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低龄动物制备高效价Et免疫血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用低龄日本大耳白兔制备高效价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Et)免疫血清的方法。[方法]先制备迟钝爱德华氏菌(Et)抗原。用日本大耳白兔作免疫动物,分2组试验,一组是2月龄组(T组),另一组是6月龄(S组)。采取耳缘静脉注射的方法,小剂量连续多次(第1、7、14、21、27、33、41天时免疫剂量分别为O.2、0.2、0.25、0.2、0.25、0.3、0.4ml)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免疫后,收集免疫血清,然后用微量凝集反应法分2次试血(第1次是免疫第33天后的第7天,采用1:20抗血清;第2次是免疫第41天时,采用1:40抗血清),测定免疫血清抗体效价。[结果]凝集反应显示,在免疫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第1次试血测&免疫血清效价,2月龄组T:血清效价最高为1:640,6月龄组S1、S2和S4血清效价均达1:1280,显示6月龄组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强于2月龄组;经继续免疫8d后,第2次试血测凸免疫血清效价可见,2月龄组的T1、T2、T3和6月龄组的S1、S2、S4免疫血清效价一样,均高达1:5120。表明此时在接受相同剂量助抗原刺激后,2月龄组和6月龄组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已趋相同。[结论]试验中所采用的T组动物(日本大耳白兔)月龄较小,免疫后仍产生了与S组一致的高效价抗血清,说明用低龄日本大耳白兔制备高效价凰免疫血清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用低龄日本大耳白兔制备高效价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Et)免疫血清的方法。[方法]先制备迟钝爱德华氏菌(Et)抗原。用日本大耳白兔作免疫动物,分2组试验,一组是2月龄组(T组),另一组是6月龄(S组)。采取耳缘静脉注射的方法,小剂量连续多次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免疫后,收集免疫血清,然后用微量凝集反应法测定免疫血清抗体效价。[结果]凝集反应显示,在免疫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第1次试血测Et免疫血清效价,S组的血清效价比T组的血清效价高,但在第2次试血测Et免疫血清效价时T组的血清效价与S组的血清效价一致。[结论]试验中所采用的T组动物(日本大耳白免)月龄较小,免疫后仍产生了与S组一致的高效价抗血清,说明用低龄日本大耳白兔制备高效价Et免疫血清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用合成的CPLX-BSA偶联物免疫兔子,制备CPLX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效价。结果表明,2只兔子中1只产生了高效价的抗血清,另1只产生的效价较低。说明用合成的CPLX-BSA偶联物免疫兔子可获得高效价的环丙沙星抗血清。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达氟沙星(DFLX)多克隆抗体,使用合成的DFLX-BSA偶联物免疫獭兔,用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效价.结果显示,2只动物中1只产生了高效价的抗血清,另1只产生的效价较低.得出结论,用合成的DFLX-BSA偶联物免疫兔子获得了高效价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5.
用rcPL对6-8周龄的昆明小鼠进行免疫注射制备多抗,第3次加强免疫后第6天采集少许血清,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的产生情况;分娩后立即通过剖腹产的方法获得山羊胎盘组织,用获得的抗血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的方法定位胎盘催乳素。结果表明,琼脂扩散检测抗原浓度为100μg/mL,用ELISA中酶标仪检测450nm处OD值,免疫血清与阴性对照的比值P/N为7.77;IHC和IFA显示胎盘催乳素在肉阜和子叶的双核细胞及单核细胞中表达。使用背部皮下多点注射的方法对昆明小白鼠进行免疫来制备重组山羊胎盘催乳素多克隆抗体是可行的,制备的抗体能满足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胎盘催乳素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的方法。[方法]采用IBDV灭活苗对27日龄SPF鸡作基础免疫,活疫苗作3次加强免疫,四免后21 d采血制备高免血清。[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试验鸡IBD中和抗体滴度逐步增加,一免和二免后中和抗体分别为12 log2和13 log2,三免和四免后中和抗体达到最高值15 log2。[结论]采用该方法免疫SPF鸡,有效保护了法氏囊不受损伤,3次免疫即可获得高效价的IBDV抗血清。  相似文献   

7.
用43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45头延边黄牛的血型,以此43头牛血液作为标准红细胞抗原,分析、分离了同种免疫(lssoimunization)的多价血清(Polyvolentserum)。采用免疫吸附法(lmmunoadsorptionTest)从7头牛的免疫血清中分离、制备 Z′、I_1、T_1、C_2、G_2、A′X、J、U′等8种牛红细胞血型抗体。用相互吸附法(Interact adsorptionTest)验证了上述抗体的特异性,并同相应的国际标准抗血清的溶血反应模式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对45种样本的反应模式,与国际标准抗血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基因免疫法制备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抗体,从而检验基因免疫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法克隆到IGF-Ⅱ基因,将其连接到pcDNA3.1A载体上,用含IGF-Ⅱ基因的质粒通过皮下、肌肉注射2种途径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特异性和抗体效价,探索基因免疫法制备抗体的方法,并进一步观察免疫次数及途径对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基因免疫不同次数的小鼠体内均有抗体产生,且皮下、肌肉不同免疫途径的血清均显示阳性结果,其中皮下注射免疫抗体产生较早;抗体效价可达到1∶500,而且特异性较强。[结论]通过基因免疫法制备IGF-Ⅱ抗体是可行的,而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用牛布氏杆菌抗独特型兔源抗体(简称二抗)苗免疫实验动物豚鼠1~3次后,采用琼脂扩散的方法检测抗兔抗体的产生。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免疫一次未检出抗兔抗体,免疫2次后检出了抗兔抗体。  相似文献   

10.
用人Apo B抗原免疫湖羊,通过不同免疫剂量、不同免疫途径及不同羊年龄的比较,初步形成了羊抗人Apo B高效价抗血清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3个免疫剂量以0. 4 mg/(次·头)免疫效果最好,免疫剂量过低[0. 2 mg/(次·头)]与过高[1. 0 mg/(次·头)]都不利于抗体的产生。3种免疫途径中肌肉注射反应较差,皮下多点、皮内+淋巴2种途径效果一致,但皮下注射操作相对比较方便。15~22月龄的成年羊对Apo B抗原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6~10月龄的幼年羊与28~42月龄的老年羊。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对雏鸡的多重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2 0 0只 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 6组 ,第 1~ 5组分别用 H1 2 0 、H52 和 IB二价油佐剂灭活苗进行单独或多重组合的免疫接种 ,于接种后每隔 7d测 1次 HI抗体 ,并于第 73天用肾型 IBV强毒攻击 ,观察各组的保护率 ,第 6组不免疫作为对照。结果显示 ,H1 2 0 弱毒苗单独免疫组、H1 2 0 +IB二价油佐剂灭活苗组、H1 2 0 +H52 弱毒苗组、IB二价油苗 1次免疫组和 IB二价油苗 2次免疫组的保护率分别为 5 7.1% ,85 .8% ,6 7% ,83.3%和 80 % ,非免疫对照组保护率为 5 0 %。试验结果表明 ,H1 2 0 与 H52 弱毒苗对肾型 IBV的保护力弱 ,H1 2 0 +IB二价油佐剂灭活疫苗与 IB二价油佐剂灭活苗 1次和 2次免疫均可获得对肾型 IBV较高的保护率 ,且 H1 2 0 与 IB二价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可获得长时间的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12.
利用湖羊生产羊抗人ApoB,将人ApoB免疫原经湖羊皮下与皮内及淋巴结多点接种并进行多次加强免疫,建立利用湖羊生产人ApoB多抗血清免疫的新方法,获得高效价抗人ApoB抗体,并且采用琼脂扩散方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显示,5次免疫后的羊抗人ApoB多抗血清效价达210以上,试验结果达到预期,湖羊采用合适的免疫程序完全可以生产抗血清,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在生产实践中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Re-1株+Re-4)2价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的消长规律,对免疫禽流感H5N1(Re-1+Re-4)2价灭活疫苗与H5N1(Re-1)、H5N1(Re-4)单价灭活疫苗使用后,所产生抗体进行5个月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禽流感H5N1亚型2价灭活疫苗免疫抗体与单价灭活疫苗免疫抗体基本相同,并且效果良好。经生产实践,2价苗比2种单价苗应用的效果好,减少了免疫次数,从而大大降低了应激反应,2价苗更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用合成的LMLX-BSA偶联物免疫小鼠,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制备洛美沙星(LMLX)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5只动物中4只产生了高效价的抗体,1只产生的效价较低。用合成的LMLX-BSA偶联物免疫小鼠获得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5.
将分离自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主要细菌性疾病—肠道出血性败血症、鳖穿孔病(疖疮病)、红脖子红底板病、鳖腐皮病的4株病原菌,在体积分数为3.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灭活24h。在灭活的4株菌中添加不同佐剂,充分混匀后分别制备成总含菌量为6×10^9个/mL的4价菌苗,分别免疫8只ICR小鼠,并设不加佐剂免疫组及空白组作为对照。经3次免疫后,随机选3只小鼠抽血制备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4组小鼠的免疫血清效价为1:1.6×10^4-1:2.56×10^5,各免疫组的效价依次为弗氏佐剂〉白油佐剂〉蜂胶佐剂〉不加佐剂。另外5只小鼠用于免疫保护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佐剂的免疫保护率均为100%,而不加佐剂组免疫保护率为80%,空白对照组死亡率为100%。考虑到弗氏佐剂的成本较高且白油佐剂有副作用,故选择蜂胶作为免疫佐剂,制备了中华鳖4价菌苗。用该菌苗免疫接种50只体重为100~150g/只的健康中华鳖,注射剂量为0.2mL/只,并设置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接种20只健康中华鳖。分别于免疫后第20、30、40、50天随机采集3只受免疫的中华鳖和对照组的1只中华鳖血液并制备血清,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制备的针对中华鳖IgM的单抗3H3介导的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当中华鳖免疫后40d,血清中抗体效价达到最高,为1:6.4×10^4;免疫后50d将受免中华鳖分成4组,分别用4种菌株以5LD50(9×10^6个/mL)进行攻毒试验(0.5mL/只),结果免疫保护率均达到100%,而对照组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6.
猪肌生成抑制素C端88氨基酸肽抗体制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IPTG诱导pET-28α-MSTN-BL21工程菌产生猪肌生成抑制素下游包涵体,应用SDS-PACE侧带法纯化包涵体蛋白,并用EDCI进行直接偶联,皮下多点注射试验用獭兔,连续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其间用ELISA跟踪检测抗体效价。6周后,心脏采血,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血清滴度达l:6400。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不同兽用狂犬病疫苗在不同饲养条件下免疫犬的效果,该试验设计6组免疫程序,每组试验犬20只,分别使用A (Flury株)、 B (PV/BHK-21株)、 C (CTN-1株)三种不同毒株的狂犬病灭活疫苗对试验犬实施免疫,在完成免疫后的第14、 28、 90、 180、 270、 360天采集血清检测狂犬病抗体合格率及抗体滴度。结果表明,A、 B、 C疫苗一般副反应总比例分别为2.5%、 0.83%、 3.33%,全程平均总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5.83%~93.33%、72.5%~94.17%、 69.17%~90.83%。一次免疫的养殖场犬和农村圈/拴养干预犬的最高抗体合格率均达到100%,二者全程平均总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77.5~83.33%、 77.5%~80.83%。所有试验组免疫后第1~28天狂犬病抗体快速上升,至第90天达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至第360天抗体合格率降为50%~80%。因此,三种疫苗均安全可靠,试验批次的B疫苗免疫副反应、全程平均总抗体阳性率、强抗体阳性率、中抗体阳性率优于试验批次的A、 C疫苗,在免疫抗体快速上升期通过圈/拴养干预的农村犬可形成较好保护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猪在免疫旋毛虫抗原和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的抗体应答反应,应用 ELISA 法,肌幼虫凝胶层析纯化抗原、新生幼虫和成虫可溶性抗原,对用肌幼虫可溶性抗原、肌幼虫 ES 抗原、成虫可溶性抗原、成虫 ES 抗原、灭活新生幼虫抗原制备的免疫原免疫后猪血清抗体以及攻击感染后的猪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用肌幼虫纯化抗原检测时,感染猪在感染后7d 抗体即出现变化,第14~21d 时上升较快,第28d 达最高值,抗体可持续6个月以上;各免疫组在第1次免疫后抗体滴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第2次免疫后上升较快,其中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及其 ES 抗原免疫组抗体应答较其它几种抗原免疫组强。用成虫可溶性抗原检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温和气单胞菌菌苗免疫接种南方大口鲶,通过测定受免疫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ANAE阳性率,探讨了南方大口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免疫1,2,3,4,5,6周后的凝集抗体效价,平均值分别是1:32.0,1:128.0,1:243.2,1:665.6,1:358.4,1:230.4,抗体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而对照组为1:4~8;血液中α-醋酸萘脂酶染色(ANAE)阳性率在免疫后第1周后就明显上升,在第5周后达到高峰,与免疫前差异极显著;血液吞噬细胞吞噬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免疫后第4周吞噬率最高达28.0%,1~6周免疫组平均为21.5%,对照组为17.4%.受免疫鱼的免疫保护力达84%.  相似文献   

20.
采用阻断ELISA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对2种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猪瘟活疫苗A(脾淋源)的免疫效果与免疫剂量和次数没有明显关系;(2)猪瘟活疫苗B(细胞源)在加强免疫后2倍剂量的抗体保护率比单倍剂量更高;(3)随着免疫时间(80d内)的增加,2种试验疫苗的抗体保护率都在提高,但在一次免疫后20d内均不能达到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