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冬虫夏草、姬菇、木耳、大球盖菇、白灵菇、茶树菇、杏鲍菇7种菌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马铃薯、滑菇菌糠配制成的不同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与常用的PDA培养基对供试菌种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滑菇菌糠对茶树菇、冬虫夏草、木耳、大球盖菇、白灵菇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杏鲍菇、姬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杏鲍菇适宜以比例为滑菇菌糠15%、马铃薯5%的配方来作为母种培养基;姬菇适合以比例为5%滑菇菌糠与15%马铃薯的配方来作为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菌糠栽培秀珍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勇  王敏  李培习 《长江蔬菜》2016,(10):75-77
把杏鲍菇菌糠、杂木屑、麸皮、糖、石膏和石灰按不同比例组合,用于秀珍菇栽培,研究适合堆料发酵和提高产量的最优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中添加杏鲍菇菌糠,秀珍菇长势均良好,菌糠废料得到充分利用,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其中,在栽培料中加入30%杏鲍菇菌糠的效果较好,效益较不添加菌糠增加8.6%。  相似文献   

3.
木耳菌糠袋栽滑菇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的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袋栽滑菇,以培养料(木屑89%、麦麸10%、石膏1%)为对照,探讨木耳菌糠栽培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木耳菌糠添加量25%~45%时,可缩短发菌天数,其中菌糠添加量为45%时,满袋天数仅需52 d,并且长势较好;但菌糠添加量为55%~65%时,则延长了发菌天数,而且菌丝稀疏,长势也弱。对照(CK)与木耳菌糠添加量是25%~45%时,子实体生长良好,并且出菇整齐;菌糠添加量为55%~65%,则出菇不整齐。CK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但配方4(菌糠45%、木屑34%、麦麸10%、石膏1%)的生物学效率与CK差异不大,从成本和生态效益考虑,配方4栽培滑菇具有可行性,并已在广灵县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比例的黑木耳菌糠提取液对五种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黑木耳菌糠提取液的PDA培养基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适量的黑木耳菌糠提取液对平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秀珍菇、鸡腿菇和杏鲍菇的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加入20%菌糠提取液的培养基对榆黄蘑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入60%菌糠提取液的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它添加比例的菌糠提取液,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或无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杏鲍菇菌糠对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鲍菇菌糠为试材,采用固体平板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对鸡腿菇、毛木耳、黑木耳、金福菇、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浓度范围内,杏鲍菇菌糠对毛木耳、黑木耳菌丝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当菌糠浓度较高(200、400g/L)时,对鸡腿菇和杏鲍菇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对金福菇的抑制最为明显;当菌糠浓度较低(50g/L)时,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蔬菜》2016,(4)
把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一次性出菇后的菌糠、木屑、棉籽壳、麸皮、糖、石膏和石灰按不同的配方组合,经过发酵、灭菌后用于生产黑木耳,研究适合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中添加杏鲍菇菌糠栽培黑木耳,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长势均良好,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其中在栽培料中加入30%杏鲍菇菌糠的处理效益最好,较对照增加16.5%。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菌糠对五种蘑菇的化感效应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木耳菌糠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等五种菇类菌丝生长的化感效应分析结果,选用黑木耳菌糠有促进作用的平菇菌株和化感效应不明显的秀珍菇菌株进行出菇试验。采用传统木屑78%培养料配方为对照,按照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质量比为15%、30%、45%、60%、78%的五个配方处理,进行平菇和秀珍菇出菇试验。结果显示,当利用30%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栽培平菇和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达到最高值,均与对照以及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当菌糠替代量高于45%时,平菇产量低于对照,菌糠替代量达到60%时,生物学转化率低于对照的生物学转化率;黑木耳菌糠的添加,对秀珍菇的单产和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菌渣部分替代木屑,试验其对秀珍菇生长发育、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菌盖颜色逐渐变浅,菌盖和菌柄的硬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为60%时秀珍菇产量最高,生产收益最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较未添加杏鲍菇菌渣的配方显著增加。杏鲍菇菌渣60%、木屑20%、麦麸18%、碳酸钙1%、白砂糖1%为工厂化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9.
平菇菌糠替代木屑栽培滑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平菇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滑菇(Slipperymushrooms),探讨平菇菌糠部分替代木屑栽培滑菇的可行性,以期取得合适配方。结果表明:平菇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滑菇是可行的;且在供试配方中,配方B(木屑70%、菌糠15%、麸皮12.5%、石膏1.5%、蔗糖1%)与配方C、D、A都有显著差异,B为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木腐菌菌糠对双孢蘑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来源的木腐菌菌糠,以编织袋为包装材料,采用常压灭菌的方法生产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培养基。测定各种培养基上双孢蘑菇的产量,以及不同菌糠的蛋白质、木质素、纤维素含量,主要培养基的C:N,研究不同菌糠的生产能力。结果表明,以采收过1潮菇的杏鲍菇菌糠产量最高,料层18 kg·m~(-2),产量14.918 kg·m~(-2);平菇菌糠是很好的基质生产料,以采摘过6潮菇的平菇菌糠生产的双孢蘑菇,虽然产量不是最高,但仍比合成料产量高,且具有出菇集中、周期短的优势;双孢蘑菇产量不仅取决于培养料的含氮量和C:N,还取决于培养料中纤维素的含量。以平菇菌糠、采摘过1潮菇的杏鲍菇菌糠、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糠添加5%的麸皮作为栽培培养基,可以生产出具有高产能力的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11.
以"杏鲍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掺加不同比例平菇菌糠栽培杏鲍菇的效果。结果表明:全部用平菇菌糠栽培杏鲍菇,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快,速度为2.275mm/d,满袋时间快;从产量、利润和成本上综合考虑,培养料中菌糠添加量29%~78%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白灵菇菌糠栽培鸡腿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灵菇菌糠代替部分棉子壳,通过6种不同白灵菇菌糠添加量配方与纯棉子壳主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主料中菌糠添加量的增加,白灵菇菌丝满袋天数、现蕾天数缩短,菌丝长势、菇体品质与对照相差不大,当菌糠添加量为55%时,各项表现均佳,不脱袋覆土出菇生物学效率128%,脱袋畦内出菇生物学效率为137%,比对照组生物学效率略低,但成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杏鲍菇菌渣作为猪肚菇的栽培原料,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案及回归统计分析相关因素影响力和交互作用,以产量最大值为响应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是猪肚菇较好的栽培原料,可以通过添加棉籽壳、麦皮和豆粕实现增产效果;猪肚菇最佳的生产配方为杏鲍菇菌渣45%、棉籽壳15%、木屑10%、麦皮23%、玉米粉5%、豆粕2%。  相似文献   

14.
利用杏鲍菇菌糠栽培香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杏鲍菇菌糠(指经栽培出菇后的培养基)以10%、30%、50%不同添加比例栽培香菇武香一号试验,结果表明,最适配方为:菌糠30%,杂木屑48%,麸皮20%,石膏2%。可降低成本10%,增收20%。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菌糠是目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主要副产品之一,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组成结构,是栽培双孢蘑菇的优良基质原料来源。基质中采用处理B(杏鲍菇菌糠70%、牛粪26%、CaCO_3 2%、CaSO_4 2%)发酵生产培养基,以及处理C(杏鲍菇菌糠96%、CaCO_3 2%、CaSO_4 2%)经加热灭菌100℃保持8 h生产培养基的方式均可以获得双孢蘑菇栽培成功。菌丝生长速度方面合成料栽培快于杏鲍菇菌糠料;产量结构方面,菌糠发酵料栽培出菇主要集中在前2潮,合成料和菌糠灭菌料栽培趋势一致;产品质量方面,合成料栽培的子实体个体大于菌糠料,合成料栽培菌盖直径5.1 cm,菌糠发酵料为4.7 cm,灭菌料为5.0 cm;菌糠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大于合成料,合成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5 kg·L~(-1)和64.2 g/100g,菌糠发酵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8 kg·L~(-1)和73.1 g/100g,灭菌料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78 kg·L~(-1)和74.1 g/100g。合成料栽培菌褶色泽较菌糠料颜色深。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用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茼糠取代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后,对灵芝、真姬菇、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菌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真姬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影响最小,对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以滑子菇菌糠作为原料栽培杏鲍菇试验,通过比较不同菌糠含量下杏鲍菇生物学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结果最佳配方为滑子菇菌糠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1%,石灰1%。  相似文献   

18.
白酒丢糟培育杏鲍菇及其菌糠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酒丢糟培育杏鲍菇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概括,包括丢糟前处理方法、菌种扩繁、菌丝体培育和出菇管理技术,指出其生物转化率为61%~89%;同时利用杏鲍菇菌糠试制了生物有机肥,通过施用于金钗石斛的盆栽试验,发现其对金钗石斛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尤其对株高和根长的促生作用更为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菌渣是栽培杏鲍菇之后的培养料,仍含有丰富的可用于栽培平菇的营养物质。通过发酵料和熟料2种栽培模式,开展利用杏鲍菇菌渣种植平菇的配方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栽培平菇技术上是可行的;杏鲍菇菌渣熟料种植平菇,菌渣适宜添加比例为30%~40%;菌渣发酵料种植平菇,以30%的添加量,平菇生物学效率最高,但低于对照组配方,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平菇生物学效率逐渐降低;杏鲍菇菌渣熟料和发酵料2种栽培平菇的方式,比较生物学效率及平菇子实体商品性状,以采用熟料栽培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利用杏鲍菇菌糠栽培褐蘑菇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栽培条件、堆料发酵、播种、覆土前发菌、覆土管理、覆土后发菌、催蕾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管理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