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通过试验比较,带病毒香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在PDA培养基上比正常的不带病毒香菇菌株慢,说明香菇病毒对香菇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选用了3种病毒抑制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其中香菇多糖500倍液对香菇病毒病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菌棒出菇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8.3%。  相似文献   

2.
香菇病毒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菇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带毒菌株SLV-3的纯培养,通过对带毒菌株(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料)与正常菌株(不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粒)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比较分析,认为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比较分析可以作为香菇菌种是否带毒的早期快速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用酯酶同工酶检测香菇杂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酯酶同工酶在细胞质园球体中存在较多,其酶谱具有较稳定的遗传特征,故人们常用为检测遗传行为的一种生化指标。在近代生物科学中,特别是农业上多用同工酶来鉴别杂种及作为分类的依据。T.ToyomasuA.Zenyozi 在《同工酶电泳法鉴别香菇菌株》一文中指出:各菌株间的酯酶同工酶差异较大,可用来鉴别香菇菌株。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香菇杂交异核体63F 及其亲本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以期检测香菇真杂种及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香菇菌株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菌种的鉴定,一股采用不同菌株之间拮抗反应的方法。此法往往不能区别在遗传性状上有密切联系的菌株,而根据形态特征的分类方法,又易受到各种环境因子的干扰。为此,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1个香菇菌株进行了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2个宾王菇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考查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2个宾王菇菌株共检测出11种酶带类型,菌株间酯酶同工酶谱带分布呈多样性,同一个取样地区菌株间谱带相似,利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Jaccard距离0.76为切割点将供试菌株聚为3类.结果表明:阜新地区宾王菇菌株遗传资源丰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基对香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香菇菌丝体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会导致香菇菌丝体酯酶同工酶酶谱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7.
崔丹  姚方杰  张友民 《北方园艺》2012,(10):179-18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20个金顶侧耳菌株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顶侧耳酯酶同工酶酶谱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共检测出14条酶带,其中迁移率相同酶带3条。迁移率不同酶带有11条,多态性为78.6%;聚类分析的树状图中,相似系数0.80时,可将供试菌株分成七大类。  相似文献   

8.
从木本植物上分离出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的PBM_1毒株能引起李品种“Hauszwetshe”的假痘病症状,将该毒株接种到昆诺藜上繁殖,感染PBM_1毒株的昆诺藜叶片用两次冻融蔗糖梯度离心提纯,每100g叶片的病毒含量平均为1.68mg。提纯的病毒溶液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弯曲状病毒颗粒上的螺纹结构。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该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21.5道尔顿。提纯的病毒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用ELISA法检测感染PBM_1的昆诺藜叶片和桃花,检测效果很灵敏。  相似文献   

9.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国内34个黑木耳主要栽培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其酶带数一般为2~6条不等,其中在Rf为0.484处,34个菌株都有谱带出现,34个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143~1.000之间,应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遗传相似水平为80%时可分六大类,并且根据酯酶同工酶图谱能对部分菌株进行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10.
松茸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范俊  王淑珍  高雁 《食用菌》2001,23(5):6-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吉林省延边天佛指山周围,不同松茸生产地的3株松茸菌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分别检测到4条和7条酶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其亲缘关系相近,说明3个菌株都属于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sltoet lmai)Sing的不同菌株。  相似文献   

11.
香菇菌丝体杆形病毒的RT-PCR检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应用RAPD方法鉴别香菇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采用单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Operon公司产品)PCR扩增香菇的多态性DNA。测试的7个引物均能扩增15个香菇菌株的DNA,扩增位点为12~19个,DNA片段大小为0.34kp~2.52kp。除菌株ATCC 28759和ATCC 28760所有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均相同外,其余13个菌株都有其独特的DNA谱带。结果表明,RAPD方法可用于鉴别香菇菌株间的差异,在食用菌遗传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镉在香菇品种中的积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出口量最大的香菇为材料,分析了三个不同香菇品种对有害重金属镉的积累.结果表明,3个香菇品种对重金属Cd的富集能力为;庆科20〉241—1〉9015,建议可以9015为抗重金属Cd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香菇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取了80个香菇菌株,系统地测定了包括农艺、生态、生理生化在内的88个性状,建立了每一性状统一、标准的测定和分析方法,并对每一菌株、每一性状测定值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输入微机系统,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作出遗传性状的综合评价,建立香菇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15.
代料花菇与段木花菇的品质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木屑代料和段木栽培花菇的可溶性蛋白组分、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核酸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6.09%,电泳图谱显示有11条谱带;在段木花菇中含量为5.75%,有10条谱带。氨基酸总量在木屑花菇中为18.56%,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4.16%;而在段木花菇中二者分别为14.51%和32.59%。核酸含量在木屑花菇中为3.92%;在段木花菇中为3.61%。粗纤维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13.13%;而在段木花菇中仅为7.82%。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木屑花菇中分别为1.12%和42.77%;在段木花菇中为4.53%和62.01%。维生素B_1、B_2、尼克酸、麦角甾醇及微量元素铁(Fe)、磷(P)、钙(Ca)、锌(Zn)等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也均高于段木花菇。  相似文献   

16.
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等7个优良菇木树种的不同年龄树木木屑作为栽培基质,选用126香菇品种做供试菌株,通过香菇总产量、冬菇产量、香菇营养物质含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7种菇木林树种7年树龄木屑栽菇香菇的性能优于或不低于15年成年树龄,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作为经营短轮伐期菇木林树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用单核原生质体杂交育成香菇新菌株申香8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香菇栽培种Le1和野生种0426为亲本,通过原生质单核体杂交选育出申香8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已成为我国香菇主产区的主栽种之一。这证明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香菇育种上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香菇申香10号菌种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香菇栽培种26的原生质体单核体,选用栽培种菌香为供体,通过非对称杂交,选育出申香10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成为香菇主栽培之一。由此证明,非对称杂交技术在香育种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香2 号’香菇是由福建野生香菇菌株L.0212 与四川野生香菇菌株L.0249 通过单—单杂 交选育而来,朵形圆整,菌柄较细,产量高,鲜菇耐储藏,属中温中熟品种,可采用靠架式或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