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日龄断奶长×大仔公猪,以代乳粉配制代乳液饲养。12头仔猪9日龄按体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甘草次酸(GA)组(代乳粉添加200 mg/kg的GA),每组6头。连续饲喂12 d。仔猪21日龄称重后处死,测定内脏指数、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固有层厚度以及空肠上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A组肝脏指数、小肠质量/长度比、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及回肠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空肠上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显著增强(P〈0.01)。提示GA促进了仔猪小肠和肝脏的发育,改善黏膜结构;提高上皮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可能是GA影响小肠发育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pH、黏膜形态结构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重为(6.39±0.42)kg的(21±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1组为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试验2组为益生菌组,每千克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 CFU活菌.试验期为21d.结果表明:1)28日龄时,益生菌组回肠内容物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和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28日龄时,显著增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5),显著提高回肠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回肠隐窝深度(P<0.05);35日龄时,显著增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提高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空肠、回肠隐窝深度(P<0.05);42日龄时,显著增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空肠隐窝深度(P<0.05).3)28日龄时,益生菌组盲肠内容物中丁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日龄和42日龄时,益生菌组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丁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知,添加益生菌制剂能改善断奶应激对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提高肠道淋巴细胞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降低肠道pH,从而缓解断奶应激对肠道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4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LPS组和OCT组。对照组和LPS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OCT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50 mg/kg OCT。试验期21 d。于试验第21天,LPS组和OCT组仔猪注射LPS(100μg/(kg·BW)),对照组仔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或生理盐水注射后3 h采血;6 h后,屠宰全部仔猪取肠道样品测定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降低趋势(P0.05),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浆和空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空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LPS组相比,OCT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提高趋势(P0.05);血浆CAT、空肠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 mg/kg OC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LPS刺激引起的仔猪氧化应激,改善仔猪肠道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21日龄断奶对仔猪肠道形态、肠道通透性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组别(哺乳组、断奶组)和日龄(22、24和28日龄)为2个主效应。选取6窝体况相近的健康大白仔猪,每窝选取6头平均体重为(6.1±0.2)kg的仔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断奶组和哺乳组,每组18头,分别于22、24和28日龄时屠宰,测定其生长性能、肠道形态、肠道通透性及肠黏膜屏障。结果表明:1)28日龄时,断奶组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哺乳组(P0.01)。2)组别和日龄对仔猪的空肠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回肠绒毛高度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断奶组的空肠、回肠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哺乳组(P0.01),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哺乳组(P0.01);哺乳组28日龄时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22和24日龄时(P0.01),24日龄时的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22日龄时(P0.01)。3)组别和日龄对仔猪的空肠黏膜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断奶组的空肠、回肠黏膜DAO活性显著低于哺乳组(P0.05)。4)组别和日龄对仔猪空肠黏膜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空肠黏膜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哺乳组空肠黏膜occludin的mRNA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0.05);与哺乳组相比,断奶组回肠黏膜ZO-1、occludin和24日龄时空肠黏膜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4日龄时回肠黏膜ZO-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22日龄时(P0.05)。5)组别和日龄对仔猪空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断奶组24和28日龄时空肠黏膜TNF-α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哺乳组(P0.05),空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哺乳组(P0.05)。回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综上所述,哺乳仔猪22~28日龄时肠道发育趋于成熟,而断奶会破坏仔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结构和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引起肠道绒毛变短和脱落、肠道通透性增加和炎症反应,降低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素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肠道pH及肠黏膜形态学影响。用240头平均体重6.83kg的21±2日龄PIC杂交断奶仔猪,分为4个处理,试验Ⅰ组(正对照组,含有较多的鱼粉和乳清粉),试验Ⅱ(负对照组,含有较多的豆粕),试验Ⅲ组(负对照+益生素0.035%),试验Ⅳ组(负对照+低聚木糖0.002%),营养水平参照PIC猪营养需要设计。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相比,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的pH(p〈0.05),能显著提高仔猪空肠绒毛长度(p〈0.05),对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影响不明显;日粮中添加益生素能显著缩短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添加低聚木糖有缩短仔猪回肠隐窝深度的趋势;仔猪日粮添加益生素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绒腺比(p〈0.05),对仔猪回肠绒腺比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4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LPS组和OCT组。对照组和LPS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OCT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50 mg/kg OCT。试验期21 d。于试验第21天,LPS组和OCT组仔猪注射LPS(100μg/(kg·BW)),对照组仔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或生理盐水注射后3 h采血;6 h后,屠宰全部仔猪取肠道样品测定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降低趋势(P>0.05),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浆和空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空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LPS组相比,OCT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提高趋势(P>0.05);血浆CAT、空肠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浆和回肠H_2O_2含量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0 mg/kg OC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LPS刺激引起的仔猪氧化应激,改善仔猪肠道结构。  相似文献   

7.
益生素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肠道pH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素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肠道pH及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将240头平均体重6.83kg的21±2日龄PIC杂交断奶仔猪分为4个处理.试验Ⅰ组(正对照组,含有较多的鱼粉和乳清粉)、试验Ⅱ组(负对照组,含有较多的豆粕)、试验Ⅲ组(负对照+益生素0.035%)和试验Ⅳ组(负对照+低聚木糖0.002%)。试验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相比.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的pH(p〈0.05),能显著提高仔猪空肠绒毛长度(p〈0.05),对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影响不明显;日粮中添加益生素能显著缩短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添加低聚木糖有缩短仔猪回肠隐窝深度的趋势:仔猪日粮添加益生素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绒腺比(p〈0.05),对仔猪回肠绒腺比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小肠绒毛形态及盲肠微生物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21?d断奶平均体重为(6.14±0.05)kg的仔猪600头,随机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和0.2%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试验从断奶当天开展到断奶后28?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和2组仔猪的末重分别显著提高4.97%和3.20%(P<0.05),处理1组仔猪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31%(P<0.05)。对照组仔猪料重比较处理组分别显著提高5.33%和4.14%(P<0.05)。处理1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2组(P<0.05),但对照组空肠隐窝深度较处理2组显著提高12.54%(P<0.05),处理1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较对照组显著显著提高19.31%(P<0.05)。处理1组仔猪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处理2组(P<0.05),而处理2组仔猪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组(P<0.05)。处理1组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2组(P<0.05),而对照组盲肠短链脂肪酸浓度和乙酸浓度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结论:日粮添加0.1%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可以提高断奶后28?d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空肠和回肠绒毛形态。 [关键词]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小肠形态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6,(5)
试验主要探讨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K88感染仔猪小肠发育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体重(6.8±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去势公仔猪8头,随机区组均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头猪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1%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饲养试验结束前每头猪灌服致病性大肠杆菌K88菌液(1×1011 CFU)。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比对照组显著提高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回肠部位隐窝深度(P0.05),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1);显著降低空肠和回肠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空肠和回肠乳酸杆菌数量(P0.05)。结果提示,在仔猪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K88时,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有利于调节仔猪小肠发育和肠道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0.
补料日龄对哺乳期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补料日龄对哺乳期仔猪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母猪分娩时间相差在48 h之内、泌乳性能良好、产仔数接近的12窝仔猪,分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于仔猪出生后7、10、15日龄和21日龄开始补料。结果表明:28日龄断奶时,7日龄与10日龄补料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和空肠后段部位小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10日龄补料组回肠部位绒毛高度最高(P<0.05)。7日龄与10日龄补料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前段隐窝深度显著低于15日龄与21日龄补料组(P<0.05),而空肠后段和回肠部位的隐窝深度以10日龄最低(P<0.05)。除十二指肠外,补料日龄对小肠不同部位肠壁厚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仔猪出生后10日龄补料对断奶时仔猪小肠绒毛形态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湘南红壤区牧草生产的气候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湖南省祁阳县的长期气象数据,结合不同牧草的生长特性,建立了一个反映当地牧草生长状况的气候模拟模型,并据此气候模型评价了当地气候条件对牧草生产的影响,鉴定了牧草周年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出温带牧草的最佳播种时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热带牧草最好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牧草生长气候模型还可用于指导牧草品种筛选及牧草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东洞庭湖冬、夏两季湿地鸟类多样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2009年1月对东洞庭湖湿地鸟类资源进行调查,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G-F指数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冬夏两季鸟类的群落多样性。将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作为基数,运用欧氏和最短距离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树林灌丛和居民区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十分相似,而水域和沼泽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相似,冬季树林灌丛和芦苇、草滩沼泽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十分相似,而水域和居民区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样方法对云雾山干草原区本氏针茅草地群落进行长期定位监测,对未封育样地和封育5,10,15,20和25年样地群落的平均高度、盖度、多度和地上生物量以及植物多样性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研究围栏封育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10年样地群落的高度、多度以及地上生物量最大,而群落的盖度则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封育25年达到最大;围栏封育的不同年限也显著影响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围封10年样地群落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指数,围封15年样地具有最高的丰富度指数,而均匀度指数则是在未封育群落中表现为最高值,最低值是在物种丰富度最高时出现.由此可见,围栏封育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显著改善群落的特征,增加群落的生产力,对于本研究地本氏针茅群落的最佳封育期限为10~15年,但围封时间过长在草地退化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西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12个多样性指数对12个灌丛群落样地和21个草甸群落样地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如下,1)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有较密切的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其丰富度指数明显下降;均匀度指数表现为升高趋势;综合多样性指数也呈下降趋势;2)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坡度有较密切的关系,随着坡度的下降,灌丛、草甸的丰富度呈现平缓下降的趋势;均匀度和综合多样性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3)在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幅度上,灌丛群落较草甸群落明显.  相似文献   

15.
草原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中的一种新型类别,它有比传统赔偿保险更加科学的触发机制,包括指数变量和触发水平。它选取与草原生产紧密相关的指标作为指数变量,通过研究不同尺度上草原生产中产量/气象/NDVI和经济指标数据的关联机制,精密计算出核定尺度下指数变量的触发水平,可极大化地缩小基差风险,从而通过触发机制来衡量投保人是否能够获得赔偿。本研究探索了11个国家18种运营中的草原指数保险的触发机制,发现它们按照指数选取的不同标准可以分为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和卫星遥感指数保险。区域产量指数保险以选定区域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当该区域的实际平均产量低于指定水平时,所有投保人获得相同额度的补偿;天气指数保险选择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作为指数,衡量它们对草原生产的损害程度;卫星遥感指数保险创新性地结合卫星、遥感技术,NDVI是它最常用的指数。然而,作为世界草原大国,我国对草原指数保险的研究十分匮乏,在试点或运营的相关产品屈指可数,这不利于草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我国气象站点覆盖密度低导致数据源缺失,且草原区域幅员辽阔,照搬别国的现有产品不现实。因此,针对中国的方案设计亟待提出。本研究提出以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为框架,遥感数据源提供宏观数据,以无人机技术补充中观数据,通过农牧户入户调查得到微观数据,实现宏观、中观、微观数据源全覆盖,通过系统分析该类型中多年产量/气象/NDVI和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明确该类型草原的触发机制。最终实现只要投保人的生产性收入状况偏离了正常年份的平均水平,就能获得赔偿。  相似文献   

16.
陇东绒山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陇东绒山羊母羊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陇东绒山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瘤胃蠕动测定值均下午高于上午,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含量基本稳定,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充分表现出了陇东绒山羊的优良生活特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范作冰  陈琳 《蚕业科学》2013,(1):129-134
依据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3项指标数据,对我国真丝绸商品自入世以来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蚕丝类为代表的原料制品和以绸缎类为代表的半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其MS和TC指数都比较高,但是RCA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以女衬衫、披肩以及领带为代表的丝绸二次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实证结果说明我国依然处于蚕丝原料输出国的地位,利润空间较小的蚕丝类和绸缎类的出口占很大比例,而利润空间比较大的部分丝绸二次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则相对较小。提升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要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以保障高档真丝绸制成品的原料品质;另一方面要增强丝绸二次制成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技术、产品营销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改善生产设备,创建一批国际化的高档丝绸品牌,增加高附加值丝绸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  相似文献   

18.
蜂花粉对肉杂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将272只1日龄肉杂鸡(科宝1500 ♂×海赛克斯♀)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4只,公母各半.Ⅰ组为空白对照,Ⅱ、Ⅲ、Ⅳ组分别添加0.5%、1.0%、1.5%的蜂花粉.在7,14,21,28,35,42日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称取活重和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法氏囊)鲜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分析免疫器官的相对生长和绝对生长,探讨蜂花粉对肉杂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脾脏指数35日龄时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Ⅳ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腺指数各日龄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法氏囊指数35日龄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9.
基质对黑果腺肋花楸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霞  孙燕  蔡灿  王香港  吴红 《草业科学》2018,35(3):574-580
以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为试验材料,选用田园土、泥炭土、珍珠岩和黄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黑果腺肋花楸成苗率以及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对黑果腺肋花楸出苗率、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和高径比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力、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各项指标,筛选出适合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育苗的栽培基质为田园土(40%)+泥炭土(30%)+黄沙(30%)、田园土(40%)+珍珠岩(30%)+黄沙(30%)、田园土(40%)+泥炭土(30%)+珍珠岩(30%)和田园土(60%)+泥炭土(20%)+黄沙(20%)。  相似文献   

20.
金钱豹血液理化值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州动物园科研中心于2003年10月至2005年3月间共采集11只金钱豹的34份血液样本,对40项临床常用的血液生理生化值进行了测定,结果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