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探讨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采用Sox基因HMG盒保守区的2对简并引物,SoxN与Sox9,用以扩增大鳞副泥鳅的基因组DNA,并对其性腺组织进行RT-PCR分析.SoxN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pdSox1、pdSox2、pdSox3、pdSox4、pd Sox11、pdSox14、pdSox19、dSox21等13个Sox基因,分属SoxB与SoxC类群;Sox9引物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彬Sx8、pdSox9等5个S凹基因,属于SoxE类群,这5个Sox基因均含有一个内含子,且内含子的起始位置一致.基于Sox基因HMG盒蛋白质的遗传距离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表明,大鳞副泥鳅18个Sax基因在小鼠或斑马鱼中均能找到相应的Sax直系同源基因,其中,pdSox4、dSox8,pdSox9、pdSoxll、pd Sox14、pdSox19等6个基因存在基因加倍现象,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拷贝.用Sox9引物对大鳞副泥鳅的性腺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巢中表达的是pdSoxga,在卵巢中表达的是pdSoxSa.以上结果表明,pdSox8与pdSox9是大鳞副泥鳅的性别相关基因,它们可能在大鳞副泥鳅的性别分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SRY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 chromosome)是人类及哺乳动物睾丸决定因子TDF(testisdetermining factor)的最佳候选基因。SRY蛋白含有204个氨基酸,其中1个约79个氨基酸区域即HMG盒(high mobility group box)是SRY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唯一功能区。由于SRY的发现,人们进而发现了1个庞大的与性别决定有关的SRY盒-Sox(SRY-related HMG box gene)基因家族。锯缘青蟹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蟹类之一,其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机制仍处于进化的早期阶段,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其性别决定机制尚不多见。通过采用PCR技术,以特异扩增人SRY基因HMG盒保守区的1对兼并引物,扩增了锯缘青蟹基因组的Sox基因。结果表明锯缘青蟹雌雄个体与人一样,均能扩增出1条大小约为216bp左右的基因片段,显示出该基因在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为探索锯缘青蟹的性别决定机制及Sox基因的进化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3.
锯缘青蟹Sox基因的PCR扩增(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RY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 chromosome)是人类及哺乳动物睾丸决定因子TDF(testisdetermining factor)的最佳候选基因。SRY蛋白含有204个氨基酸,其中1个约79个氨基酸区域即HMG盒(high mobility group box)是SRY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唯一功能区。由于SRY的发现,人们进而发现了1个庞大的与性别决定有关的SRY盒-Sox(SRY-related HMG box gene)基因家族。锯缘青蟹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蟹类之一,其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机制仍处于进化的早期阶段,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其性别决定机制尚不多见。通过采用PCR技术,以特异扩增人SRY基因HMG盒保守区的1对兼并引物,扩增了锯缘青蟹基因组的Sox基因。结果表明锯缘青蟹雌雄个体与人一样,均能扩增出1条大小约为216bp左右的基因片段,显示出该基因在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为探索锯缘青蟹的性别决定机制及Sox基因的进化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4.
微卫星标记快速鉴别幼鱼阶段的泥鳅与大鳞副泥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DDBJ数据库中选取已发表的47个泥鳅微卫星标记,在采自湖北省的大鳞副泥鳅群体中进行跨种扩增,发现有44个微卫星标记能在该群体获得扩增产物,另外有3个微卫星标记(即Mac31、Mac63和Mac541)完全不能获得扩增产物。以湖北省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自交子代幼鱼DNA为模板,采用Mac31、Mac63和Mac541这3个微卫星标记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在以泥鳅自交子代幼鱼DNA为模板的体系中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在以大鳞副泥鳅自交子代幼鱼DNA为模板的体系中完全不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因此,Mac31、Mac63和Mac541这3个微卫星标记可用来鉴别幼鱼阶段的泥鳅与大鳞副泥鳅。  相似文献   

5.
选取苹果液泡质子泵焦磷酸水解酶基因、液泡质子泵三磷酸腺苷酶A亚基基因、生长素受体基因、脱落酸受体基因、乙烯受体基因、果重基因、抗病相关基因等共8个基因,根据其基因组序列分别在起始密码子上游区、终止密码子下游区、外显子区和内含子区设计引物,用这些引物同时对苹果和砂梨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除了抗病相关基因,其余7个基因均有引物在砂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条带.与基因其他区域扩增产物相比,起始密码子上游区扩增产物在不同砂梨材料间多态性较丰富,外显子和内含子区扩增产物在不同砂梨材料间的保守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性别类型苦瓜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标记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良的CTAB法成功地提取了不同性别类型苦瓜品种的基因组DNA,作为PCR扩增反应模板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从200个10bp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筛选到2个引物S30和S66,其可以在全雌性品种X-黑-d-d稳定地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为下一步克隆苦瓜性别决定基因、探索苦瓜性别决定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至于该特异性标记是否与苦瓜雌性性别有关,还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30)基因GPR30,研究其在成鱼各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用EE2(17α-ethynylestradiol)处理大鳞副泥鳅雌性幼鱼后,检测GPR30、ERαmRNA在幼鱼肝脏和卵巢中的表达状况,探究EE2对雌激素膜受体GPR30和经典雌激素核受体ERα基因表达的影响,推测GPR30可能存在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大鳞副泥鳅GPR30,对其核苷酸序列及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信息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研究GPR30mRNA在大鳞副泥鳅成鱼性腺、肠道、肌肉、肾脏、脑、肝脏、鳃、眼睛等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经不同质量浓度(1,5,25ng/L)EE2处理后雌性幼鱼肝脏和卵巢中GPR30和ERαmRNA的表达。【结果】克隆获得了GPR30,该基因全长2 152bp,阅读框全长1 062bp,编码353个氨基酸,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的GPR3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2.9%。GPR30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结果显示,大鳞副泥鳅与其他脊椎动物的GPR30结构域一致。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PR30在大鳞副泥鳅成鱼卵巢中表达最高,在雄鱼肠道中表达最低,且GPR30mRNA在雌雄大鳞副泥鳅的性腺中差异性表达,在卵巢中的表达量较精巢中高702倍。EE2暴露试验显示,在5ng/L EE2处理组的卵巢及1和5ng/L EE2处理组的肝脏中,GPR30有略微增长;随着EE2质量浓度的增高,ERαmRNA在肝脏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长。【结论】成功克隆了大鳞副泥鳅GPR30,其与哺乳动物的GPR30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与雌激素效应存在密切关系。在基因转录水平上,GPR30与ERα可能不存在直接的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一种适合于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性别分子标记,以广东省和平县主栽中华猕猴桃的4个雌株品种、4个雄株品种以及"和平红阳"品种种子实生苗为试材,通过基因组DNA提取、RAPD扩增和比较分析,筛选出了6个带型清晰、雌雄性别差异明显的RAPD引物,并从6个引物扩增产物中分离出"和平红阳"种子实生苗雌性特征片段S1044-900和S1044-1350;另外用引物S1032对8个栽培品种雌雄植株基因组DNA扩增后发现了3个与雄性连锁的DNA标记,其中1条片段为NC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性别分子鉴定方法,分析比对了雌性中华鳖基因组中SBNO1基因2个拷贝的序列信息,筛选出1处内含子长度差异,设计引物进行雌雄个体PCR扩增检测和测序验证;并进一步以48只雌雄中华鳖基因组为样本进行准确率检验。结果显示,雌性中华鳖扩增产物为2 031 bp和1 624 bp双带,雄性中华鳖扩增产物为2 031 bp单一带。结合解剖学性别鉴定记录,48只雌雄中华鳖性别分子鉴定的判别准确率为100%。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微创、简便快捷的中华鳖性别分子鉴定方法,为中华鳖单性养殖和性控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染色体倍性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安徽蚌埠,湖北荆州,上海崇明、南汇、松江、金山6地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血液细胞和成熟精巢进行了染色体倍性检测,并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二倍体DNA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二倍体是泥鳅最主要的倍性形式,四倍体泥鳅出现的频率仅占总样本的1.12%,雄性和雌性泥鳅都发现了四倍体,这表明四倍体倍性与性别无关,与地域有关;②实验检测的四倍体均为泥鳅。未检测到大鳞副泥鳅存在四倍体,各地均未检测到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天然三倍体;③由于同一地域的泥鳅存在不同的倍性,故不能认为出自某一地域的泥鳅就仅有某种特定的倍性形式;④有部分样本流式细胞仪检测的DNA相对含量介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之间,这可能是由于在自然环境下,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杂交,染色体发生交换所致。  相似文献   

11.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较为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更新,对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相关基因的鉴定和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p H、低氧、水压等均能影响大多数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本研究中,阐述了鱼类遗传型性别决定(GSD)和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方式,并对TSD与遗传型性别加温度影响(GSD+TE)性别决定机制下,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在雌雄异型中的表达及结合温度诱导性逆转进行概述,分析了温度对鱼类性别比例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应加强对性别决定基因的鉴定、解析和基因功能研究,为科学制定鱼类繁殖计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13.
为探明Sox基因在物种进化中的保守性及其性别分型,以大鲵雌、雄个体为材料,参照Sox基因HMG-box保守区的序列,设计简并引物扩增,两因子均在雌、雄个体内得到217 bp PCR扩增产物,不存在性别差异.将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中其他物种Sox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其中一个基因与人、斑马鱼、家鼠、鸡、热带爪蟾、扬子鳄Sox11基因的同源性均为90%.另一个基因与罗非鱼、鸭嘴兽、家鼠、红鳍东方鲀、斑马鱼、鸡、人、非洲爪蟾和大鲵Sox14基因的同源性均为90%,故根据大鲵的学名,将这2个基因分别命名为adSox11和adSox14c.adSox11和adSox14c在大鲵精巢、卵巢、肾脏和心脏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而在胃和肝脏中几乎不表达.  相似文献   

14.
大豆疫霉基因组SSR标记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开发大豆疫霉基因组SSR标记,为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大豆疫霉及其近缘种提供一种理想的分子标记。【方法】用FPCR软件从大豆疫霉全基因组序列中查询SSRs,选择合适的SSR序列用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结果】从发现的1 234个含有2~4个碱基重复单元的完全SSRs中选出260段设计引物,经10个大豆疫霉分离物基因组DNA检测,有213对(81.9%)扩增出SSR特征条带,其中114(53.5%)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通用性检测表明,14.6%~28.6%引物分别在选择的8个疫霉种中有效扩增。基于10个SSR标记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表明这些标记可以完全区分大豆疫霉及其它疫霉。【结论】大豆疫霉基因组SSR标记具有高多态性,是大豆疫霉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理想工具。部分大豆疫霉基因组SSR标记在其近缘种中具有通用性,可以用于疫霉菌的系统进化、鉴定、区分及开发近源种的SSR标记。特别开发的SSR标记,在大豆疫霉基因组中具有准确的位置,将极大地方便大豆疫霉菌功能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以及进行疫霉菌的比较基因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生长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中国沙棘、俄罗斯大果沙棘和蒙古大果沙棘品种雌雄株性别进行了RAPD鉴定。结果表明,只用一个引物即可将三亚种沙棘中的任何一种雌雄株区分开,如用B07、A11、D03和E03引物之一即可将中国沙棘雌雄株区分开;用B06、A11和D07引物之一即可将蒙古沙棘雌雄株区分开;用A13、E04和E07引物之一即可将俄罗斯沙棘区分开;A13、E14、B06、B07、B10、A11、D07、E03和E15引物中任何一个,均可将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区分开,但不能同时区分开雌雄株。只用2个引物,如A11+A13或A11+E04或A11+E07即可将3种沙棘及其雌雄株同时分开。从亲缘关系上看,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有许多相同谱带,说明二者在亲缘关系上较近。  相似文献   

16.
为初步探究暗纹东方鲀sox9基因在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设计兼并引物、RACE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成功克隆出暗纹东方鲀sox9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相应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雌雄个体的组织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ox9a基因cDNA全长为1 248 bp(NCBI登录号:MH218818),包括684 bp的ORF,编码227个氨基酸,297 bp的5′UTR和267 bp的3′UTR。sox9b基因全长为1 941 bp(NCBI登录号:MH218819),包括1 470 bp的ORF,编码489个氨基酸,306 bp的5′UTR和165 bp的3′UTR。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sox9基因与红鳍东方鲀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两个Sox9氨基酸序列的HMG box结构域在哺乳动物和鱼类中均高度保守。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两个sox9基因普遍存在于雌鱼和雄鱼的各个组织中,且均在雌鱼下丘脑中表达量最高,在精巢中有少量表达,卵巢中几乎不表达。总体来说,除少数组织外,两个sox9基因在雌鱼组织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雄鱼。本研究为了解暗纹东方鲀sox9的遗传特性及相关的生理功能,探索性别分化与性腺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源于新疆棉区的22个棉花黄萎病菌单孢菌株和3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VD8和V15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棉花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棉花品种上,22个新疆菌株中都有与T9、VD8或V15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说明新疆存在较强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菌菌系.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8个随机引物中6个可以从25个菌株的基因组DNA中稳定地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对扩增片段统计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7~1.00.聚类分析表明,在阈值0.625处可将25个菌株分为4个RAPD群(命名为RG1、RG2、RG3和RG4),RG1包括2个菌株,即B、BL-19菌株; RG2 包括5个菌株,即BL-17、BL-13、N-5、H、N-16;RG3为最大一个亚群,包括T9、SL等16个菌株;RG4包括2个菌株,即VD8和V151.综合分析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强弱和菌株的采集地等遗传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各主产棉区的频繁引种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Micro RNAs(mi RNAs) are small, single stranded, non-coding RNA molecules, about 19–25 nucleotides in length, which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s of reproductive system of mammal.To discover novel mi RNAs and identify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them in ovine ovary and testis tissues, the study constructed two libraries by us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Solex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ique).As a result, 9 321 775 and 9 511 538 clean read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ovary and testis separately, which included 130 562(90 genes of ovary) and 56 272(85 genes of testis) of known mi RNAs and 486 potential novel mi RNAs reads.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65 conserved mi RNA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P0.01) between the two samples.Among them, 28 mi RNAs were up-regulated and 3 mi RNAs were down-regulated on ovary compared with testis.In addition, the known mi RNAs with the highest expression level(5 mi RNAs) and 30 novel mi RNAs with the functions related to reproduction were validated using the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Moreover, the gene ontology(GO) annotation 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 pathway analysis showed that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 RNAs were involved in ovary and testis physiology, including signal transduction, gonad development, sex differentiation, gematogenesis,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development.The results will be helpful to facilitate studies on the regulation of mi RNAs during ruminant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