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协优901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901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耐旱性强、氮肥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3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为皖稻107号,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籼粳交恢复系T914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广亲和籼粳交恢复系 T986 与 T28(密阳 46 系选)杂交选育而成的籼粳交恢复系 T914,具有恢复度高、杂种优势强、抗病性好、米质优、花粉量足等特点,是一个对籼型不育系恢复较广的优良恢复系。用其与协青早 A 配组育成的协优 914 于 1997 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杂交中籼协优901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协优901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0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协优9019双亲的特征特性,从准确安排父母本播差期、适时播种、培育父本多蘖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巧用激素、适时赶粉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稻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T207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杂交 ,将广亲和基因和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重组 ,选育出偏籼型广亲和强恢复系 T2 0 70。经与籼型三系不育系配组鉴定 ,其组合表现为杂种优势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丰产性好。配制的 优 2 0 70组合已于 1 999年 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507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优 50 7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协青早 A与中籼恢复系 R50 7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 ,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南方稻区作一季中籼稻种植。 1 999年 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6.
协优75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强优恢复系7M05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1007)。  相似文献   

7.
协优96是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恢复系R96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籼粳亚种间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春优658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春优65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CH58配组育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具有营养生长旺盛、杂种优势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较优、抗病性好等特点,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籼粳杂交、广亲和特性鉴定以及育性恢复能力测定等手段,选育出CH58、CH59、C18和C84四个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H58、CH59、C18和C84的程氏指数分别为11、13、13和15,其中CH58、CH59和C18的籼粳属性为偏籼,C84为偏粳。广亲和特性鉴定和育性恢复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四个恢复系具有良好的广亲和性,且都能恢复滇型、BT型、矮败型等粳稻不育系以及野败型、印水型等籼稻不育系的育性,恢复谱广。花时特性研究表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开花高峰要明显早于粳稻不育系春江16A。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在单株产量、每穗粒数、二次枝梗数、株高、一次枝梗数和剑叶宽等性状上表现出明显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利用CH58等四个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与粳稻不育系配组,已选育出春优58、春优658、春优59、春优618等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已通过国家、浙江省等品种审定。CH58等四个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在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春优5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优59是用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CH59配组育成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形大、耐寒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