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鸡胸肉蒸煮失水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盐对鸡胸肉蒸煮失水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影响鸡胸肉蒸煮失水率的显著因素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验证实验表明,最佳复合配比可使鸡胸肉的蒸煮失水率比对照降低20%。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简称TG酶)生产大豆蛋白凝胶工艺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初始pH值、反应温度、TG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以凝胶保水性和水分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TG酶生产大豆蛋白凝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蛋白溶液初始pH值5.0,反应温度55℃,TG酶添加量0.5%,反应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凝胶保水性为78.21%,水分含量为84.35%。根据凝胶品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硬度和咀嚼性是影响大豆蛋白凝胶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和结冷胶提高鱼丸凝胶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酸盐提高鱼丸凝胶强度的效果显著,但根据GB2760规定,用量有限。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和结冷胶替代磷酸盐,优化配方为: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为0.4%,结冷胶添加量为0.5%,产品的凝胶强度达到使用磷酸盐的1.9倍。  相似文献   

4.
以鸡胸肉为原料,空气炸锅烤制为熟制方式,以调理鸡排的嫩度、保水性、感官品质、安全性为检测指标,考察高良姜素、槲皮素对调理鸡排食用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高良姜素、槲皮素添加量及熟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高良姜素添加量为0.002%,槲皮素添加量为0.002%,空气炸锅145 ℃烤制10 min时,调理鸡排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18.83,其中剪切力为23.2 N,失水率为13.25%,感官评分为32.5分,杂环胺Norharman和Harman的含量分别为20.96 μg/kg和7.39 μg/kg。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大豆组织蛋白添加量对面粉粉质与蛋糕焙烤品质,以及对蛋糕货架期的影响,以期制作高品质的大豆蛋白蛋糕。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组织蛋白对面粉粉质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大豆组织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吸水率逐渐增大,面团的形成时间延长,面团稳定时间变短,添加大豆组织蛋白可以有效降低失水率,延长蛋糕的货架期。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组织蛋白的添加量以不超过6%为宜。  相似文献   

6.
果蔬复合重组鹿肉脯的加工特性与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营养、风味、加工特性的鹿肉和猪肉为原料,添加胡萝卜、膳食纤维(苹果皮)、低聚异麦芽糖、大豆蛋白、鸡蛋等营养物质,经谷氨酰胺转胺酶(TG)的粘合交联重组,研制开发风味独特、营养均衡的果蔬复合重组鹿肉脯。通过对肉脯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等质构特性的单因素试验研究,确定酶作用温度、谷氨酰胺转胺酶用量、大豆蛋白用量和食盐用量对肉脯品质与质构特性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借助SPSS和Design-Expert7.1.6软件及拟合回归方程,对重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复合肉脯最佳工艺条件为:酶作用温度42.68℃,TG用量1.15%,大豆蛋白用量3.36%,食盐用量2.06%,对应样品的综合因子得分最大可达397.508。  相似文献   

7.
千页豆腐是以大豆蛋白粉为主要原料,水、淀粉、食用油、食盐、白砂糖、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等为辅料加工制成的一种素食新产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千页豆腐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经过配方筛选得出千页豆腐最佳配方为冰水添加量60%,变性淀粉添加量4.0%,TG酶添加量0.3%。按上述工艺条件制作的产品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脆嫩,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用大豆蛋白、聚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在不同条件下对鸡胸肉保水性及蒸煮出品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5%、六聚甘油单硬脂酸酯0.3%、蔗糖脂肪酸酯0.4%、乳化时间15min。  相似文献   

9.
脱酰胺化对大豆蛋白水解物可溶性钙结合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谷氨酰胺酶对大豆蛋白水解产物进行脱酰胺化,获得脱酰胺化的大豆蛋白水解产物,并以此为试样,研究了脱酰胺化作用对大豆蛋白水解产物可溶性钙结合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酰胺化作用不仅增加了大豆蛋白水解产物的可溶性钙结合量,还提高了其对胃蛋白酶消化的抑制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它对钙与磷酸盐形成不溶性化合物的抑制能力,说明大豆肽链中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影响大豆肽的钙结合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TG)对豆腐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点浆温度、石膏添加量、点浆后保温时间和加酶量4个因素中,TG的添加量对豆腐的产量影响最大。100g豆浆中TG的添加量为3U时豆腐的产量高达51.5g,且豆腐的感官特性也较好;但若添加过量的酶(5U),豆腐产量反而降低,原因可能是添加过量酶,会导致豆腐中蛋白的过度交联,降低了豆腐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卡拉胶、转谷氨酰胺酶(TG酶)及大豆分离蛋白对PSE猪肉低温香肠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卡拉胶、TG酶或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显著改善PSE肉低温香肠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PSE猪肉低温香肠的最佳改良剂添加量为:卡拉胶占总料0.5%,TG酶0.6%,大豆分离蛋白3%,按此配方制得的产品切面光滑、紧密,软硬适中,肉香浓郁,具有较高的感官评分。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模式下根系分泌物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究大豆和甘薯的根系分泌物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盆栽根系分泌物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活性炭处理方式对玉米/大豆(B1)、玉米/甘薯(B2)及玉米净作(B3)3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及生物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活性炭处理(A1)较未加活性炭处理(A2)抑制了玉米生长,但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加活性炭时,由于根系分泌物被吸附,玉米的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和产量在各种植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未加活性炭时,大豆的根系分泌物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玉米产量,甘薯的根系分泌物抑制玉米生长和降低玉米产量,B1处理下玉米的根干重、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和子粒干重比B3处理分别高15.81%、53.20%、19.94%和60.84%,而B2处理则比B3处理分别低19.92%、4.33%、16.96%和24.32%。  相似文献   

13.
注射不同蛋白酶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向羊肉中注射肉质量5%的不同质量分数的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低温条件下腌制,测定了剪切力、氨基酸含量、L*值和a*值4项指标。结果表明,注射3种蛋白酶,都显著提高了羊肉的嫩度(p<0.05),蛋白酶的浓度越大,腌制时间越长,羊肉的剪切力越低。在腌制过程中,木瓜蛋白酶对羊肉的L*值和a*值没有显著影响;中性蛋白酶对羊肉的L*值和a*值有显著影响(p<0.05);胰蛋白酶对羊肉的a*值有显著影响(p<0.05)。注射蛋白酶腌制的羊肉,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巴沙鱼为主要原料,选择木薯淀粉、TG酶、食盐和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鱼丸的凝胶强度、持水性、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评价指标的相关权重得到影响巴沙鱼鱼丸品质的综合评价得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巴沙鱼鱼丸最佳配方,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鱼丸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100 g巴沙鱼鱼糜中添加木薯淀粉6%、TG酶0.4%、食盐2%、大豆分离蛋白0.3%,该条件下制得的鱼丸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33.04分;扫描电镜图显示其纤维结构较为致密均匀,空洞较小,明显优于无添加物的对照组,证明了TG酶复合物的配方有助于改善巴沙鱼鱼丸的凝胶特性,为巴沙鱼鱼丸的生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增温、保墒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降低普通地膜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损害,使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进行田间覆盖试验,研究了几种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和增温、保墒性能。结果表明:各降解膜的降解速度和降解程度均不同,顺序为:A>B1>B2>C>CK。A降解最快,失重率最高,达73.71%,暴露部分降解完全;地膜降解前,在提高地温方面均与普通地膜相同,崩解期后保温作用下降甚至消失;由于试验期间高温、多雨,地膜保墒作用不明确。说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的彻底性和降解时间的可控性,为今后应用于作物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香辣鹅肉火腿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鹅肉为主料,猪肉为配料,以大豆分离蛋白和玉米淀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产品的腌制料和香辣鹅肉低温火腿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辣椒和混合香辛料的添加量分别为2%和0.8%,肉与大豆蛋白的质量比为7∶3,淀粉及黏着剂的添加量分别为7%和1%生产的产品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千里光超微粉对仔猪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为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0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公母各半的原则,将仔猪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添加75 mg/kg金霉素和20 mg/kg硫酸粘杆菌素的日粮,Ⅲ、Ⅳ、Ⅴ组分别饲喂添加0.4%、0.8%、1.2%千里光超微粉的日粮。试验期为30天。结果发现,添加千里光超微粉能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肉比,其中添加0.8%的千里光超微粉能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肉比(P<0.05),且与Ⅱ组的效果相当(P>0.05);添加千里光超微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GLU、TG、T3、T4、IGF-I含量,降低血清BUN含量,其中添加0.8%的千里光超微粉能显著提高血清T3、IGF-I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BUN含量(P<0.05)。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0.8%的千里光超微粉能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和血清T3、IGF-I含量,显著降低料肉比和血清BUN含量,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红边与短波红外谱段玉米大豆识别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旨在挖掘红边、短波红外谱段对玉米大豆识别精度的提升程度,发现分辨率和谱段对作物识别的综合影响规律。[方法]采用德国Rapideye和美国Landsat-OLI数据,基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的方法,针对玉米、大豆、其他等3种地物类型。[结果]结果表明,与仅有蓝、绿、红、近红外波段相比,增加红边后总体分类精度从73.1%提高到80.5%。与仅有气溶胶、蓝、绿、红、近红波段相比,增加1个短波红外波段后,总体分类精度从72.9%提高到75.4%。[结论]中分辨率多时相数据能够弥补由于缺少短波红外、降低空间分辨率造成的识别精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干旱对大豆生理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开展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将为干旱地区大豆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塑料整理箱进行了干旱胁迫对大豆光合生理、叶片抗氧化物酶和渗透调节物以及生物量、产量影响的研究,土壤水分为干旱(45%~55%的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湿润(80%~100%的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CK)2个水平,进行了2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大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明显下降,使水分利用率增加;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过氧化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无显著影响;干旱使大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25.00%,47.09%和47.16%。干旱胁迫使大豆株高、节数、茎粗明显下降。干旱使大豆地上部分生物量明显下降,其中2013年下降39.4%,2014年下降69.6%。干旱使大豆籽粒产量明显下降,2013,2014年分别下降46.9%和81.6%。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气孔导度显著下降,使CO2供应受到严重影响,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干旱胁迫还会使大豆细胞膜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使大豆光合代谢产物下降。虽然大豆可以通过渗透调节物质来保持细胞的水分,但干旱仍然抑制了植株的正常生长,使大豆生物量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增强剂和交联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可溶性淀粉、明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4种增强剂和谷氨酰胺转胺酶(TG)、单宁、多聚磷酸钠3种交联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液加入可溶性淀粉、明胶、琼脂和多聚磷酸钠,不能很好地改善膜的性能;加入CMC-Na和TG酶与单宁,能显著的增加膜的抗拉强度,但是,加入单宁的膜为棕黄色,表观效果较差;加入0.15%TG酶,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