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正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在发展的道路上,机遇和挑战并存,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村、大库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于一体。全市3 000多万亩(1亩≈0.067 hm~2)耕地98%分布在丘陵山区。其中15°以上的坡耕地占47.1%,单块耕地面积在1亩以下的占80%以上,人均耕地面积仅1.12亩,每个农户耕地分散在3处以上的占60%,户均耕地规模不足5亩。"巴掌田、鸡窝地、坡陡  相似文献   

2.
艾星 《河北农机》2023,(22):34-36
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目前农业机械化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支持下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但是对于我国的乌蒙山区而言,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水平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大,乌蒙山区坡耕地比较多,农业机械化水平都不高。由于其特殊地理环境,极大限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乌蒙山区地形复杂,耕地条件相对较差,农业经营组织规模小等因素阻碍了该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乌蒙山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乌蒙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推动乌蒙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各地区耕地土壤环境不容乐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分析当前宽甸地区耕地土壤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耕地土壤环境的具体措施,为宽甸地区发展绿色农业、走农业生态化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疆水资源利用情况与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状况,通过建立DPSIR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决策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值,从而测算出新疆14个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水平,结果表明东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水资源承载力水平高于南疆地区,且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与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较为吻合,承载力水平高的地区应当优先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承载力差的地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开发,合理开发利用每一寸耕地后备资源。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科学规划水资源利用方式,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缓解当前土地压力,改善耕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川中丘陵区是四川省粮、棉、油的主产区,耕地中坡耕地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其成为水土流失的重灾区。文章探讨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规律,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于挖掘坡耕地水土资源潜力,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淡水资源短缺背景下,日照市作为滨海城市典型代表,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日照市气象、水资源等条件,针对农田水利发展、土地利用等情况,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日照地区实现农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思路。研究表明:日照市农业人口、耕地分布表现出地域性差异,旱地面积比例较大,蓄水工程相对缺乏,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合理有效地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水土保持工作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可全面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多功能开发,为滨海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旱区农业耕地总量约为5780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三北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耕地绝大多数为中低产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对于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尤其是粮食问题至关重要,农业增产的潜力也集中在干旱地区农耕  相似文献   

8.
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两个方面论述了西南中高原地区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粮食生产现状和生产潜力,并提出了提升该区域粮食生产潜力的途径:积极发展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注重粮食作物种群内在生产力的提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控制坡耕地农田径流的非目标性输出;重视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对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县地处吉林省的中南部半山区,大部分耕地为坡耕地。2005年开始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合山区、半山区推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但可以解决坡耕地水、肥、土壤的大量流失,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蓄水保墒能力,增加粮食产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东省2000-2007年耕地面积统计数据,利用耕地资源变化率指数和耕地资源区位指数,结合广东省行政单元和地理分区,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区域耕地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显示:2000-2007年广东省耕地总量逐年减少,全省以珠三角地区耕地面积减少最多,粤北耕地面积略有上升;全省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使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情况得到控制,被占耕地及时得到补偿,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开发;农业结构调整作为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其调整趋势在不断扩大,从耕地保护角度出发,农业结构调整尺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土地小而分散,农业机械化率和土地产出率低。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威宁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快速,但服务功能、技术管理、资金投入、保养维修、信息不畅通等难题困扰了威宁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大量调研,提出了丘陵山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推动丘陵山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丘陵山区农业全程机械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的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经济条件较为出色,土地具有典型的丘陵地貌特征,低山缓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08%,水域面积超11%以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南京市必然要发展“绿色+高效”的都市特色农业。在农业劳动力供给持续减量、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以机械化推动绿色化、高效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南京实地调研情况,分析南京市特色农业生产与初加工机械化现状,发现目前机械化发展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配套服务较差等问题,并从土地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产业融合化以及技术、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促进都市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目前江西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又将有力地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从而形成土地规模经营到发展农业机械化、到增加农民收入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原县地处辽东山地丘陵区,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特殊性。综述清原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包括农机装备水平不高、作业水平低、投入和扶持力度还有待继续加大、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全和推广体系和队伍建设落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旱地移植机械化发展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发展旱地移植机械化对实现蔬菜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旱地移植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分析制约我国蔬菜移植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速发展我国旱地移植机械化发展的建议,为蔬菜移植机械化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利用机械整理整治土地及整好土地以促进机械化的发展,解决丘陵山区大中型农业机械立地条件“最后一公里”难题,改善丘陵山区农机化生产作业条件,提高作业效率,重庆农机部门从2014年开展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工作,收效良好。介绍了重庆市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的过程,包括思路来源、试验探索、规范形成、推广应用及促进作用,为南方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化水平、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作业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及各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指出制度体系不完善、农业机械保有量总体较低、农业机械技术质量与科研水平落后、土地资源集约化水平偏低及农业劳动人员作业素质偏低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基于政策、农民、土地、机械相协调的新型发展模式,指出土地适度集约化将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先进农业机械的研发是关键,而政策的引导将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推手。详细分析了政策支持、农民职业化、土地适度集约、农业机械技术提高等各要素的具体要求,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宜机化土地整治的成功不仅打通了大中型机械进田的“最后一公里”,提高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而且对于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分析宜机化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为重庆市后续宜机化土地整治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土地规模化的实现,是农机作用发挥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前提。介绍开原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土地经营规模情况,分析阻碍土地规模化实现的因素,提出实现土地规模化与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劳动力、土地状况等和农机产品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改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对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保障制度;促进农机产业的自主创新;农机服务专业化,旨在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