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 DH)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分别引起I型、Ⅱ型和Ⅲ型鸭肝炎。I型鸭肝炎病毒最早于1945年在美国发现,1950年用鸡胚分离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和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共同在一株细胞内培养、复制的可行性,通过本实验及电镜的观察已得到充分的证实。电镜下证明犬瘟热病毒在细胞浆内复制,并自细胞膜上出芽式成熟释放出病毒粒子。而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则呈结晶状在细胞核内复制。二种病毒在同一株细胞培养液中已分别测得了毒价,犬瘟热病毒为5.0TCID_(50)/0.1毫升,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为4.7TCID_(50)/0.1毫升。本试验在国内首次获得了二种病毒共在一个细胞内复制的电镜照片,证实了犬瘟热和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共同在一株MDCK细胞内复制不产生任何干扰。本项研究为犬用多种联苗的研制找到了新的、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黑龙江省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发病雏鸭肝等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HD—Ⅰ株。经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鸭胚中和试验、雏鸭保护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DHV)。证实引起该鸭场雏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DVH所致。用DHV标准R85952毒株多次强化免疫健康鸡,获得高效价的鸡抗鸭肝炎超免疫抗体。  相似文献   

4.
最常见的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其中丙型肝炎病毒最为凶险,目前医学界对这种病毒尚无全面认识,更没有预防感染此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然而,最近科学家在狗身上发现了一种和此病毒非常相似的一种新型病毒CHV,为未来攻克HCV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规模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是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天然宿主和感染后唯一的散毒动物并终身带毒排毒〔1〕。据报道,PRV会侵害免疫系统〔2〕,导致猪的免疫应答低甚至失败,严重影响猪群免疫效果,同时也是造成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的原因之一〔3〕,因此猪伪狂犬病的控制和净化关系到整个猪群其  相似文献   

6.
1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引起该病的病毒有3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Ⅰ型(古典型)鸭肝炎病毒最早于1950年从美国分离到,并分布于世界各养鸭国家;Ⅱ型鸭肝炎病毒最早于1965年在英国分离到,并且主要发生于英国,Ⅱ型病毒与Ⅰ型病毒无抗原相关性;Ⅲ型鸭肝炎病毒于1969年发现于美国纽约市长岛地区,并一直局限于该地区,Ⅲ型病毒与Ⅰ型病毒之间亦无抗原关系[1,2].  相似文献   

7.
应用RT-PCR检测鸭肝炎病毒Ⅰ型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肝炎病毒Ⅰ型(duck hepatitis virus Ⅰ,DHV Ⅰ)感染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周龄以内的雏鸭,特别是1周龄以下的雏鸭最易感染,死亡率较高,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1945年在美国首次发现,我国于1963年在上海首次报道了该病的临床病例,至今,全国各养鸭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目前,已有多种检测DHV Ⅰ抗原的方法,如免疫电镜、Dot-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等,这些方法在DHV Ⅰ的诊断中各有优势.PCR作为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特异、操作简单等优点[2~4].本实验通过目前已发表的DHV Ⅰ基因组序列相对保守的区域设计引物,成功建立了RT-PCR方法检测鸭肝炎病毒1型.  相似文献   

8.
鸭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急性、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地区频频出现DHV免疫鸭群暴发鸭肝炎的报道,严重制约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论文就鸭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病毒基因组结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序列分析与基因分型、结构蛋白VP1、VP3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合理制定鸭肝炎病毒的免疫方法与免疫程序提供参考,为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 lhepatitis 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研究完成后,对养鸭的健康发展可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促进临沂乃至全省的养鸭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鸭病毒性肝炎病概述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技术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诊断技术1.1免疫电镜法一般来说,电镜法可以有效地做出病原的诊断,可以通过电镜来观察病毒的结构、形态特征及立体构型等特点。如将感染猪小肠或病毒细胞培养物制成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则可从平面上观察到病毒的内部结构,形态大小,复制方式等。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同属冠状病毒,形状非常相似,在普通电镜下无法区别,为此需要用免疫电镜法(IEM)。IEM法既可用已知  相似文献   

11.
猪脑心肌炎的病原体和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 8年 ,在巴拿马首次诊断出猪脑心肌炎病毒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感染为猪的致死性疾病的病因〔1〕。随之 ,在比利时〔2〕、意大利〔3,4〕、美国〔5〕、加拿大〔6〕、日本 〔7〕、昆士兰 〔8〕、韩国 〔9〕等国家相继发生了猪脑心肌炎。以哺乳小猪心肌炎和高死亡率 ,以及母猪繁育障碍为主征 ,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1 病原体猪脑心肌炎病毒 (EMCV)是引起猪脑心肌炎的病原体 ,它是一小的二十面体对称的单股正链 RNA病毒〔1 0〕 ,其大小为 18~ 30 nm,基因组长度为 7.8kb,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心病…  相似文献   

12.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的神经性、烈性传染病,人和所有温血动物都易感〔1〕,人感染狂犬病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高达100%〔2〕。据统计,我国98%以上的人狂犬病是由犬咬伤引起,犬的狂犬病免疫情况直接影响人和动物狂犬病的传播〔3〕。自2011年5月15日《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本市中心城区犬狂犬病的免疫方式有了变化,由每年3~4月份的集中免疫变更为在20  相似文献   

13.
犬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ICH)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感染引起,是一种犬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犬和狐。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又称犬腺病毒(canine adenovirus,CAV),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成员,是在已发现的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中致病性最强、形态结构也研究得比较清楚的一种动物病毒。犬腺病毒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对我国养犬业、毛皮动物养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养鸭业健康发展。1流行病学1.1I型DHVI型DHV最早于1945年由Levine和Hofstad在美国发现,并在1950年用鸡胚分离到I型DHV,此后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前苏联、印度、日本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高度致死性的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脏损伤为其主要症状。每年雏鸭的发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是夏季养鸭必防的雏鸭传染病。1病毒分类按病原学分类,鸭肝炎病毒(DHV)可分为1型、2型、3型,三个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发病最严重的是1型病毒,而2、3型病毒还可以使免疫了1型DHV的雏鸭发病。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相关知识,以便采取相关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16.
<正>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陀螺病毒(Gyrovirus)属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引起的,临床上以贫血、骨髓黄染、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和免疫机能损害为主要特征。1979年Yuasa等〔1〕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毒(Gifu-1株)。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于日本、英国、瑞典、美国、巴西、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 V)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根据AI V对易感鸡致病性的差异,可将AI V分为高致病性AI V(HPAI V)和低致病性AI V(LPAI V)。HPAI V引起的禽类感染,死亡率极高,可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据资料记载,该病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中首次暴发,其后在世界各地均有暴发流行的报道。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全球共暴发19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包括H5、H6、H7和H9等〔1〕。1992年我国证实鸡群中有禽流感流行〔2〕,1997年我国香港地区暴发禽流感,损失约达8000…  相似文献   

18.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症状差异极大的传染病〔1〕。病原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成员,只有一个血清型〔1〕。瘟病毒属(Pestivirus)是一群小的、有囊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约12.5kb,编码1个大的单一开放读码框架(ORF),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是新近发现和认识的猪的一种致病病原,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原因〔1〕。除此外,还与许多猪的新传染病密切相关,如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相似文献   

20.
免疫电镜技术是将免疫学与超微形态学相结合的一种检测技术,它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是目前最常用和可靠的病毒诊断技术之一。1981年,Kerlan等建立了一种称做免疫电镜双装饰法的新技术,使免疫电镜技术有了新的进展。该技术由于在处理样品的过程中增加了羊抗兔免疫球蛋白而加强了装饰效果,使病毒粒子在放大700—2500倍电镜下即可看见。本文报道利用该技术成功地检测了兔瘟病毒(RHDV),获得了很高的灵敏度和明显的装饰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毒兔瘟种毒由本所病毒室提供。将种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