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调查及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猪瘟(HC)、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V)、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和猪乙型脑炎(JE)等几种病。2004年我们对重庆武隆县存在有明显繁殖障碍的13个猪场的237头母猪进行采血,分离血清共212份,对其全部进行了蓝耳病检测,并对其中的160份血清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对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现将详细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选择表现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某规模化猪场,对20头初产母猪、20头经产母猪、12头种公猪、20头新生仔猪进行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及猪乙型脑炎免疫效果试验及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该场存在的伪狂犬病和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混合感染,并且可能主要由于伪狂犬病和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因此要控制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必须注重综合防制,优化免疫程序, 把握引种关,加强生物安全等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关于母猪流产报道不少 ,一般认为由乙型脑炎、或细小病毒、布鲁氏菌病、繁殖障碍型猪瘟、伪狂犬病以及“蓝耳病”等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通常认为由猪肺疫、沙门氏菌、霉形体肺炎、萎缩性鼻炎以及链球菌性肺炎等引起。至于猪衣原体性流产和衣原体性肺炎报道甚少。 1 999年 1 0月份 ,福建省莆田市某猪场繁殖母猪突然发生流产、死产、早产。起初因治疗不力 ,终呈肺部病变而死亡。后经采样送检至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室诊断为猪衣原体病。1 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瘦肉型良种母猪 2 92头 ,公猪 5头 ,年可上市肉猪 6 0 0 0多头。母…  相似文献   

4.
母猪繁殖障碍是指母猪在妊娠前或妊娠期间,由于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母猪繁殖系统障碍疾病的总称。引起母猪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瘟、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弓形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1流行病学特点  相似文献   

5.
某猪场发生种猪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6头初产母猪产下木乃伊胎、1头种公猪患睾丸炎。经实验室检测结合饲养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疫苗免疫回顾性调查,确诊该次疫情病因为猪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规模化猪场的猪都不同程度的遭受着繁殖母猪的死胎、胎儿干尸化、木乃伊化、产仔不足、流产、早产、畸形胎儿、不孕等为主要特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侵害。该病损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因此,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这类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以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其中细菌性疾病主要有猪布氏杆菌病、猪衣原体病和猪钩端螺旋体病等;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非典型猪瘟等。1细菌性疾病1.1猪布氏杆菌病1.1.1流行特点是由布鲁…  相似文献   

7.
<正>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瘟、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弓形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  相似文献   

8.
1 猪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瘟、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弓形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因此,猪出现繁殖障碍,首先应进行鉴别诊断,然后再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大多属病毒性疾病,如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细小病毒病、隐性猪瘟、布鲁氏杆菌病等给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要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增强患病猪机体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缓解症状,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一、猪病流行情况繁殖障碍病2018年1~7月华北(京津冀晋)引起猪场繁殖障碍病的调查结果:其中蓝耳病占56%,伪狂犬病占13%,圆环病毒病占12%,猪瘟占10%,细小病毒病占7%,乙型脑炎占2%。呼吸道病占比情况:蓝耳病占30%,圆环病毒2占21%,圆环病毒3占4%,伪狂犬病占10%,链球菌病占11%,副猪嗜血杆菌占9%,气喘病占6%,萎缩性鼻炎占4%。  相似文献   

11.
猪的繁育障碍性疾病是指能够引起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以及仔猪成活率低的疾病。主要包括猪细小病毒病、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伪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繁殖猪  相似文献   

12.
1 发病情况 2004年3~5月,福州某猪场母猪存栏240多头,公猪9头,全场存栏2 000多头。该场是2003年下半年开办的。第一胎母猪生产正常。该场猪群有进行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等疫苗免疫。母猪在此期间发生3 头流产,产后死亡1头,共生产35窝,产仔数373 头,死亡152头,死亡率达到40.8%。母猪返情率明显升高。公猪出现2头睾丸肿大,出现间歇性采食量下降,性欲较差。  相似文献   

13.
正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瘟、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弓形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1从流行病学特点上进行鉴别1.1流行季节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明显的季节性,即蚊虫活动的夏季和秋季较为多发。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季节主要在7~10月的高温季节。猪伪狂犬病多发生于春、冬季节。其他几种疾病没有明显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1.2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呈多发趋势,多个省市均有报道,其中以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细小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居多,这几种病均能导致母猪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给规模化种猪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研究河北省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流行情况,在河北省选择了定州、安国、新乐、抚宁、冀州、大明、武安等18个县的28个猪场进行了繁殖障碍发病率及发病原因调查,对有繁殖障碍现象的猪场进行血清学检测,以期了解河北省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基本情况河南某种猪场基础母猪存栏2000头,除种猪销售外全部采用自繁自养。母猪进行常规疫苗免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等)但未免疫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肥猪也未免疫猪蓝耳病和猪圆  相似文献   

16.
正在生产中常见母猪繁殖障碍类疾病有细小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瘟、钩端螺旋体病、弓形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会给养殖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1流行特点1.1流行季节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是集中在蚊虫活动比较频繁的夏季和秋季;猪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10月份,而在每年的冬春季节是伪狂犬病高发期。细小病毒病、蓝耳病、猪瘟及其他几种疾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是全年都能发病。  相似文献   

17.
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出无活力的弱仔、畸形仔、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等为特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能够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因比较复杂,既包括病原因素,又包括非病原因素.危害最严重的主要是病毒感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B)和猪瘟病毒(CSFV),另外猪圆环病毒(PCV)感染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对于发生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猪场,只有弄清发病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 厦门某猪场存栏母猪近300头,公猪11头,全场猪存栏2000多头.2008年2月中旬开始发病,至3月下旬结束,在此发病期间共生产59窝,632头哺乳仔猪,这批仔猪至断奶时共死亡375头.死亡率达到59.3%,给猪场带来巨大的损失.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疫苗有免疫.经笔者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和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继发副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明市某大型猪场进行猪瘟、普通蓝耳病、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疫病在猪场的流行情况,为猪场这几种疫病的防控和净化奠定基础。本次调查分别检测45份后备母猪血清、92份生产母猪血清、13份生产公猪血清,共计150份血清,150份扁桃体样品。通过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猪瘟、普通蓝耳病、伪狂犬病gE和伪狂犬病gB。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结果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8%和5.3%。一个月后对病原学检测阳性猪采样复查,结果猪瘟阳性率4.6%,高致病性蓝耳病阳性率2.6%。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93.3%,普通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96%,伪狂犬病gB免疫抗体合格率100%,伪狂犬病gE感染抗体2%。生产母猪胎次越多,猪瘟和普通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20.
血清学检测,是猪场最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之一。本案例中,笔者对江苏某猪场送检的193份血清样进行了猪瘟抗体、猪伪狂犬g B/g E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毒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后备母猪猪瘟免疫欠佳,猪伪狂犬病免疫不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母猪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程度较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普遍感染且抗体偏高;公猪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偏高;商品猪猪瘟免疫效果不稳定;猪蓝耳病感染比较普遍,且部分猪群抗体水平偏高,猪圆环病毒病免疫欠佳。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该场后备母猪和商品猪的猪瘟、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需要做适当调整;同时考虑通过测序了解本场的猪蓝耳病流行毒株,以确定合适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