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盐穗木的药用性能,试验将盐穗木全草经乙醇提取得到总浸膏,结合药敏试验对其进行效价测定。结果表明:盐穗木总浸膏对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链球菌、普通变形杆菌无抑菌作用;不同季节盐穗木总浸膏的抑菌活性无差异。进一步提取得到有机酸、生物碱、酚类3种物质进行试验,结果有机酸与酚类抑菌作用不明显,生物碱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利用不同有机溶剂对生物碱进行分离,结果乙酸乙酯相抑菌活性明显,其他分离相抑菌效果均不明显。乙酸乙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7.8 mg/mL,对大肠埃希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6 mg/mL。总浸膏对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1.2 mg/mL。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辣椒碱浓度下浸置不同时间的滤纸片对啤酒酵母、青霉菌和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来研究辣椒碱对真菌的作用效果,以便为辣椒碱的饲料化利用和深入开发提供数据支持。试验Ⅰ结果显示:浸置3 h的不同辣椒碱浓度对啤酒酵母菌有一定抑制效果,随着辣椒碱浓度增加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呈增大趋势,但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 0.05)。当辣椒碱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达到最大;浸置3 h的不同辣椒碱浓度对青霉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辣椒碱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直径增大,且各辣椒碱浓度间作用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 <0.05);在3.0 mg/mL时抑菌圈直径达到21.3 mm,比空白对照增加100.9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0.01);浸置3 h的不同浓度辣椒碱对黑曲霉菌没有影响。试验Ⅱ结果显示:不同浸置时间的3.0 mg/mL辣椒碱对啤酒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均较为稳定,随着浸置时间延长,抑菌圈直径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明显(P> 0.05);而对于青霉菌而言,浸置3、6、12 h和18 h的辣椒碱均产生较大抑菌圈,但是不同浸置时间间无显著差异(P> 0.05);对于...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沁州小米为主要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法从中提取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获得小米多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的最优参数。并利用滤纸片法探讨小米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米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1 h、提取温度80℃、料液比19:1,小米多糖最佳提取率为3.066%。小米多糖对三种菌均存在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小米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1416、2.2832、4.5664 mg/mL,且随多糖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温度的升高并不会明显影响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强酸和强碱会降低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在中性条件下,小米多糖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蚯蚓体腔液及粗组分体外抗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钢圈法测定蚯蚓体腔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抑制作用,并利用微量平板稀释法测定蚯蚓体腔液对绿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如下蚯蚓体腔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1g/ml时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3cm;蚯蚓体腔液对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mg/mL.体腔液用85%的硫酸铵沉淀、截留分子量为10kDa和1k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得到分子量分别为大于10kDa、1kDa~10kDa、小于1kDa的三种组分ECP1、ECP2、ECP3.用钢圈法测定了ECP1、ECP2、ECP3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其中ECP3的抑菌作用最强,ECP1、ECP2和ECP3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68mm、11.44mm和16.8mm.ECP3对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18m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凤尾草有效成分,并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以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为考察指标,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蒸馏水浸提法、碱溶酸沉提取法对凤尾草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对4种细菌的药敏实验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抑菌差异性,并计算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凤尾草抑菌有效提取方法为乙醇回流提取法;凤尾草乙醇回流提取液对受试菌的抑菌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3μg/mL、6.25μg/mL、6.25μg/mL、12.50μg/mL。结论:凤尾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液抑菌效果有差异,乙醇回流提取法抑菌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中草药对山羊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试验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以蒲公英、白花败酱草、马齿苋3种中草药水提物对山羊大肠杆菌、沙门杆菌、葡萄球菌3种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白花败酱草、马齿苋、蒲公英对山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62.5,125,250 mg/mL;对沙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125,250,250 mg/mL;对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62.5,250,125 mg/mL。白花败酱草对山羊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杆菌抑菌效果较好;马齿苋对山羊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较好;蒲公英对山羊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好;马齿苋、蒲公英对山羊沙门菌次之。说明这3种中草药对山羊3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琼脂孔洞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二倍稀释法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并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中药浓度为1 g/mL的情况下,艾叶、虎杖、乳香、麻黄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5.10、19.26、28.92、21.66 mm;艾叶、虎杖、乳香、麻黄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MIC分别为15.62、31.25、3.90、125.00 g/L;MBC分别为62.50、125.00、15.62、250.00 g/L。艾叶、虎杖、乳香、麻黄在pH值为3~7时,对枯草芽孢杆菌仍具有高的抑菌活性。这4种中药可有效抑制和杀灭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采用牛津杯法、琼脂板扩散法和比浊法,测定10种中药、2种方剂及复配制剂对3种致病菌及枯草芽孢杆菌J-4的体外抑菌效果,并测定中药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黄连、黄柏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MIC均为7.8 mg/mL;石菖蒲对沙门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16.53 mm,MIC为125 mg/mL;对痢疾杆菌,各单味中药抑制作用均较弱。太无神术散抑菌作用强于二妙丸,但均弱于复配制剂,对3种致病菌的MIC分别为3.9 mg/mL,7.8 mg/mL,7.8 mg/mL。黄连、生姜对J-4均表现为抑制作用,2%太无神术散对J-4增殖作用最明显,其他各药对J-4增殖作用因药物浓度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9.
苹果树腐烂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抑菌率为指标,测定了22种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抑菌效果,从而筛选出各药剂的最佳浓度,并利用聚类分析选出最佳药剂。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用的22种供试药剂,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18μL/(100mL)时抑菌效果达到100%;多抗霉素、丙环唑、戊唑醇、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的浓度分别为22.5mg/(100mL)、60μL/(100mL)、75μL/(100mL)、75μL/(100mL)、60mg/(100mL)时,抑菌效果达到100%。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多抗霉素、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咪鲜胺、苯丙·甲环唑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黑豆种皮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抑菌效果。以黑豆为原材料,以黑豆种皮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对黑豆种皮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使用滤纸圆片法测定黑豆种皮多酚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时间为65 min、超声功率为400 W时,黑豆种皮多酚提取率最高,为(11.26±0.08)mg/g,与理论值接近,说明经过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出的模型是可用的。通过对抑菌圈观察发现,当多酚浓度>0.050 mg/mL时,黑豆种皮多酚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常山散的体外抑菌活性。分别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稀释法及营养琼脂稀释法对选用的12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抗菌作用量效关系研究,并通过牛津杯法观察药物抑菌效果。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结果表明,常山散对链球菌属和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强,MIC在15.6~62.5 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MIC在250~500 mg/mL之间;对真菌的抑菌作用最弱,MIC值 > 500 mg/mL,其抑菌强度大小依次为:链球菌属、芽孢杆菌、肠杆菌、真菌。营养琼脂稀释法结果表明,常山散对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约为500 mg/mL,而对其他链球菌属、肠杆菌属及芽孢杆菌属细菌的抑菌效果较弱,MIC值均 > 500 mg/mL。牛津杯法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常山散药液(500 mg/mL)对12种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抑菌效果较弱,绝大多数抑菌环直径≤10 mm。牛津杯周围可见明显的药物作用圈,作用圈内细菌数量较其他部位明显减少。综合以上试验结果,中药常山散对常见致病菌均具有一定抑菌效果,但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性及有效组分含量较低,其抑菌作用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12.
蚯蚓体腔液及粗组分体外抗菌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钢圈法测定蚯蚓体腔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domonas aeru ginosa )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制作用,并利用微量平板稀释法测定蚯蚓体腔液对绿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如下:蚯蚓体腔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1g/ml时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3cm;蚯蚓体腔液对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mg/mL。体腔液用85%的硫酸铵沉淀、截留分子量为10kDa和1k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得到分子量分别为大于10kDa、1kDa~10kDa、小于1kDa的三种组分ECP1、ECP2、ECP3。用钢圈法测定了ECPl、ECP2、ECP3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其中ECP3的抑菌作用最强,ECP1、ECP2和ECP3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68mm、11.44mm和16.8mm。ECP3对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18mg/mL。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检测2株枯草芽孢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作用。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作为指示菌,采用2株枯草芽孢杆菌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同时接种及先后接种的方法,对其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物颉颃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先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再接种致病菌抑制作用最明显且在24 h时抑菌作用最强,同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致病菌抑制作用次之,先接种致病菌再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提示,2株枯草芽孢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的强弱有差异,且与枯草芽孢杆菌和致病菌接种的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应用琼脂平板打洞法、试管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测定溪黄草和桉树叶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等几种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溪黄草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均显示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80、1/320、1/160、1/80、1/8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80、1/80、1/160、1/40、1/80;桉树叶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均显示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80、1/80、1/40、1/160、1/4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80、1/80、1/10、1/40、1/20。结果表明,溪黄草和桉树叶煎剂对常见的多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紫萼玉簪根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研究紫萼玉簪根多糖抑菌活性,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在料液比、超声次数、超声功率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数学模型,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紫萼玉簪根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紫萼玉簪根多糖在超声辅助提取中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90 W(52%),料液比1∶93,超声次数128次(6 min 40 s),多糖得率为23.6%,与理论值相差0.2百分点;紫萼玉簪根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18.75 mg/mL、37.5 mg/mL、75 mg/mL。  相似文献   

16.
吴杰 《饲料研究》2015,(5):15-18
利用水提醇沉法,优化丹东蒲公英多糖提取工艺,并考察脱蛋白后的丹东蒲公英多糖抗氧化活性与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丹东蒲公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 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5 h及超声频率90 Hz,多糖含量为9.03%。用Sevag法对丹东蒲公英多糖进行纯化,脱蛋白后获得丹东蒲公英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显著,且在0.6 mol/L时最佳,清除率达59.87%;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抑菌作用随丹东蒲公英多糖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因此,丹东蒲公英多糖含量和对·OH清除能力和抑菌能力均较高。试验首次利用丹东蒲公英多糖类物质对·OH清除能力及抑菌效果进行比对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丹东蒲公英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血根碱体外抑菌作用及其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了解血根碱的体外抑菌能力及对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通过管碟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血根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并与国家允许添加的饲用抗生素盐酸金霉素比较;构建3种致病菌的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血根碱对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0.32 g/L的血根碱抑菌效果明显,并且优于盐酸金霉素;采用刚果红平板法及银染法鉴定细菌生物被膜;通过菌落计数发现,0.16 g/L血根碱可以清除细菌生物被膜。血根碱具有较强的体外抑菌能力,又能有效清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的细菌生物被膜。  相似文献   

18.
苍术油对四种细菌最小抑菌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元龙  逯月  付剑 《水禽世界》2007,(11):37-38
本研究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苍术油对大肠杆菌(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枯草芽孢杆菌(63501)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苍术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17.2μg/ml、625μg/ml和312.5μg/ml,而对沙门氏菌没有任何抑菌作用。研究证明苍术油对部分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食品行业常见细菌和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稀释法和滤纸片法测定了茶多酚对一些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茶多酚对供试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00)均为0.9μg/mL,而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00)为1.3μg/mL;而茶多酚对供试的黄曲霉、点青霉和黑根霉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核桃青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本试验以核桃青皮及叶片中含量较高的7种植物次生代谢物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抑菌活性,为解析核桃青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开发新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提供参考。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将7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绿原酸、鞣花酸、丁香酸、芦丁、单宁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胡桃醌分别稀释至1.000 0、0.500 0、0.250 0、0.125 0和0.062 5 mg/m L,采用滤纸片扩散法,以培养24 h后抑菌圈直径大小反映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除大肠杆菌对羟基苯甲酸和单宁酸不敏感外,其他植物次生代谢物对3种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顺序为鞣花酸胡桃醌芦丁=丁香酸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单宁酸;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的顺序为鞣花酸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单宁酸芦丁胡桃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顺序为胡桃醌丁香酸芦丁单宁酸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由此得出,绿原酸、鞣花酸、丁香酸、芦丁、单宁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胡桃醌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鞣花酸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胡桃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