒的加标回收率为91.5%~104.5%。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干扰少,适合富硒农产品中的总硒和有机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高温富硒平菇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的耐硒和富硒能力较强。在含硒80~160 mg/kg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良好,当硒含量超过240 mg/kg时,菌丝生长受抑制。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硒含量超过3μg/ml时,菌丝产量降低。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富硒平菇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以棉籽壳为主料,并添加如下辅料:硒〈30 mg/kg含水培养料,玉米粉30 g/kg棉籽壳,麦麸50 g/kg棉籽壳,磷酸二铵2 g/kg棉籽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菜用黄麻不同生育期各部位有机硒的分布特性,为富硒菜用黄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方法】以圆果种菜用黄麻品种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为试验材料,种植于中硒土壤(pH 6.02,总硒含量0.221 mg/kg),分别于采收期(苗期、打顶期、开花期)和蒴果期测定根、茎、叶及蒴果的蛋白硒、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量及采收期叶的总硒含量。【结果】2个品种各部位蛋白硒、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034~0.173 mg/kg、2.857~16.053 μg/kg和26.076~135.235 μg/kg;采收期各部位有机硒含量依次为叶>根>茎,蒴果期依次为叶>根>蒴果>茎,且叶的含量显著高于茎(P<0.05,下同)。随生育期延长,2个品种根和叶的有机硒含量在蒴果期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苗期;茎的有机硒含量在打顶期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开花期和蒴果期。采收期2个品种叶的总硒含量分别为96.739~106.023 μg/kg和113.778~137.841 μg/kg,硒代氨基酸占总硒含量的74.351%~80.098%,均达到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65%)的要求。【结论】菜用黄麻有机硒分布的主要部位是叶,蒴果期是叶和根吸收硒的关键时期。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种植于中硒土壤时,采收期其可食用部位均可达富硒农产品要求,可作为富硒蔬菜在中硒土壤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试探几种蔬菜富硒效果,为富硒蔬菜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地区域日常食用的几种蔬菜为材料,采用根外追肥——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不同水平的硒肥试验。【结果】所有喷施硒肥处理的蔬菜植株硒含量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倍数为8至32倍之间;用"康熙宝"30ml/45kg、40ml/45kg喷两次或用"有机硒素"200g/60kg喷一次都能生产富硒蔬菜,效果比较明显。【结论】添加外源硒肥"康熙宝"或"有机硒素"可以有效地改善蔬菜的品质、提高蔬菜有机硒的含量,生产出富硒蔬菜。  相似文献   

19.
以复合插入剂制备低温可膨胀石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鳞片石墨为基质,以氯酸与冰醋酸作复合插入剂,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低温可膨胀石墨。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天然石墨:硝酸:高锰酸钾:氯酸钾:冰醋酸=1∶0.6∶0.05∶0.2∶0.5(质量比),在室温下反应50min,再进行脱色、水洗、抽滤、烘干得产品,产品的起始膨胀温度为124℃,在600℃膨胀容积可达245 mL/g。  相似文献   

20.
以恩施富硒植物续断(Dipsacales)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水浴浸提方法提取其硒多糖,在分析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了续断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以硫酸-苯酚法测定续断中的硒多糖含量,以原子荧光法检测硒多糖的含硒量。结果表明,续断硒多糖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800 W处理6 min、料液比1∶100(g∶m L)、水浴浸提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续断中的硒多糖含量为3.38%,硒多糖中的硒含量为1.120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