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茄酮是烟叶的主体香味成分之一,世界卷烟降焦减害的趋势使得烟草工业对以茄酮为核心的香料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提高烟草茄酮含量,对提高卷烟香气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栽培(水分、留叶数、植物生长调节剂、施肥种类和水平及其他措施)和调制措施(烟叶成熟度、烘烤条件和陈化时间)等因素对烟草茄酮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江西烤烟香味物质与评吸结果的相关性,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评吸结果的主要香味物质以及最适宜含量.结果表明,2,4-庚二烯醛、苯甲醇、茄酮、大马酮、紫罗兰酮和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均与评吸得分显著相关.分别将上述6种香味物质与评吸总分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求出当评吸总分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该6种香味物质的含量依次是:0.9858、0.5970、12.9940、39.9574、1.7500和5.8434μg·g-1.烟草评吸中最主要的香味物质是2,4-庚二烯醛、苯甲醇、茄酮、大马酮、紫罗兰酮和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  相似文献   

3.
运用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8个烟区124份烟叶样品茄酮含量与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关系,旨在为烤烟原料体系的构建和卷烟配方研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烟叶茄酮含量分布在42.58~70.88μg/g,平均值为53.09μg/g,变异系数为34.51%;以茄酮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高、中、低茄酮3个类群,不同茄酮类群间总糖、还原糖、石油醚提取物和淀粉含量差异显著,总氮和氯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中总糖、还原糖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表现为中茄酮类群高茄酮类群低茄酮类群,淀粉含量表现为高茄酮类群中茄酮类群低茄酮类群;感官质量指标中,透发性、香气质、甜度与茄酮含量关联度较高,余味与茄酮含量关联度最小;风格特征、香气特性、烟气特性总分及感官质量总分(y)与茄酮含量(x)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依次为y=-0.000 3x~2+0.440x-3.066、y=0.121x+17.771、y=0.024x+4.760及y=-0.020x~2+2.495x-17.903,口感特性总分与茄酮含量的回归方程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烟草烟碱、茄尼醇和烟用精油萃取、烟草化学成分分析、烟草品质改善和烟草风味改良等方面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在烟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烟草青枯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质量。综述了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方法及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和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烟草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E-GC/MS法,对产于四川的4种不同类型烟草(烤烟、白肋烟、香料烟、地方晒烟)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草均存在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游离态中性香气成分总量表现为烤烟白肋烟晒烟香料烟,其中烤烟的新植二烯含量占有较大比重,除去新植二烯外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以晒烟和香料烟最高,白肋烟次之,烤烟最低,香料烟中茄酮含量高,所占比重较大.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总量表现为烤烟晒烟白肋烟香料烟,除新植二烯外的糖苷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以及糖苷结合态与游离态中性香气成分的比例均以烤烟最高,其他3种晾晒烟差异较小.4种类型烟叶共有的香气成分多对烟叶香气贡献较大,但不同成分糖苷结合态和游离态的比例不同,新植二烯、糠醛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烤烟中的巨豆三烯酮主要以糖苷结合态存在,在晾晒烟中2种形态比例变异较大,茄酮在不同类型烟草中均以游离态为主,且在香料烟中游离态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在云南省开远市发现寄生于茄(Solanum melongene L.)的霜霉属菌一新变种,鉴定为烟草霜霉茄变种(Peronospora tabacina Adam. var. solsni Zeng var. nov.)。  相似文献   

8.
四川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的致香物质分析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08-2910
利用GC/MS对优质津巴布韦烟叶与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烟叶进行分析,共检出101种烟草重要香味成分;通过分析对比后发现,四川烟叶相对含量普遍偏少的重要致香物质有异戊醇、面包酮、2,3-丁二醇、巴豆酸、γ-丁内酯、5-甲基糠醛、2-乙酰基吡咯、α-松油醇、胡薄荷酮、5-羟甲基糠醛、香芹酮、乙酸苯乙酯、茄尼酮、β-二氢突厥烯酮、α-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二氢弥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A、B、C、D)、十四酸甲酯、十四酸、园柚酮、十六酸甲酯,十六酸等33种;并对这些香味成分进行感官评吸,找出对四川烟叶香气有很好作用的致香成分物质,为今后卷烟加料加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烟草青枯病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的烟草方面疾病,是一种典型的土壤传播性质的细菌性疾病。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针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方法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目前的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迷迭香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在卷烟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迷迭香的香气浓馥、优雅,且其特有的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化合物具有安神、增强记忆的独特功效,有着良好的卷烟应用前景。实验根据现有叶组配方的品质特征,结合现代调香技术,将迷迭香精油应用到卷烟产品中,其烟气致香成分的分析结果及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与原产品相比,卷烟烟气中吡喃酮、巨豆三烯酮、降茄二酮、茄酮等重要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提高了20%以上,此类物质在赋予卷烟特征的迷迭香气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卷烟的口感和余味。  相似文献   

11.
曾德芬  徐雪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16-17318,17321
[目的]研究烟叶化学成分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产地烤烟烟样的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总挥发碱和总挥发酸进行了检测,并对烤烟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对不同产地烤烟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与烤烟香气品质关系密切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糖组分。云南产区烟叶的糠醛、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具有独特的香气品质。[结论]研究可为卷烟配方及加香加料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K326和云烟87成熟过程中腺毛分泌物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烤烟在成熟过程中叶面腺毛分泌物动态形成规律,选取中国主栽品种K 326和云烟87,利用GCMS方法测量烟叶分泌物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腺毛分泌物主要成分是茄酮、生物碱和西柏三烯二醇,其中生物碱的生成量最大.2个品种腺毛分泌物各物质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相同,茄酮生成量表现为双峰曲线,生物碱生成量表现出先...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烤房烘烤对豫西烤烟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不同类型烤房烘烤条件下的豫西烤烟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目前大量使用的气流上升式烤房相比,气流下降式烤房和小密集式烤房烘烤对豫西烤烟不同部位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影响均较大.小密集式烤房明显促进豫西烤烟下部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促进了棕色化产物、类西柏烷类、苯丙氨酸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香气物质的形成;促进了中部叶片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形成;促进了烤烟上部叶片苯丙氨酸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产生.随烟叶部位上升,小密集式烤房对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效应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精制有机肥对烤烟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探讨了精制有机肥对豫西洛阳地区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制有机肥可以协调烟株中后期生长过程的生理代谢活动,降低烤烟中、上部叶片烟碱含量,显著地提高烤烟中部叶的钾含量;可以提高烤烟香气物质含量,尤其是巨豆三烯酮、苯甲醇、苯乙醇、茄酮、新植二烯的含量,有利于提高烤烟香气品质,彰显豫西地区烤烟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密集烘烤中不同温度和湿度调控对中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温度和湿度调控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黄期干球42℃、湿球38℃,定色期干球54℃、湿球39℃时的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趋于协调,质体色素类降解物含量较高;烟叶中的21种致香物以质体色素类降解物含量最高,尤其是新植二烯的含量最高,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β-大马酮的含量,苯丙氨酸类降解物中苯甲醇、类西柏烷类降解物茄酮均以处理A4的含量最高,棕色化反应产物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根际pH值下烤烟香气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采用GC/MS与GC分析手段对烤烟香气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得出45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成分是:新植二烯;烟碱;茄酮;苯乙醛;10-异丙基-3,7,13-三甲基-2,6,11,13-十四碳四烯-1-醇;西柏三烯醇类等。进一步定量研究表明,不同根际pH值下烤烟香气化学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pH6.5-7.5对烤烟香气质量最有利,超过8.0时则对一些重要香气成分的形成有不良的影响。另外,根际pH值可能影响烤烟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生物质炭在改良植烟土壤和提高烤烟品质研究中的可行性,以牡丹江市宁安县黑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了生物质炭对植烟土壤C/N、土壤微生物、烟株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1 800 kg/hm2生物质炭后,可以提高植烟土壤C/N 31.79%,其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是对照的3.8倍.施加生物质碳烤烟生长优势比较明显,株高、有效叶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烤后烟中总糖和烟碱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土壤中施加1 200 kg/hm2生物质炭使烤后烟中钾含量提高11%,施加2 400 kg/hm2生物质炭使烤后烟中总糖含量提高5.40%.施加1 800kg/hm2生物质炭烤后烟茄酮的含量为对照的1.97倍.综合研究表明:植烟土壤中施加1 200~1 800 kg/hm2生物质炭后,可达到改善土壤微环境,促进烟株大田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烤后烟产质量的三重功效.  相似文献   

18.
陈化对不同产地烤烟品质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烤烟陈化期间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变化特点。[方法]从贵州黔南、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等地选择有代表性中部烟样,复烤后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陈化,12个月后检定各项指标。[结果]陈化对K326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云烟85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因产地不同差异明显;陈化过程中,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降低;陈化后,多数样品中性香气总量增加,碱性香气总量有的增加、有的下降;陈化能提高烤烟主体香味成分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降低了多数烤烟的主体香味成分大马酮含量。[结论]黔南QN-1品种陈化特性较好,特别是烟叶主体香味成分和香气指数B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19.
贵州典型植烟区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与香型风格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MS方法对贵州典型植烟区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北、黔西、黔西南烟区的类胡萝卜素类香气成分总量低于黔南、黔东北烟区;黔西北、黔西烟区的茄酮、类西柏烷类成分总量、糠醛、棕色化产物类成分总量及其他香气成分总量均高于黔南、黔北、黔东南烟区;香气成分组总量与评吸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显示致香化合物量与感官评价的一致性;各类香气物质按地区聚类分析,黔西部地区的黔西北、黔西及黔西南(“清甜香”烟区)与黔东北、黔北及黔东南(“醇甜香”烟区)植区分别聚为两类,表明贵州植烟区烟叶香型风格与香味物质含量差异性相关,且地域分布呈现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