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桃(Amygdalus persica)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行为的影响.桔小实蝇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桃精油对桔小实蝇雌虫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且随着精油浓度的提高其引诱活性相应提高.通过GC-MS分析了桃挥发性化学物质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其主要挥发物的成分...  相似文献   

2.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雌成虫对甜橙(Citrus sinensis)精油的行为选择反应.结果表明,甜橙精油对桔小实蝇雌虫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且随着精油浓度的提高其引诱活性相应提高,当甜橙精油浓度为15 μL/mL时,引诱率为75.0%.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甜橙精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该精油成分中烯萜类物质约占20.86%,醇类约占10.51%,醛类约占7.11%,推测烯萜类、醇类和醛类化合物可能是甜橙精油引诱桔小实蝇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香蕉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活性及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香蕉(Musa supientum)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雌虫的引诱活性,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对香蕉挥发性物质进行收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香蕉挥发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对桔小实蝇雌虫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香蕉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是酯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是丁酸异戊酯和乙酸异戊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9.31%和13.0%.推测丁酸异戊酯和乙酸异戊酯可能是香蕉引诱桔小实蝇雌虫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果实挥发物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雌虫的引诱活性,结合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对香梨成熟果实的挥发物进行收集,并应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寻找桔小实蝇雌虫引诱化合物,为进一步深入开发桔小实蝇雌虫引诱剂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香梨成熟果实气味对桔小实蝇雌虫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GC-MS分析表明香梨挥发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10种含量大于0.5%的酯类物质,分别为己酸乙酯(28.65%)、乙酸乙酯(21.96%)、丁酸乙酯(15.48%)、辛酸乙酯(4.80%)、正己基乙酸酯(3.50%)、2-甲基丁酸乙酯(3.33%)、(R)-(+)-柠檬烯(1.89%)、水芹酸乙酯(1.18%)、正十四烷(0.54%)和α-法尼烯(0.52%)。可见,成熟香梨对桔小实蝇雌虫具有明显的嗅觉引诱作用,推测上述10种酯类物质是香梨引诱桔小实蝇雌成虫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香蕉(Musa supientum)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雌虫的引诱活性,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对香蕉挥发性物质进行收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香蕉挥发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对桔小实蝇雌虫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香蕉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是酯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是丁酸异戊酯和乙酸异戊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9.31%和13.0%.推测丁酸异戊酯和乙酸异戊酯可能是香蕉引诱桔小实蝇雌虫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生测与田间诱捕试验观察了糖酒醋液[糖∶酒∶醋∶水=76∶ 152∶ 53∶ 760(g/L)]与甲基丁香酚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效果.室内生测结果显示:糖酒醋液对桔小实蝇雌虫引诱效果显著(P<0.05),对雄虫引诱效果不显著(P>0.05);甲基丁香酚仅对性成熟雄虫显著引诱作用(P<0.05);当甲基丁香酚挥发物与糖酒醋液气味混合后对性成熟雄虫的引诱效果要显著强于甲基丁香酚(P<0.05).田间诱捕结果显示:糖酒醋液在石榴园可诱到少量的桔小实蝇雌虫;将糖酒醋液与甲基丁香酚组合时对桔小实蝇雄虫的引诱效果显著强于单独使用甲基丁香酚的效果(P<0.05).  相似文献   

7.
甲基丁香酚挥发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甲基丁香酚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效果。[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不同生理状态下(性成熟与性未成熟)桔小实蝇两性成虫在不同时间内(5、10、15、20、30、40、50和60 min)对不同剂量甲基丁香酚(0.001、0.010、0.1000、1.000和10.000 mg)挥发物的反应。[结果]甲基丁香酚对桔小实蝇对性成熟雄虫有显著引诱作用,但对性成熟雌虫及雄虫、性未成熟雄虫均无引诱作用。测试剂量为0.001 g时性成熟雄虫在10 min时即对甲基丁香酚产生显著反应;在测试剂量达到0.01 g以上时,性成熟雄虫均在5min时即产生显著反应。[结论]甲基丁香酚仅对性成熟雄虫有引诱作用,对性未成熟雄虫、未成熟雌虫、成熟雌虫无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从8种大豆叶片挥发物中筛选出对斑鞘豆叶甲成虫具有显著引诱或驱避作用的化合物,为探索生物制剂防控斑鞘豆叶甲提供理论依据.EAG测定结果表明:斑鞘豆叶甲EAG反应相对值均随挥发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雌虫强于雄虫.同一浓度下,对1-辛烯-3-醇的EAG反应相对值最大,其次为3-辛醇和(Z)-3-己烯-1-醇.行为反应测试发现,同一浓度的不同挥发物对斑鞘豆叶甲的引诱率或驱避率间存在差异.1-辛烯-3-醇、3-辛醇、(z)-3-己烯-1-醇、3-辛酮、茉莉酸甲酯和N,N-二甲基乙酰胺对斑鞘豆叶甲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大引诱率增加,且雌虫的嗅觉反应均强于雄虫.其中10-1 mol/L的1-辛烯-3-醇对雌、雄虫的引诱率最高,分别为90.00%和84.45%.己醛的驱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挥发物.β-石竹烯在低浓度(10-5~10-4mol/L)下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在高浓度(10-2~10-1 mol/L)下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对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为研发核桃举肢蛾植物源引诱剂提供依据。采用电生理学方法测试了核桃举肢蛾对38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反应。结果表明,测试的38种化合物中,核桃举肢蛾对脂类化合物反应较强,其次为芳香类化合物,对萜烯类化合物反应相对较弱。雌虫对多数供试化合物的EAG反应强度大于雄虫,雌虫对乙酸己酯和反-2-己烯乙酸酯的EAG反应值最高,雄虫对反-2-己烯醇、反-2-己烯醛的EAG反应值最高且大于雌虫。在芳香类化合物中,苯甲醛可引起雌雄成虫明显的EGA反应。在萜类化合物中,雌虫对香叶醇和芳樟醇的EAG反应较明显,雄虫对柠檬醛EAG反应值相对较高。剂量反应曲线表明,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核桃举肢蛾雌雄成虫对反-2-己烯醇、反-2-己烯醛、顺-3-己烯醇、顺-3-己烯乙酸酯、乙酸己酯、己酸乙酯和苯甲醛的EAG反应变化趋势相同,对反-2-己烯乙酸酯、香叶醇和芳樟醇反应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核桃举肢蛾雌雄成虫对不同植物挥发物的EAG反应存在差异,雌虫对多数植物挥发物更敏感具有重要生态适应意义,利于其选择寄主、产卵场所等行为。研究结果为植物挥发物在核桃举肢蛾防治中的利用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
摘要: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其雌虫经常选择多种水果果实进行产卵和为害,因此这些寄主水果的挥发物很有可能是引诱桔小实蝇雌虫的嗅觉信息。为了系统研究不同寄主水果挥发物对桔小实蝇雌雄虫的嗅觉反应差异,本研究从8种寄主中选择18种常见的植物挥发物,分别对其雌雄进行触角电位(EAG)测试。结果显示,雌雄成虫个体之间有11种无显著性差异,其他7种雌雄之间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雌虫对反 2 己烯醛、苯甲醛和3,4二甲基苯甲醛等3种,雄虫对乙醛和水杨酸甲酯等2种具有较强的EAG反应(均>300 mV)。另外发现,雌雄成虫对于供试的醛类、酯类和酮类的平均反应值均较醇类和萜烯类的平均反应值强(P<001),而雌雄之间除醛类外,其他类别挥发物并无差异。表明桔小实蝇雌雄成虫对植物的嗅觉选择性和敏感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在挥发物类别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