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掌握我省种鸡场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有效防控政策。笔者对黑龙江省5家种鸡场进行随机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禽流感病毒H5亚型100%;禽流感病毒H7亚型99%、禽流感病毒H9亚型100%;新城疫100%;感染抗体监测结果表明禽白血病A/B亚群个体阳性率0-42%,场阳性率为80%。禽白血病J亚群个体阳性率0-40%,场阳性率为80%;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个体阳性率为8-82%,场阳性率为100%;鸡白痢个体阳性率为0-68%,场阳性率为60%。  相似文献   

2.
对南平市2014年度4~9月份定点调查的4个原种禽场、3个原种猪场、2个种公猪站、23个规模乳牛场的重点疫病进行本底调查、统计。结果:猪病方面,猪瘟和蓝耳病病原阳性率为0%;猪瘟及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良好,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4%和87.3%;伪狂犬病g E抗体阳性率为2.7%,g B抗体合格率仅为42.1%,说明伪狂犬病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压力;禽病方面,检测样品除禽白血病病原学阳性率为0.7%外,禽流感、鸡新城疫病原学阳性率为0%;禽流感、鸡新城疫、鸡白痢免疫抗体合格率高,分别为100%、100%、99.4%,禽白血病感染抗体ALV-A/B抗体、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16.9%,说明禽白血病的感染仍较普遍;同时对布鲁氏菌病及结核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均为0%。根据本次检测结果,为制定南平市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掌握泉州市原种畜禽场重点疫病情况,2014年4~9月,我中心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走访、采集样品检测等方式,对1个原种鸡场、1个原种鸭场(1个场挂3块牌子)、5个原种猪场、1个大型奶牛企业开展重点疫病本底调查。本次调查共采集各类样品1616份(其中鸡血清228份、鸡棉拭子228份、鸡蛋蛋清216份,鸭棉拭子290份,猪血清250份、对应猪扁桃体250份、病料样品54份,奶牛50头及对应奶牛血清50份),样品累计检测5066份次。结果表明:原种鸡场方面,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禽流感H7亚型、鸡新城疫病原核酸阳性率均为0%;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8.96%.97.92%,禽白血病ALV-AB抗体、ALV-J抗体、禽白血病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45.61%、61.84%、6.94%,鸡白痢抗体阳性率28.51%,说明该场禽白血病和鸡白痢的感染较普遍;原种鸭场方面,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禽流感H7亚型、鸭瘟病原核酸阳性率均为0%。原种猪场方面,对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等5个病种进行抗体和病原检测,猪伪狂犬病gB免疫抗体合格率98.4%,gE抗体阳性率19.6%,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免疫抗体合格率86.4%,O型口蹄疫抗体免疫合格率76.4%,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90.8%,组织样品猪伪狂犬病核酸阳性率11.1%,扁桃体样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核酸阳性率均为0%,说明我市个别原种猪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情况。奶牛企业方面,布鲁氏茵病及结核病阳性率均为0%。本次调查为我市首次,其结果为今后我市制定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实施工作方案,进一步有针对性对原种畜禽场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8):109-112
为掌握祖代种鸡场主要疫病流行状况,提供制定种鸡疫病净化政策的科学依据,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祖代以上(含曾祖代、原种)种鸡场开展了禽流感、禽白血病和鸡白痢等疫病的监测。通过明确监测病种、监测范围、监测数量和监测方法,经过持续5年的监测,摸清了我国祖代以上种鸡场禽流感和垂直传播疫病的感染情况,推动种鸡场开展禽流感和垂直传播疫病的监测净化。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祖代种鸡场禽流感抗体免疫合格率在95%以上。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和ALV-J亚群抗体的个体阳性率在2%以下,ALV-A/B亚群抗体除2013和2014年较高之外,其他年份个体阳性率在2%左右。部分祖代种鸡场实现了禽白血病的净化,获得了净化示范场的认证。祖代蛋种鸡场鸡白痢抗体阳性率2011—2014年逐年下降,并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低于1%),但2015年有升高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祖代种鸡场疫病净化状况持续跟踪,深入了解种鸡场疫病净化的动力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种源净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河田鸡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收录的地方鸡品种,是福建省优势特色农产品。长汀县河田鸡保种场承担着全县父母代种鸡苗供应职能,近年来,受家禽流通及周边地区疫情影响,保种场种鸡监测到禽白血病、鸡白痢疫病感染情况,这些疫病的长期存在对河田鸡种源质量及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为保护好河田鸡品种资源、推进河田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县投入资金开展保种场疫病净化工作。本文主要论述河田鸡保种场鸡白痢、禽白血病疫病净化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推进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净化工作,了解种鸡场主要疫病净化开展情况,评估种鸡场禽白血病、鸡白痢净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课题组组织开展了禽白血病、鸡白痢净化种鸡场养殖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0个种鸡场采用了科学的养殖管理和日常管理方式,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利于鸡场从源头把疫病净化好。鸡群经过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后在生产性能上明显处于优势,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综上结果可见,开展种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对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7.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的疫病之一。该病既垂直感染又水平传播 ,严重影响种卵孵化率、出雏率、雏鸡成活率 ,为国际动物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的B类传染病 ,是我国农业部要求重点监测的十四种动物疫病之一 ,种畜禽场不得存在 ,日常检疫检测对此病的净化工作非常重要。目前 ,对鸡白痢的监测要求按照农业部颁发的“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清学诊断和结果判定。本站在上半年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血清学监测时发现北京市某鸡场鸡白痢阳性率高达 5 0 % (抽检5 0份血清样品其中 2 5份为阳…  相似文献   

8.
一类疫病2种: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 二类动物疫病18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禽》2012,(1):71-73
(以发生时间为序)农业部开展种鸡场禽白血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切实了解全国种鸡场禽白血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流行状况,进一步加强种禽和SPF鸡的防疫管理,农业部部决定于2010年11月1日—2011年3月30日在全国范围开展种鸡场禽白血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主要病种为禽白血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鸡白痢、鸡传染性贫血病、禽呼肠弧病毒病等垂直传播的免疫抑制性疫病。监测承担单位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山东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参与。对全国蛋种鸡祖代以上鸡场和SPF种鸡场,主要包括21家祖代蛋鸡场、5家曾祖代蛋鸡场和15家SPF鸡蛋生产单位以及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进行监测。所有血清样品的鸡白痢抗体检测由中国农业大学承担,其他疫病检测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山东农业大学承担。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长顺绿壳蛋鸡疫病净化采取的主要措施,通过疫病净化,种鸡场禽流感、新城疫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从净化前的不到50%提高到95%以上,禽白血A/B、J亚型抗体和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从88.01%、86.38%、20.56%降低到8.88%、9.17%、2.02%,鸡白痢感染率从62.05%下降到9.37%;育雏成活率从85.3%提高到95%,育成成活率从80.4%提高到91.5%,高峰期产蛋率从45%提高到73%,鸡蛋绿壳率从68.3%提高到92%;养殖规模存栏从2017年的1000万羽提高到2019年的3000万羽;2019年成为贵州省首批“贵州省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河南省家禽新城疫传播风险,推动家禽养殖业健康安全发展,为新城疫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河南省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分阶段采集家禽血清学和病原学样品,采用HI试验和荧光RT-PCR方法进行新城疫专项监测,监测新城疫血清抗体和病毒核酸。结果显示,河南省新城疫抗体场群合格率和个体合格率均在97%以上,远超出国家70%免疫合格率的标准,检出3个场点40份病毒核酸阳性样品,场群阳性率为2.40%,个体阳性率为1.09%。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城疫整体防控效果较好,免疫抗体水平较高,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但检出少数病毒核酸阳性样品,感染风险仍存在,需要做好定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补免、补防和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鸡支原体病、鸡白痢5种禽病是当前危害种鸡的主要疫病,有些疫病可通过卵传播雏鸡引起发病死亡。我市高度重视上述疫病的防控工作,采取疫苗免疫与检测净化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防制。为了解和掌握防制效果,科学指导今后的防控工作,于2008年4月份对辖区内18个种鸡场采集样品进行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3.
吉林市种鸡场鸡白痢沙门氏菌污染状况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6月至7月我们对全市种鸡场的免疫及疫病状况进行了监测。从监测结果发现,目前在全市各种鸡场中,可应用疫苗免疫防制的主要禽疫病,如新城疫、马立克、法氏囊等,均获得了较高的免疫抗体,这类疾病的发生已基本杜绝。但同时我们看到,各鸡场都不同程度的忽视了一些可垂直传播的细菌病的防制,特别是鸡白痢的污染较严重,所有场家的污染率都超过了种禽管理条例规定的千分之四的标准。通过带菌卵传染是鸡白痢沙门氏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因此,种鸡场的这种状况,必然要降低商品雏鸡的质量,影响养鸡业的发展,应引起各鸡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疫病净化与疫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以禽白血病和鸡白痢为具体净化的病种,收集全国297个规模化养鸡场2011—2015年的调查数据。首先进行样本均值T检验,判断已净化养鸡场与未净化养鸡场的疫病发病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已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和鸡白痢净化的养鸡场,鸡群的疫病发病率较未净化养鸡场分别下降了1.416%和1.370%。分不同成长阶段来看,已开展禽白血病净化的养鸡场,产蛋鸡和种用公鸡的禽白血病发病率较未净化养鸡场有了明显降幅,分别下降了1.873%和0.949%。已开展鸡白痢净化的养鸡场,雏鸡、育成鸡和种用公鸡的鸡白痢发病率比未净化养鸡场分别下降了2.360%、0.904%以及0.591%。此外,研究发现增加疫苗投入以及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可有效降低疫病的发病率。最后,建议国家加大对动物疫病净化的宣传,让更多的养殖场(户)认识到动物疫病净化的重要性,在结合自身实际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疫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深圳市南山禽批发市场在禽流感高发期进场鸡只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情况,更好的做好禽流感和新城疫防控,本研究在2017年1月和2月分4次采集该市场鸡血清共612份,分别进行H5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测定。结果显示,该家禽批发市场鸡只H5亚型禽流感抗体合格率为79.41%,新城疫抗体合格率为78.43%,表明该市场鸡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总体较高,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群体抗体水平≥70%的要求,但是仍然有车次鸡群抗体合格率较低,甚至无抗体。因此,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有需要进一步加强检疫和监测,特别是对来自抗体合格率较低地方的鸡只,要进一步提高监测的数量和频次,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采取相应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做到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种蛋质量管理涉及种鸡质量、种蛋选择、消毒、运输、贮存等众多关键点,种蛋关键点的控制技术成为决定雏鸡质量的保证。一种鸡质量控制采集种蛋前进行鸡白痢普测、支原体、白血病抽测,确保种鸡无垂直传播性疾病;在产蛋率达85%、采集种蛋前,对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进行检测,种鸡新城疫抗体值≥9、禽流感H5抗体值≥6,H9抗体值≥9,法氏囊抗体监测阳性率100%,确保雏鸡获得良好的母源抗体。整个产蛋期定期对鸡白痢、支原体、白血病和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抗体值进行监测,达到开产前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禽白血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鸡传染性贫血在本地鸡群的感染情况,对宁波市7个区、县的15个鸡群进行了3种疫病4种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362份被检血清中,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抗体阳性率为55.0%,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抗体阳性率为21.5%,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抗体阳性率为32.0%,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抗体阳性率为66.8%;15个鸡场AB亚群禽白血病和鸡传染性贫血共感染率为100.0%;12个鸡场共感染了3种免疫抑制性疫病,混合感染率高达80.0%。调查结果表明免疫抑制病在宁波市鸡群中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邵武市鸭新城疫病毒感染情况,2016年秋季采用鸡新城疫病毒抗原对该市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随机抽样采集的散养鸭和规模鸭场血清样品,进行鸭新城疫病毒非免疫抗体检测,共检测血清样品177份,其中新城疫病毒抗体阳性的鸭血清样品93份,阳性率高达52.54%。部分散户鸭新城疫病毒抗体阳性率高达100%,散户鸭新城疫病毒平均抗体阳性率为60%,规模鸭场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5%,这可能与鸡鸭混养的养殖模式有关。从检测结果还发现,非免疫新城疫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与鸭的品种有关,易感性依次为番鸭麻鸭北京鸭。总体显示鸭新城疫病毒的感染情况虽然高,但只感染不发病,结果对水禽新城疫的防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韩雪 《兽医导刊》2016,(7):28-29
正为掌握种禽场主要垂直传播性动物疫病流行状况,为制定种禽疫病净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农业部自2011年起对全国祖代及以上种鸡场和4个国家级家禽基因库开展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鸡白痢等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监测。迄今为止,种禽场疫病监测已持续5年,充分了解了种禽场垂直传播疫病的感染情况。自此基础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祖代以上种鸡场疫病净化现状持续跟踪,深入了解种禽场疫病净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促进疫病净化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我区禽群禽流感、新城疫等禽病的免疫、感染和病原变异情况,分析流行趋势,我区特制定了主要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本方案采用实地调查、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3种方式,对全疆定点县(市)检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5.8%、72.9%。各片区看高致病性禽流感东疆、北疆和南疆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6.7%、83.3%和67.4%;新城疫东疆、北疆和南疆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0.0%、71.5%和7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