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拔对恩施州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烤烟品种中烟103为材料,研究了湖北省恩施州不同海拔(600、800、1 000、1 300、1 700 m)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有着明显的影响。海拔800 m的烤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以及除棕色化反应产物类外的各组分含量均最高,其次为海拔1 000 m,而海拔1 300 m的烤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以及各组分含量均最低。海拔对不同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影响大小依次为:类西柏烷类>新植二烯>苯丙氨酸类>胡萝卜素类>棕色化反应产物类。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海拔800~1 000 m的烤烟有着较高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曲靖烟区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为材料,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基因型烤烟中部叶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总氮、烟碱、氯离子含量均在适宜的范围之内;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普遍偏高;钾离子含量普遍偏低.不同基因型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KRK26>云烟97>云烟87>K326>NC297;不同基因型之间中性致香物质的类群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云烟87的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云烟97的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KRK26的新植二烯含量最高;NC297的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新植二烯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品种;K326的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云烟97的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在湖南省桂阳烟区选择K326、云烟87、YZ206-9、湘烟3号4个烤烟品种,测定它们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显示:云烟87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最高(30.26%、28.11%、4.74%),K326的烟碱含量(3.00%)最高,湘烟3号的总氮最高(2.16%),YZ206-9的石油醚提取物最高(5.46%)。4个烤烟品种烟叶除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均超出优质烤烟标准范围,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的标准。氮碱比和糖碱比也在优质烟叶范围,但钾氯比低于优质烟叶的标准。品种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一致,但含量差异显著。云烟87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以及大部分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都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K326的类西柏烷类产物含量最高,显著高于云烟87和湘烟3号。湘烟3号与K326大部分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相近,差异不显著。YZ206-9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普遍低于其他品种。不同烤烟品种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所占比例不同,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装烟密度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烤烟中部叶为材料,研究密集烘烤装烟密度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新植二烯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随装烟密度的增加而提高,高密度处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新植二烯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分别较低密度处理高12.48%、18.46%、24.27%;高装烟密度处理能促进棕色化反应产物的积累,但会明显降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总含量;低装烟密度有利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充分转化形成;中密度装烟(T2)条件下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较其他处理高.  相似文献   

5.
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追肥比例与追肥次数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追肥比例和追肥次数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基追肥比例的减少,烤烟的蛋白质呈减少趋势,还原糖、总糖呈增加趋势;随追肥次数的增加,蛋白质、总氮、烟碱呈增加趋势,钾、氯、糖碱比、氮碱比呈减少趋势;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随基追肥比例减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追肥次数对其影响不明显;棕色化反应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1次追肥处理大于2次追肥处理,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2次追肥大于1次追肥,随基追肥比例减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随基追肥比例减小与追肥次数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从烟叶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方面分析,以基追肥比例80∶20和1次追肥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6.
同一烤烟在2个烟区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河南鲁山、四川会理烟叶产区中同一个基因型的红花大金元烤烟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基因型的红花大金元烤烟在2个产区中各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四川会理烟区烟叶中的叶绿素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相对河南鲁山烟区高,而河南鲁山烟区烟叶中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和部分美拉德产物的含量相对四川会理烟区烟叶高,并且2个产区间的各种中性致香物质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比例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连作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重庆烟田连作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烟叶中烟碱、蛋白质、总氮含量均明显增加,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烟叶中施木克值、两糖比和糖氮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氮碱比、钾氯比变化不明显。石柱、南川和奉节烤烟烟叶中中性致香物新植二烯、茄酮、β-大马酮含量较高,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降解产物最多。3县烤烟总中性致香物含量以南川为最高(728.90~858.72μg/g),其次为奉节(558.25~680.50μg/g)和石柱(520.73~637.13μg/g)。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致香成分随连作阶梯下降,类西柏烷类和棕色化产物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在不同茬次间均表现出头茬和重茬的差距小,漏茬和多茬变化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凉山烟区不同品种烤烟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凉山烟区不同烤烟品种的化学成分及香气含量特征。【方法】对凉山烟区6个烤烟品种的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烟叶中的烟碱含量普遍未达到2.50%,总糖含量均在30%以上,总糖/烟碱比值均超过17。各个品种烤烟的氯含量和钾/氯比值不稳定,变异系数均在27以上。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与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变异系数在30以下,其余香气物质含量变异系数均在30以上。云烟87、云烟85和QL-3号香气物质总量较高,示范品种KRK26的香气物质总含量最低。【结论】烟叶中的烟碱含量普遍偏低,总糖含量普遍偏高,总糖/烟碱比值偏大。各品种烟叶的氯含量和钾/氯比值不稳定,变异系数大。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与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相对稳定,棕色化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和其余香气物质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大。香气物质总量与烟碱、总糖、氯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还原糖、总氮、钾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重庆烟区烤烟氯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主产烟区40份烤烟样品为材料,采用相关性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氯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烤烟氯含量较适宜,平均为0.33%,但变异系数较大,为50.37%;烟叶氯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烟叶氯含量与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的相关性较强,其中,与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烟叶氯含量与美拉德反应产物关联度最强,与新植二烯关联度最弱。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气象条件对高香气烤烟品种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对照,对高香气烤烟品种豫烟11号在5个不同海拔地点的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分别对豫烟11号和云烟87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和品种对各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各不相同,高香气品种豫烟11号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每个地点均高于云烟87,地点间差异明显。豫烟11号具有类胡萝卜素降解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高的特点。2个品种叶绿素降解产物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相对一致,豫烟11号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受大田生长期的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影响较大,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受大田生长期的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影响较大,棕色化产物含量受相对湿度和云量影响较大,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受大田生长期的蒸发量影响较大。高香气烤烟品种豫烟11号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综合考虑大田生长期的相对湿度、降雨量、日照时数、蒸发量对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以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是决定烤烟质量的关键因子,探讨江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江西烤烟71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碱、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对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较大影响;总钾和总氯对烤烟香气量和浓度有较大影响。烤烟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关系密切,烟气的酸碱平衡决定了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而烤烟的燃烧性决定了烤烟的香气量和浓度。  相似文献   

12.
重庆烟区海拔高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重庆植烟区海拔高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重庆不同海拔烟区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海拔800~1 300m的最高,而烟碱、总氮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钾含量则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感官评吸结果显示,海拔800~1 300m的烟叶评吸质量最高。因此,重庆烟区的烟叶品质以海拔800~1 300m最优。  相似文献   

13.
湖北恩施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特点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湖北恩施烟区不同等级、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氯含量略低,其他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2)不同等级烤烟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糖碱比、氮碱比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产地烤烟氯含量、钾氯比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3)不同等级烤烟以C3F化学成分的综合指数最大,不同产地以鹤峰县、恩施市烤烟化学成分的综合指数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以云烟87为材料,在盐源烟区选取5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烤烟大田栽培,研究了四川凉山土壤类型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及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土壤钙、镁含量较丰富,明显缺氯;紫色土、红壤、黄壤、沉积土等明显缺钾和氮;水稻土和沉积土缺磷。不同土壤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有差异,水稻土和紫色土上烤后烟叶烟碱、总氮含量较高,糖含量较低,基本符合优质烟叶质量标准;红壤、紫色土和黄壤上烤后烟叶钾含量相对较高,接近优质烟叶钾含量;沉积土、水稻土和红壤上烤后烟叶氯含量较高,接近优质烟叶氯含量。不同土壤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黄壤和红壤上烤后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黄壤、红壤和水稻土上烤后烟叶类西柏烷类产物含量较高;水稻土、紫色土和红壤上烤后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及致香成分总量较高。不同土壤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由高到低对应的植烟土壤依次为:紫色土、红壤、黄壤、沉积土、水稻土。  相似文献   

15.
不同世代群体烤烟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轮回选择育种过程中不同世代群体烤烟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香气烤烟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1群体的糖类化合物(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和原始亲本相比分别降低了28.79%、12.53%和52.32%,而含氮类化合物(总植物碱、总氮和蛋白质)分别增加了26.37%、23.67%和23.11%,除挥发酸外,其余各化学成分指标在C1群体和原始亲本间均达到显著差异;C1群体的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和评吸总分均有明显的改善;除了杂气和余味外,其余各项感官质量指标在原始亲本和C1群体之间均达到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1群体香气量得分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显著高于原始亲本,说明轮回选择加强了烤烟香气量得分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对轮回选择育种过程中不同世代群体烤烟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香气烤烟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1群体的糖类化合物(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和原始亲本相比分别降低了28.79%、12.53%和52.32%,而含氮类化合物(总植物碱、总氮和蛋白质)分别增加了26.37%、23.67%和23.11%,除挥发酸外,其余各化学成分指标在C1群体和原始亲本间均达到显著差异;C1群体的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和评吸总分均有明显的改善;除了杂气和余味外,其余各项感官质量指标在原始亲本和C1群体之间均达到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1群体香气量得分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显著高于原始亲本,说明轮回选择加强了烤烟香气量得分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