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效唑浸种对盐胁迫下萝卜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多效唑对盐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200 mg/L、400 mg/L和600 mg/L)研究了盐(0.8%NaCl)胁迫下萝卜幼苗抗逆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盐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具有一定程度缓解作用;多效唑浸种后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单独盐处理(90.04%)呈增加趋势,600 mg/L PP333浸种含水量增长最高,为94.10%;400 mg/L PP333和200 mg/L PP333浸种含水量分别为93.45%和91.03%;此外,叶绿素总含量增加,叶片MDA含量减少,且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缓解盐害的效果变强.  相似文献   

2.
卡那霉素对盐芥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臻  扈玉婷  孙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80-1248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对盐芥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盐芥山东生态型的种子,种于含不同浓度卡那霉素的Ms0培养基上,观察盐芥对不同浓度卡那霉素的敏感程度。[结果]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盐芥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卡那霉素可以作为一种筛选标记对转基因盐芥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3.
卡那霉素对转基因菜心T1代种子的筛选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附加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an)的1/2MS培养基对转基因油青菜心T1代种子进行培养.快速鉴定转基因菜心T1代种子对Kan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转基因菜心幼苗的白化率随着Kan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以Kan附加浓度为60 mg/L时较适合于菜心转化植株后代的选择鉴定.  相似文献   

4.
铅胁迫对拟南芥和盐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盐芥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盐芥和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铅浓度小于200mg/时,铅盐芥和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影响都较小;当铅浓度达400mg/L时,铅对盐芥和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均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Basta和卡那霉素作为转基因选择剂,对普通白菜品种(品系)杭州油冬儿和75#幼苗进行处理,以确定筛选转基因植株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杭州油冬儿和75#对Basta敏感性几乎相同,喷施Basta溶液的最适质量浓度均为20 mg/L,且最佳喷施次数为7次;2个品种对卡那霉素略有差异,杭州油冬儿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mg/L,75#则为75 mg/L。  相似文献   

6.
卡那霉素(Kan)抗性基因的利用是筛选和鉴定转基因植株的有效方法。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Kan作为转基因选择剂,对2个大白菜品系7#和9#的幼苗进行处理,以确定筛选的最佳浓度。结果显示,随着Kan浓度的升高,2个品系的幼苗均表现出子叶黄化率升高、下胚轴变短、鲜质量降低的趋势,且2个品系大白菜幼苗对Kan的敏感性略有不同,7#大白菜的最佳筛选质量浓度为150~175 mg/L,而9#则为200 mg/L。研究结果可为大白菜遗传转化及阳性后代的筛选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稀土浸种对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量浓度为50,200,500,1000,2000,4000mg/L的稀土水溶液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营养钵盆栽试验,研究了稀土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膜透性、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了种子细胞膜的修复,种子膜透性降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不同。500,1000mg/L浸种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较明显,表现为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明显提高,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增加,根冠比增大。低质量浓度和高质量浓度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不明显,高质量浓度处理甚至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玉米抗卡那霉素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简单有效地筛选抗卡那霉素标记基因玉米的方法,分别用玉米自交系"昌7-2"和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不同体积的卡那霉素溶液分别浸种3、4 d后播种,调查播种10 d后的玉米幼苗白化率,确定玉米对卡那霉素的抗性,结果表明用卡那霉素浸泡玉米种子,玉米苗的白化率不但与卡那霉素浓度有关,而且与浸种的用液量有关,杂交种和自交系之间差异并不大,利用100 mL浓度为200 mg/L的卡那霉素溶液浸种3 d后播种,白化苗率基本可以达到100%,用100 mL浓度为150mg/L的卡那霉素溶液浸种20粒种子3 d后播种进行抗性筛选,经过对玉米T1代转基因植株的筛选试验进行验证准确度达到了84.8%,表明该方法可行,可作为筛选玉米转化抗卡那霉素标记基因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不同质量浓度(100、200、300、400 mg/L)的氯化胆碱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研究氯化胆碱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300 mg/L氯化胆碱浸种处理能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株高、茎粗、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从而提高幼苗的壮苗指数,其中以200 mg/L处理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高质量浓度处理(400 mg/L)则抑制了番茄幼苗生长。100~300 mg/L氯化胆碱浸种可提高番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其中以200 mg/L效果最显著。可见,适宜质量浓度的氯化胆碱浸种处理,可提高番茄幼苗的光合性能和抗逆能力,促进幼苗生长,培育壮苗,以200 mg/L为最佳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0.
明确盐胁迫下蓝香芥(Hesperis matronalis)种子的萌发特性,可为蓝香芥在盐碱地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蓝香芥种子萌发最适温度25℃条件下,分别利用NaCl和Na_2CO_3溶液进行单盐胁迫,研究了不同浓度盐分处理对蓝香芥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均对蓝香芥种子萌发及其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NaCl浓度低于150 mg/L时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NaCl浓度为650 mg/L时蓝香芥种子发芽率(46%)低于50%。蓝香芥种子在浓度250 mg/L的Na_2CO_3溶液中生长良好且发芽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浓度高于350 mg/L时种子萌发及其苗高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浓度为700 mg/L时种子发芽率低于50%。蓝香芥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其种子萌发及生长所忍耐的NaCl浓度为650 mg/L以下,所忍耐的Na_2CO_3浓度为70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沙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硝酸镧浸种与土施亚硒酸钠处理对高浓度铜盐胁迫下济麦22、山农28幼苗叶片SOD、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硫酸铜处理降低了小麦叶片SOD和POD活性、使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对小麦幼苗造成了毒害。镧浸种缓解济麦22和山农28铜胁迫条件下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的最适浓度范围分别为30~50 mg/L和30~100 mg/L;土施亚硒酸钠缓解二者抗氧化酶活性的最适浓度范围分别为15~25 mg/L和5~25 mg/L;镧浸种和亚硒酸钠复合处理缓解二者抗氧化酶活性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00 mg/L镧浸种+5~25 mg/L亚硒酸钠和50 mg/L镧浸种+5~25 mg/L亚硒酸钠。两品种小麦对镧浸种及土施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山农28抗氧化酶系统抵抗高浓度铜盐胁迫的能力强于济麦22。镧浸种和亚硒酸钠处理对于高浓度铜盐胁迫幼苗的单独效应及二者的复合效应,均对两品种小麦的SOD、POD活性产生了"低促高抑"的影响,镧浸种处理提高了小麦幼苗对亚硒酸钠的耐受能力,并且二者的复合作用对增强SOD及POD活性具有互补性。试验统计结果表明,镧和硒可能并不通过促进SOD酶合成基因表达,而是通过改变构象或以进行化学修饰的方式提高活性,剂量的影响遵循Hormesis效应的变化规律。适当浓度的镧浸种和土施亚硒酸钠的复合处理能有效缓解铜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聚天冬氨酸锰(Ⅱ)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的聚天冬氨酸锰(Ⅱ)(poly-aspartic man-ganese(Ⅱ))分别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在盐胁迫条件下,经0.1mg/L聚天冬氨酸锰(II)浸种的油菜幼苗的存活率是未浸种组的2.0倍;浸种及叶面喷施7d后使油菜SOD,POD和CAT酶活均有增高,在试验所选浓度范围内12.5mg/L为最适喷施浓度(P〈0.05);随聚天冬氨酸锰(Ⅱ)喷施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用聚天冬氨酸锰(Ⅱ)模拟物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有效提高油菜幼苗存活率和幼苗期油菜抵抗盐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赤霉素(GA3)、乙烯利(ETH)浸种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高旱地区常见作物青稞(Hordeum vulgare L. var.nudum Hook.f.)为试验材料进行浸种试验,测定了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青稞幼苗的根长与芽长,并通过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与喷施2种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的影响,测定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减轻干旱对青稞的危害、提高青稞的产量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0 mg/L矮壮素,100、250 mg/L赤霉素和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青稞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2)4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的根长和芽长,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芽长。(3)在12个处理中,筛选到3个强耐旱处理和3个耐旱处理,其中,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青稞幼苗的Pro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为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施加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百香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50、100、150 mg/L)NaCl 溶液模拟盐胁迫,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进行百香果种子浸种处理(50、100 mmol/L)和幼苗叶面喷施处理(25、50 mmol/L),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生理指标以及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分析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百香果的生理调控效应。【结果】在 150 mg/L NaCl 胁迫下,50 mmol/L 赤霉素浸种处理可以使百香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 20.4% 和 16.3%,促进百香果胚芽长度和胚根长度分别增加 7.9%和 20.5%,MDA 含量下降 10.8%,可溶性蛋白含量、SOD 活性和 POD 活性分别提高 5.5%、21.3% 和 28.5%。在 150 mg/L NaCl 胁迫下,叶面喷施 25 mmol/L 赤霉素后,百香果幼苗的叶片数量、株高、根长和地茎分别提高16.3%、20.3%、20.9% 和 19.4%,同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 活性和 POD 活性分别提高 13.0%、26.2%、12.0% 和 9.3%。【结论】外源赤霉素浸种处理可显著促进盐胁迫下百香果种子的萌发,对胚芽、胚根生长所受到的抑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叶面喷施赤霉素可明显缓解 100、150 mg/L 盐胁迫对百香果幼苗生长的影响,尤其是对 150 mg/L 盐胁迫处理幼苗的缓解效应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浸种法对转基因小麦后代进行卡那霉素筛选,种子在吸涨阶段所吸收的卡那霉素量决定着筛选效果,而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卡那霉素的吸收量。针对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麦,为了省去每次筛选前对卡那霉素用量的调整,作者以与可变因素直接关联的种子质量为重点进行研究,探讨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筛选方法,并在小麦转基因后代检测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以每克种子用150 mg/L卡那霉素溶液6 m L进行浸种,能够有效地对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麦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永州本地黑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的铝浸种后黑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0~5000mg/L的铝浸种对黑豆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5000mg/L铝处理降低了黑豆种子的发芽势;较高浓度(1000mg/L以上)的铝浸种处理抑制了黑豆幼苗根和茎的生长。铝浸种提高了黑豆幼苗叶片中MDA的含量,中高浓度的铝浸种处理对黑豆幼苗造成了伤害。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在铝浓度为10mg/L、100mg/L、1000mg/L时受铝胁迫的影响较小,但在铝浓度为2000mg/L、5000mg/L时显著增加了POD活性。POD活性的升高有助于提高黑豆幼苗对铝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卡那霉素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影响小麦卡那霉素筛选效果的培养基质和药剂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吸胀阶段进行充分有效的卡那霉素浸种处理是提高卡那霉素筛选效果的关键技术;种子不经卡那霉素溶液浸种吸胀而直接在蛭石基质上,或用水浸种吸胀后再在蛭石等培养基质上进行卡那霉素处理,会降低小麦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的效果.小麦种子幼苗的卡那霉素筛选,可用100 mg/L卡那霉素浸种至露白后再放到装有蛭石的培养皿上浇水即可,不需要再浇卡那霉素溶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不同质量分数BA水溶液浸种培育容器苗,以期为银荆容器苗培育提供实践依据。[方法]设400、500、600、700、800、900、1 000 mg/LBA处理,以清水为对照,4次重复,以银荆种子为试材进行播种苗培育。[结果]蒸馏水浸种发芽率为最高,其次为600mg/LBA水溶液。幼苗株高间呈0.01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幼苗地径间呈0.05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幼苗全重间呈0.05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幼苗地上部分重间呈0.05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幼苗根系重间呈0.05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结论]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最适合银荆播种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潮霉素对盐芥根生长的影响,将春化后的盐芥种子种在潮霉素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 mg/L的1/2 MS培养基上,垂直培养,测量根生长的长度,以根长作为衡量盐芥生长的标准。结果表明,潮霉素对盐芥根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潮霉素浓度达20.0 mg/L时,根几乎不生长。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卡那霉素对烟草4个品种叶片芽分化和根再生的影响,并对筛选出的卡那霉素抗性最强和最弱的品种进行抗盐能力分析,结果发现,品种CV87对卡那霉素非常敏感,4mg/L或6mg/L浓度下,叶片芽分化率或茎段根再生率均为零,而品种T12却对卡那霉素具有很高耐受性,在300mg/L浓度时,叶片才失去分化能力,而茎段根再生受阻的卡那霉素浓度则高达400mg/L。4个品种抗卡那霉素能力为T12〉SD-1〉NC89〉CV87。高浓度(≥1.0%)盐胁迫,品种CV87受伤害严重,表现为叶片黄化、皱缩并增厚,根再生能力丧失,且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及细胞膜透性相对值指标都显著或极显著地低于或高于品种T12,表明品种T12的抗盐能力高于品种CV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