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黏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5型(Parainfluenza virus5,SV5)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的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都编码FPIV-like晚期结构域(Late-domain,L-domain),L-domain中的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F)对病毒出芽与复制有很重要的作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M蛋白也包含潜在的L-domain23FPIV26,但23F对NDV的出芽及复制的作用尚不明确。本试验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以NDV ZJ1株为母本病毒,拯救一株M蛋白F23A突变的重组病毒ZJ1F23A,并在DF1细胞上对ZJ1F23A的复制性能和细胞致病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ZJ1F23A在DF1上的复制水平显著低于母本病毒ZJ1,ZJ1F23A对DF1的致病性比ZJ1弱。试验结果说明NDV M蛋白23F对病毒复制及病毒的细胞致病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针对新城疫病毒NDV NA-1株P基因的RNAi质粒;转染质粒36 h后接种NDV,通过对病毒滴度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细胞病变结果分析,表明其能抑制NDV在CEF中的复制和增殖.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NDV复制机理和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大多数禽类,以发生呼吸困难、头冠紫黑和下痢等症状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最为严重,不同曰龄鸡均可感染。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之一。对禽类养殖业危害较大。NDV属单股负链RNA病毒目、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胳腺炎病毒属的禽副黏病毒。在NDV感染宿主后,病毒可以产生一系列反应以应对宿主的免疫应答以利于自己的病毒复制,起到免疫逃避的作用。NDV免疫逃避机制主要通过抑制与干扰素相关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以及利用宿主真核翻译系统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病毒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机制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M蛋白一种非糖基化膜相关蛋白,主要位于病毒囊膜内表面,构成了病毒囊膜和核衣壳连接的支架。研究表明,M蛋白是一种细胞核-细胞质穿梭蛋白。在NDV感染早期,M蛋白可通过自身携带的核定位信号进入细胞核。根据已报道的相关RNA病毒M蛋白功能的研究结果,推测NDV M蛋白早期的细胞核定位有利于细胞质中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并且可能会抑制细胞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目前,国内外对M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蛋白与NDV毒力和复制的关系以及以M蛋白为核心的病毒样颗粒形成机制和利用方面,而对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机制和功能研究相对较少。鉴于M蛋白细胞核定位在NDV复制和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NDV M蛋白的细胞定位特征、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分子机制和功能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NDV 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解旋酶家族是一类对所有生物都至关重要的酶,主要功能是基因解旋,DEAD/H-box家族RNA解旋酶是一类重要的解旋酶。DEAD-box RNA解旋酶DDX21被证实可能调控宿主细胞先天性免疫。新城疫病毒(NDV)是一种对养禽业危害严重的病原,NDV能够通过多种手段调控宿主先天性免疫,为了探讨DDX21如何调控NDV复制,本研究应用CRISPR/Cas9系统建立DDX21基因敲除的HeLa细胞系,并验证其对NDV复制的影响。针对DDX21基因共设计6条sgRNA,构建敲除载体并电转染细胞,通过药物筛选、亚克隆筛选后,以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敲除效率的双重鉴定,并比较野生型和DDX21敲除细胞中NDV的复制效率。结果显示,由于DDX21对细胞生长至关重要,因此仅获得一株DDX21杂合子敲除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DX21表达量被显著抑制,NDV对在敲除细胞上的复制滴度明显低于野生型细胞,说明DDX21发挥正调控NDV复制的作用,本试验为DDX21调控抗病毒先天性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鸡细胞中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形成机制,以及鸡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1(G3BP1)在新城疫病毒(NDV)感染诱导SG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用NDV感染HeLa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内源性G3BP1的定位,外源转染鸡G3BP1和各分段结构域,以不同应激处理之后观察与内源性SG标志物共定位现象,最后转染G3BP1之后感染NDV,以Western blot和TCID50检测病毒复制情况。结果显示:NDV感染能够诱导内源性G3BP1聚集形成SG,将鸡G3BP1分别转染至HeLa、DF-1和CEF后,以不同应激处理之后均能在细胞中观察到SG。将鸡G3BP1不同结构域分别转染HeLa细胞,以氧化应激和NDV分别处理,结果显示G3BP1的RNA结合结构域对聚集至关重要,而NTF2样结构域不能被招募到SGs中,并且抑制原有SGs的形成。最后证实G3BP1过表达能够增强病毒复制,说明SG在NDV复制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鸡G3BP1在鸡SG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鸡SG能够促进NDV复制,这为进一步研究NDV和禽源细胞互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HeLa细胞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新城疫病毒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细胞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否参与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复制过程进行了研究。用NDV感染HeLa细胞,对细胞样品进行Western blot实验,并检测细胞26S蛋白酶体的三种蛋白水解活性变化。同时使用多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的抑制剂处理细胞并做NDV感染,测定细胞上清中病毒TCID50值,比较药物处理与DMSO处理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HeLa细胞在感染NDV后,细胞内泛素化蛋白水平降低,而26S蛋白酶体的三种蛋白水解活性都显著升高;使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抑制剂后NDV的增殖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证明NDV在HeLa细胞内的增殖与细胞自身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金银花复方制剂对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法对ND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数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NDV感染初期,NDV感染组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数量与对照组雏鸡相比明显降低,表明NDV感染抑制了雏鸡的免疫功能;金银花复方制剂治疗组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明显高于NDV感染组雏鸡,并且从第7天开始抗体生成细胞数量迅速恢复到对照组雏鸡的水平,表明金银花复方制剂提高了雏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具体参与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复制的哪个阶段,本研究通过在NDV感染不同阶段加入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抑制剂MG-132,结合使用蛋白酶K试验证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并未参与NDV入侵细胞的过程,而是参与了NDV入侵细胞之后的复制早期阶段(0~6 h)。再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试验分离细胞内体,使用针对内体标志蛋白Rab5的抗体确定内体位于第8~10层。建立了检测Herts/33毒株P基因的绝对荧光定量方法,绘制了标准曲线。并通过该绝对荧光定量法比较MG-132和DMSO处理的细胞内体中病毒含量,发现使用抑制剂处理的细胞内体所在层中病毒含量较高,提示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使NDV滞留于细胞内体中。本研究首次证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参与了NDV进入细胞后从内体释放出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明确新城疫病毒(NDV)溶瘤作用是否依赖其复制水平,并改进NDV溶瘤机制研究模型。以NDV疫苗株LaSota感染人肿瘤细胞系HCT116、A549和人非肿瘤细胞系HEK293T为研究模型;RT-qPCR检测NDV在各细胞系的基因组复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DV在各细胞系的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DV感染对各细胞系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NDV在三个细胞系内的基因组复制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三个细胞系的溶瘤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NDV感染能诱发HEK293T和HCT116的细胞周期发生G1期停滞,但对A549的细胞周期没有明显影响;此外,NDV感染24 h后,A549细胞以早期凋亡为主,而HCT116细胞以坏死/晚期细胞凋亡为主。NDV的溶瘤作用并不依赖于其复制水平,而且NDV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的溶瘤作用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6):93-98
在已知的3种具有较强抗新城疫病毒(NDV)作用的中药成分组方的基础上,利用细胞病变观察与MTT比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这3种组方对NDV吸附DF1细胞及其增殖、释放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吸附阻断试验中,3种组方均能阻碍病毒吸附细胞或阻断已吸附上细胞的病毒进入细胞,说明组方浓度、组方加入方式和病毒吸附时间均能够影响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在复制抑制和病毒释放阻断试验中,测定的试验组OD570值显著高于相应的病毒对照组,说明3种组方均能够抑制病毒的增殖和阻碍病毒的释放。结果表明,3种组方能够阻断NDV吸附细胞和/或干扰病毒的增殖和释放而表现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质蛋白(M)是新城疫病毒(NDV)重要的结构蛋白。为监测NDV感染后M蛋白在细胞中的动态分布,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在NDV La Sota株全长c DNA中M基因编码区的C端插入由18个核苷酸编码的TC (Tetracysteine)标签,转染细胞经筛选获得携带TC标签的重组病毒La Sota-M-CTC。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La Sota-M-CTC能够在鸡胚中有效复制,其生长曲线与亲本病毒La Sota相似。通过接种鸡胚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检测La Sota-M-CTC的毒力。结果显示,La Sota-M-CTC的毒力与La Sota基本一致。此外,TC标签能够在重组病毒中稳定存在。将La Sota-M-CTC感染的细胞用双砷绿色染料FlAsH-EDT2染色后经激光共聚焦检测M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结果显示,在La Sota-M-CTC感染细胞后1 h~2 h时,M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而在病毒感染4 h后M蛋白进入细胞核中,并持续存在至病毒感染后的12 h。本研究为监测M蛋白在NDV感染过程中的动态分布以及阐明M蛋白在ND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微型基因组的复制效率,本实验分别以NDV 9a5b(ClassⅠ)病毒株和La Sota(ClassⅡ)病毒株基因组骨架为平台,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替代病毒的整个编码区,只保留与病毒复制、转录和病毒包装相关的调控区域Leader和Trailer,构建获得的微型基因组DNA片段反向插入反向遗传载体TVT(0.0)中,从而构建了两株病毒的微型基因组质粒。同时,将相应病毒株的NP、P和L 3个基因分别克隆至pCI-neo载体中,构建3个辅助质粒的真核表达系统。通过将微型基因组和辅助质粒共转染BSR T7/5T7-5细胞,表明在相同转染条件下,无论使用哪一种辅助质粒,ClassⅡ型微型基因组的报告基因的表达效率均高于ClassⅠ型微型基因组。实验结果显示ClassⅠNDV转录复制系统的运行效率明显低于ClassⅡNDV。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M蛋白核定位信号(NLS)突变对新城疫病毒(NDV)致病性的影响。将M蛋白NLS突变体病毒和亲本病毒分别感染4周龄SPF鸡,观察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检测鸡喉头和泄殖腔排毒情况以及不同组织中的病毒含量,并对免疫器官进行显微病变观察,以及分析免疫器官中M蛋白的表达量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鸡感染亲本病毒后产生典型的新城疫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喉头和泄殖腔持续排毒且排毒量高,试验鸡的存活率为0%;而鸡感染突变体病毒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轻微,喉头和泄殖腔排毒时间延迟且排毒量低,试验鸡的存活率为70%。组织病毒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亲本病毒能在不同组织中复制,尤其以免疫器官(脾、胸腺和法氏囊)和气管中的病毒含量高;而突变体病毒仅在免疫器官和气管中复制,且病毒含量低。病理组织学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亲本病毒能造成严重的免疫器官损伤且M蛋白表达量高,而突变体病毒则未引起明显的病理变化且M蛋白表达量低。此外,突变体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器官中IL-1β、IL-6、IL-10、IFN-β和IFN-λ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要明显低于亲本病毒,说明M蛋白NLS突变降低了NDV诱发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首次证实M蛋白NLS突变可显著降低NDV对鸡的致病力,这为深入研究M蛋白细胞核定位在NDV致病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约为15.2 kb,编码6种结构蛋白和2种非结构蛋白.由于NDV基因组较小,不能编码病毒复制需要的所有蛋白,因此必须借助宿主蛋白来完成NDV的生活周期.M蛋白是一种非糖基化膜相关蛋白,在抑制宿主细胞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16.
正韩国建国大学的科研人员应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研制出表达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和流感病毒M1蛋白的NDV病毒样颗粒(VLP)。SPF鸡分别免疫含不同剂量VLP(0.8、4、20、100μg/mL)的NDV VLP油乳剂疫苗。免疫3周后,应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NDV VLP疫苗的免疫力;同时用NDV强毒株进行攻毒试验以评估NDV VLP疫苗对SPF鸡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NDV VLP疫苗免疫后可产生大量抗NDV的抗体,且SPF鸡对NDV强毒株的抵抗力与NDV VLP疫苗免疫剂量相关。尽管含0.8、4μg/mL VLP的NDV VLP疫苗不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究紫花地丁香豆素类提取物体外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以紫花地丁为材料,制备紫花地丁香豆素提取物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提取物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含量,利用CCK-8方法检测紫花地丁香豆素类提取物对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地丁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含量分别为2.58、7.66 mg/g;紫花地丁香豆素类提取物在DF-1细胞中的半数致死浓度为185.2 mg/L。紫花地丁香豆素提取物浓度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NDV的复制,当提取物浓度为100 mg/L时,对NDV的复制抑制率最高,为74.31%。在NDV吸附抑制中,当紫花地丁香豆素类提取物作用浓度为100 mg/L时,对NDV吸附抑制率最高,为67.4%。研究表明,紫花地丁香豆素类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NDV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省发病鸡群分离鉴定了一株新城疫病毒(NDV),命名为SDLY01。经蚀斑纯化后进行毒力测定和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SDLY01属于基因Ⅶ型NDV强毒。20只7日龄SPF鸡免疫新城疫活疫苗LaSot a后14 d分别用NDV标准强毒F48E8和分离株SDLY01攻毒,同时设同日龄SPF鸡为对照组,未免疫任何疫苗。攻毒后观察10 d,免疫组在攻毒后食欲、精神均正常;对照组在攻毒后2~4d发病死亡,并表现ND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攻毒后第3、5、7、9 d对免疫组试验鸡取喉头、泄殖腔棉拭进行病毒分离,F48E8攻毒组病毒分离均为NDV阴性,SDLYO1攻毒组第5 d病毒分离NDV阳性,第3、7和9d病毒分离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LaSot a活疫苗对F48E8和SDLY01均能提供100%免疫保护,但不能完全抑制基因Ⅶ NDV分离株在体内的复制和排毒。  相似文献   

19.
从山东省发病鸡群分离鉴定了一株新城疫病毒(NDV),命名为SDLY01。经蚀斑纯化后进行毒力测定和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SDLY01属于基因VII型NDV强毒。20只7日龄SPF鸡免疫新城疫活疫苗LaSota后14d分别用NDV标准强毒F48E8和分离株SDLY01攻毒,同时设同日龄SPF鸡为对照组,未免疫任何疫苗。攻毒后观察10d,免疫组在攻毒后食欲、精神均正常;对照组在攻毒后2~4d发病死亡,并表现ND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攻毒后第3、5、7、9d对免疫组试验鸡取喉头、泄殖腔棉拭进行病毒分离,F48E8攻毒组病毒分离均为NDV阴性,SDLY01攻毒组第5d病毒分离NDV阳性,第3、7和9d病毒分离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LaSota活疫苗对F48E8和SDLY01均能提供100%免疫保护,但不能完全抑制基因VIINDV分离株在体内的复制和排毒。  相似文献   

20.
新城疫单抗ELISA试剂盒检测鸽新城疫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城疫(ND)单抗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检测23例疑似ND的鸽泄殖腔棉拭样品,7份阳性样品用SPF鸡胚均会离到病毒,该病毒凝集鸡红细胞,并就抗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所抑制,其中4株病毒的MDT在48-68.6h之间,ICPI为1.55-1.85。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病毒为NDV,亦表明ND单抗ELISA试剂盒能够检出鸽NDV,并可作为鸽群中NDV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