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药渣和泥炭基质对一品红生长和盆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的浇水方法和施肥条件下比较了中药渣和泥炭两种基质对一品红生长和盆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渣基质中一品红生长量增大,开花提前,冠幅、花径、苞片数显著增加,而株高降低,花色素积累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外观品质提高。基质成分显著影响一品红的物质分配。中药渣基质上一品红的苞片鲜质量、叶片鲜质量、地上干质量显著增加,其中以苞片鲜质量的增幅最大。中药渣基质吸水量较低,采用花盆底部浇水可以促进一品红生长,改善盆花品质。中药渣基质有效氮磷钾含量高,在控释肥用量减少50%时一品红的生长和盆花品质也不受影响。因此,可以用中药渣70%+珍珠岩20%+蛭石10%(体积比)组成的基质代替泥炭用花盆底部浇水技术栽培一品红。  相似文献   

2.
河沙、甘草渣混配基质理化性状及其 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体积比分别为0%、17%、25%、50%的发酵甘草渣添加到粗河沙中进行混配作为基质,测定分析盆栽草莓生长3个月时的基质容重、孔隙度、持水量、通气性、Ec值、pH值及盆栽草莓株高、茎粗、叶片纵横径、叶片面积、叶周长、叶片光合速率、根系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随基质中甘草渣比例的增加,基质容重有显著下降(P0.05),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有明显增加,EC值有显著上升,pH值有明显下降;混配基质栽种的草莓各生长指标明显优于纯河沙基质,其中,75%河沙混配25%甘草渣基质栽培的草莓植株株高、茎粗、叶片纵横经、叶面积、叶周长、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明显高于其他栽培基质。因此,添加甘草渣可明显改善河沙的理化性状,并促进草莓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其中,75%河沙混配25%甘草渣作为基质是草莓无土栽培相对最为适宜的基质。  相似文献   

3.
王虹  王颖  阎君  朱为民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2025-2027
以小青菜华王为材料,在草炭蛭石体积比为2:1的常规基质(CK)中添加20%(T1)、25%(T2)、33%(T3)及50%(T4)的竹炭基质,研究竹炭基质对小青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竹炭后有助于提高基质的孔隙度和pH值,与CK相比,基质总孔隙度增幅为2.4~11.5百分点,pH值增幅为7.6%~25.8%;同时,添加竹炭后降低了基质容重及EC值,与CK相比,基质容重的降幅为12.5%~25.0%,EC值的降幅为12.8%~50.7%。此外,在常规基质中添加竹炭后,影响了小青菜的生长。与CK相比,T1和T2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的鲜重、干重、根冠比及叶面积等生长相关的指标,同时,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及植株根系活力,而T4处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青菜的生长。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基质中,添加25%的竹炭基质,更有利于小青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最适合和最经济的栽培基质,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盆栽紫堇成活率、栽培性状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堇在所有土壤基质处理中存活率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基质中的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基质对于植株根系生长并无显著影响,但是对于地上部分养分的积累有显著影响。紫堇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增加有机肥的园土是最佳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矮生一品红不同栽培方式的观赏效果及园林应用价值,对其进行了单体塑料大棚盆栽、遮阳地栽及露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棚盆栽和遮阳栽培的植株生长比较健壮,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而露地栽培的植株观赏价值低。叶片大小和苞叶大小相关分析亦表明,两者显著相关,R值为0.9以上,P值均小于0.001。矮生一品红园林应用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和给予一定的遮阳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辐射法杀灭液态污泥中的病源物及蛔虫卵,再制成花卉基质.盆栽试验表明,该基质能促进植株长高、地径增大和叶子茂盛,可替代部分氮肥及腐叶土.就龟背竹、海芋、月季和草坪草高羊茅而言,污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80 t·hm-2和60 t·hm,超过此限值会抑制以上植株生长.施用污泥量为120 t·hm-2的盆栽土电导率约是空白土壤的40倍,pH约降低1.6个单位,这可能是抑制植株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松树树皮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废弃物,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无土园艺栽培。研究了利用堆肥腐熟的樟子松和落叶松树皮作为原料对生长基质理化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水萝卜为指示植物进行了腐熟的落叶松树皮的生物毒性试验和树皮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腐熟能够降低树皮容重和EC值,提高pH值和树皮的亲水性能;用腐熟的树皮作为生长基质部分原料对水萝卜出苗数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抑制了株高和鲜质量,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加树皮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变小。75%的泥炭添加25%的树皮对水萝卜生物毒性较小,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品红的生长,因此,用松树皮作为生长原料时除腐熟外仍需进行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不同pH值(分别为3.0,4.0,5.0)的酸雨胁迫处理水稻(Oryza sativa)种子和幼苗,以了解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H值5.0的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pH值4.0和pH值3.0处理下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幼苗对不同程度的模拟酸雨胁迫均敏感,各生长指标包括叶长、苗高、植株鲜重、不定根数等被显著抑制,且随着pH降低,被抑制程度越甚。试验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均有影响,且幼苗阶段较种子萌发阶段对酸雨的影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石灰土基质中光皮树Cornus wilsoniana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并为光皮树菌根化育苗技术提供参考.对大田栽培和盆栽幼苗接种AMF菌剂,幼苗生长1年后测定其生物量及形态特征指标.结果表明:无论大田栽培(CF)还是盆栽(CP),接种AM菌剂都显著提高了光皮树幼苗的株高和基径;大田栽培接种AM菌剂的植株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都显著高于未接种的植株;盆栽接种与未接种植株之间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有显著差异,茎、叶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大田还是盆栽,接种植株根冠比都小于未接种植株,但差异不显著.大田栽培植株的根、茎、叶和总生物量都大于盆栽接种植株,但是根冠比显著小于盆栽植株的根冠比.  相似文献   

10.
以盆栽非洲菊优良品种革命为研究材料,比较8种栽培基质和不同盐浓度基质下植株生长差异。结果发现,8种配方中基质S7(草炭∶蛭石∶椰糠=1∶1∶1)和S4(草炭∶椰糠=1∶1)综合评价和开花生物量均较好。盆栽非洲菊革命在50 mg/L NaCl处理下可以正常生长,100~150 mg/L NaCl轻度至中度抑制植株生长,浓度达200 mg/L时重度抑制植株生长。说明植株在日光温室中能够正常生长,其栽培基质及灌溉水中的盐浓度应低于50 mg/L。  相似文献   

11.
局部灌水方式对玉米不同根区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分根装置,在均匀灌水、固定部分根区灌水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将15N标记的(15NH4)2SO4施入盆栽玉米的1/2根区,另1/2根区施入等量的(14NH4)2SO4,分期测定两个1/2根系及地上部吸收的15N和总N量,研究不同根区氮素的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交替灌水条件下,交替后恢复供水5 d内,供水区根系的氮素吸收速率较之均匀灌水及其它所有根区显著增大,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总体来看,两个根区的氮素吸收基本相同,其氮肥的利用率、损失率和残留率相近。固定灌水条件下,玉米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灌水区域;与非灌水区相比,灌水区15N肥料的利用率和损失率明显增大,残留率降低。与固定灌水相比,交替灌水的氮肥利用率比非灌水区明显增大,但比灌水区减小。与均匀灌水相比,交替灌水和固定灌水均可提高作物的氮素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再生水灌溉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清水灌溉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水质再生水在不同灌溉模式下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再生水灌溉情况下,玉米土壤pH值和电导率(EC)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但pH、EC与灌溉用水pH、EC呈正相关.在土壤营养方面,与对照相比,后期灌三级再生水情况下有效磷、全钾和全氮含量、前期灌二级再生水情况下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高,这与玉米收获期鲜重和于重测定结果一致,说明前期灌二级再生水和后期灌三级再生水均抑制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导致玉米生物量下降.在土壤微生物方面,再生水灌溉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与前期灌二级再生水相比,后期灌二级再生水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13.
分根交替不同灌水量对苹果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在确保苹果树体正常生长情况下,探讨不同根区体积灌水及灌溉量对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灌溉水。【方法】以3年生盆栽分根皇家嘎拉苹果为试材,研究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不同水量对苹果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4和2/4根区体积灌水显著抑制了苹果新梢和干周生长,随灌溉体积增加抑制作用逐渐解除,减少灌水量也显著抑制了新梢生长。根系分区交替灌水显著影响苹果叶片水势和气孔阻力,1/4和2/4根区体积灌水处理叶片水势显著低于3/4和4/4处理,气孔阻力随灌水体积增加显著降低。减少根区灌水部位降低了苹果叶光合速率、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并且蒸腾作用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光合作用的,从而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减少灌水量对苹果叶片各项生理指标均没有影响。不同生长期根区交替灌水处理对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致,以春梢停长期各生理特性指标最高。【结论】灌水量是影响新梢伸长生长和主干加粗生长的主要因子,叶片生理特性主要受灌水部位调控。通过调控灌水量和根区灌水部位可以调控树体生长,并能节约灌水量。本试验中,在没有考虑自然降水的情况下,为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根区灌溉体积不能小于5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添加适量的保水剂,能够促进生菜幼苗的生长。为了了解保水剂对生菜基质育苗的影响,研究最适宜添加的浓度。【方法】在育苗基质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2‰、4‰及8‰的保水剂,研究不同浓度保水剂对育苗基质性状及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增加,基质的持水量、pH值、电导率(EC值)增大,水分散失速度减缓。基质中添加4‰保水剂的处理显著提升了生菜地上、地下部鲜重及全株干重;显著升高了干物质积累速率(G值)、壮苗指数、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了生菜叶片的叶绿素a、b及总含量;显著提升了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结论】在生菜穴盘育苗基质中,保水剂的最佳施用量为4‰。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华南地区土壤为红壤,呈酸性,磷素缺乏和铝毒胁迫共存,是影响该地区水稻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以华南地区主栽水稻品种粤香占及耐铝对照品种日本晴为材料,采用简单钙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供试材料种子发芽期及幼苗期对酸性条件和铝胁迫的反应,旨在探明粤香占的耐铝性特点。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Al显著抑制种子根的形成和生长(F=123.84, P<0.000 1),但粤香占与日本晴种子根形成初期对铝溶液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培养液梯度pH (pH 3.5, 4.5, 5.5, 65, 75)的实验表明,初生根长05 cm的幼苗在0.5 mmol/L CaCl2的不同pH溶液培养24 h后,幼苗根长的生长量随着溶液pH的降低而显著变短(F=70.01, P<0.000 1)。两个品种的耐铝性对不同Al浓度表现出显著差异(F=25.71, P<0.000 2),日本晴的耐铝性明显优于粤香占。在简单钙溶液培养条件下,50 μmol/L Al浓度可作为不同品种耐铝性的鉴定浓度。在不同Al处理时间的实验中,无Al的对照溶液中的幼苗根伸长量(CRE)和Al处理溶液中的根伸长量 (SRE)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长,但是日本晴的相对根伸长量(RRE)显著大于粤香占;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RRE愈小。对根尖铝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利用苏木精染色法的定性测定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测定结果一致,即随着处理溶液中铝浓度的增加,幼苗根尖铝含量随之增多;与日本晴比较而言,粤香占根尖铝积累量更大。上述结果表明粤香占为铝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6.
溶液pH值对水稻幼苗Cd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10mg/L Cd的营养液培养水稻幼苗,设置pH4.0至7.5的不同处理以研究溶液pH对幼苗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0时,两个水稻品种茎的Cd含量和累积量达到最高;根的Cd含量和累积则随pH值上升而增加,至pH7.5时达最大值。这两种变化趋势都能用二次方程加以描述。此外,Cd胁迫使水稻的鲜重和干重显著降低而MDA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因此,在一定Cd浓度下,溶液不同pH对水稻根和茎吸收Cd影响也不同,而10mg/L Cd抑制了水稻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城市再生水灌溉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津市武清区设立利用城市再生水进行农田灌溉示范区。试验时间为2003—2006年,每年种植小麦、玉米两茬作物,主要进行再生水灌溉农田的土壤、农产品及地下水安全性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水灌区的土壤有机质、总氮等营养成分和细菌总数、总孔隙度均有所升高,且细菌总数和总氮的变化显著,pH、盐分升高不明显;使用再生水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示范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未造成明显影响。试验期间小麦、玉米的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不同水质对农产品及作物秸秆中重金属的影响不显著,使用再生水灌溉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千粒重明显高于使用地下水。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利用去叶、去根和遮荫等措施,研究了改变库源关系对二年生红星短枝型玫瑰红苹果碳素营养物质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显著提高了余留叶片~(14)C同化物初期(标记后三天)的输出率,从而造成大量的~(14)C同化物在主干和主根中累积。去根削弱叶片的同化功能,但促进~(14)C同化物向余留根系的运转。遮荫削弱叶片的~(14)C同化量,降低同化物初期输出率,还抑制根系的生长,使~(14)C同化物向根系的运输大为降低。去叶和遮荫对最终的输出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花椒根腐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黄华镇花椒根腐病的病原物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花椒根腐病的病原菌是茄形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pH值范围为3~10,最适宜的pH值为5~7;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为90%以下不能生长,在相对湿度为100%(水滴)中才能很好的萌发;光照对其菌丝生长影响较小;60℃ 10 min为病原菌的致死温度;较适宜的碳氮源为蔗糖、乳糖和NaNO3,(NH4)2S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