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茬口安排茭白品种类型有单季茭和双季茭之分,设施栽培茭白应选用双季茭品种类型。江苏省露地栽培茭白采收上市期已基本实现夏茭与秋茭的连接,可自5月上旬直至10月下旬,因此,可以开展夏茭的春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业》2011,(14):32-32
一、茬口安排 茭白品种类型有单季茭和双季茭之分,设施栽培茭白应选用双季茭品种类型。江苏省露地栽培茭白采收上市期已基本实现夏茭与秋茭的连接,可自5月上旬直至10月下旬,因此,可以开展夏茭的春提前栽培和秋茭的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3.
介绍浙江省茭白主要栽培模式的特点、上市期,重点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茭白的生产成本及效益。结果发现,双季茭设施栽培模式虽生产成本高,但茭白品质好,价格优势明显,生产效益最好;单季茭收二茬栽培模式生产成本较双季茭低,价格优势较突出,生产效益介于双季茭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之间;单季茭高山栽培模式茭白采收期处于蔬菜生产淡季,效益也较为理想;而露地茭白传统栽培模式效益最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双季茭白“三改两优化”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季茭白采用“三改两优化”栽培技术,可明显提早夏茭上市时间、改善夏茭品质、提高夏茭产量、是一项优质、早产、高产、高效的双季茭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茭白系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主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茭白对光、温的反应,可分为单季与双季茭白两类。单季茭白集中在10~11月采收;双季茭白夏、秋两季采收,夏季集中在6月份采收,秋季10~11月采收。本文所述春季茭白系双季茭白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成早熟,将夏茭采收期提前到春季(即4~5月采收)。我们通过两年栽培研究表明:优选茭种、适时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培土、加强大棚期管理等措施,是提高春季茭白产量、品质及提前上市的关键。春季茭白4月初即可上市,亩(1亩=1/15公顷)产在2000公斤左右,由于采收上市早,市场最高售价达8元/公斤以上,平均价也有4元/公斤以上,平均亩产值8000元以上,同时春季茭白在整个生长期内病虫危害甚轻,可不用或少用农药,易于实现无公害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王华 《今日农村》2004,(1):22-22
双季茭白上市正值春秋淡季,因此种植双季茭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湖北省钟祥市2002年用稻田改种的双季茭白远销广东、深圳等地。据测算,一般每亩(1亩=1门5公顷)双季茭白头季平均产量800~1000公斤,销售均价每公斤0.8~1元,产值800~1000元;次季茭白平均亩产600~750公斤,均价为0.5~0.7元,产值350~500元,比种双季稻每亩增加产值315~385元。双季茭白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茭白系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主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茭白对光、温的反应,可分为单季与双季茭白两类。单季茭白集中在10~11月采收;双季茭白夏、秋两季采收,夏季集中在6月份采收,秋季10~11月采收。本文所述春季茭白系双季茭白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成早熟,将夏茭采收期提前到春季(即4~5月采收)。我们通过两年栽培研究表明:优选茭种、适时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培土、加强大棚期管理等措施,是提高春季茭白产量、品质及提前上市的关键。春季茭白4月初即可上市,亩(1亩=1/15公顷)产在2000公斤左右,由于采收上市早,市场最高售价达8元/…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 茭白种植品种较多,可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两大类,单季茭又称一熟茭,一般在露白间采收,种植一次只收一熟,品种有寒头茭、象牙茭、一点红等.双季茭又称两熟茭,种植一次可采收两熟.第一熟在当年秋季采收的称新茭(也称秋茭、米茭);第二熟在翌年夏季采收的称老茭(也称夏茭、麦茭).品种有小蜡台(早熟品种)、中蜡台(早中熟品种)、中介种(中熟品种)、黄梅茭及芋子茭(晚熟种).  相似文献   

9.
茭白按感光性、采收季节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2种栽培型,在浙江省主要茭白产区,单季茭与双季茭分别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栽种,其上市时间完全错开。总结在浙江平原地区同一块田进行茭白单、双季换茬轮作新模式,具体介绍该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为各地茭白种植提供新的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0.
茭白又称茭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特色蔬菜,深受人们喜爱。长泰县历年来都有利用晚稻田收后种植茭白的习惯,现有茭白种植面积2200亩,均选择印尼四季茭白良种,采用稻田轮作栽培,亩收晚稻450公斤,产值720元,亩收茭笋1500公斤,产值3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茭白的主要栽培技  相似文献   

11.
二熟茭白高产栽培四川内江市东兴区伏龙乡华香,陈玲茭白又称茭瓜、高笋,是一种水生蔬菜,以洁白肥大的嫩茎供食。它肉质松软、柔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二熟茭白即双季茭,栽植后可采收两次,一次在当年“秋分”至“霜降”称为秋茭;另一次在来年“立夏”至“夏至”...  相似文献   

12.
<正> 茭白又叫茭瓜、茭笋,以洁白肥嫩、味道鲜美的肉质茎供食。茭白分单季茭和双季茭两种,双季茭一年两熟,即夏季和秋季均可采收,我们对  相似文献   

13.
总结缙云县中高海拔地区单季茭、低海拔地区单季茭1年收2茬、双季茭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等4种茭白种植模式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推广应用,并分析这4种模式综合应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茭白又称茭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特色蔬菜,深受人们喜爱。长泰县历年来都有利用晚稻田收后种植茭白的习惯,现有茭白种植面积2200亩,均选择印尼四季茭白良种.采用稻田轮作栽培,亩收晚稻450公斤.产值720元.亩收茭笋1500公斤,产值3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茭白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传统茭白栽培可分双季茭和单季茭,双季茭传统栽培一般于4月上旬定植,当年秋季采收秋茭,翌年采收夏茭;单季茭一般于4月下旬定植,当年9月上旬开始采收1次秋茭。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双季茭白反季节栽培新技术试验,提早和推迟采收季节,  相似文献   

16.
茭白又称茭笋,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特色蔬菜,它肉质细嫩、纤维少、风味佳,既可做成各种菜肴,又可作药用。双季茭白上市正值春秋淡季,因此,种值双季茭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县2001年稻田改制种植双季茭白280公顷,比2000年增加146公顷。其产品一半就  相似文献   

17.
茭白食用部分为肥大的肉质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上海一带有"水中人参"之美誉.加上茭白在老熟之前,有机氮多以氨基酸的形态存在,味道特别清香鲜美,在江、浙、沪一带市场容量很大.但7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茭白上市的一个空档期,因为茭白有双季茭和单季茭之分,双季茭一般在5~6月份和10~11月份上市,单季茭一般在9月中旬后上市.  相似文献   

18.
王付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28-129
根据多年双季茭白栽培的生产实际,总结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双季茭白选种、分株移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贮运等一系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般每667m2产夏茭(水壳茭)2000kg左右,秋茭产750~1000kg,年产值5000元以上,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茭白系多年生缩根性水生蔬菜,主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茭白对光、温的反应,可分为单季与双季茭白两类。单季茭白集中在10~11月采收;双季茭白夏、秋两季采收,夏季集中在6月份采收。秋季10~11月采收。本文所述春季茭白系双季茭白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成早熟,将夏茭采收期提前到春季(即4~5月采收)。我们通过两年栽培研究表明:优选茭种、适时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培土、加强大棚期管理等措施,是提高春季茭白产量、品质及上市时间的关键。春季菱白4月初即可上市.单产(即每667平方米产量.  相似文献   

20.
茭白又名茭瓜、茭笋,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作物,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栽培较广,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之一。茭白有一熟茭和两熟茭两个类型。两熟茭又称两季茭,种植一次收获两次。第一次在种植当年的10月底始收,产量较低;第二次在次年4~6月收,产量较高。茭白要适时采收。当茭白花茎上的中心叶紧密,两张外叶向花茎合拢,心叶短于外叶,叶梢形成“白眼”,白眼处收缩像蜂腰时,便可采收。准备贮藏的茭白应留30厘米左右长的叶梢,以保护茭肉。贮藏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