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Meta分析对日粮中添加纳米氧化锌和氧化锌对仔猪生长性能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计算机检索PubMed、Research Gat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关于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锌对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8项研究,包括1 100个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锌与氧化锌对断奶仔猪日增重的影响 [MD=1.95,95%CI(-8.48,12.38),pagenumber_ebook=47,pagenumber_book=45=0.71],对日采食量的影响 [MD=-9.97,95%CI(-17.85,2.09),pagenumber_ebook=47,pagenumber_book=45=0.01],对料重比的影响 [MD=-0.03, 95%CI (-0.10, 0.03),pagenumber_ebook=47,pagenumber_book=45=0.29], 对腹泻率的影响 [MD=-0.05,95%CI(-0.63,0.54),pagenumber_ebook=47,pagenumber_book=45=0.88],其中,日采食量差异显著 (pagenumber_ebook=47,pagenumber_book=45<0.05),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差异均不显著 (pagenumber_ebook=47,pagenumber_book=45>0.05)。说明低剂量的纳米氧化锌和高剂量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的保健效果无差异。低剂量纳米氧化锌替代高剂量氧化锌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可达到同样的保健效果,在提高锌的利用率和解决锌污染问题上优于高剂量氧化锌的添加。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本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评价某国产和某进口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在新疆规模猪场的田间免疫效果,为规模化猪场合理选择疫苗提供数据参考。选择新疆某规模化养猪场猪只1 83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国产疫苗组 (第Ⅰ组)、进口疫苗组 (第Ⅱ组)和对照组 (第Ⅲ组),记录疫苗免疫后猪只的临床症状、成活率、日增重、屠宰肺部病变评分等指标,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国产和进口2种疫苗的安全性均良好,注射部位无红、肿等不良反应,免疫猪只的精神和食欲正常。免疫组仔猪平均咳嗽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显著 (pagenumber_ebook=81,pagenumber_book=79<0.05),但是国产疫苗组和进口疫苗组2个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agenumber_ebook=81,pagenumber_book=79>0.05);国产疫苗组、进口疫苗组仔猪成活率分别为91.80%、91.20%,对照组仔猪成活率为89.20%;国产疫苗组、进口疫苗组仔猪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9 g、32 g;国产疫苗组、进口疫苗组和对照组猪的肺部病变评分分别为3.05±1.05、3.65±1.04和6.87±2.12,免疫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agenumber_ebook=81,pagenumber_book=79<0.05),但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agenumber_ebook=81,pagenumber_book=79>0.05)。某国产和某进口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评估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三元母猪繁殖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将48头1胎龄妊娠(90±2)d、体况和健康度一致的“杜长大”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饲喂试验日粮(常规日粮添加5%发酵饲料,同时减少2%玉米和3%豆粕),试验从妊娠90 d开始至断奶后7 d。结果:试验组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断奶窝重、仔猪日增重、仔猪断奶成活率、母猪哺乳期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断奶当天母猪背膘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断奶-发情间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分娩当天母猪血清和分娩后第2天初乳中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能显著提高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免疫机能。 [关键词]发酵饲料|三元母猪|繁殖性能|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4.
建昌鸭后备种鸭限制饲喂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63只建昌鸭后备种鸭,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试验组限制饲喂。结果表明:产蛋期成活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9.49%,差异极显著(P<0.01);种蛋合格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2.20%,差异显著(P<0.05);种蛋受精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6.8%,差异极显著(P<0.01);种蛋入孵出雏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0.45%,差异极显著(P<0.01);按入舍鸭计算每只鸭产蛋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多产31枚,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发酵金针菇菌糠对母猪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免疫性能及初乳品质的影响,选取38头(长白×大约克)初产母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饲喂添加发酵金针菇菌糠的基础饲粮[妊娠第35天~第89天,m(基础日粮):m(发酵金针菇菌糠)=9:1;妊娠第90天~产后第25天,m(基础日粮):m(发酵金针菇菌糠)=19:1]。结果显示,实验组母猪生产性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母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质量浓度、丙二醛浓度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母猪初乳中蛋白质、全乳固体质量分数和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喂发酵金针菇菌糠,对母猪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母猪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并改善初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生殖营养素和中草药复方制剂(商品名"喜满圈")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约120 kg的长大二元后备母猪40头,随机等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一剂"喜满圈",至发情配种后21天结束。两组试验猪的配种方式以及后续饲养管理方法一致,跟踪测定两组后备母猪的发情配种性能以及后续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后备母猪发情配种方面:饲喂"喜满圈"组在7天内发情率和总发情率分别比对照组高7.63和6.32个百分点,返情率比对照组低21.43个百分点。受胎率比对照组高22.11个百分点(P0.05)。2)后续母猪繁殖性能方面:试验组后续初产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提高15.60%(P0.05),出生活仔率提高9.12个百分点,仔猪平均出生窝重提高28.95%(P0.05),21日龄断乳平均个体重提高6.74%(P0.05)、断乳窝重提高12.72%(P0.05)、断奶成活率提高8.56个百分点;初产母猪泌乳力提高12.72%(P0.05)。3)在后备母猪分娩方面:试验组的早产率和滞产率和分别比对照组低23.86和20个百分点,哺乳母猪三联症(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发病率降低21.02个百分点,断奶后母猪体况评分比对照组高23.11%。4)仔猪方面:仔猪的腹泻率比对照组低4.92个百分点,皮毛发育评分比对照组高18.37%(P0.05)。5)试验组在试验第14 d,促黄体素、促卵泡素、雌二醇均高于对照组,而孕酮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饲喂"喜满圈"后,后备母猪在发情受胎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并提高了母猪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断乳重,同时改善了母猪体况,提高了仔猪育成率,促进了仔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品种、进群和配种季节、首配日龄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观察并记录了1 656头后备母猪的繁殖情况,分别按照品种、进群季节、配种季节、首配日龄将其分组,并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长白后备母猪的配种利用率(89.73%)极显著(P<0.01)高于大白后备母猪(75.00%)和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80.57%);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窝均总仔数(11.36)极显著(P<0.01)高于大白后备母猪(10.35),显著(P<0.05)高于长白后备母猪(10.74);②春季和冬季进群的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配种利用率(100.00%、100.00%)极显著(P<0.01)高于夏季(71.89%)和秋季(51.47%),同时夏季也极显著(P<0.01)高于秋季;秋季配种的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受胎分娩率(86.21%)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春季(94.07%)和冬季(97.42%);③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首配日龄在211~230 d组的窝均活仔数(9.30)显著(P<0.05)低于231~250 d(10.15)和251~270 d(10.36)组,并且极显著(P<0.01)低于271~290 d(10.48)组;211~230 d组的窝均合格仔数(8.96)显著(P<0.05)低于231~250 d(9.82)组,极显著(P<0.01)低于251~270 d(10.04)和271~290 d(10.21)组。综合试验结果,长白后备母猪的配种利用率较好,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产仔性能较好。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在春、冬季节进群时配种利用率较好,在秋季配种时受胎分娩率较差;且其首配日龄在211~230 d时产仔性能较低,在211~290 d时产仔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17,(7):27-30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多肽菌素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新生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体况相近,预产期前45 d的母猪23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2头,对照组11头。每头母猪单栏饲喂,作为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g/kg多肽菌素。试验期69 d(妊娠期45 d,哺乳期24 d)。结果表明:(1)试验组母猪窝产仔总数比对照组高2.98%,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高4.98%,窝产健仔数比对照组高6.95%,健仔率比对照组高3.9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平均窝增重及平均个体增重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均匀度及断奶窝重均匀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2.23%和38.78%,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妊娠母猪日粮添加2 g/kg多肽菌素可提高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初生仔猪生长性能,提高生猪养殖的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9.
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树华 《养猪》2014,(1):78-80
为研究规模化猪场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0头4月龄体重相近的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为智能化组、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每组30头母猪,测定初产母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情期受胎分娩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提高10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提高16.66个百分点(P<0.01);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窝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分别提高0.53头、0.81头、2.81千克、8.78千克、1.14头和9.42千克(P<0.05),比限位栏组分别提高1.01头、1.33头、4.86千克、12.92千克、1.68头和10.89千克(P<0.01);育成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分别提高3.9和6个百分点(P<0.01);返情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降低3.96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降低11.36个百分点(P<0.01);母猪淘汰率,智能化组为13.33%,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均降低3.34个百分点(P<0.05)。智能化饲喂能显著提高母猪情期受胎分娩率和繁殖性能,降低返情率和淘汰率,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在国标NY/636-2002母猪输精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输精措施来辅助人工授精,结果显示:采用综合输精措施后,初产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可达85.71%和86.32%(综合86.23%),经产母猪可达86.67%和86.96%(综合86.88%),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也不显著;黑猪产仔数为8.53±1.63,与约克猪产仔数(11.08±0.41)间的差异极显著,但约克猪经产和初产母猪本品种内的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说明采用综合输精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尤其是初产母猪的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复合抗菌肽(Composite Antimicrobial Peptiedes,CAP)对初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产前7 d的头胎母猪108头,随机分配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母猪。分别饲喂不同饲粮:对照组为基础日粮、实验组为基础日粮添加3‰复合抗菌肽(CAP),实验期为35d。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的产仔性能、哺乳仔猪增重、哺乳仔猪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仔猪腹泻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母猪子宫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母猪发情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复合抗菌肽(CAP)能够明显提高初产母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母猪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3~5胎的健康妊娠新美系原种母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母猪(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各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两个试验组母猪于临产前15 d和哺乳期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的酵母培养物。试验结果表明,0.1%、0.2%酵母培养物组的哺乳母猪日采食量、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与对照组相比,0.1%酵母培养物组有小幅度提高(P〉0.05)0,.2%酵母培养物组有所降低(P〉0.05);健仔率与对照组相比,0.1%酵母培养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0,.2%酵母培养物组差异显著(P〈0.05);0.1%、0.2%酵母培养物组仔猪断奶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92%(P〈0.01)、7.08%(P〈0.05),日增重分别提高14.87%(P〈0.01)、11.68%(P〈0.05),仔猪成活率分别提高9.13%(P〈0.05)、6.87%(P〈0.05),断奶窝重分别提高24.44%(P〈0.01)、21.14%(P〈0.01)。结论是,在母猪妊娠后期及泌乳期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气温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新尤  徐杰 《养猪》2012,(2):37-38
本试验研究广东徐闻地区某规模化猪场2008—2010年4 304头次母猪受胎率受该场气温变化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后备母猪、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后备母猪与初产母猪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炎热季节与其他季节母猪受胎率差异极显著(P〈0.01);2)母猪受胎率随气温升高而下降,受胎率与气温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3)不同年份之间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在配种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40头母猪进行配种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估价配种期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配种期母猪饲喂含金霉素200mg/kg饲料的日粮增加母猪体重。与对照组相比,配种期(P<0.05)、怀孕110天(P<0.01)、产仔后24小时(P<0.01)、产仔后21天(P<0.05)和断奶期(P<0.01)母猪体重显著增加;除怀孕增重外,分娩失重和哺乳失重略高(P>0.05);哺乳期饲料摄入降低(P<0.05);配种受孕率略高。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显著提高每窝产仔数(P<0.05),出生时、21日龄和断奶时存活仔猪数都略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时存活仔猪体重、21日龄仔猪体重都略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略高于对照组。断奶至发情的间隔略长于对照组。结论: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可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对20头经产母猪分组饲喂发酵饲料与抗生素饲料,研究发酵饲料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发酵饲料的母猪(试验组)的产仔数比饲喂抗生素组的母猪(对照组)产仔数多6.48%,饲喂发酵饲料组仔猪的初生重比饲喂抗生素组的仔猪高重7.64%,试验组的哺乳成活率(97.39%)高于对照组(89.91%)。饲喂发酵饲料的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重显著高于饲喂抗生素组的断奶仔猪,平均每头小猪断奶重比对照组重330 g(P0.05)。50日龄育成平均重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每头仔猪增重1860 g。试验组哺乳期仔猪死亡率2.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仔猪死亡率10.19%,仔猪发病率(2.61%)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0.19%),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说明发酵饲料饲喂怀孕母猪可以提高母猪的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  相似文献   

16.
哺乳期长短和膘情对初产母猪繁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长或长大二元杂初产母猪的研究表明:初产母猪在28天断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较21天断奶的为好(P<0.01);初产母猪配种前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中等膘情较上等和下等膘情为好(P<0.01)。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添加剂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8头配种日期相近,繁殖性能、体况无显著差异的初产纯种长白母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 0.5%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母猪血清中总蛋白提高了6.18%(P<0.05),白蛋白提高了9.66%(P<0.05);哺乳仔猪血清中总蛋白提高了6.94%(P<0.05),球蛋白提高了10.49%(P<0.01),碱性磷酸酶提高了1.75%(P<0.05),免疫球蛋白G提高了10.16%(P<0.05),免疫球蛋白A提高了20%(P<0.05).试验结果说明中草药添加剂对提高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的免疫力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取秦州区平南镇盛丰种养殖合作社内血缘关系清楚,同一胎次的15日龄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新西兰仔兔为研究对象,在110 d内,采用分两个阶段饲喂两种饲料模式与传统“一料到底”的饲喂模式,对肉兔开展育肥增重及产肉性能等对比试验。分两个阶段饲喂两种饲料的为试验组,一料到底的为对照组。通过试验,试验组断奶重比对照组增加37.2 g,显著提高7.31%(P <0.05);2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52 g,增加4.27%,差异不显著(P> 0.05);3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277 g,极显著增加20.43%(P <0.01);4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253 g,极显著增加10.35%(P <0.0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48 g,极显著提高17.28%(P <0.01);试验组只均总耗料量比对照组少1657.89 g,极显著降低19.42%(P <0.01)。试验组2月龄体长和胸围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 0.05);3、4月龄体长和胸围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试验组半净膛率比对照组高8.86%,全净膛率比...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孕马血清和绒毛膜促性腺素影响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效果。选择湖南永州市某良种猪场246头体重接近的健康长大初产母猪,按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126头,对照组120头,给处理组初产母猪注射含有400 U的孕马血清加200 U的绒毛膜促性腺素(产品名PG600)。结果表明:处理组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期缩短了2 d,与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断奶后7 d配种率处理组较对照组提高21.7%,在断奶后25 d处理组比对照组配种率提高9.5%。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采食情况和粪便形态的影响。选用胎次和预产期相近、产前5 d的健康母猪26头(长白×杜洛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哺乳母猪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g/t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整个试验过程为产前5 d至产后2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的日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P> 0.05),但极显著提高了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和粪便评分(P <0.01)及降低了母猪的便秘发生率(P <0.01)。因此,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虽然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但可极显著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改善粪便评分,降低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