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斑尾复鰕虎鱼的成熟与产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斑尾复鰕虎鱼卵巢发育分为Ⅵ期,在繁殖季节产两次卵,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期从2月开始,延续到5月,3月和4月为盛产期。在卵巢第一次成熟时进行人工繁殖,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及浙江沿海花鲈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本文研究了花鲈卵巢的发育,产卵类型,产卵期,繁殖水域及雌雄同体现象等。根据长江口及浙江沿海花鲈卵巢的周年组织学初片,将卵巢划分为VI期,还有重复发育的VI-IV期(或IV期)和V期,属分批非同步型产卵类型。在繁殖季节,短期内可以产两次卵,产卵期为11月至翌年1月,盛产期约为11月中至12月中的一个月内。性成熟成龄,雌鱼为IV龄,雄鱼为II龄,有雌雄同体现象。在邻近沿海和长江口盐度较高水域产卵,盐度  相似文献   

3.
池养鲻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永强 《水产学报》2004,28(4):353-359
通过卵巢切片的组织学分析揭示,幼鲻在土池养殖3个月后可见线状卵巢,大约5个月后卵原细胞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的双线期转变为早期初级卵母细胞。接着卵母细胞生发泡(核)和胞质体积增加,核质比从3.5:1减少至2:1。此后卵巢中卵母细胞停滞发育持续至养殖的第3年。在第3年卵巢切片看出卵母细胞进入脂肪泡时相,在第3年秋季进入卵黄发生时相。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卵母细胞仅能发育到卵黄发生后期,即卵母细胞胞质充满卵黄颗粒,生发泡居中而不移位。这些结果对于用人工养殖鲻为亲鱼开展人工繁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讨论了卵子发生6个时相的生物学特点及其重要的细胞器在卵黄发生中可能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鲂成熟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组织学观察,论述了鲂卵巢发育各时相卵母细胞的演化规律及周年变化特点。鲂卵巢发育属分批同步型,在天然水域中属一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247尾大眼鳜鱼周年性腺材料,对卵巢发育中各个时期卵母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卵巢发育周期以及产卵类型等进行了组织学研究。指出大眼鳜鱼卵巢中各卵母细胞发育为非同步性,在一个生殖周期中至少有两次成熟期,属于分期分批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6.
长吻鮠性周期变化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时期性成熟的野生长吻鮠性腺的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长吻鮠性腺发育呈全年周期性变化,卵巢发育可明显区分Ⅱ~Ⅵ期,以Ⅲ期卵巢越冬,月卵巢系数在0.72%~4.65%变动,繁殖季节为5~7月,属一次产卵类型;长吻鮠精巢呈高度分支指状,性腺指数较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精巢中周年存在精子,具有一个不含精子的尾区。  相似文献   

7.
海鳗性腺形态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克俭 《水产学报》1999,23(1):13-20
本文对海鳗性腺的形态与组织结构及发育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海鳗卵巢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卵巢叶片构成,精巢则由许多精巢叶片构成。整条卵巢或精巢的外部无被膜包裹。组织学表明,卵巢在5月下旬后陆续发育成熟,精巢在4月正旬陆续发育成熟。5月下旬进入繁殖期,6月-7月为繁殖盛期。随后产过卵的个体进入恢复期并重新发育。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海鳗的精子头部呈镰刀形,有一定较短的尾部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阶段(9-12月初),经三个月饥饿后,卵巢指数从平均3.23增加到8.19,卵巢总脂含量略有增加,绝对脂肪含量每只蟹从开始的191mg增加到513mg。但饥饿后的卵巢与正常的成熟卵巢指数及脂肪含量相比,显著降低,这说明饥饿较大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发育和成熟;肝胰腺指数从5.85~7.48降为0.75~4.13,其绝对含量也显著降低,每只蟹平均降低1270mg,大大高于卵巢在饥饿时增加积累的脂肪,说明肝胰腺的脂肪除了转运到发育的卵巢中去以外,大部分脂肪应作为能量被消耗。饥饿期间卵巢对来源于肝胰腺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C20:5和C20:4优先选择利用,暗示这些脂肪酸是卵巢发育必需的脂肪酸,但对来源于肝胰腺的C18:3利用最低,显示C18:3不是卵巢发育的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9.
邱盛尧 《水产学报》2000,24(1):28-31
根据1994 ̄1998年采集的851个样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北部近海栉江珧卵巢成熟度依据外部形态观察、切片镜检、卵子结构分析、卵径测量和成熟系数计算等分为Ⅰ ̄Ⅵ期。生殖腺周年内成熟一次,并存在形成、增殖、成熟和休止4个阶段。产卵期6 ̄8月,盛期在7月上旬 ̄8月中旬,性成熟年龄1龄,性比53.50:46.50,个体繁殖力173.10 ̄5381.59万粒,单位卵巢重繁殖力284.41万粒/g。  相似文献   

10.
东海鳓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海儿 《水产学报》2001,25(4):T001-T002
于光镜于对东海鳓卵巢切片作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5月-7月为东海鳓的繁殖期,其卵巢在Ⅳ期、Ⅴ期、Ⅵ-Ⅳ‘期和Ⅴ‘期,8月-9月鳓卵巢处在产后休整阶段;10月-翌年2月为越冬Ⅱ期卵巢;3月-4月卵巢处在产前发育阶段,在小生长期,卵核的体积较核质的体积增大快,核质比大,大小长期,随着卵黄物质的积累,卵母细胞体积快速增加, 比下降。在鳓卵母细胞发育中,曾见有两层卵膜结构,但接近成熟的卵母仅有一层卵膜。东海鳓的产卵方式为短期分批产卵类型。在一个生殖周期内,一般产卵2次。  相似文献   

11.
大银鱼卵巢的成熟期和产卵类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帼英 《水产学报》1985,9(4):363-368
本文对崇明长江口及金山沿海大银鱼的卵巢进行了周年的组织学观察,将大银鱼的卵巢发育划分为六期,还有重复发育的Ⅵ-Ⅲ′期(或Ⅲ′期)、Ⅳ′期和Ⅴ′期。在生殖时期,至少产二次卵,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时间从12月底开始,一直延续到翌年4月。产完卵后鱼体消瘦,不久死亡,寿命仅一年。  相似文献   

12.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家禽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母鸡的卵泡生成的数量很多,但只有在左卵巢中才能一个一个地发育为成熟的鸡蛋,而右卵巢早已退化,这是母鸡每次只能产一个蛋的原因。于是,他们在实验中通过手术给母鸡移植了一个右卵巢,这样,卵泡可以在左右两个卵巢中同时成熟,因此每次就可以同时产蛋两个。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母鸡右卵巢退化的原因,他们希望通过培育而不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来使退化的右卵巢恢复功能,从而培育出一种新的双卵巢鸡,来大大提高母鸡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13.
<正> 鲤鱼的性腺发育和产卵条件对外界要求不严格。它是分批产卵的鱼类,一年内卵巢可以成熟数次。其卵母细胞存在着各种过渡类型,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在当年内分批成熟产出。产卵延续时间可达3~5个月。同一组鲤亲鱼在一年的春、复、秋三个季节,可以人为地进行三次繁殖,这样不但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FAMeT)在脊尾白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连续3次繁殖过程中卵巢不同发育时期(Ⅰ-Ⅴ期)大颚器、卵巢和肝胰腺中FAMeT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FAMeT基因在鳃、心脏、肌肉、肝胰腺、卵巢、大颚器等组织中均有稳定的表达,其中,在鳃和大颚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卵巢发育周期内,FAMeT基因在大颚器、卵巢、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Ⅰ-Ⅳ期逐渐下降,到Ⅴ期时表达量上调;在每个卵巢发育时期,FAMeT基因在大颚器中表达量最高,约为卵巢中表达量的20–30倍。研究结果表明,大颚器是合成FAMeT的主要组织,脊尾白虾繁殖过程中FAMeT基因主要在卵巢发育前期表达,可以合成大量甲基法尼酯(Methylfarnesoate,MF),促进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相色谱和棒状薄层色谱扫描仪对蓝蟹(Callinectes sapidus M.J.Rathbun 1896)抱卵期间卵巢第2次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脂肪酸和脂类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蓝蟹抱卵期间卵巢第二次发育过程中,C16:0、C16:1n7、C22:6n3占总脂肪酸的比例随着卵巢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和卵巢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C18:0和C20:4n6(ARA)的比例随着卵巢指数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和卵巢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C18:1n7、C18:1n9和C20:5n3的比例随着卵巢指数的增加略有减少,和卵巢指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甘油三酯(TG)的比例随着卵巢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和卵巢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游离脂肪酸(FFA)的比例随着卵巢指数的增加而下降,和卵巢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胆固醇(CHO)的含量随着卵巢指数的增加而下降,和卵巢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磷脂(PL)的含量随着卵巢指数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和卵巢指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以上数据可为蓝蟹亲蟹培育的饲料配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细鳞鲴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细鳞鲴卵巢周年变化和卵母细胞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细鳞鲴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母细胞发育分5个时相,从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开始表现出种的特异性。3月卵巢处于产前发育阶段,4-7月为繁殖期,5-6月为繁殖盛期,8月卵巢基本修整完毕,9-10月为Ⅱ′期发育,11月至翌年2月以Ⅲ期卵巢越冬。细鳞鲴的产卵方式为短期分批同步产卵类型,在一个生殖周期内一般产卵2~3次。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卵巢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瓦氏黄颡鱼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母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从10月至次年的2月份,卵巢处于第Ⅱ期;3—4月份卵巢处于第Ⅲ期;4—5月初卵巢处于第Ⅳ卵期;5—7月卵巢处于第Ⅴ期;8—9月卵巢处于第Ⅵ期。在第2时相的卵母细胞中出现卵黄核和滤泡细胞;第3时相的卵母细胞出现液泡,数目和层数随着卵巢的发育逐渐增加;第4时相的卵母细胞充满卵黄颗粒,并出现了受精孔和精孔细胞。瓦氏黄颡鱼是一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阶段(9-12月初),经三个月饥饿后,卵巢指数从平均3.23增加到8.19,卵巢总脂含量略有增加,绝对脂肪含量每只蟹从开始的191 mg增加到513 mg.但饥饿后的卵巢与正常的成熟卵巢指数及脂肪含量相比,显著降低,这说明饥饿较大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发育和成熟;肝胰腺指数从5.85~7.48降为0.75~4.13,其绝对含量也显著降低,每只蟹平均降低1 270 mg,大大高于卵巢在饥饿时增加积累的脂肪,说明肝胰腺的脂肪除了转运到发育的卵巢中去以外,大部分脂肪应作为能量被消耗.饥饿期间卵巢对来源于肝胰腺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C20:5 和 C20: 4 优先选择利用,暗示这些脂肪酸是卵巢发育必需的脂肪酸,但对来源于肝胰腺的C18:3利用最低,显示C18:3不是卵巢发育的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FAMeT)在脊尾白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连续3次繁殖过程中卵巢不同发育时期(Ⅰ-Ⅴ期)大颚器、卵巢和肝胰腺中FAMeT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FAMeT基因在鳃、心脏、肌肉、肝胰腺、卵巢、大颚器等组织中均有稳定的表达,其中,在鳃和大颚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卵巢发育周期内,FAMeT基因在大颚器、卵巢、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Ⅰ-Ⅳ期逐渐下降,到Ⅴ期时表达量上调;在每个卵巢发育时期,FAMeT基因在大颚器中表达量最高,约为卵巢中表达量的20-30倍.研究结果表明,大颚器是合成FAMeT的主要组织,脊尾白虾繁殖过程中FAMeT基因主要在卵巢发育前期表达,可以合成大量甲基法尼酯(Methylfarnesoate,MF),促进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超微结构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中华绒螯蟹第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可分为初期和后期;(2)卵黄发生初期(雌蟹第一次排卵后的16 d内),卵黄生成以卵母细胞内源性合成为主,此时卵母细胞胞质中存在大量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这些细胞器参与胞内卵黄物质的合成。内源性合成后期,卵母细胞膜形态多样,呈现触手状、波浪状和断裂状,为外源合成期做准备。此期卵泡细胞还未向卵母细胞靠近,两类细胞间存在着由淋巴细胞吐出的絮状物;(3)卵黄发生后期,首先为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的结合阶段(排卵后16~21 d),此后,卵泡细胞胞质中含有大量内质网囊泡、卵黄颗粒和脂滴,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膜变为链珠状便于物质交换,卵母细胞的卵黄合成能力减少,转由卵泡细胞进行外源性物质吸收和卵黄物质合成(21~36 d);(4)卵黄发生结束后,双层卵膜形成,卵黄体和脂肪滴均匀分布在卵母细胞胞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