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兔球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 1 病原学 病原体是艾美耳球虫.目前我国已发现7种艾美耳球虫可寄生于兔的小肠和胆管.兔球虫卵囊在温度20℃,湿度55%~75%的外界环境中,经2~3 d即可发育成为感染性卵囊.卵囊对化学消毒药物及低温的抵抗力很强,大多数卵囊可以越冬.但对日光和干燥很敏感,直射阳光在数小时内能杀死卵囊.  相似文献   

2.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病原体是艾美耳球虫。兔球虫卵囊在温度20℃,湿度55%~75%的外界环境中,经2~3d即可发育成为感染性卵囊。卵囊对化学消毒药物及低温的抵抗力很强,大多数卵囊可以越冬。但对日光和干燥很敏感,直射阳光在数小时内能杀死卵囊。  相似文献   

3.
兔球虫病是肉兔寄生虫病中危害最严重的原虫病之一。依据球虫种类和寄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肝球虫病和肠球虫病,但以混合感染最为常见。1病原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目前我国已发现7种艾美耳球虫可寄生于兔的小肠和胆管。兔球虫卵囊在温度20℃,湿度55%~75%的外界环境中,经2~3天即可发育成为感染性卵囊。卵囊对化学消毒药物和低温的抵抗力很强,大多数卵囊可以越冬,但对日光和干燥很敏感,直射阳光在数小时内能杀死卵囊。  相似文献   

4.
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耐过的家兔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现将兔球虫病的治疗介绍如下. 1 病原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病原体是艾美耳球虫.卵囊在温度20℃,湿度55%~75%的外界环境中,经2~3天即可发育成为感染性卵囊.卵囊对化学消毒药物及低温的抵抗力很强,大多数卵囊可以越冬.  相似文献   

5.
<正>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病原体是艾美耳球虫。目前我国已发现7种艾美耳球虫可寄生于兔的小肠和胆管。兔球虫卵囊在温度20℃,湿度55%~75%的外界环境中,经2~3d即可发育成为感染性卵囊。卵囊对化学消毒药物及低温的抵抗力很强,大多数卵囊可以越冬。但对日光和干燥很敏感,直射阳光在数小时内能杀死卵囊。寄生于兔的艾美尔球虫的生活史与寄生于鸡的艾美耳球虫的生  相似文献   

6.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和盲肠黏膜上皮细胞内所引起患鸡消瘦、贫血、血痢,主要危害雏鸡。1病原寄生于鸡的球虫主要有7种,其中致病力最强危害最大的有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2种,分别寄生于盲肠和小肠中段。在鸡粪中见到的球虫叫卵囊,卵囊呈无色或黄色,圆形或椭圆形。球虫生活史包括3个发育阶段,即孢子生殖、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阶段。  相似文献   

7.
幼隼球虫病是由原生动物门的球虫所引起的一种寄生原虫病,病原为艾美耳属的7种球虫,其中危害最大的有两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前者寄生于盲肠中,后者寄生于小肠黏膜中。在临床上往往是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球虫卵囊随病幼隼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里,卵囊经1~3d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内含成熟的子孢子。  相似文献   

8.
球虫病对兔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兔球虫病原种类简介 兔球虫病的病原体据记载有17种之多。危害最大的是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寄生于肝脏胆管上皮细胞内,其次为大型艾美耳球虫(E.reagan)、梨形艾美耳球虫(E.piriformis),肠艾美耳球虫(E.flauescens),均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绝大多数种类的球虫发育分三个阶段,裂体增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各阶段虫体并不相同。在粪便中的球虫称作卵囊。卵囊为椭圆形或圆形,镜下呈黄色或无色,有两层轮廓的卵囊壁,卵囊在外界一定条件下发育成熟,而且具有侵袭性。  相似文献   

9.
从河北省兔场分别单卵囊分离孢子化大型艾美耳球虫卵囊、黄艾美耳球虫卵囊及肠艾美耳球虫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后获得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孢子化卵囊基因组DNA。利用艾美耳属球虫18SrDNA和5.8SrDNA保守引物,PCR扩增3种兔球虫ITS-1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将3种球虫ITS-1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布的兔球虫ITS-1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距离比较,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河北株分别扩增出424、455、434bp的ITS-1片段。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关耳球虫河北株与GenBank中发布的同种兔球虫ITS-1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4%、97.9%和96.9%。系统发育树显示兔球虫ITS-1序列形成1个单系群,该单系群根据寄生部位分为2个姊妹群。  相似文献   

10.
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夏季,幼兔对球虫的抵抗力很弱,感染率可高达90%,死亡率也很高,一般可达70%,耐过的病兔生长发育迟缓,对养兔业危害极大。1病原兔球虫均属艾美耳属,共有16个种,除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胆管上皮细胞内之外,其余各种都寄生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常混合感染。随粪便排出的卵囊在显微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在外界一定条件下发育成熟而具有侵袭性。2流行特点各种品种的家兔对兔球虫都有易感性,断奶后至  相似文献   

11.
抗原虫药主要包括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梨形虫药、抗滴虫药四大类.其中球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常见且致病力最强;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小肠中段;堆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小肠前段;巨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小肠中段;另外其他种属动物都可感染球虫病,该病对养鸡和养兔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尤其较大.  相似文献   

12.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牛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引起的原虫病,多发生于犊牛。常以季节性地方散发或流行的形式发生,死亡率一般为209/6~409/5,特征为出血性肠炎。牛球虫有10余种,以邱氏艾美耳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最常见。邱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牛的直肠上皮细胞内,有时也可寄生于盲肠与结肠下段;卵囊为圆形或稍微椭圆形,卵壁光滑,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是养禽业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艾美耳科的8种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为严重。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故称盲肠球虫病;其余7种球虫寄生于小肠,因而称为小肠球虫病。病鸡表现贫血、消瘦和血痢,急性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中轻度感染主要影响生长发育,并降低对其它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1牛球虫病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牛球虫有10余种,寄生于牛的各种球虫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而且最常见。邱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牛的直肠上皮细胞内,有时也可寄生于盲肠与结肠下段;卵囊为圆形或稍微椭圆形,卵壁光滑,平均大小为14.9~20.0微米。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牛的肠道;卵囊卵圆形,平均大小为19.6~34.1微米。球虫之发育不需要中间  相似文献   

15.
<正>兔球虫病是由于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家兔的肠上皮细胞和肝脏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和生活史该病的病原是艾美耳的13种球虫。其中兔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肝脏胆管上皮,其余的各种都寄生在肠上皮。球虫在体内的发育分成不同的阶段,各阶段的虫体形态并不相同。在粪便中的球虫称作卵囊。卵囊呈椭圆形或圆形,镜下呈无色或黄色,有两层轮廓的卵囊壁。新随粪便排出体外的卵囊内含1个球形的原  相似文献   

16.
3种兔球虫18S rDNA部分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卵囊分离法从河北某兔场分离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接种无球虫兔后获得大量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孢子化卵囊基因组DNA。利用艾美耳属球虫18S rDNA保守引物,PCR扩增3种兔球虫18S rDNA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将3种球虫18S r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发布的兔球虫18S rDNA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比对。使用MEGA4.0软件对兔球虫18S rDNA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大型艾美耳球虫扩增出大小为1 521bp的18S rDNA片段;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均扩增出大小为1 520bp的18S rDNA片段。序列比对结果显示,3种河北株兔球虫与GenBank中相应的3种兔球虫18S rD-NA(EF694016、EF694011、EF694012)相似性分别为99.6%、99.6%和100%。3种河北株兔球虫序列和GenBank中兔球虫18S rDNA序列(EF694007-EF694017)位于一个单系集群。  相似文献   

17.
四种兔艾美耳球虫卵囊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4种兔艾美耳球虫经口接种45日龄无球虫感染兔,接种剂量为1×104个卵囊/兔。感染后4d~20d,以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天排出的卵囊。结果表明,肠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多,为365.76×106个,中型艾美耳球虫为317.26×106个、黄艾美耳球虫为304.36×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少,为200.12×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6.5天有卵囊排出,第10.5天达到高峰(66.50×106个/只),占总量的33.23%;肠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3天达到高峰(138.40×106个/只),占总量的37.83%;黄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1天达到高峰(102.80×106个/只),占总量的33.78%;中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4.5天有卵囊排出,第6.5天达到高峰(167.8×106个/只),占总量的52.89%。  相似文献   

18.
1病原体 本病病原为原虫中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已经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发现9个种。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不同,其致病力也不相同。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中1/3段,致病力强;巨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小肠,以中段为主,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4~5月龄内的幼兔感染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可达70%,耐过的病兔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病原 兔球虫均属艾美耳属,共有14种,其中除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胆管上皮细胞内之外,其余各种都寄生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内,一般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4~5月龄内的幼兔感染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可达70%,耐过的病兔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病原 兔球虫均属艾美耳属,共有14种,其中除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胆管上皮细胞内之外,其余各种都寄生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内,一般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