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籼粳稻杂交能产生巨大的杂种优势。对籼粳稻杂交F1代主要形态和解剖性状的杂种优势及正反交差异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呈正向优势 ,有的性状呈负向优势 ;不同性状间正反交差异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在育种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品种各个性状间F1代杂种优势的表现进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籼粳交后代亚种分类性状与经济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水稻籼粳交F1、F2 代及籼粳杂交育成品种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 ,分析籼粳交F1、F2 代及籼粳杂交育成品种亚种分类性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籼粳交F1、F2 代及籼粳杂交育成品种亚种分类性状与主要经济性状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依据这些相关关系可以利用程氏指数亚种分类性状进行籼粳杂交亲本和杂交后代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籼粳稻杂交F1代的主要生理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正反交差异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呈正向优势 ,有的性状呈负向优势 ;不同性状间正反交差异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在育种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品种各个性状间F1代杂种优势表现进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育期类型大豆主要性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1992~1998 年7 年的记载资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类型大豆品种各性状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类型大豆品种各主要性状间相关性差异明显,同一性状不同生育期类型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大豆各主要性状与气候因子相关密切;积温、降雨量、日照时数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降水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水稻形态解剖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35个水稻品种穗颈节间、叶片、叶鞘、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5个部位的形态解剖性状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品种的绝大多数形态解剖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不同部位维管柬性状的差异较大,叶片、叶鞘的导管面积大于韧皮部面积,穗颈节间、一次枝梗、二次枝梗的韧皮部面积大于导管面积;(3)穗颈节间、一次枝梗、叶片、二次枝梗、叶鞘5个部位的5组一级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组两两间均有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组形态解剖性状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6.
以40个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银杏期期叶片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在叶片的形态性状、解剖结构性状以及生理生化性状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而且银杏叶片的形态性状、生化性状在不同家系间的变异有随苗期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这些变异为叶用银杏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晓辉  杨明  邓日烈  文素珍  罗冬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31-12832,12835
[目的]对甜高粱常规种和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抗逆性生理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采用田间农艺性状测定和室内生理性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不同类型甜高粱品种穗部性状与SOD活性、VC含量关系显著,叶、茎各性状与SOD活性、VC含量有一定的关系,而各器官的鲜重与SOD活性、VC含量关系不显著,各性状与黄酮含量有关系,但紧密程度各异。各品种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生理性状含量也不同。[结论]总体上,VC含量、SOD活性、黄酮含量均在甜高粱的抽穗期至成熟期间增强,其中黄酮含量叶肉、叶脉为灌浆期较高,SOD活性叶肉、叶脉均在抽穗期以后增强,但各品种表现不一;VC含量叶肉抽穗期增加,叶脉开花期以后增强,但各品种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性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间及亚种间组合的单株产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都还有很大的改良潜力。选育强优势的品种间组合仍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了选育品种间及亚种间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性状选择关键,并对亲本选配进行了讨论。杂交水稻超高产组合的选育,利用亚种间优势目前以主攻籼爪交为宜。待籼粳杂种的籽粒充实较差这一难题解决之后,再主攻籼粳交选育优势更强的超高产组合。本文还提出通过株型育种、生理育种提高籼粳杂种植株体内“源”和“流”的水平,是解决亚种间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吉林省近年生产上主要推广应用的若干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群体整齐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出穗日数和茎高等主要形态性状的群体整齐度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各品种在各性状整齐度的表现上,差异并不完全一致,整齐度发的性状相对较多的品种有通35,吉粳63号和秋光。各性状整齐度与品种的熟期和类型无关,各性状整齐度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最整齐的性状是出穗日数(cv=1.82),然后依次为式高(cv=8.32)穗长(cv=1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我所搜集、保存的本省135份花生种源为试验材料,其中龙生型、普通型、珍珠豆型各45个品种。成热收获时调查产量及其主要性状,共计十二项,并经统计分析以探讨不同类型花生品种之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化生性状差异颇大,同一性状在不同类型间的变异系数互有差异,变异范围大、利用价值较高;2、不同类型花生性状间的相关性不同,与单株荚果产量关系最密切的性状有别,影响程度各异。在花生育种中,要选择高产型品种,不同类型应采用不同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皖北地区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好的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皖北地区65个小麦栽培品种(系),对这些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性状包括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和千粒重以及面团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比较各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以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小麦加工品质性状方面,各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与面团品质性状的4个指标(除了峰值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地正相关,而千粒重与面团品质性状的4个指标呈负相关(除了峰值高度)。[结论]在小麦育种早代,可以通过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改良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级别黄萎病对棉花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观测了不同级别黄萎病对冀棉11号主要产量性状和种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发病级别与棉花单株结铃数、籽棉和皮棉产量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对铃重和衣分无明显影响。黄萎病对棉种健籽率和发芽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随发病级别的增高,健籽率和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级别低的1级、2级和未发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与发病级别高的3级和4级之间差异显著。线性分析表明,棉花主要产量性状和种子品质与黄萎病发病级别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结合本研究对新品种的抗性评价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小麦茎叶性状与穗部性状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小麦品种(系)茎叶性状与穗部性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茎叶性状与穗部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穗节茎粗与穗粒数,穗长,穗粒重、剑叶面积呈正相关;剑叶面积与穗粒数、穗长、穗粒重呈正相关;穗长、穗粒数、穗粒重之间呈正相关,穗节茎粗和剑叶面积与株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芝麻选育和生产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对芝麻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方法]以2008和2009年参加全国芝麻品种区域试验的17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芝麻品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在芝麻各农艺性状中,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6),茎点枯发病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单株蒴数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达0.8309。[结论]该研究为芝麻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选用国内外17个苜蓿品种,连续3年(2006-2008年),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进行田间调查和实验室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性状进行分析以及品种评价。10个主要性状可以概括为5个因子,即生长因子、品质因子、茎叶因子、株型因子和产量因子。在育种过程中,应考虑这5个主因子及其相关性,进行合理选育。结果表明,17个国内外品种被分为5类,国内品种农艺性状突出,而国外品种则在品质性状上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北方春油菜品种农艺性状评估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为春油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为目的,分析了15份春油菜材料8个农艺性状间的关系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由变异系数分析得出,15份材料在8个农艺性状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其中,单株总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粒重变异系数在50%以上。千粒重的变异系数为8.47%。通过相关分析,15份材料在10对性状达到显著或者极显著相关,其中有2对性状成负相关。用主成分分析能够代表全部遗传信息85%以上的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应当选择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偏大。第一分枝有效部位、主花序有效长、第一分枝数适宜的材料。通过类平均聚类法将15份材料在遗传距离为4处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二大类在遗传距离为2处又可以划分为4个亚类型.  相似文献   

17.
大葱品种间主要品质性状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大葱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7个品质性状在不同材料间的差异性以及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这7个性状在不同材料间存在很大差异。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除与游离氨基酸外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外的4个性状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香辛油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表现出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