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白母猪配种前的状态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按配种前的状态分为正常发情配种母猪组(仔猪断奶7 d内发情配种)与异常发情配种母猪组(仔猪断奶7 d后发情配种、流产后再发情配种、妊娠后复发情配种),比较2组母猪的繁殖记录,分析正常发情与异常发情对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种前大白母猪的发情状态对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无显著影响(P>0.05);正常发情配种母猪产木乃伊胎数高于异常发情配种母猪,差异显著(P<0.05);异常发情配种母猪产死胎数有增多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通过对正常发情和异常发情母猪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初步了解了母猪配种前不同发情状态下的繁殖性能,为大白猪的繁殖管理、特别是配种前发情状态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环境温度对母猪发情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红外行为传感器监测系统对中国和比利时的两个猪场共200多头母猪的发情行为进行监测.结果表明①母猪活动量变化趋势与其是否发情有明显差异;②可以根据母猪断奶后的天数来确定配种时间;③猪舍环境温度对断奶母猪的发情行为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决定猪场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管理和营养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母猪的繁殖能力(Henman,2006)。近年来,遗传选择提高了母猪的生产力,增加了窝产仔数,但在实践中常因营养搭配不合理,使母猪泌乳性能、断奶再发情率和断奶-发情间隔等受到很大影响。改善泌乳母猪  相似文献   

4.
迟兰  薛忠  朱广琴 《中国猪业》2021,16(3):40-43
本文旨在讨论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率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得出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率的因素有营养、膘情、胎次、环境控制、霉菌毒素、光照、诱情、生殖系统感染、断奶日龄、卵巢囊肿以及一些疾病因素。根据这些原因对母猪发情的影响,讨论其应对措施。在仔猪断奶前后应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根据母猪膘情合理饲喂,做好母猪生活环境的控制工作,提早预防母猪生殖道疾病。因此,合理控制母猪舍的光照时间,做好母猪的诱情、查情等工作,合理控制好断奶日龄,定期做好疾病的预防。为提高断奶母猪发情率,增强繁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与环境、营养和饲养管理均密切相关,其中环境因素,特别是热应激,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根据180头母猪断奶后发情时间与气温关系的观察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20℃以上,相对湿度80%的4-10月。母猪断奶后2周内的发情比例仅为70%;而月平均气温20~C以下,相对湿度60%的10月至翌年3月,母猪断奶后2周内的发情比例则为91%,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外行为传感器监测系统对中国和比利时的两个猪场共200多头母猪的发情行为进行监测。结果表明:①母猪活动量变化趋势与其是否发情有明显差异;②可以根据母猪断奶后的天数来确定配种时间:③猪舍环境温度对断奶母猪的发情行为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母猪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的关系。试验考察了纯种大白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和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对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及断奶至发情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种时背膘厚度为14.5~19.0mm母猪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最重;不同背膘损失母猪对其断奶至发情间隔无显著影响,但背膘损失较多有增加断奶至发情间隔的趋势。结果提示,母猪中等背膘对其繁殖性能有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母猪断奶时膘情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该试验使用B超仪分别测定了长白猪、大白猪以及不同胎次的共450头母猪的背膘厚度,然后分析不同背膘厚对配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白和大白母猪不同背膘的发情间隔、发情率和返情率存在较大差异,B组发情率显著高于A、C组(P0.05);不同胎次哺乳母猪E组断奶背膘的发情率、返情率和发情间隔显著高于D组和F组(P0.05),获得的配种效果最佳;母猪背膘厚度为13 mm时的流产率和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背膘厚(P0.05)。说明不同品种和胎次的哺乳母猪断奶时的膘情影响其繁殖性能,要将母猪断奶时的膘情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提高其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9.
不同环境温度对母猪发情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红外行为传感器监测系统对中国和比利时的两个猪场共200多头母猪的发情行为进行监测。结果表明:①母猪活动量变化趋势与其是否发情有明显差异;②可以根据母猪断奶后的天数来确定配种时间;③猪舍环境温度对断奶母猪的发情行为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影响断奶母猪发情高峰期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了实现在有限时间内最大产出即提高母猪年均胎次的"工业化"效益,就必须清楚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的因素并设法促使其断奶后尽快发情.本文就2007年我场1500头基础母猪繁殖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发现营养、疾病、气候等因素在综合制约断奶母猪的发情.  相似文献   

11.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正确掌握母猪的发情规律、适时合理的授精是提高母猪受胎率的关键. 1 提高母猪的发情率 母猪一般会在断奶后5~7 d开始正常发情,但也有个别的母猪不发情或第1胎断奶3个月还不发情,其原因可能有:天气太冷或太热;母猪膘情差或太肥;生殖器官病变等.可以用如下方法诱导发情: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温带气候条件下874窝杜洛克和659窝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产仔数、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影响显著(P<0.05);哺乳期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影响显著(P<0.05)。母猪1~7胎繁殖性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猪断奶再发情间隔先减少后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对母猪产生热应激,影响其生长性能的发挥。在生产中,加强对初产和六胎以上的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猪,在夏季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等工作,推荐采用21~28d断奶。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8,(6)
母猪背膘厚是母猪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母猪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为了系统地分析母猪各个阶段不同背膘厚对其繁殖性能及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影响,利用超声波对加系大白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配种背膘厚、妊娠30 d背膘厚、临产背膘厚和断奶背膘厚进行测定统计,并根据背膘厚把繁殖各个阶段的母猪细分为4组,分析不同阶段母猪的背膘厚对产仔性能及配种分娩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后备母猪配种背膘厚和妊娠30 d背膘厚均在21~26 mm时,产死胎数和产死胎的母猪比例都最低,产活仔数达到最高;经产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在13~16 mm时,产死胎数和产死胎的母猪比例达到最低,分娩率和产活仔数达到最高;经产母猪妊娠30 d背膘厚在17~26 mm时,分娩率、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较高;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产前背膘厚为23~30 mm组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都显著低于8~14 mm组(P0.05);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背膘损失在1~4 mm时发情间隔最短,断奶后7 d内发情率最高;初产母猪断奶背膘厚在17~20 mm时,断奶至再配种间隔最短,7 d内发情率和下一胎的配种分娩率最高;经产母猪断奶背膘厚在13~16 mm时,断奶至再配种间隔最短,7 d内发情率和下一胎的配种分娩率最高。表明母猪背膘厚对其产仔性能和断奶发情率有显著影响,配种时和妊娠前期背膘较厚和妊娠后期膘情适中的母猪繁殖性能最强。因此,应针对不同繁殖阶段的母猪采用合理的营养控制方案来调控母猪背膘,从而提高母猪利用率,使其达到最佳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改善 ,包括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等 ,而营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了恰当的养分供应 ,才可以让母猪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性能潜力充分表达出来 ;准确估算母猪在不同繁殖阶段对主要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是保证养猪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哺乳母猪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 ,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 ,哺乳母猪管理饲喂得好 ,母猪断奶后易于发情 ,能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 ,仔猪断奶后转到保育舍易于饲养 ,为提高育成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饲喂不好时 ,母猪过肥过瘦都会影响下一次发情 ,延长了空怀期 ,仔猪生…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温带气候条件下874窝杜洛克和659窝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产仔数、21日龄窝重等繁殖,l生状影响显著(P<0.05);哺乳期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影响显著(P<0.05).母猪1~7胎繁殖性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猪断奶再发情间隔先减少后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对母猪产生热应激,影响其生长性能的发挥.在生产中,加强对初产和六胎以上的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猪,在夏季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等工作,推荐采用21~28d断奶.  相似文献   

16.
母猪断奶后影响再发情时间诸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哺乳母猪断奶后再发情时间的长短,与母猪的生产力有密切联系,并直接影响母猪的利用效率和养猪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猪断奶后再发情时间的因素较多,但系统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尚少见报道。因此,本文试图从配种季节、母猪的胎次与品种,上胎的配种方式与繁殖成绩、母猪的营养状况以及对母猪的诱情等方面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伍剑  李勇  苏祥  钟铭  杨小静  任波 《猪业科学》2015,(10):38-39
<正>初产母猪培育是母猪繁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整个猪群繁殖性能,而且对母猪终身繁殖性能也有很大影响。但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初产母猪淘汰率偏高的问题,母猪在第1个繁殖周期的受胎率、分娩率、产仔数还比较理想,但断奶后进入第2个繁殖周期时则表现出不发情、发情不明显或者难以受孕等现象,经过治疗仍不能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淘汰,从而给猪场带来较大损失。1 原因分析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液体纳米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100头为体况适中、健康状况良好,胎次为2~4的长白二元母猪,随机等量分为2个组中,每组包含50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液体纳米维生素,统计并分析液体纳米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纳米维生素的添加对母猪断奶后发情率、发情间隔、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以及仔猪断奶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液体纳米维生素可显著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1 影响哺乳母猪的饲料营养因素 哺乳母猪在整个养猪生产线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哺乳母猪管理饲喂得好,母猪断奶后易于发情,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仔猪断奶后转到保育舍易于饲养,为提高育成率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饲喂不好时,母猪过肥或过瘦影响下一次发情,延长了空怀期,仔猪生长不良,转到保育舍后难于饲养管理,育成率低,从而影响整个生产.  相似文献   

20.
决定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母猪的繁殖周期、产仔率、仔猪成活率及断奶重。促进母猪正常发情排卵、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和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效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