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蕉海鲈是广东珠海市首个地理标识产品,也是珠海主要的海水鱼养殖品种,占珠海海水鱼养殖量75%以上。白蕉海鲈养殖面积20000亩,年总产量5万多吨,养殖产量占全省产量的75%以上,全国总产量30%以上(2011年)。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也荣获“中国海鲈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2.
<正>珠海本土育苗探索未停步白蕉海鲈作为广东省珠海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直是当地的主要养殖品种,由于去年下半年海鲈商品鱼价格回升,今年很多养殖户纷纷跟风扩大生产。据估算,今年珠海白蕉海鲈投苗率同比增加了48.7%。虽然说养殖海鲈"赚一年,亏三年"有夸张之嫌,但是这么高的投苗量着实让斗门白蕉镇渔业协会会长彭炳根很不安,担心年底新鱼大量上市会导致价格下跌。另外,海鲈早已成为当  相似文献   

3.
正珠海白蕉镇是"中国海鲈之乡",多年来的"白蕉海鲈"品牌培育,让"白蕉海鲈"美誉度不断提升。最近,"白蕉海鲈"被评为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水产品区域共用品牌。"名噪一时"的白蕉海鲈借助品牌效应,迅速走向全国市场。  相似文献   

4.
白蕉海鲈价格暴跌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作为“中国海鲈之乡”,目前海鲈养殖面积已达2万亩,2011年海鲈总产量约4万吨。 今年年初,白蕉海鲈遭遇“寒冬”,市场行情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据了解,向蕉海鲈的养殖成本为7-7.5元/斤,目前0.8-1.5斤规格的海鲈塘头批发价格为7,4-7.8元/斤,1.5-3斤规格的价格为6.2-6.4元/斤,跌破成本价,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6%和40%。  相似文献   

5.
白蕉海鲈作为广东省珠海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直是当地的主要养殖品种,由于去年下半年海鲈商品鱼价格回升,今年很多养殖户纷纷跟风扩大生产。据估算,今年珠海白蕉海鲈投苗率同比增加了48.7%。虽然说养殖海鲈“赚一年,亏三年”有夸张之嫌,但是这么高的投苗量着实让斗门白蕉镇渔业协会会长彭炳根很不安,担心年底新鱼大量上市会导致价格下跌。  相似文献   

6.
海鲈, 学名七星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花鲈,属广温、广盐、肉食性的浅海内湾鱼类,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省,海鲈养殖主要集中于珠海的斗门地区. 一、珠海海鲈养殖情况 珠海海水鱼养殖主要以海鲈为主,在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中,海鲈的养殖产量居全国第-位,而珠海斗门的海鲈产量占到全国的60%左右.斗门区的白蕉镇是广东省养殖海鲈最集中的地方,整个白蕉镇约有10000多亩的养殖面积,大多数以养殖海鲈为主.  相似文献   

7.
花鲈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Cuvier in Cuvier&Valenciennes),英文Japanese seaperch,属鲈形目、鲐科,俗称海鲈、七星鲈,是河口型的广盐性中下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海与东海及日本沿海及淡水水域。每年上半年幼鱼沿江河上溯,下半年则洄游至海洋产卵越冬,花鲈为肉食性鱼类,性情凶猛贪食,以鱼、虾和甲壳类为食。养殖状态可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从2000年开始在珠海市养殖,并在短短的几年间在珠海斗门区白蕉镇发展为万亩的海鲈养殖基地,亩产可达万斤,“白蕉海鲈”成为珠海的又一个特色品牌,畅销香港、韩国等地。下面详介绍花鲈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地处珠江入海口的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昭信村是"白蕉海鲈"的主产区之一。进入昭信村的道路两边,放眼望去成片都是海鲈池塘,鱼塘里的增氧机在不停地运转着。据了解,昭信村拥有鱼塘面积4700多亩,水产养殖户400多户,大部分都是从事海鲈养殖。珠海市进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进才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1月,是昭信村规模最大的水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理事长梁美容是当地有名的海鲈养殖致富带头人。她告诉本刊记者,虽然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的时间很短,但社员们早在合作社成立的前几年就已经开始有组织地"抱团"共谋海鲈发展大计了。  相似文献   

9.
正在珠海市斗门区,有一个"中国海鲈之乡"——白蕉镇,那里有3万亩的海鲈养殖面积,是全国最大的海鲈产区。当地渔民利用斗门区独特的咸淡水地带,养出了肥美的海鲈鱼,让白蕉海鲈成为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适宜清蒸、红烧或炖汤。一直以来,功夫鲈鱼、灌汤海鲈球、金汤耀海鲈等名菜在珠  相似文献   

10.
数据显示,广东珠海市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近2万亩,产量达10万吨。今年初,白蕉海鲈再次陷入“滞销风波”。为破解滞销困局,拓宽海鲈市场渠道推进海鲈产业化,4月初,珠海市决定每年安排4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用于扶持白蕉海鲈产业化发展,擦亮“白蕉海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学名花鲈、七星鲈,是科、花鲈属的一个物种。海鲈为广盐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沿海一带,目前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养殖量较大,年总产量10万多吨。近年来,随着海鲈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增加、水质环境变差,造成疾病的频繁暴发,严重阻碍了海鲈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8月,珠海市白蕉镇某养殖场陆续有海鲈出现浮头、游岸,体表溃烂或有创面,鱼塘每天的死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南端——珠海斗门,有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鲈鱼,叫白蕉海鲈。在珠海白蕉乡间随处可见星罗棋布的鱼塘。养殖户天蒙蒙亮就开始陆续到鱼塘边,照看起这些"养家糊口"的宝贝——海鲈。十三年前,斗门区白蕉海鲈企业——珠海强竞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强正是这样的"养殖户"之一。只不过,经过十多年的历练,依靠科学管理、先进养殖技术,如今刘强的养殖公司已脱颖而出,成为行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海鲈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仅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海鲈养殖面积近2万亩,年总产量近5万吨,产值近8亿元,产量超过全国总产的30%。然而,受区域特点、育苗条件及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该地区养殖的海鲈鱼苗长期以来完全依靠福建、山东等地提供,本地海鲈种苗业基本属于空白。外地海鲈苗受长途运输、盐度淡化过快和区域气候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塘后成活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4.
<正>海鲈是我国主要优质养殖鱼类之一,由于海鲈繁殖和生长在沿海,为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等,故称海鲈。近年来,我国海鲈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白蕉海鲈"国家地理标识产品的获得,进一步推动海鲈养殖业向完整产业链方向发展。海鲈为珠江流域四大名鱼之首,适合在多种水域养殖,例如在淡水池塘、海水池塘、网箱、内陆盐碱水域中养殖。目前,国内海鲈育苗多在福建省沿海地区,育苗方法都  相似文献   

15.
正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在珠三角被称之为海鲈、板鲈、鲈鱼。在珠海,花鲈亩产达万斤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珠海花鲈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拥有"中国海鲈之都"的称誉。"白蕉海鲈"以口味细嫩、营养丰富而享誉中外,加上近年来政府从政策、产业等方面的引导,海鲈养殖产业蓬勃发展,花鲈养殖已经成为珠海斗门农户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5月,白蕉海鲈养殖普遍进入养殖中期,天气较不稳定、雨水多发,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加强管理,是提高5~6月间海鲈养殖成活率,实现增产增效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广东珠海"白蕉海鲈"2009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斗门区2011年获评"中国海鲈之乡",白蕉海鲈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美味海鲈产自斗门海鲈有别于淡水鲈鱼,体型较大,分为白鲈和黑鲈。海鲈体型粗且长,鳞片十分粗糙,一般身长30~40厘米,体重400~1000克,下颌长于上颌,鱼嘴较尖。白鲈背部呈青灰色,腹部较白,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斑点;黑鲈颜色较黑,整体呈深黑灰色,黑色斑点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海鲈,学名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广东省重要的养殖品种。据估算,2019年珠海市的海鲈养殖面积超过3.1万亩,产值21亿元,约占全省产量的70%、全国产量的50%。随着海鲈养殖密度的不断提升,加之主要以个体户和合作社形式养殖,整体养殖技术相对传统,科学养殖意识薄弱,养殖水质环境变差等原  相似文献   

19.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花鲈、七星鲈,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yi)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鲈鱼是西江水域的四大名鱼鲈、嘉、鳜、(han)之一,其肉质坚实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和多种维生素。斗门县位于西江口,鲈鱼是当地天然生长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人工养殖鲈鱼已有近二十年历史,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以白蕉镇为主要养殖区的鲈鱼养殖技术有较大的突破,1999年全县养殖面积4177亩,平均亩产966公斤,最高亩产达2630公斤,平均每亩利润7500元。其中白蕉新沙村的1500亩连片养殖面积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利润12000元。2000年斗门的鲈鱼养殖又扩大到9622亩.目前长势良好,预计又将获得高产。本通过总结大量高产养殖的成功经验,作为规范性的养殖技术教材向全县推广,以期进一步发展斗门县的鲈鱼养殖业。  相似文献   

20.
<正>给高密度养殖池里的鲈鱼装台"跑步机",让喜欢顶水的鲈鱼挤在一起,几乎24小时不停做有氧运动。急速的水流把鱼粪、残饵等推向池子另一侧的集污区,经沉淀,吸污泵将底部约60%的废弃物回收到岸边的集污塔。——进才水产高密度养海鲈的奥秘"通过200平方米水面可养殖2万尾海鲈,且价格比同期海鲈每斤贵3元左右。"这是广东省珠海市进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进才水产")与珠海市农业发展中心合作研发的"循环水养殖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