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新疆小白杏为材料,研究分别用2,3,4 g/kg硫磺熏蒸处理对新疆小白杏干 SO2的残留量、失水速率、色泽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杏经过处理后,杏干中SO2的残留量大约都在400 mg/kg以下,失水率在90%左右;以3 g/kg硫磺密闭塑料帐中熏蒸3 h时,残留SO2量为97.6 mg/kg,色差明度为47.35,黄度为35.24,此条件下杏干色泽呈透亮的金黄色,酸甜可口,小白杏干外观、风味、组织状态等感官品质较对照处理的感官评价都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为实验材料,研究SO2 熏蒸对葡萄贮藏中葡萄腐烂率、落粒率和果梗褐变的影响.采用SO2 发生器调整熏蒸浓度、熏蒸时间和间隔熏蒸时间,以达到既能够最大程度上抑制葡萄灰霉菌(Botry-tiscinerea)孢子的萌发,又能控制SO2 残留量在可食用的安全范围内.结果表明,常温下(25 ℃)采用SO2 浓度100mg/L,8min熏蒸时间的处理在体外能够完全抑制葡萄的灰霉菌孢子;0℃条件下,采用200mg/L,8min熏蒸时间的SO2 浓度,间隔8d能够明显抑制葡萄中灰霉菌的萌发,同时测得SO2 残留的最大值为7.34mg/kg.  相似文献   

3.
黄慧福  潘永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08-1509,1522
[目的]探讨常温下不同处理蕹菜的贮藏保鲜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Zn2+结合Na2SO3处理蕹菜,并在0.068 Mpa真空度下渗透20 min,沥干后用PE薄膜小袋包装,于15℃下贮藏。贮藏后1、3、5、7、9 d分别测定样品品质和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PE薄膜袋包装能起到保持蕹菜水分的作用,经过9 d贮藏其失重在5%以内;Zn2+对蕹菜绿色保护有一定作用,且Zn2+离子浓度愈高,保绿效果愈好,但腐烂增加;Zn2+结合Na2SO3处理对维生素C、酸含量影响不大。[结论]综合考虑护绿与腐烂这2个因素,处理4即200 mg/L的Zn2+离子结合200 mg/L Na2SO3处理的蕹菜贮藏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荔枝不易长时间储藏,如果在常温下贮藏数天,荔枝果壳就会迅速发生褐变,这属于典型的酶促褐变现象。目前,阻止荔枝褐变最普遍的方法是采后几小时内用SO2熏蒸荔枝果。经过SO2熏蒸的荔枝有时还需经过酸浴,以便经硫化处理后褪色的荔枝恢复鲜亮红彤的果皮颜色。然而,用SO2处理荔枝达到保鲜效果的同时也有副作用,一些消费者对硫磺过敏。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保鲜纸对无核白葡萄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商业化二氧化硫保鲜纸对无核白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为无核白葡萄的贮藏保鲜选用合适的保鲜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4种商业化二氧化硫葡萄保鲜纸,分别对0℃预冷的无核白葡萄进行保鲜处理。贮藏期间,测定无核白葡萄果实的SO2残留量、漂白指数、失重率、硬度、腐烂程度的变化,分析探讨不同保鲜纸的药物残留和保鲜效果。【结果】T1、T2、T3和T4保鲜纸处理的葡萄果实中SO2最大残留量分别为25.91、49.40、7.66和6.50 mg/100 g;漂白指数与SO2残留量呈正相关,最大漂白指数分别为32.00%、35.80%、6.25%和10%,前两种保鲜纸漂白指数高于后两种,差异极显著;T3低于T4,差异极显著;各处理均延缓了硬度的下降,但无显著差异;70 d内各处理腐烂率低于对照,差异极显著,但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4种商业保鲜纸对无核白葡萄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SO2残留量均符合我国食品中SO2残留的限量标准(50 mg/100g),而且T3和T4保鲜纸达到FDA对食品中SO2残留的限量要求(10 mg/100g);综合药物残留和保鲜效果研究发现,T3和T4保鲜纸优于试验研究中的其他处理,对无核白葡萄的SO2伤害最小,食品安全性更高,适合用于无核白葡萄的短期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NaOH和Na2CO3对水冬瓜油(酸值22 mg/g)的碱炼效果,并应用正交和单因子试验,分析了Na2CO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搅拌强度和水洗温度4种因子对水冬瓜油碱炼降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碱炼降酸的最佳Na2CO3用量和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CO3碱炼效果优于NaOH;以碱炼油的得率和酸值为指标,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a2CO3水溶液浓度为170 g/L,反应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100 r/min,水洗温度为80℃,固体Na2CO3用量为105 g/kg;在此条件下,水冬瓜毛油的酸值可降至1mg/g以下,可作为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捕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活品贮藏稳定性,牡蛎(体质量为102.3 g±5.1 g)经海上采捕、陆地运输、运抵实验室后,研究了其贮藏(4℃,4 d)过程中干藏及复水对其生化特性的影响,贮藏分为干藏组和干藏-复水处理组,试验分析了牡蛎闭壳肌中ATP及其关联物含量、腺苷酸能荷(AEC)值、K值、pH值的变化,以及软体组织中蛋白质、糖原、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捕后淡水冰降温及干藏(0~6 h)导致软体部分的糖原、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从25.6、10.0 mg/g降至17.3、 7.5 mg/g,闭壳肌中的ATP含量也发生损失;运抵实验室进行了海水处理后,干藏过程中(6~24 h)糖原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恢复至24.2、 10.9 mg/g,24 h后又呈逐渐下降趋势,ATP含量也从0.76 nmol/g恢复到1.15 nmol/g,干藏-复水组的AEC值更稳定,肌肉pH值变化更小。研究表明,捕后淡水冰降温及干藏对牡蛎的贮藏稳定性影响较大,但在干藏过程中增加复水处理,有利于提高牡蛎活品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从长白山温泉中筛选到的高温厌氧产氢菌Caldicellulosiruptor changbaicum为菌种,研究硫源对其发酵纤维素产氢的影响。先以Na2S、Na2SO4、Na2SO3和Na2S2O3为硫源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硫源对菌株生长和产氢的影响。然后在生物反应器中分别以Na2S和Na2S、Na2S2O3混合物为硫源进行厌氧发酵试验。结果在以Na2S∶Na2S2O3=1∶2的混合物为产氢菌提供硫元素时,发酵液p H值呈稳定下降趋势,产气稳定时的平均速率为90~100 m L/(L·h),氢气的转化效率达到7.73 mmol/g VS,说明Na2S、Na2S2O3混合硫源有利于该高温厌氧菌发酵纤维素产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不同干燥方式对蒸煮预熟化薏米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期为贵州薏米的食用及食品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适度萌芽的糙薏米为原料,采用自然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方式,研究其对蒸煮预熟化薏米复水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冷冻干燥预熟化薏米的复水比最大(2.111),复水时间最短(1.0 h),复水后口感软糯,有谷物清香,复水效果最好;预熟化薏米含有17种氨基酸和9种脂肪酸,17种氨基酸的含量为0.09~38.61 mg/g,其中以天冬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28.45 mg/g和124.09 mg/g)均高于糙薏米(27.21 mg/g和116.20 mg/g);9种脂肪酸的含量为0.026%~49.505%,其中有6种脂肪酸含量高于糙薏米,以油酸含量最高,豆蔻酸含量最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4.953%、49.710%、35.337%和85.047%,多不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糙薏米。【结论】冷冻干燥预熟化薏米的复水比最大(2.111),复水时间最短(1.0 h),复水后口感软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坡柳种子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的毒杀、熏蒸和种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坡柳种子石油醚提取物在处理后7 d和14 d对玉米象成虫毒杀活性的LC50分别为1.6646 g/kg和1.1994 g/kg。处理24 h后熏蒸活性的LC50为3252.80mg/L。在浓度为2000 mg/kg时,对种群的抑制率达到68.04%。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油菜硫素营养,施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施硫有效条件及缺硫的诊断指标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植烟土壤对硫的吸附状况及施用硫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硫酸镁、硫酸钾、硫酸铵施入灰泥田、潮砂田1周后,对3种肥料硫的吸附固定率,灰泥田分别为25.0%、49.0%、14.0%,潮砂田分别为8.9%、18.4%、6.9%;施过磷酸钙土壤的有效硫含量较低;过磷酸钙和硫酸钾施入土壤后,肥料硫的淋洗率为18.46%-24.45%.培养期间(105 d),土壤有机硫的矿化率为7.00%-15.07%.烟叶产值以施硫30.0 kg.hm-2处理的最高(24025.50元.hm-2);施硫量90、105 kg.hm-2处理的烟叶评吸总分较低(其中烟叶评吸的刺激性、香气量和香气质的得分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不同硫肥对水稻的效应及在水稻栽培农业生态系统中硫的循环与平衡情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不同来源的硫肥设为7个处理包括:对照(不施硫),硫酸铵,过磷酸钙,自然硫素,石膏,50%石膏 50%自然硫素,70%石膏 30%自然硫素,对水稻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硫肥对早稻谷粒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9.1%~10.3%。在早稻上施用硫肥可以提高干稻草产量和每公顷有效穗数,稻草产量增加5.3%~11.6%。施硫肥对株高和穗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早晚稻的稻草和谷粒中,硫含量没有明显提高,但在早稻明显提高了硫的吸收。施硫肥可以使水稻获得较好的效益,其中自然硫处理的净产值最高为1882.6元/ha。在广西,以水稻-水稻为栽培方式的地区每年施用30Skg/ha,土壤中硫保持正向平衡,而如果不采用这个施肥比例,土壤硫保持为负平衡;在这些地区,利用各种硫源包括硫肥施硫,对水稻生产将是一种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长江下游沿江平原不同地下水位田块上种植油菜,对不同硫源硫肥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为1.5 m时,施用硫肥产生的效果较地下水位为0.8 m的各处理明显,表现为可以改善油菜的农艺性状,提高产量,促进油菜对硫的吸收,提高油菜籽含硫量、含氮量和粗脂肪含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油菜感染菌核病的程度。在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ES1处理效果好于ES2处理,而SSP2处理效果好于SSP1处理。本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60 kg的硫就可满足作物的需要,获得较好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5.
甘蔗的硫营养与土壤硫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甘蔗种植区气温和降雨量均较高,土壤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磷、钾、硫和阳离子代换量均较低。有近1/3面积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低,硫素供给不足;有近1/2面积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随着甘蔗生产的不断发展,广西甘蔗种植区土壤有较大面积正面临着缺硫和潜在缺硫的影响。相对于不施硫肥处理,甘蔗施用硫肥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茎重均有所增加,平均增产5.24%~9.43%,过磷酸钙中硫的增产效果和后效均低于含硫磷铵。甘蔗施用硫肥还能提高蔗糖分和纤维分,经济效益显著,其产出与投入比(VCR)为18.20~20.23,其中以施用含硫磷铵效益最佳。甘蔗施用硫肥能显著增加植株各部位的硫含量,但叶片的硫含量高于蔗茎;随着施硫量的增加,甘蔗对硫素的吸收量也增加,每公顷甘蔗的吸硫量达到44.1~67.0 kg;根据养分平衡分析,不施硫肥的甘蔗每年硫养分亏缺23.80 kg/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65 d水稻根际盒培养试验,研究了两种水分管理下(淹水1 cm、80%田间持水量)元素硫在石灰岩和花岗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根际氧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生长和铁锰磷硫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元素硫氧化率有以下规律,根际>非根际(特别是石灰性土壤);80%WHC处理>淹水1cm处理;花岗岩发育的水稻土非根际>石灰性水稻土非根际,而根际土壤之间没有差异.元素硫施用能增加水稻根长、根体积和生物量,其增加幅度依次为:80%WHC处理>淹水1 cm处理;石灰岩发育的水稻土>花岗岩发育的水稻土.施元素硫能显著提高水稻铁锰磷硫吸收总量,而对这些元素在水稻植株体浓度的影响,则与水分、土壤和元素种类有关.花岗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施用元素硫能弥补水分不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而石灰性水稻土则不然.  相似文献   

17.
福建植烟土壤硫素营养状况与施用硫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植烟土壤有效硫含量较丰富且变异范围大,平均(34.1±21.7)mg.kg-1(n=557),变幅为5.6-177.3 mg.kg-1,有42.2%的植烟土壤缺硫或潜在缺硫(有效硫含量<24 mg.kg-1).对潜在缺硫的植烟土壤,大田施硫30-60 kg.hm-2可提高烟叶上等烟比例,产值增加且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实验选择健康小白鼠52只,体重(20±0.8)g,适应5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只,实验56d。定期剖杀检查,结果表明:I和II组小白鼠有轻度中毒表现,II组与III组RBC差异显者(P<0.05),HB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II组与III组WBC差异显著(P<0.05),I组ANAE+阳性率略高于IV组,II组ANAE+阳性率持续下降,6周后与I组差异显著(P<0.05),硫与钼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按水稻土、菜园土和果园土3种不同耕地利用方式,调查分析了粤西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东地区的18个市(县)共292个土壤样本的硫素状况,结果表明,292个土样有效硫含量在2.1~172.6 mg/L之间,平均为44.6 mg/L;缺硫及潜在性缺硫的土样占总样本的31.8%;土壤有效硫含量表现为水稻土>菜园土>果园土,缺硫及潜在性缺硫土样概率分布为果园土(66.0%)>菜园土(27.6%)>水稻土(20.5%).认为果树和蔬菜这两类作物将是施用硫肥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用6个硫浓度的[(NN_4)_2 ̄35SO_4]营养液,在砂培条件下培养移栽一个月后的油菜苗,标记后两周收获植株.放射性测定结果表明,在硫浓度为10mg·L ̄(-1)和25mg·L ̄(-1)时,油菜对硫的吸收率约87%;在50,100,200mg·L ̄(-1)时的吸收率为60%左右;在400mg·L ̄(-1)时下降为43%.供硫浓度(mg·L ̄(-1))从10增加到25时,油菜植株中的SO形态硫增加最多,硫苷态硫增加的比例最小;供硫浓度(mg·L ̄(-1))从25增加到200时们以SO形态硫增加最明显,氨基酸硫增加幅度最小;供硫浓度(mg·L ̄(-1))从200到400时,植株中的各种形态的硫增加比例更小.供硫浓度10mg·L ̄(-1)时,植株内以蛋白质和硫苷为主,随着供硫浓度增加,二者的相对含量减少并趋于平衡,而后转以S0形态的硫占优势,氨基酸硫的含量与供硫浓度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