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泥石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措施的功效 ,常采用数值模拟和水工模型试验来确定。日本筑波大学林工学系宫本邦明等人应用模拟相似法则对泥石流进行了模拟研究 ,对流体的雷诺系数进行探讨 ,其结果用流体力学函数表示。使泥石流的规模发生数量级的变化后进行数值模拟结果遵从流体力学公式。此项研究成果对我国有关泥石流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乱用、滥用化学农药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迫使人们不仅要关心某种农药的防治效果,更应注重由于该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威胁。正确判断使用某种农药后是否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恶果,就不得不对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行为与归宿有个清楚的了解;准确预测农药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移动方式和运转途径以及消解与富集规律,又不得不查明可能影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通用性园艺作物发育期和采收期模拟模型的最优模拟路径,该研究获取了9 a 58茬分期播种试验观测数据,分别以黄瓜(‘津优 35’和‘津盛206’)、番茄(‘瑞粉 882’和‘普罗旺斯’)、芹菜 (‘尤文图斯’)、菠菜(‘大叶’)、香芹(‘四季’)、郁金香(‘粉色印象’、‘白日梦’、‘艾斯米’和‘夜皇后’)、茶叶(‘龙井’)为供试材料,依据作物生长发育与关键气象因子(辐射和温度)的关系,基于4类建模方法(温差法、积温法、生理发育时间法和辐热积法)构建了园艺作物发育期和采收期模拟模型,确定了模型关键参数,并以4种方式(平均值、最值均值、中值和逐步回归)集成模拟结果,最终确定模型最优模拟路径。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发育期和采收期模拟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4.85~17.01 d,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为10.65%~16.31%;不同作物发育期和采收期模拟模型的RMSE为0.50~17.08 d,NRMSE为4.33%~20.24%,郁金香发育期模拟模型最优,黄瓜采收期模拟模型最优;不同模拟方法发育期和采收期模拟模型的RMSE为0.08~24.37 d,NRMSE为0.18%~54.81%。2)通过比较不同模拟方法的模拟精度,得出逐时优于逐日时间尺度,集成方法优于单一方法模拟,正弦优于线性温度响应模式,叶温优于气温温度形式,温度响应模拟需要考虑下限和上限温度。3)最优模拟路径为先选择逐时尺度、考虑生物学下限和上限温度的正弦温度响应模式和叶温温度形式构建模型,再选择集成法优化发育期(中值集成)和采收期(逐步回归集成)模型。研究结果为指导园艺作物智慧生产管理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土地生产力的降低,即土地退化,促使人们在制定决策时,考虑多目标的情形.本文对系统的物理和生物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经营者可采用的几种经营方案进行了评价.此外,对半干旱区草地流域的系统动态也进行了模拟,以此来确定环境和决策之间复杂的关系.当然,经营者之所以能对一些决策方案在其未实施前进行评价,是因为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模拟模型能够基本上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的.由于自然资源系统既有环境又有经济成分,因此,最优经营决策就是协调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另外,对于草地来说,除了可供放牧、娱乐以及作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外,还有其它方面的用处,那么,管理这些流域实际上也就面临着多目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运移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补给源,同时也是水文循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土壤水运移规律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揭示水文循环的本质,更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值模拟的方法因其操作简单、受限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水运移规律的研究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壤水分运移模型逐渐由单一模型向耦合模型转化。基于此,通过对土壤水分运移模型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寻找出目前模型的不足,给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3种密度(0.70、0.80、0.85g/cm3)、4种掺土比例(1.0∶0.5、1.0∶1.0和1.0∶2.0)下灰渣的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掺土比例情况下,灰渣的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均随密度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减小关系符合幂函数递减关系;(2)掺土灰渣的初始入渗速率...  相似文献   

7.
有关河床上的砾石从上游流向下游,粒径变小的机制,尚未有人进行研究。2010年日本学者小菅尉多等人应用物理试验模型研究了河床沙砾的破碎与河流磨蚀现象,阐明产生泥沙过程。其结论是大砾石质量的削减率,伴随旋转的增加,逐次降低。不同岩种其曲线形态表现稳定。大砾石破碎磨蚀主要产生2 mm的沙砾和≥2 mm的砾石,其泥沙生产率的增加趋势不同。0.1 mm的泥沙生产率随着旋转次数的增加呈直线增加,其增加比率因岩种不同。抗压强度小的砾石削减率变高,反之则低。山区河道陡坡,相对水深较浅。砾石流动时破碎与磨蚀现象的作用强。特别是有棱角砾石伴随流动,在短距离内快速变成圆石。当砾石的粒径变小到某一程度时,其破碎作用减弱。0.1 mm的泥沙构成下游河床悬移质。  相似文献   

8.
9.
10.
县级农村能源建设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宜昌县为例,在系统分析该县农村能源、农村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农村能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县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系统的结构模型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经过DYNAMO语言反复的仿真试验,研究该能源生态工程建设系统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未来30年的发展趋势,观察系统状态的动态变化。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大力发展小水电、沼气和努力提高热效率,30年后,该县薪柴和秸秆的供能比例从54.73%下降到34.03%,土壤有机质从1.2 g/kg增加到2.0646 g/kg,森林覆盖率从32.3%提高到60.6%,实现了能源、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棉花生理生态模型、棉花形态结构模型以及棉花结构功能模型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提出将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过程紧密结合的棉花结构功能模型的研究应是今后棉花模拟研究的重点,指出了目前生理生态模型和结构模型结合遇到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未能实现冠层微环境的精确模拟;物质分配和植株结构的结合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地上部分和根系耦合模拟还未实现。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内容进行了探讨:应基于形态结构模型进行冠层微环境的精确模拟;地上部分的物质分配可基于源-汇模型;地上部分和根系进行耦合模拟时,可将地上部分看作是“源”,根据根系各部分的“汇强”模拟物质分配和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大凌河流域为例,将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相结合构建水沙耦合模型,并以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数字高程等流域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运用朝阳水文站2006—2015年水文资料率定和验证了模型参数;为进一步探究流域土壤侵蚀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利用土壤侵蚀空间模拟结果设定3种土地利用情景模式。研究表明:对于流域水土流失的模拟该模型表现出较好适用性,验证期和率定期内模拟的确定性系数均超过0.50,年含沙量相对误差都低于20%,能够达到泥沙模拟的预期精度;3种土地利用情景模式中草地、林地和旱地面积均增大12.0%,土壤侵蚀模数依次减少6.82%、15.37%、13.40%,为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以及合理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选定4种大小不同的模拟区域设置25km水平分辨率的PRECIS系统于宁夏地区,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WMF)1978年12月-1979年9月的再分析数据作为准观测边界条件驱动PRECIS,通过模拟的宁夏地区冬夏两季日平均气温和降水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25km水平分辨率气候模拟结果对模式区域选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5km水平分辨率的PRECIS在4种不同模拟区域下都能较好地模拟宁夏地区典型年的日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尤其是对降水的模拟效果更好;总体上,PRECIS的模拟效果随着模拟区域的缩小而下降,但PRECIS在中小模拟区域下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考虑到计算成本,本研究认为在中小模拟区域下25km水平分辨率的PRECIS能够较为高效地进行宁夏地区的气候模拟。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是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植物水之间相互转化的纽带,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土壤水分运动与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密切相关,对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水文循环的本质,更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值模拟的方法因其操作简单、受限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水运移规律的研究。本文概述了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发情况,并对未来数值模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作物生长模拟理论为基础,考虑到草原群落多种群的特点,对高寒矮嵩草草甸建立了能反映气象因子与生物因子对种群生物量时间动态综合影响的总模式,包括对任意种群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分配等生理过程的定量模拟及叶面积指数动态、群落结构动态模拟等6类子模式,能够定量地给出该草甸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是草原植被光合产量模拟研究的较好尝试。  相似文献   

16.
滑坡数字化动态仿真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GIS滑坡数据采集及生成DEM(数字高程模型)功能,分别建立滑坡表面及滑动面的数字模型 .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对滑坡潜在滑动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显示出滑坡的活动方式,为滑坡灾害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棉花生理生态理论及棉花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棉花生长模型。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分别调试、确定了作物参数,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当符合,能够较好的反映常规栽培条件下棉花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8.
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文  王恩利 《中国农业气象》1992,13(2):52-54,59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概况,各模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沟道泥石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斌 《山地研究》1996,14(4):255-258
以二维立面维尔-斯托克斯方程为基本方程,净沟道泥石流视作为一种宾流体,对三种不同纵坡情况下的沟道泥石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相应的野外实验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生态水文过程模拟要求建立相应的模型,但我国生态水文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多借鉴于其他学科的模型。目前,流域水文模型普遍被分为集总式模型(Lumped model)和分布式模型(Distributed model)两种类型。集总式参数模型没有考虑流域内部各地理因素的空间变化,一般采用优势、均值等方法来处理非线性自然过程,具有明显的缺陷。分布式参数模型考虑了自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性,将区域或流域分成一些有一定的拓扑关系研究单元,假设这些单元内部是均一的,采用有限差、有限元等数值方法求解,具有较强的物理基础,是生态水文过程模拟模型的发展方向。而RS与GIS在模型中的广泛应用,则被认为是流域模型从集总式到分布式转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