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肉牛产业是我国畜牧业和肉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牛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牛肉消费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但中国国内的肉牛产业未能跟上消费增长,使中国成为其他国家牛肉的净进口国。此外,尽管需求不断增长,但产量几乎没有增长。近年来,牛肉生产增速放缓,导致牛肉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牛肉生产和消费受到肉牛库存不足的制约。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着许多技术问题,包括传统养殖的转变、饲养和管理制度、牛品种的遗传改良等。中国肉牛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2021年,中国奶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原料奶产量、乳制品加工量与乳制品消费需求都进一步增长.但是,2021年我国奶业发展也面临明显挑战:饲料成本更快增长导致奶牛养殖收益有所下降;乳制品进口进一步快速增长,国内产出增速滞后于需求增速,奶源自给率明显下降.综合判断,2022年乳制品消费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原料奶价格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3.
1.蛋白资源需求短期仍刚性增长首先,饲料蛋白原料需求的增长,最终的决定因素是肉、蛋、奶及水产品消费量的上升。据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数据,城市和农村猪牛羊、水产和禽肉消费差距很大,禽蛋的人均消费量为20公斤,牛奶的人均消费量为18公斤,而欧美发达国家人均肉类消费在70~120公斤,奶类消费在100公斤左右。为此,根据中国的消费特点,中国肉类协会研究报告提出:在未来10~15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会继续增加10~20公斤,在现在基础上人均每天多吃一两肉,即能达到这一目标。虽然国内肉类消费仍有上行空间,但这种增长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  相似文献   

4.
以1985~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原始数据,构建了中国能源消费GM(1,1)预测模型。研究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呈准指数增长规律,GM(1,1)预测模型对20年能源消费量的拟合精度较高,适用于作中长期经济预测。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将以6.27%的速度增长,2020年能源消费量达到57.7086亿t标准煤。  相似文献   

5.
中国牛肉消费占整个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11%左右,与国外发达国家30%以上的比例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消费需求增长迅速,特别是高档牛肉的消费需求.国内奶业经过迅猛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奶公犊牛产生,但仅作为血清的生产材料,没有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文章就被誉为高档牛肉中精品的小白牛肉国内外的生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国内的小白牛肉尤其是今后的有机小白牛肉的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2,(3):3-3
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12/1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达到9.458亿吨,增长7530万吨,同比增长8.65%。其中,美国产量预计将达到3.77亿吨,比2011/12年度大幅飙升19.67%。美国2012/2013年度玉米的需求量预计同比增加9%,需求来自于较高的饲用量和出口,但同时预计玉米乙醇汽油消费疲弱将限制国内消费的进一步增长。中国玉米产量为1.93亿吨,同比增长0.65%,国内总消费为2亿吨,同比增长6.38%,其中饲用量增长4.58%。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需求逐渐扩大,国内原奶供应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乳制品进口量大幅增长。2019年中国乳品进口量继续大幅增长,其中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家是主要乳品进口来源国。随着乳品消费持续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乳品进口量将继续保持增长,乳品贸易总额也将稳中有增。  相似文献   

8.
2009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荆继忠(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 由于猪肉主要还是国内消费,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养猪业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信息动态     
美农业参赞公布:中国2006年猪肉产量将同比增长4%美国农业部驻京参赞9月22日公布一份有关中国牲畜生产和消费的报告,其中猪和猪肉的要点如下:由于国内消费量稳定和出口增加,2006年中国猪肉产量将同比增长4%,达到5090万吨。同时由于人口稳定增加,猪肉消费量预计也将同比增加4%,达到5040万吨。而由于饲料谷物价格下降,猪肉价格预计将持稳甚或走低。由于国内产量提高、国际价格高企及进口政策改变,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将减少28.5%,减至5万吨。2006年中国猪肉出口量预计将增长4.8%,达到58.4万吨。〔新华社记者收稿日期:2005-11-11〕■上海市农业科…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乳制品消费市场,并且仍在保持快速的增长。在短短的20年间,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取得了其它国家几十年才能取得的成就。尽管行业增长成绩显著,但也面临着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如消费信心尚未恢复、奶价波动、企业转型等,这些挑  相似文献   

11.
正过去10年中,虽然西班牙国内市场甜橙消费量增长缓慢,但种植者的利润并未随之增长。西班牙甜橙主要用于出口,国内市场仅占20%。据西班牙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西班牙国内柑桔需求有所增长,其中老年人口消费量最多,年人均消费柑桔43 kg,不同省份柑桔消费情况有差异。2015年用于购买水果的养老金数量创纪录,增加了3.4%,老年人成为水果的最大需求群体。  相似文献   

12.
正在俄罗斯,蓝莓是近年来的浆果消费趋势,尽管消费者收入水平有所下降,但俄罗斯市场蓝莓消费仍然持续增长,国内蓝莓产业积极发展,蓝莓进口量也大幅增长。2020年俄罗斯进口蓝莓7 600 t,进口额达5 590万美元,同比增长65%。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但俄罗斯蓝莓进口增速仍在加快。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和中国羊业发展大会时指出,扶持牛羊肉生产是当前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点任务之一,要举全行业之力,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全力以赴促进生产,千方百计保障牛羊肉有效供给。今后一段时期,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牛羊肉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保障牛羊肉市场有效供给任务十分艰巨。满足国内牛羊肉消费需要,关键要立足提高国内综合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猪业》2010,5(6):48-48
<正>本刊辑: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6月11日消息,由于目前国内猪蓝耳病带来的消费恐慌,越南的进口猪肉消费量大增。该国卫生检疫部表示,越南1~4月份的猪肉进口量增长了20%,至5万吨,其中95%为冻猪肉。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荆继忠(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由于猪肉主要还是国内消费,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养猪业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说经济危机的正面影响,由于国外企业的经济压力加大,对一些种猪场来说还是一个从国外引种的机会,至少能以比较好的价格买到比较好的猪种。目前  相似文献   

16.
邓萍  蔡文杰 《中国乳业》2001,(11):11-12
目前,国内乳业形势虽然喜人,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中国奶类消费的增长,国内乳品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每年从荷兰、法国、新西兰、美国等奶类大国进口奶粉和乳制品,虽然每年有4~5万吨产品出口,但远抵不上进口数量。据海关统计,1991~1995年我国平均每年进口乳制品6万吨,近几年增至10~11万吨;1999年1~12月进口乳制品用汇16347万元,比1998年增加84.6%。入世以后,关税将大幅度降低,乳制品进口随之增加,这必将对中国乳品加工业及奶牛饲养业造成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2018年中国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畜禽养殖生产稳定向好,规模化水平继续提高。受生猪养殖亏损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饲料消费总量小幅下降,季节性波动加大,一体化企业保持扩张势头,但扩张节奏放缓。国内原料改革政策已见成效,结构调整和促消费政策继续优化,玉米去库存步伐加快。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玉米价格震荡上涨,豆粕价格波动加剧,饲料原料成本上升,饲料毛利率下降。预计2019年,国内蛋鸡存栏和肉鸡出栏延续增长,但生猪产能大降,预计饲料消费总量延续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原料奶生产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5年内乳品进口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近年来大规模牧场迅速发展,占全国原料奶产量比例不断提高,同时,原料奶价格与主要出口国奶价的差距明显扩大。高奶价和高零售价对原料奶消费乃至产量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制约。预计未来五年,乳品进口增速将高于国内原料奶生产增速;乳脂肪(奶酪、黄油、奶油)进口增速将高于乳蛋白(全脂粉、脱脂粉)进口增速;成品(婴儿奶粉、液态奶)进口将保持较高的增速。中国奶业面临的挑战是:降低原料奶成本,发展高附加值新品。  相似文献   

19.
吴庆兵 《饲料广角》2003,(7):9-10,13
一、中国大豆供求格局 近年来,中国大豆供求的总体格局是:供给方面,国内生产增长缓慢,基本维持在1300~1600万t之间,总供给中国产大豆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由1995年的94%下降至2002年的53%,而大豆进口则增长迅速,由1995年的80万t增至2002年的1450万t,总供给中进口大豆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由1995年的6%上升至2002年的47%;需求方面,大豆食用、种用及出口数量基本稳定,大致为700~800万t,但压榨消费呈现暴发式增长,由1995年的745万t剧增至2002年的2245万t。  相似文献   

20.
《吉林畜牧兽医》2003,(2):43-43
近期,关于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后市走势的论述颇多,多数观点认为,春节前国内大豆价格虽然有所波动但基本保持高位,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东北铁路运输吃紧,国产大豆外运受阻,内地大豆供应依然紧张;二是由于转基因政策的变故造成15~20d进口大豆断档期,现存进口大豆供应虽然充足但多被大型油厂所垄断;三是节前国内豆油消费需求较为强劲;四是豆粕销售数量也有所增长。而对于春节期间及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