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不同海拔、不同种植方式、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种植区域为海拔2 200 m,每667 m2产鲜草可达3 200 kg;最佳种植方式为净作,每667 m2产鲜草3 528.42 kg;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布拖县光叶紫花苕丰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不同海拔、不同种植方式、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种植区域为海拔2200m,每667m~2产鲜草可达3200 kg;最佳种植方式为净作,每667m~2产鲜草3528.42 kg;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牧草是多数畜禽的主要“粮食”,并能绿化、美化环境。在农耕地种草还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开发饲料资源是发展现代高效养殖业的有效方法之一。充分发挥种草的优势提高其综合效益,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种植方式多样化发挥不同牧草各自的优势,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法种植牧草。1.1牧草与农作物、经济作物轮作如玉米、马铃薯与光叶紫花苕轮作,当玉米、马铃薯收获后,种植光叶紫花苕可充分利用高寒、二半山区只种植一季农作物的空闲;烟叶与光叶紫花苕轮作,烟叶在9月份收获后,正是光叶紫花苕最佳播种时期。以上种植方法既解决了当地草食畜禽冬春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稻-多花黑麦草""、稻-光叶紫花苕"及"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稻-冬闲田-稻-紫云英-稻"3年轮作和"稻-燕麦"2年轮作的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分析了牧草在冬闲田种植及其对水稻、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模式下,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燕麦在冬闲田长势表现良好,均能获得较好的草产量,紫云英产量较低;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混播产量高于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单播产量。草田轮作对水稻增产具有积极作用,与对照(冬闲)相比",稻-多花黑麦草""、稻-光叶紫花苕"模式的水稻产量3年分别增收35.4%、25.4%、10.8%和25.4%、15.2%、3.1%";稻-燕麦"和"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稻-冬闲田-稻-紫云英-稻"模式的水稻产量增收10.7%和3.1%;种植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的稻田土壤的pH值和有效磷含量所提升,但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铜、锌含量略有降低,且铜、锌含量呈递减态势。  相似文献   

5.
在凉山州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主要种植区,设置早播、中播和晚播3个播期,轮作、混播和单播3种植模式以及不刈割和刈割1~5次等农业措施,研究其对光叶紫花苕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斑枯病(Fusarium equiseti)和叶斑病(Septoria medicaginis)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病害的发生与不同的农业措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适宜的延迟播期、增加刈割强度、混播可降低光叶紫花苕病害的发生,中播的光叶紫花苕白粉病、斑枯病和叶斑病的发病率较早播的分别降低了15.4%、43.5%和50.5%。光叶紫花苕刈割3次以上,各病害发病率降低至10%以下,甚至不发病。与单播光叶紫花苕相比,光叶紫花苕与黑麦草混播的白粉病、斑枯病和叶斑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8.2%、41.9%和25.6%;与单播光叶紫花苕相比,轮作使光叶紫花苕斑枯病和叶斑病发病率分别降低23.8%~30.6%和6.8%~19.7%,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7.2~20.3和6.2~9.3,但对白粉病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光叶紫花苕是豆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其蛋白质含量高,牲畜适口性好,根瘤有固氮作用,能肥地养地,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1996年以来,我县结合凉山州委、州政府制定的草畜"双百万"工程,制定了会东县草畜"双十万"工程(种植优质豆科牧草光叶紫花苕6667公顷(10万亩),配套饲养改良绵羊10万只),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利用冬闲地和采用粮草、林草、果草等间、套、轮作措施,大面积种植光叶紫花苕和其它人工牧草,种草养畜,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苕子的种类很多,有光叶紫花苕,毛叶紫花苕子和紫花苕.俗名叫兰花草、苕草、野豌豆等,属豆科作物.光叶紫花苕是深受群众欢迎的绿肥作物,又是很好的饲料作物和重要的蜜源植物.仅曲靖地区,近年来光叶紫花苕的种植面积约有七十万亩左右,为  相似文献   

8.
笔者最近在凉山州甘洛、昭觉、冕宁等县调查了解到,当地农户非常愿意在种植光叶紫花苕的地里种植烤烟,农民们称它为“肥地草”,科技人员称之为“氮肥加工厂”。通过种植光叶紫花苕,烟农们得到了实惠。下面将种植光叶紫花苕的好处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种禾本科牧草(一年生黑麦草和燕麦)分别与2种豆科牧草(光叶紫花苕和箭筈豌豆)混播组合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鲜草产量为一年生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组合的总鲜草产量最高,达281 685.50kg/hm2;分蘖数或分枝数及死亡率、茎叶比和干鲜比,一年生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组合均优于其他3个组合;4种牧草组合的最优混播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综合分析,一年生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组合适宜作为黔南地区刈割型牧草地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10.
宁蒗县稻田免耕播种光叶紫花苕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蒗县地处滇西北冷凉山区,水稻种植区域多在海拔2100m以上,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通过稻茬免耕种植光叶紫花苕实施粮草轮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系统介绍了宁蒗县稻田免耕播种苕子的技术经验,供相似地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高寒牧区采用免耕种植方式,对4个一年生牧草和6个多年生牧草组成的11个组合,在接近生产实际的条件下进行组合筛选试验,并以产草量、每667m2粗蛋白质生产量和投入、产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草种按每667 m2用种量组合为燕麦10 kg+多花黑麦草0.5 kg+箭筈豌豆3 kg、燕麦7.5 kg+多花黑麦草1 kg+光叶紫花苕3 kg为适合川西北高寒牧区免耕种植的一年生牧草较优组合;"川草2号"老芒麦2 kg+虉草0.2kg为适合川西北高寒牧区免耕种植的多年生牧草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12.
在高寒牧区采用免耕种植方式,对4个一年生牧草和6个多年生牧草组成的11个组合,在接近生产实际的条件下进行组合筛选试验,并以产草量、每667m2粗蛋白质生产量和投入、产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草种按每667m2用种量组合为:燕麦10kg+多花黑麦草0.5kg+箭筈豌豆3kg、燕麦7.5kg+多花黑麦草1kg+光叶紫花苕3kg为适合川西北高寒牧区免耕种植的一年生牧草较优组合;“川草2号”老芒麦2kg+虉草0.2kg为适合川西北高寒牧区免耕种植的多年生牧草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南亚热带盈江地区冬闲田利用率,本试验重点探讨磷、钾和石灰不同施量组合以及两种耕作措施对云南本土优良冬季牧草云光早光叶紫花苕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对供试牧草有明显的线性增产效果(P〈0.05),特别是在施定量钾和石灰基础上,增施磷肥可以提高光叶紫花苕的干物质产量达9.35%。22.85%;种植光叶紫花苕时,全耕措施获得干物质产量和叶量百分率比免耕的分别提高28.22%(P〈0.01)和高14.2个百分点(P〈0.01)。在盈江及其类似区域的冬闲田种植光叶紫花苕时,必须采用全耕措施和施用钙镁磷肥600kg/hm^2和硫酸钾200kg/hm^2,以保证光叶紫花苕高产和维持土壤肥力,进而稳定下一季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1979年以来,四川省昭觉县坚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推广粮草轮作,加速绵羊改良工作,促进了全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近两年来,通过不断总结、完善,粮草轮作取得新进展,走出一条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新路子。 1.粮草轮作已在全县推广。1988年推广面积已达到18.3万亩,占全县常耕地面积52.3%,年可产鲜草达2.5亿多公斤,猪牛、羊、马年平均占有鲜草450多公斤。全县62个乡都已推广粮草轮作,并将其作为一种基本的耕作制度固定下来,做到了群众自觉自愿地种植饲草。经过近十年大力推广粮草轮作,初步扭转了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恶性循环的局面,为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豆科牧草光叶紫花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凉山州二半山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光叶紫花苕与其  相似文献   

15.
光叶紫花苕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肥田、肥土、营养好,产量高等优点,是农户种植的好牧草,为改变仁寿县冬季牧草品种较单一状况和配合市局“人工种草百万亩工程”,饲料站于1991年9月上旬至1993年5月上旬,在仁寿县陵阳区东方红乡红兵村进行了一次“光叶紫花苕试种”试验,主要探导了光叶紫花苕在仁寿县的适应性。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对象选择分组 本次试验对象为试种豆科牧草——光叶紫花苕,分  相似文献   

16.
<正> 光叶紫花苕是近年来凉山州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牧草品种,利用其冬春生长,耐寒耐旱,营养丰富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牲畜冬春缺草矛盾,发展了畜牧业生产。种植光叶紫花苕能提高草食畜出栏率,节约饲料粮用量,还  相似文献   

17.
光叶紫花苕是近年来凉山州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牧草品种,利用其冬春生长,耐寒耐旱,营养丰富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牲畜冬春缺草矛盾,发展了畜牧业生产.种植光叶紫花苕能提高草食畜出栏率,节约饲料粮用量,还能培肥地力,改善农业生态结构,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麻江县从2006年开始在蓝莓林下种植白三叶、苜蓿、鸭茅、光叶紫花苕等优质牧草,在蓝莓道路两旁及蓝莓地周边种植皇竹草,通过种植优质牧草既解决了蓝莓部分虫害和有机肥问题,又解决了蓝莓基地养殖草食家畜草料不足的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种植蓝莓3 866.67 hm2,蓝莓种植数为100~110株/667 m2,挂果平均株高1 m以上;牧草刈割后用来养牛,牛粪经过生物发酵后用作蓝莓、牧草追肥,形成生物牛粪肥-蓝莓(牧草)技术集成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光叶紫花苕系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0℃时易受冻,耐旱、喜沙土、土壤pH6.0~6.5.为了扩大光叶紫花苕(以下简称苕子)种植面积,加快推广步伐,适应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获得更好、更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根据越西县生产实际,特提出苕子旱地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云南德宏盈江、昆明小哨、宜良县狗街和曲靖郎目山4个试验点开展的青贮混播试验及冬春牧草混播试验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地区,加入藤本豆科牧草可显著提高青贮饲草的营养价值,青贮混播以青贮玉米+拌牛豆为最佳组合,冬春牧草以混播组合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为最佳;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混播青贮以饲用玉米+扁豆为最佳组合,冬春牧草以混播组合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为最佳;在温带地区,混播青贮以饲用玉米+光叶紫花苕为最佳组合,冬春种植混播牧草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可提供部分青绿饲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