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蛋鸡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期间虽然也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出现过行业的周期性振荡,但是我国的蛋鸡产业总体向着规范、科学、良性方面发展,产业资源配置也更趋合理,产业能量集聚,禽蛋产量更是连续二十多年居世界产量第一。面对当前我国蛋鸡业的新形势,我国的蛋鸡业究竟何去何从,我刊此期特约请了行业内处于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有关企业专家就此话题,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我国蛋鸡业的发展出路在于质量的全面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蛋鸡的饲养数量和禽蛋产量已居于世界首位,成为蛋鸡大国。但蛋鸡业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整体养殖水平低,生产性能差,蛋品质量差,加工和外销数量少,蛋鸡业的价格优势和行业优势已不复存在,利润微薄。蛋鸡业走向何方是业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人认为蛋鸡业要发展,要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蛋鸡业近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蛋鸡养殖数量和鸡蛋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尽管我国蛋鸡业发展方面数量上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养殖的技术含量却比较低,具体表现在蛋鸡单产水平低,生产周期短,饲料报酬率低,死淘率高,另外还有不同程度的产品质量问题,如药物残留、病原微生物污染等,蛋鸡产业面临换代升级,为此农业部及时组建了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全国的同行专家对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关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2我国蛋鸡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市场主体行为“缺陷或障碍”的分析2.1小规模、大群体是我国目前蛋鸡产业的基本结构我国蛋鸡业经过大约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虽然蛋鸡饲养量和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蛋鸡产业在规模经济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蛋鸡总量中75%由存栏2000只以下的饲养户构成,饲养蛋鸡500只以上的农户(场)仅占饲养总农户的1.2%,蛋鸡饲养量占饲养总量的52.9%,产蛋量占总产蛋量的57.9%。由此足以说明我国的蛋鸡业还不成熟,目前其生产结构是典型的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结构,蛋鸡产业市场绩效的不良…  相似文献   

5.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蛋鸡存栏量、鸡蛋产量和消费总量最大的国家,蛋鸡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近十多年来我国蛋鸡业进入了一个波动的发展时期,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风险性的产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蛋鸡业经过大约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虽然蛋鸡饲养量和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蛋鸡产业在规模经济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蛋鸡总量中75%由存栏2000只以下的饲养户构成,饲养蛋鸡500只以上的农户(场)仅占饲养总农户的1.2%,蛋鸡饲养量占饲养总量的52.9%,产蛋量占总产蛋量的57.9%。由此足以说明我国的蛋鸡业还不成熟,目前其生产结构是典型的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结构,蛋鸡产业市场绩效的不良表现应该以此为根源进行研究、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1近年来我国蛋鸡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蛋鸡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迅速,从1985年开始,禽蛋产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始终保持世界首位。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蛋鸡产业已基本完成良种化、专业化、设施化、市场化的演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内分工体系,甚至一度成为畜牧行业专业化、设施化和高效生产的典范,并且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国际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我国鸡蛋产量在2007年即已达到2200万t左右,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规模化养鸡业中。蛋鸡业几乎占了一半产值。由于存栏12亿只左右的商品代蛋鸡及其种鸡的饲养周期都在一年以上,影响蛋鸡生产的疫病也就更是多种多样。在现阶段,危害我国蛋鸡生产的疫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即病毒性肿瘤病、不同病毒感染诱发的产蛋下降及诱发急性死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9.
我国蛋鸡产业在总量上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人均鲜蛋消费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蛋鸡养殖业因其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质优价廉的产品,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物价稳定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受蛋鸡产业发展的历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及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蛋鸡产业当前已进入加速整合期:其他行业资本进入,大中型蛋鸡生产企业进一步发展,小规模养殖主体比较效益下降加速其退出市场,环控设备广泛应用,生物安全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运作,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河北是我国近年来蛋鸡生产发展最快的省,他代表了城市向农村产业转移发展的典型。也是生产区域化、现代化的典型。我们重点分析河北蛋鸡业的特点和市场预测两大部分。现分述如下:   一河北省蛋鸡生产特点   应读者要求,现回答有关我国蛋鸡生产第二个大省—河北省蛋鸡发展的特点。   1.河北是我国十大蛋鸡生产省之一: 1998年全国鲜蛋产量是 2018.5万吨,比去年增加 6.5%。当然,鲜蛋产量第一的是山东,第二就是河北,年产 319.0万顿,占全国产量的 15.8%。出现河北人均占有 48.7公斤,全国第一的奇迹,成为我国蛋鸡商品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禽蛋产量连续20年保持世界第一。新疆的蛋鸡业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全区的禽蛋总产量达到了26.60万吨,禽肉产量达到14.59万吨,禽蛋产量比2005年增加了6.4%。尽管我国蛋鸡业取得了如此高速发展,成为禽蛋生产大国,但目前我国的蛋鸡生产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蛋鸡生产程度仍然比较落后。目前以农村千家万户开展养禽生产仍为我国家禽业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蛋鸡业升级换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各种主客观因素要求我们积极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其中对蛋鸡业的升级换代业界讨论的比较多,而种鸡企业是推动这一转变的重要力量。作为我国蛋种鸡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作者提出要用现代化物质条件装备蛋鸡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蛋鸡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蛋鸡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蛋鸡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蛋鸡业。  相似文献   

13.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蛋鸡业在养殖总量、品种、技术及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蛋品产量、质量与消费等总体上看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随着近年来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爆发,我国蛋鸡产业也受到影响,本文作者在总结我国蛋鸡产业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2006年我国蛋鸡生产进行了形势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家禽业是我国畜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群体生产规模最大、社会贡献最大的行业之一。就蛋鸡业来说,我国从1980年1998年,鸡蛋总量以年均递地11.7%的速度发展,产量已达1785.5万吨,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蛋鸡养殖业是个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随着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蛋鸡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集约化程度最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最接近的产业。我国蛋鸡业发展经历了传统散养、适度规模化饲养、规模化饲养及重大疫情冲击后的冷静发展阶段.至此人们的饲养观念逐步趋向成熟.蛋鸡生产也逐步从“小规模大群体”到“大规模大群体”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我国禽蛋总产量从1986年起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为22kg,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禽业导刊》2009,(9):66-66
蛋鸡业是我国家禽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畜牧业中最先实行集约化生产的行业。从上世纪70年中期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快速跨越式发展,其单产水平、产蛋总量、规模化程度、饲养设备、产品加工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效地推动了蛋鸡产业的快速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国自主培育的“京红1号”、“京粉1号”蛋鸡配套系第一亿只雏鸡下线仪式在京举行。国家蛋鸡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认为,这一新品种蛋鸡的成功培育和推广,打破了国外垄断,有利于平衡我国蛋鸡市场需求,引领中国蛋鸡行业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华东为主体的南方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鸡蛋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鸡蛋消费市场之一.随着规模化蛋鸡业设施工艺、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饲料原料和气候条件不再是南方蛋鸡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蛋鸡生产正呈现从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如何为具有独特气候、地域特征的南方地区蛋鸡产业提供长效技术支撑,是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1近年来我国蛋鸡产业发展概况我国蛋鸡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迅速,从1985年开始,禽蛋产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始终保持世界首位。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蛋鸡产业已基本完成良种化、专业化、设施化、市场化的演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内分工体系,甚至一度成为畜牧行业专业化、设施化和高效生产的典范,并且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国际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我国鸡蛋产  相似文献   

20.
回望2009年蛋鸡行业大势,传统的蛋鸡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变化并不合拍,在年初经济形势恶劣时蛋鸡业正步入短暂的春天,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回暖,国家宣布“保八”成功之时,蛋鸡业反而步入严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