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对人工瘤胃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态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2种大豆异黄酮(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 对瘤胃微生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大豆异黄酮为100 mg·L-1时,大豆黄酮能使瘤胃液中氨氮含最升高2.2 mg·L-1(P<0.05) ,微生物蛋白含量提高20.0 Ixg·mL-1(P<0.05) ,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上升2.7 mmol·L-1(P<0.05) ,丙酸/乙酸值为0.74,表明大豆黄酬能促进瘤胃微生物的氮代谢与糖代谢.100 mg·L-1的染料木素使瘤胃液中微生物蛋白含量提高36.8 μg-mL-1(P<0.01) ,乙酸比例升高11.4%(P<0.01) ,丙酸比例下降7.4%(P<0.01) ,丁酸比例下降10.2%(P<0.05) ,表明染料木素促进了瘤胃微生物的氮代谢,瘤胃发酵类型有向乙酸型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亚麻籽木脂素在山羊瘤胃中的转化及其对瘤胃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只(4♂、2♀)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及临时性颈静脉插管的淮南山羊,进行交叉试验.试验期按体重灌胃50 mg·kg-1质量分数为20%亚麻籽木脂素提取物,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脂素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研究亚麻籽木脂素在山羊瘤胃中的转化及其对瘤胃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照期瘤胃液中存在较低质量浓度的亚麻籽木脂素(0.003 mg·mL-1)、肠内酯(0.007 mg·mL-1)及肠二醇(0.017 mg·mL-1),但血清中未检测出木脂素成分.灌胃木脂素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瘤胃液及血清中上述3种动、植物木脂素含量;同时,木脂素化合物使总脱氢酶活性升高25.5%(P>0.05),并使瘤胃液pH值和氨氮含量分别降低1.1%(P<0.05)和36.3%(P<0.01),微生物蛋白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分别升高70.1%(P<0.01)和37.4%(P<0.01).结论:在饲喂青干草及豆粕型精料日粮条件下,瘤胃液中存在植物木脂素和2种最主要的动物木脂素.灌胃亚麻籽木脂素提取物后能显著提高3种木脂素含量,且均能被吸收进入血液.木脂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瘤胃内微生物活性,从而改善瘤胃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大蒜氧化物对山羊活体瘤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为反刍动物瘤胃代谢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4只健康的成年山羊为试验动物,手术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通过瘤胃瘘管给山羊填喂大蒜氧化物,并采用自制的活体瘤胃平滑肌运动检测装置,对山羊瘤胃平滑肌活动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期相比,4只试验期山羊瘤胃平滑肌收缩强度平均提高56.1%,差异极显著(P〈0.01);瘤胃平滑肌收缩频率平均提高24.6%,差异极显著(P〈0.01);瘤胃平滑肌收缩持续时间平均缩短19.1%,差异极显著(P〈0.01);山羊采食量平均增加8.1%,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大蒜氧化物能够显著增强山羊瘤胃平滑肌运动,促进瘤胃排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氧乐果对人工瘤胃营养物质代谢规律的影响.利用DFCCS-Ⅱ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4个时期完成,每个时期设4个氧乐果水平:0、10、100与1000 mg/kg日粮.每期预试期4 d,正试期5 d,测定不同时间点的瘤胃液pH值、NH_3-N浓度及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总能(GE)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100和1000 mg/kg氧乐果,使人工瘤胃液NH_3-N浓度分别降低1.97 %、2.12 %和6.06 %(P<0.05),CP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17.60 %、19.05 %和13.09 %(P<0.05).然而,添加氧乐果可以使DM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2.92 %、6.18 %、4.93 %(P<0.05);OM表观消化率提高12.92 %、19.33 %、16.24 %(P<0.05);NDF表观消化率提高4.95 %、6.10 %、9.38 %(P<0.05);ADF表观消化率提高9.00 %、12.40 %、16.22 %(P<0.05);GE表观消化率提高3.65 %、9.35 %、13.20 %(P<0.05).另外,日粮中添加氧乐果对人工瘤胃液p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揭示,日粮中添加氧乐果能够使人工瘤胃CP利用率降低,使DM、OM、NDF、ADF和GE的利用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选24只空怀期小尾寒羊母羊,采用2×2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A11.0倍中国肉羊饲养标准、A21.5倍中国肉羊饲养标准),不同粒度(B1不粉碎、B2粉碎)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对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后2~8h,绵羊瘤胃液pH先降低后升高,在6.21~6.80之间波动,1.5倍营养水平极显著降低了绵羊食后2h和4h的瘤胃液pH(P<0.01),显著降低了绵羊食后6h的瘤胃液pH(P<0.05).在各时间点,采食1.5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瘤胃液总氮、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极显著高于采食1.0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P<0.01).在食前、食后2h和4h,采食含1.5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瘤胃液氨氮浓度极显著高于采食含1.0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P<0.01).在食后2、4、6h,采食粉碎TMR的绵羊瘤胃液氨氮浓度显著低于采食未粉碎TMR的绵羊(P<0.05),但瘤胃液尿素氮浓度变化规律却相反(P<0.05).采食1.0倍营养水平和未粉碎TMR的绵羊瘤胃液挥发性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采食1.5倍营养水平和粉碎TMR的绵羊(P<0.01).据此认为:绵羊饲喂TMR,瘤胃液pH波动范围较小,有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平衡;饲喂1.5倍营养水平TMR,绵羊瘤胃液总氮、氨态氮、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升高,促进瘤胃微生物发酵,有利于提高绵羊生产性能.饲喂粉碎TMR,绵羊瘤胃液总氮、蛋白氮和尿素氮浓度升高,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微生物对蛋白的分解减少,过瘤胃蛋白的比例增加,从而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葛根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采集4头瘤胃瘘管牛瘤胃液,采用体外培养法,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1%、0.02%、0.04%、0.08%和0.16%的葛根素,检测体外培养24 h后瘤胃发酵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添加水平组的瘤胃液pH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菌体蛋白(MCP)浓度显著升高(P<0.05),0.02%、0.04%、0.08%和0.16%处理组的氨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乙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丁酸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0.04%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各试验组的干物质(DM)降解率均显著升高(P<0.05),0.04%、0.16%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以及0.04%、0.08%、0.16%处理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葛根素后可促进瘤胃MCP的合成,提高瘤胃对饲料养分的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其中,以0.04%的剂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葛根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采集4头瘤胃瘘管牛瘤胃液,采用体外培养法,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1%、0.02%、0.04%、0.08%和0.16%的葛根素,检测体外培养24 h后瘤胃发酵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添加水平组的瘤胃液pH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菌体蛋白(MCP)浓度显著升高(P<0.05),0.02%、0.04%、0.08%和0.16%处理组的氨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乙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丁酸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0.04%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各试验组的干物质(DM)降解率均显著升高(P<0.05),0.04%、0.16%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以及0.04%、0.08%、0.16%处理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葛根素后可促进瘤胃MCP的合成,提高瘤胃对饲料养分的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其中,以0.04%的剂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葛根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采集4头瘤胃瘘管牛瘤胃液,采用体外培养法,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1%、0.02%、0.04%、0.08%和0.16%的葛根素,检测体外培养24 h后瘤胃发酵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添加水平组的瘤胃液pH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菌体蛋白(MCP)浓度显著升高(P<0.05),0.02%、0.04%、0.08%和0.16%处理组的氨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乙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丁酸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0.04%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各试验组的干物质(DM)降解率均显著升高(P<0.05),0.04%、0.16%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以及0.04%、0.08%、0.16%处理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葛根素后可促进瘤胃MCP的合成,提高瘤胃对饲料养分的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其中,以0.04%的剂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葛根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采集4头瘤胃瘘管牛瘤胃液,采用体外培养法,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1%、0.02%、0.04%、0.08%和0.16%的葛根素,检测体外培养24 h后瘤胃发酵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添加水平组的瘤胃液pH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菌体蛋白(MCP)浓度显著升高(P<0.05),0.02%、0.04%、0.08%和0.16%处理组的氨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乙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丁酸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0.04%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各试验组的干物质(DM)降解率均显著升高(P<0.05),0.04%、0.16%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以及0.04%、0.08%、0.16%处理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葛根素后可促进瘤胃MCP的合成,提高瘤胃对饲料养分的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其中,以0.04%的剂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干玉米秸为粗料,精料补充料相同,配制精料水平分别为35%、45%、55%、65%的4种饲粮。研究不同精料水平日粮对4头21月龄、体重300 kg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阉公牛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牛瘤胃液平均pH值在6.46~6.84范围内变动。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平均pH值降低,65%精料组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瘤胃液平均NH3-N浓度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增大,且35%精料组与65%精料组间差异显著(P<0.05)。瘤胃内乙酸和丙酸的摩尔浓度高峰值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有延迟的趋势,但平均值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丙酸摩尔浓度平均值在35%精料组与65%精料组间差异显著(P<0.05)。乙酸与丙酸的摩尔浓度比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且35%精料组与65%精料组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瘤胃微生物体外降解不同来源肽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试验分别研究36、72、144、216、324和450 mg·L-6个水平的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液肽在瘤胃微生物培养液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3种肽的降解量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而降解速率却显著降低(P<0.01);当培养液中肽含量增加时,3种肽的降解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降解速率显著提高(P<0.01或P<0.05),而降解率却显著下降(P<0.05).对于不同肽源来说,培养初期瘤胃液肽的降解量以及降解速率显著高于玉米肽,培养后期几种来源肽的降解量以及降解速率差异不显著.因此,肽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其降解规律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培养液中不同来源肽摄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体外批次培养研究了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肽的摄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3种肽的摄取量与摄取率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而摄取速率却显著降低(P<0.01);当培养液中肽含量增加时,3种来源肽的摄取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摄取速率显著提高(P<0.01或P<0.05),而摄取率却显著下降(P<0.05).对于3种不同肽源来说,培养初期3种肽的摄取量和摄取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摄取速率却存在差异,其中瘤液肽的摄取速率显著高于大豆肽和玉米肽.培养中后期肽含量较高时,瘤胃液肽的摄取量和摄取率显著高于大豆肽(P<0.05)和玉米肽(P<0.01);肽含量较低时,瘤胃液肽的摄取量和摄取率显著高于玉米肽(P<0.05),但与大豆肽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肽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其摄取规律也有异.  相似文献   

13.
雄性水牛去势对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和临时性颈静脉插管的雄性水牛3头,研究去势对瘤胃微生物消化代谢的作用。结果表明,动物去势后12d,瘤胃细胞蛋白下降19.08%,TVFA下降8.07%,且丙酸比例下降;而瘤胃液中NH3-N水平增加15.24%。去势后皱胃进入十二指肠食糜流量下降33.6%,1d内进入十二指肠总N量减少32.0%,含N组分中,细菌蛋白N量,过瘤胃蛋白N量,氨态N量分别下降2.7%,  相似文献   

14.
对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和皱胃瘘管的湖羊进行皱胃谷蛋白灌注,观察湖羊瘤胃消化代谢、血浆激素水平以及皱胃食糜中阿片样物质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皱胃谷蛋白灌注使湖羊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水平升高17.28%(P<0.05),瘤胃微生物蛋白(MCP)水平升高4.90%,血浆胰岛素水平上升94.94%(P<0.05);皱胃食糜中的阿片样物质总活性增加了29.10%(P<0.01)。皱胃谷蛋白灌注可增加湖羊消化道食糜中阿片样物质总活性,同时改善其瘤胃代谢和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15.
Terbutaline对肉仔鸡胴体组成及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2日龄商品代艾维因(Avian)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向日粮中添加0,0.5,1.0mg/kg的Tebutaline(特布他林),至56日龄时进行屠宰,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及肌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Tebutaline提高了肉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了腹脂率(P〈0.05),并使肌肉中蛋白质成分增高(P〈0.05),肌肉中水分及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血清尿酸氮含量显著  相似文献   

16.
108头杜长大杂交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2组,分别饲以添加5、250 mg/kg铜(硫酸铜)的相同饲粮,试验为期48 d,研究高剂量铜对仔猪生长、消化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铜使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9.91%(P<0.01)和13.04%(P<高了10.10%(P<0.05),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脂肪酶、淀粉酶的总活力分别增高了12.53%(P<0.05)和15.69%(P<0.05);背最长肌的重量增加了13.04%(P<0.05).  相似文献   

17.
和龙膨润土对延边半细毛羊瘤胃内环境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四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半细毛羊,采用交叉实验设计进行测试.体外实验表明,瘤胃液氨浓度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的PH值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实验组的CP和NDF的消失率比对照组提高(P<0.05和P<0.01);VFA的变化不显著(P>0.05);原虫蛋白浓度(P<0.05)、细菌蛋白浓度(P<0.05)和TCA-P(P<0.01)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瘤胃温度没有发现变化(P<0.05)血液指标中只有总蛋白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血糖、血脂、GOP、GTP、HB均无变化;离子成分中只有锌离子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而K、Mg、Cu、Ca都没有发现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选用6只体况良好、体重35 kg左右,年龄1.5岁左右的蒙古绵羊,研究体内驱除厌氧真菌对瘤胃微生物和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驱除真菌导致绵羊瘤胃细菌总数和纤维分解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毛口目原虫数量和原虫总数也明显增加(P<0.05),而内毛目原虫的数量没有变化.瘤胃内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力随厌氧真菌的消失而显著降低(P<0.05),但滤纸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活力并不受影响.驱除厌氧真菌后,瘤胃pH值和NH3-N浓度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乙酸、丁酸和TVFA的浓度均出现下降,其中,乙酸浓度降低极为显著(P<0.01),其余两者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丙酸浓度并没有受到驱除真菌的影响(P>0.05).对乙酸与丙酸摩尔比例的比较显示,驱除厌氧真菌显著降低了乙酸/丙酸的值(P<0.05),说明驱除厌氧真菌改变了瘤胃内的发酵模式,使之更趋向于乙酸减少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9.
对玉米蛋白粉(CGM)及豆粕(SBM)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及粗蛋白质(CP)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及瘤胃降解前后色氨酸(Trp)的质量分数变化进行比较评定。选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平均体质量28kg的育肥哈萨克公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技术对2种饲料的DM、OM及CP在育肥羊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瘤胃停留时间及降解前后的Trp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瘤胃固相食糜的平均外流速度为1.84%·h-1条件下,豆粕和玉米蛋白粉DM、OM及CP的有效降解率(ED)分别为72.86%、66.16%、55.27%和59.66%、59.19%、48.10%,瘤胃停留时间(RRT)分别为14.75h和21.93h。随着豆粕在瘤胃内培养时间的延长,色氨酸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玉米蛋白粉的色氨酸在降解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4%,平均体重显著上升6.84%、饲料转化率显著上升7.2%(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增加0.2%,体重呈二次曲线变化,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4.9%(P<0.05)。2)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值上升,即嫩度极显著下降55%(P<0.01);低蛋白质水平下随赖氨酸水平增加0.2%,宰后45 min的胸、腿肌pH显著下降4.1%、3.8%(P<0.05)。这表明生长速度与肌肉品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