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通过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甘蔗尾或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为改善广西地区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混合青贮饲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1:甘蔗尾与桑叶混合青贮;试验2: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2种青贮原料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试验1结果...  相似文献   

2.
桑叶水分和可溶性糖类含量较高,青贮难度大.研究通过不同方式处理桑叶冬贮,探索最佳方法,提高贮存质量,解决冬季畜禽饲料短缺的问题.选择同一土块、品种和叶位的成熟桑叶,分用鲜叶袋贮、半于袋贮、鲜叶整叶池窖和切叶池窖4种处理方式,用同叶位新鲜桑叶测定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半干切叶袋贮桑叶,颜色和测定结果均优于其他方法青贮桑叶.  相似文献   

3.
PCR-DGGE技术研究青贮桑叶对肉牛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饲料中添加青贮桑叶对肉牛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选用18月龄,体质量约350 kg的各4头本地黄牛公牛和利木赞×福州牛杂交母牛,每种牛分别饲喂青贮桑叶比例为0(对照组)、7.5%、15%和22.5%的日粮,饲养14周后屠宰取样,提取样品总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相结合的(PCR-DGGE)技术对瘤胃细菌区系进行相似性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牛的品种影响瘤胃细菌区系结构及多样性;青贮桑叶添加水平影响瘤胃细菌区系结构,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在体外的组合效应,试验将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3种饲料以不同比例(分别为100∶0∶0、80∶10∶10、70∶10∶20、70∶20∶10、60∶10∶30、60∶20∶20、60∶30∶10、50∶10∶40、50∶20∶30、50∶30∶20、50∶40∶10、0∶100∶0、0∶0∶100)组合进行发酵(每个组合3次重复),检测不同组合的体外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浓度、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并分析不同饲料组合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的产气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发酵第2,4小时,组合12(玉米秸秆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8~72小时,组合13(桑叶青贮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72小时,各组合产气量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其中组合8(桑叶青贮比例为40%)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除组合13外,P<0.05);不同饲料组合对干物质降解率和氨态氮浓度有明显影响,但对pH值影响不明显。当玉米秸秆青贮比例固定时,对应组合干物质降解率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组合13的干物质消化...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添加不同品种桑叶及发酵桑叶对胡须鸡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桑叶适宜禽类饲料用的桑品种及明确桑叶发酵后的饲用效果,将桑品种大10、抗10、吴堡桑、湘7920的桑叶以及大10的发酵桑叶分别按照一定比例(质量分数3%)添加至胡须鸡的日粮中,调查桑叶饲料对胡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与普通日粮饲养对照组相比,抗10桑叶饲料组胡须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极显著降低(P0.01),大10桑叶饲料组、抗10桑叶饲料组、湘7920桑叶饲料组胡须鸡的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品种桑叶饲料组胡须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以及各品种桑叶饲料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抗10桑叶饲料组胡须鸡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下降;吴堡桑桑叶饲料组胡须鸡血清中的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大10发酵桑叶饲料组胡须鸡血清中的SOD活性极显著上升(P0.01),肝脏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合各项指标,吴堡桑桑叶饲料和大10发酵桑叶饲料对胡须鸡的生长性能无影响或有一定程度提高,2组桑叶饲料能明显改善胡须鸡血清、肝脏的抗氧化能力,饲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结合桑叶及桑枝青贮生产性试验,探讨桑叶青贮发酵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绘制桑叶青贮的工艺流程,总结提出桑叶切碎技术、抽真空包装、调节桑叶含水率、控制入贮温度等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添加乳酸菌和发酵底物对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桑叶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本试验探讨了添加乳酸菌、葡萄糖或糖蜜对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组(P)、葡萄糖组(G)、糖蜜组(M)、乳酸菌+葡萄糖组(P+G)、乳酸菌+糖蜜组(P+M),青贮后第7,14,30和60天开窖取样分析桑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加速了桑叶青贮过程中乳酸发酵,青贮第7天P,P+G和P+M组乳酸含量已达到C组的6倍以上,pH值降至4.30以下,其中P+G和P+M在青贮结束时降至4.0左右。补充发酵底物并未有效改善桑叶青贮发酵品质,C、G和M组pH值在青贮前30 d始终保持在5.85以上,青贮60 d时C组为5.96,G和M组分别下降至5.35和5.24,显著(P<0.05)高于P组。整个青贮过程中P组显示最高的乙酸含量,始终显著(P<0.05)高于C、G和M组,青贮7 d后开始显著(P<0.05)高于P+G和P+M组。青贮第7天P组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之后各组氨态氮/总氮均随青贮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其中P、P+G和P+M组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C、G或M组直至青贮结束。本试验结论认为单独添加乳酸菌明显提高了桑叶青贮发酵品质,而组合添加并未进一步得到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人工饲料养蚕与传统桑叶养蚕不是竞争和替代关系,二者都是为蚕桑产业发展服务的手段,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共存。为优化人工饲料养蚕模式、加快人工饲料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宜宾市农村家庭式饲养中,开展了春蚕产量和秋蚕抗性试验,研究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桑叶育)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育家蚕龄期经过较桑叶育延长1~2 d,增加的时间主要在于共育阶段的2龄眠期和农户饲养阶段的3龄期;饲料育期间眠蚕体质量显著低于桑叶育,在3龄转桑叶育至5龄48 h后,蚕体质量无显著差异;饲料育的鲜茧产量及茧质指标与桑叶育的相当,死笼率较桑叶育显著降低;饲料育的干茧丝质成绩与桑叶育相当,在洁净方面有优势,可缫高品位丝。  相似文献   

9.
我国桑叶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桑叶作为新型饲料资源,既可拓宽饲料的来源,又能充分利用过剩的桑叶,开发前景广阔。文章就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桑叶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桑叶是畜禽饲料的优良资源,对桑叶作为牛饲料的价值、桑叶饲养牛的方式、桑叶对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促进蚕桑资源在畜牧业中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饲料添加剂目录中,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均被允许用于养殖动物。因此,本研究选择实验室收藏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按不同比例制成复合菌液协同发酵桑叶饲料,并检测发酵第7天、第28天和56天的桑叶品质。桑叶青贮发酵后,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都具有降解纤维、分解脂肪,提高粗蛋白含量的能力,其中,H2组的粗纤维含量在发酵第56天较对照组下降了12.69%,只占(12.217±0.039)%,说明地衣芽孢杆菌分解纤维的能力可能相对较强,H3组的粗脂肪含量在发酵第56天较对照组下降了20.99%,只占(5.884±0.003)%,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分解脂肪的能力可能相对较强,不同比例的复合芽孢杆菌H1、H2和H3组的粗蛋白含量在发酵第56天分别增加8.96%、7.24%和3.72%,说明两种芽孢杆菌均具有提高青贮桑叶蛋白质含量的能力,能够提高饲料营养品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桑叶替代青贮玉米对奶山羊生产性能、乳品质、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胎次、产羔日期、产奶量、体重相近的西农萨能奶山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头。玉米组饲喂青贮玉米全混合日粮,其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含量和消化能分别为26.97%、47.05%、17.54%和5.56 MJ/kg;桑叶组饲喂青贮桑叶全混合日粮,其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含量和消化能分别为25.62%、46.85%、17.88%和5.67 MJ/kg。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桑叶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产奶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饲料转化率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桑叶组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非乳脂固体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体细胞数、乳脂率、乳糖率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桑叶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4)桑叶组的瘤胃液pH极显著低于玉米组(P0.01),瘤胃液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瘤胃液异戊酸浓度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瘤胃液氨态氮、异丁酸、戊酸浓度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5)桑叶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玉米组(P0.0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含量及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贮桑叶同比例替代青贮玉米可以促进奶山羊瘤胃发酵,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加产奶量,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饲料青贮技术是指将切割后的青绿饲料在缺氧的条件下发酵而使饲料保持多汁状态的一种调制技术。该技术在反刍动物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青贮的饲料具有适口性好、可长期保存、可减少寄生虫危害等优点,因此在反刍动物养殖业中被应用广泛。1饲料青贮的应用范围适合青贮的饲料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玉米、高粱、苜蓿等。一般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块根块茎类及各种饲料瓜类  相似文献   

14.
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 000只300日龄的海兰褐产蛋鸡研究桑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鸡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在全价料中添加0、3%、5%、7%的桑叶粉配成营养成分相近的配合饲料,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添加5%以内的桑叶粉时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添加7%的桑叶粉时蛋鸡采食量、产蛋量和产蛋率则低于对照组.添加5%的桑叶粉显著提高了鸡蛋的蛋黄色泽,而对鸡蛋的哈夫单位、蛋壳质量及鸡蛋的脂肪酸、维生素E、胆固醇含量等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桑叶饲养野生动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锡镇  苏力 《广东蚕业》2000,34(2):49-50
桑叶是木本桑科植物桑枝的叶,鲜桑叶主要作为单食性昆虫桑蚕的饲料。干桑叶粉作为桑蚕的人工饲料或家养禽畜饲料的组成成分,也有用桑叶喂山羊的报导,但用桑叶饲喂野生动物尚未见报导。桑叶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达25%左右,比优质饲料作物苜蓿含量还高,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利用桑叶资源,探索发酵桑叶饲喂绵羊的效果,将发酵桑叶按不同比例添加于饲料中,即添加0(Ⅰ组)、10%(Ⅱ组)、17.5%(Ⅲ组)、25%(Ⅳ组)、35%(V组)的发酵桑叶于饲料中,测定发酵桑叶对绵羊饲料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桑叶比例的增加,绵羊对饲料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有机物...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17,(5):51-54
桑叶营养价值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10种维生素,还有钙、铁、锌等营养元素。近年来,我国每年产生上百万吨过剩桑叶,把过剩桑叶用作动物饲料,不仅可以增加蚕农的收入,还可以节省饲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文章就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在饲料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桑叶在畜牧业上的推广和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抗应激、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功能,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新型饲料资源.本文主要综述了桑叶在畜禽饲料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处理对秦川肉牛新品系瘤胃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头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按饲喂粗饲料种类分为:A组(苜蓿+青贮+精料)、B组(桑叶+青贮+精料)、C组(麦草+青贮+精料)、D组为对照组(青贮+精料)。试验结束后,测定瘤胃液指标。结果表明:(1)A组pH最高,为6.56±0.19,对照组pH最低,为6.22±0.22;(2)不同粗饲料处理对于秦川牛瘤胃VFA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3)A组、B组和C组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高于D组(P0.05);A组和B组中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苜蓿或桑叶可提高肉牛瘤胃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添加干草可提高瘤胃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桑叶在肉牛生产中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含有的多种天然活性物质能改善动物生长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开发利用桑叶可以拓宽饲料来源,改善我国饲料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合理等矛盾。本文对桑叶的营养价值、饲用价值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加工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肉牛饲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